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良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玉良医- 第1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驸马掷地有声地说道,“不好。”
  姜悦眼睛一鼓,大声说道,“好!好!”把手里的玩偶扔下,一下爬到老驸马的腿上,双手抱着他的脸不依道,“太太,好,太太,好。”
  姜悦一撒娇,老驸马的心就立马融化了,赶紧没有原则地说道,“好,好,重孙孙说好,就是好。”
  长公主一直想缓和老驸马和姜展唯的关系,哈哈笑道,“驸马爷和小悦儿都说好,那定是好的了。”又对难过着的玉麒麟笑道,“你唱得很好,功夫也好。我展唯孙子的文武双全,你演绎得非常到位。刚刚驸马爷是跟你开玩笑呢,好孩子快莫难过了。来人啊,再赏二十两。”
  长公主一锤定音,众人又纷纷附和起来。
  陆漫又说道,“玉麒麟演得非常好,我再单赏二十两。展唯、玖儿、小悦儿也都喜欢,他们再各赏五两。”
  玉麒麟激动得不行,赶紧作揖感谢。
  这出折子戏后来果真去皇宫演出,得到皇上的大加褒奖。还让宗室妇人向长亭学习,教育子弟要先国后家,不能一味奢侈享乐。
  虽然有些人家知道姜展唯去从军的真实目的,但皇上愿意相信,他们也只能选择相信。有几个死脑筋的朝臣上过几个折子,质疑那出戏的真实性。皇上留住没发,又臭骂了他们一顿,说他们在这举国欢庆迎接英雄凯旋归朝的时刻,造这样的谣言,是让英雄寒心,其心可诛。
  陆漫听说后暗乐不已,这位皇帝的思想也挺超前嘛,还知道树立英模典型。
  其实,也不能说《长亭教孙》是假的。长亭长公主的确很贤德,也常常教导她的子孙要忠君爱国,只不过把她几十年对几代人的教诲集中在一出折子戏里了。姜展唯去从军被包装成爱国大义,跟他在认亲宴上所表现出的爱国大义也算殊途同归。而且,他真的是文武双全的英雄呢。谢老爷子说过,若没有姜展唯领导的黑暴营,仗至少还要再打三年。
  京城乃至大楚各地的戏班也都赶着排这出折子戏,艺术家们把戏里的台字、唱腔又一次次做了改进,使得这出戏更加完善。长亭长公主成了帼国不让须眉的贤良祖母,姜展唯成了孝顺爱国的著名军事家和民族英雄,这个经典的戏剧也在这个时空里一直传唱下去。当然,这是后话的后话了。
  第二天勤国公谢府请客。长公主府的全体主子,以及东辉院的全体主子,再加上何承母子都携着重礼前去恭贺。
  听说,连皇上和太子都微服去了谢府。谢府的满门荣耀,一时无人能敌。
  不说朝庭开始准备谢家军回京的欢迎仪式及献俘仪式,长公主府和东辉院也开始准备姜展唯回来的各项事务。大量采买彩绫灯笼,给主子、下人买衣买首饰,还要把家里粉刷一新……
  陆漫被人在后面推着,也积极准备着,甚至听了明叔的建议,把才翻新两年的东辉院又重新翻一遍。
  忙忙碌碌中,日子很快滑到了冬月,谢家军就快到京城了。
  陆漫心里还装着另一件大事。
  太子明年二月初九大婚。若他想要健康的孩子,就必须从这个月起开始停药。当然,内服不行,外敷还是可以,这也能减轻一定的痛苦。
  其实,男人生病比女人还是要好些。若女人有病,怀了孩子后,要等到生下孩子才能继续吃药。而男人,只要确认女人怀孕,他就可以继续吃药了。
  太子自从吃了白贺丸和水杨丸后,病情得到了一定缓解,最起码没有那么痛了,夜里能睡个安稳觉。
  陆漫曾远远地看到过他一次,人长胖了,也精神了不少。
  太子的病有所缓解对王皇后等人的说辞是,太医院的高院使发现白贺丸和水杨丸能控制他的病。王皇后非常高兴,还赏了高院使不少好东西。
  陆漫想了很久,还是把这个意思跟长公主说了,“……这事关系到皇家子嗣。不说吧,怕生的孩子不好,别人有可趁之机,可说了又怕招祸。”
  其实,陆漫一直觉得太子明年也才十八岁,要孩子可以再等等。再说,夜黄花都制出来了,“盗魂散”若再制出来,她就能够把那包块切下来。但想到皇上只有一根独苗,若太子真有个什么不测,又没留下后人,那就真的便宜某些人了。
  长公主低头沉吟了一会儿,才说道,“必须要说,子嗣重于一切。太子被病痛折磨了十几年,还不是挺过来了。虽然不能内服,但还是能外敷,总好过以前。让他坚持四个月,最好让那几个女人都怀孕。”
  长公主进宫看望皇上时,悄悄把陆漫这个话带给了太子。意思就是,那两种药有一定的毒性,若想生健康孩子,就要提前三个月停药。还有其它药物,能停都停。若不想停药,最好暂时不要孩子。
  这种真话也只有跟皇上和太子感情亲厚的长亭长公主敢说,其他人都不敢。破害太子,阻挠皇家子嗣,妄猜皇家事务,条条都是重罪。
  太子沉思了片刻,点头同意。还说,“谢谢皇姑,本宫知道你是真心对我。自从吃了那两种药之后,本宫睡得特别踏实,已是之前没想到的。那些痛触,年少时都能挺过,勿说现在了。子嗣高过一切……”


第三百一十三章 无意压制
  陆漫听了太子的话后,更是对长公主刮目相看。老太太得皇上、太子如此信任,除了偶尔舍下脸皮为儿孙要个官,其它的都能找准自己位置,从不越矩。还曾经提醒陆漫,若她不在了,只能记对皇家的利,而不能记对皇家的情。她几十年来一直小心谨慎,跟皇上和太子保持着微妙的关系,既关心着弟弟和侄子,又谨守臣子本分。所以,才能让高高在上的他们一直记着这份难得的亲情,又不令他们反感吧?
