《皇家小公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皇家小公举-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背上摔下来了——不过,四郎你这运气也太差了,随便寻个地方休息都能碰上马匹发狂……”
  大公主今日穿了一件大红色绣金凤高腰裙配橘黄色绣牡丹缀珠诃子,梳了个繁复华丽的飞仙髻,乌鸦鸦的髻上插了几支宝石簪子,耳边则是一对珊瑚耳环,随着她步履轻移,赤红的珊瑚珠子轻轻摇晃着,宝光烁烁,越发衬得她容色迫人,明艳不可直视。
  而站在她身边的阿史那思归则是换了一身周人的湖蓝色缀银边的圆领袍子,因着混血的缘故,他身材高挺犹如出鞘长剑,皮肤透白近乎雪玉,五官轮廓深刻,英挺非常。
  他们二人一同从门外走来,皆是容貌过人,并肩而行,居然还有几分金童玉女的般配感。
  萧明钰瞥了他们两人一眼,随口道:“我还想着是我运气好呢——要不是我遇上了,那种情况,阿娥摔下来可不是更要糟?”
  大公主长眉一拧,忍不住瞪了他一眼,冷声道:“成日里说胡话!”在她眼里,萧明钰是她弟弟,和她一样都姓萧,天生就高人一等,自然不是郑娥这般出身微贱的人能够比得上的。更何况,郑娥这般的,摔死了才是老天有眼呢!
  萧明钰只一笑,并不反驳或是多说,反倒是转头看了眼阿史那思归,反问道:“皇姐怎么的和北狄使者在一起?”
  大公主闻言不由垂了眼,悄悄用眼角去看边上的阿史那思归,只觉得面上烧得厉害,忍不住嗔了萧明钰一句:“要你多事!”
  阿史那思归倒是一本正经,温声解释了一句:“正好遇上了,就一起讨论了些喂马赛马的事情。”说着,他又顿了顿,轻声问道,“对了,不知殿下伤势如何了?今日我特意带了些药来,都是北狄上好的伤药,还望能帮上忙。”
  萧明钰点了点头,给边上的内侍使了个眼色,便有人上前去阿史那思归那里接了伤药来。他微微颔首,先道了谢:“不过是皮外伤,养养就好。多谢阿史那使者特意赠药。”虽然他肯定是不会用这药的,可面上还是要谢的。
  阿史那思归其实也不在意这药能不能用上,只是面上能过得去就行,所以他也含笑与萧明钰应了一句道:“不过是举手之劳,不足挂齿。”说着,他抬目去看郑娥,面上笑意温温,语声沉静开口道,“对了,我听说郡主那匹马似乎已经……正好,我这回上京还多带了几匹骏马,若是郡主喜欢,可以寻了个空随我去挑几匹。”
  “不用!”
  “不用了!”
  还未等郑娥应声,边上的萧明钰和大公主倒是很有姐弟模样的异口同声了。
  大公主悄悄瞪了眼“纯属多余”的郑娥,竭力维持面上的笑容,转头与阿史那思归道:“你带来的都是百里挑一的骏马,该给那些识得好坏的伯乐才是,倘给了郑娥岂不是浪费……”说着,她又转头去看郑娥,扬起下巴,颇有些长姐模样,语重心长的教训起人,“不是我说,阿娥你也该吃一堑长一智了——要不是你不自量力的选了红云那么一匹野性难驯的野马,四郎此回又如何会有如此之祸?你这般年纪和能力,原本就不该糟蹋那些好马,随便选几匹普通的练练就好。”
  郑娥被她劈头盖脸训了一顿,心里有几分说不清的委屈,可她心里确实是为萧明钰的事情愧疚,面上还是很小心翼翼的点头应声道:“公主说得对,红云之事是我的错。我以后会小心的……”
  “皇姐这话实在有些过了,红云之事原本就只是意外,与阿娥有什么关系?!”萧明钰哪里舍得郑娥吃亏,抬抬眼,略有些警告意味的瞥了大公主一眼,匆忙出声打断了郑娥的认错,然后才转头与阿史那思归解释道,“不过,阿娥年纪小,前头又出了红云这么一桩事,这会儿怕是和使者那些大马不太合适。”
  阿史那思归的目光在在场诸人面上一掠而过,眼中若有所得,稍一点头把自己的话给收回来了:“那便罢了,这事是我思虑不周。”
  不知是太过敏感还是怎么的,萧明钰总觉得阿史那思归对着郑娥的态度有几分古怪,略说了几句便叫托词是累了,委婉送客了。
  阿史那思归甚是识相,见状便主动起身告辞。
  大公主因着上回赛马之事,被皇帝与容婕妤接连都训了一顿,这些日子也没能再在外头乱跑,只是心里倒是对阿史那思归颇有几分念念不忘的惦记。所以,今日来探萧明钰的时候能遇上阿史那思归,她心中实是惊喜交加,这会儿见着人要走,她便也寻了个借口与阿史那思归一同告辞了。
  阿史那思归心里自然有自己的小心思,他抬步与大公主并肩一起出了殿门,想了想,状若无意的笑语了句:“端平郡主年纪小小,倒是可爱得很。”
  这话说得普普通通,大公主听着,心里头却仿佛被猫爪子抓了一把似的,又痒又疼。偏她还要在阿史那思归面前端着面子,只得勉强笑应了一句:“是啊,她自小就讨人喜欢……”
  阿史那思归似有所觉,回首看了眼大公主,忽而扬唇一笑,英气勃然,足以叫看见这笑容的女人觉得眼前一亮,心如鹿撞,
  他轻轻的:“不过郡主到底太过年幼,可爱是可爱,但我倒是更喜欢似公主这般明艳大方,英姿飒爽的女子。”
  大公主不由有些怔怔然,一颗心仿佛被热水暖着,热气从心口散开来,面上染霞,一时之间羞赧至极,不由得垂下头去,鸦色的乌发跟着垂落下来,遮了雪色的面颊。
  阿史那思归适时转开话题,仿佛随意的言道:“不过,认真论起来,端平郡主的年纪,还是和六皇子、五皇子合适些。”
  大公主闻言先是一怔,心里那忽而涌出的怒气几乎叫她一时顾不得在阿史那思归面前的仪态,直接道:“她也配!”郑娥那般出身,就算认了泰和长公主为母,就算封了郡主,又哪里能够匹配皇子?!
  阿史那思归摇了摇头,若有所指:“可依着大周皇帝对端平郡主的喜爱,恐怕也只有皇子之尊才能与之相配,她现今是郡主,以后也许便是皇子妃乃至王妃了。”
  大公主知他说得对,辩驳不得,垂下的手掌握紧了,咬着唇,心中隐隐生出一丝不甘的无力来——她原本一直安慰自己:郑娥到底姓郑,不姓萧,日后比不得她,来日方才,总能压过郑娥。可倘若郑娥嫁了皇子,那她岂不是一辈子都比不上郑娥……
  大公主自小便自视甚高,一想到自己可能一辈子都要被自己瞧不上的郑娥压着,便觉得有一根又粗又长的鞭子正正的抽在她的面上,疼得厉害。


第44章 
  阿史那思归伸出手; 他宽大的手掌就按在大公主的肩头,语声温温:“其实; 殿下不必多虑; 您乃是天子之女,生而高贵,又岂是端平郡主所能及得上的。不过; 倘若她日后真成了王妃,那么;”他顿了顿,修长有力的指头在大公主略有些纤弱的肩头按了按; 仿佛要嵌入骨中,语声仿佛漫不经心,“那么; 大概也只有似我母亲那般以公主之尊远嫁北狄,成为一国之后的; 方才能够永远的压过她。”
  大公主只觉得被阿史那思归按着的肩头隐约有些发烫; 仿佛有一团火自她肩头那里一直烧到心头; 心脏热得砰砰跳起来。是啊; 北狄固然苦寒,可北狄的王后也是一国之后; 尊贵无匹。而且; 她身为公主,为两国百姓而和亲北狄,自也算得上是一件大好事; 可算是众望所归,青史留名,是寻常人再比不上的。
  大公主想到这里,只觉得心头一跳,滚烫灼热的热血自心口涌出,面颊都不由得跟着红了起来。忽然,她低下头,低声与阿史那思归告辞,推开阿史那思归按在自己肩头的那只手,径直起身往另一个方向走去。
  阿史那思归看着大公主的背影,垂下眉眼,浓黑色的眸子里神色深深,似是在心里思量着什么事。随即,他颇为随意的掸了掸袖上并不存在的灰尘,这才起身离开。
  大公主离开阿史那思归之后倒也没有乱走,想了想,便先去翠微殿找皇帝了,一入殿,她便笑盈盈的上前行礼:“儿臣给父皇请安。”
  得了皇帝应允,她便步履轻快的到了坐榻前面,跪坐在皇帝跟前,很是亲昵的抱住皇帝的胳膊,轻声撒娇道:“女儿刚去看过四弟,想了想也是无事,便绕路过来瞧瞧父皇您。”
  皇帝闻言不由抬了抬嘴角,心里受用的很,可面上却是仍旧是板着,淡淡道:“说罢,有什么事?你这成日里乱跑的,怕是没事就不会想着来朕这儿吧?”
  大公主连忙摇头,撒娇道:“没事没事,我就是想父皇了,来瞧瞧父皇嘛……”说着,她半直起身子,亲自伸手端了茶壶和茶杯,倒了杯热茶,双手捧着递上去,“父皇,您喝茶,润润口。”
  似大公主这般明艳大方的,偶尔能软下身段来撒娇讨好,皇帝心里头也很是受用的。他伸手接了茶杯,端在手里捂了捂手心,然后才慢慢的喝了一口。其实,他心里明白得很:大公主今日来一定是有事,可到底是做人君父的,既是君也是父,面上虽是不动声色却还是耐着性子等女儿开口说话。
  大公主打量着皇帝面色,知道他现下心情不错,斟酌了一会儿便小心的开口道:“对了,我在路上还遇上了北狄使者。”她怕皇帝见的人多一时想不起阿史那思归是哪个,便特意多加了一句,“就是上回和我赛马的那个,荣成公主的儿子。”
  皇帝面色不变,抬了抬手,“啪”的一声便把手上端着的茶杯给搁到了边上。他的目光落在大公主的面上,声调微沉:“上回朕是怎么和你说的?!你如今年纪也大了,朕不求你似那些世家闺秀一般大门不出——你是朕的公主,自是和那些人不同。可你也该懂事些了,别再四处乱跑、胡乱惹祸!”他说到这儿,不知想起什么,眉头一蹙已然带了几分不甚明显的怒色,“那些北狄人居心不良,你要是不想和亲北狄,那就给朕离他们远一些!”
  大公主听到“和亲”二字,乌溜溜的眼珠子跟着一转,咬了咬唇,正要伺机接着这话再说几句,恰在此时,殿外传来急促而慌忙的脚步声,只见两个宫人轻手轻脚的弯下腰伸手揭开珍珠帘子,皇帝身边的大内侍黄顺从外头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大公主那到了舌尖的话又给咽了回去,只得跪坐在边上,满心郁郁,暗自生了回闷气。
  黄顺却也顾不得大公主这无由来的迁怒,垂下头,急匆匆的道:“陛下,太后在回宫的路上晕倒了,齐王做主令人叫了尚药局的两位奉御过去,皇后已带了太子妃赶去了。”
  皇帝手肘不觉往后一推,搁在案上的茶杯被他的袖子一拂,跟着倒了下来,热腾腾的茶汤从杯子里面倒出来,洒了一案,满殿的茶香徐徐而动。皇帝却恍若未觉,猛地从坐榻上起来,直接道:“摆驾,去太后的长宁殿。”
  大公主亦是满目惊惶,拉着皇帝的袖子道:“父皇,女儿与您一起去。”
  皇帝下颚绷得紧紧的,清俊的面上已有了几分冷峻之色,微微颔首,脚下不停,直接带上大公主去了长宁殿。
  果然,御驾到时,长宁殿里已围满了人,齐王还留在太后榻边,许皇后带了太子妃出来迎了皇帝,低声安慰道:“陛下莫忧,冯奉御说了,不是什么大问题,很快就会醒的,吃几剂药就好。”
  太子妃崔氏站在许皇后身后,垂眸敛容,恭敬如一。
  皇帝抬抬手免了众人的礼,上前几步握住了许皇后的手,手掌微微收拢,先与她点了点头然后再抬声叫了冯奉御和杨奉御上前来,直截了当的开口问道:“太后的病,到底如何?”
  说实话,太后这年纪,大病小病自是免不了的,可着忽然之间晕厥过去,显是不能轻忽,尚药局上上下下的人也都不得不提着心做事。
  冯奉御恭敬的垂下头,斟酌了一下言辞,很是小心的接口道:“臣观太后脉象,此症应是出在筋脉:左脉沉细如丝,虚软无力;右脉和缓,并无病态。应是筋脉不通,气血两虚,乃是一偏之病。短时间内,太后左身暂不能动但只要吃几剂药,很快便能起居如常。”
  皇帝“唔”了一声,点了点头,面色仍旧不大好,冷声道:“药方和脉案呢?”
  杨奉御连忙从身后医童手里接了药方,递给皇帝,额上已有细汗,竭力稳住气息,不疾不徐的道:“黄芪四两、当归五钱、赤芍二钱;干地龙、川芎各一钱……红花一钱,可通左部经脉,养血不气,舒筋活络。”
  皇帝看了几眼,知道这方子开得没问题,很快便点了点头。随即,他便抬步进了内殿,见着众人围在太后榻边,便问了齐王一句:“母后今日受了什么刺激,竟是发了这病?”
  齐王摇摇头:“也没什么,就是听说四郎病了,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