  长公主又收住了脸上的喜色,说道,“皇上跟我透了个底,说展唯在这场战争中立了几次奇功,战争能打得这样顺,结束得这样快,不仅是谢大元帅用兵如神,展唯也功不可没。皇上还说他年轻有为,是大楚的栋梁之材。皇上会给展唯一个伯位,还想升他为正二品的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陆漫一愣,惊道,“这么高?”
  不仅给了个爵位,还要给个正二品大员。
  长公主点头,又道,“展唯太年轻,又喜剑走偏锋,这次去打仗抱的目的也不纯。我觉得,他这个年纪还不宜坐上那样的高位。现在朝中局势不明朗,我怕我不在了,他行将踏错被人利用,这个家就玩了……这次皇上还会大加封赏谢家父子。但听皇上的意思,谢老狐狸已经代谢大帅婉拒皇上的好意,还要辞去实缺,交出兵权。他家得皇上恩宠,出了一个太子妃,谢家几代在军中的威望又颇高,他们不敢再把持太大的军权,让皇上不喜。他们这样做,不仅是让未来太子妃好作人,给谢大郎让路,也是以退为进……咱们应该学学他们。我想着,爵位可以受,也就一个伯。但都督佥事的权力太大了,展唯翻年也才二十二岁。在他把性子磨练好,充分取得皇上和太子信任之前,不能让他进入军中最高权力圈子。本宫帮他力辞了,说展唯的能力修为都不够,能立奇功也属巧合,请求皇上再磨砺他几年,最好不让他当武官。皇上考虑再三,说他韬略过人,是难得的帅才,不从武可惜了。爵位依然会给他,但官职就不给高了,最多给他个三品武官。”又对陆漫说道,“好孩子,本宫这不是要挡展唯的道,也不是抬嫡压庶,真真是为了他好。若他想不通,你要劝着他些。这么年轻就当了三品官,已经非常不易了。”
  皇上看到老姐姐如此贤良淑德,很欣慰。姜展唯这次立的战功着实极大,甚至能与谢大帅比肩。众多老臣都说,若没有姜展唯率领的黑暴营,战争至少还再要打三年。三年,不说边关百姓将多受多少苦,就是朝庭的经费支出,也是巨大的。所以,单论战功来说,给他的这些封赏一点不为过。
  老姐姐所虑跟他一致。姜展唯和谢煜都是自己给儿子留下的保家卫国的栋梁之材,他也觉得姜展唯虽有大才却太年轻,又不喜按常理做事,必须要再经过一番打磨。
  但他又碍于姜展唯的功绩太大,还有老姐姐的面子,不好意思公然打压姜展唯,没想到老姐姐自己主动提出来了。
  皇上高兴,还许了愿,来年会考虑姜侯爷和三老爷的官位,他知道这是老姐姐的一大心病。
  长公主本能的觉得应该拒绝他的这番好意,这毕竟是压制庶孙得来的好处。
  在家族里,用一个子孙为另一个子孙换取好处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为了整个家族利益牺牲个别子孙利益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但是,这个庶孙被家族一直打压,甚至跟这个家已经离心离德。他想方设法脱离家族掌控,用命换来的功绩,给其他的儿子,或者说为了整个家族牺牲他的利益,似乎对这个庶孙太不公平。
  但老太太又实在舍不得拒绝,老大和老三在升迁上一直是她的一块心病。四品以下的官都好说,四品以上升官就不易了。自家跟王国丈关系不好,而王国丈在朝中经营数十年,羽翼众多。皇上有两次欲给老大挪挪位置,都被王国丈一党找借口阻了。不说草包老二,那个官他是当到头了。而另两个儿子真不错,正直,勤勉,忠君……
  老太太也没敢对陆漫说这事,还是有些不好意思。她如此作为真的不是压庶抬嫡,也的确是为了姜展唯长期发展好,或许皇上也有这层意思,但事情的结果却是压了庶孙的前程为嫡子谋了好处。又想着,以后再从自己私库里多给展唯一些补偿,再要告诉老大和老三,对展唯一家要好些再好些……
  陆漫不知道长公主心里的小九九,倒觉得长公主所虑极是。从被打压进尘埃的庶子,到伯爷和高高在上的正二品大员,升的如此之顺,如此之快,易造成自信心极剧膨胀。何况姜展唯的性子本来就别扭,若不多加打磨,真的容易出问题。姜展唯能立这么多的功,有他本身的能力,但也有其他偶然因素在里面。
  陆漫两世为人,又经过一次生死,把许多事都看透了。平安,幸福,比一切都重要。权臣,还是脾气不好的权臣,没几个有好结果……
  但是,她觉得长公主不应该擅自代姜展唯拒绝。谢老国公代儿子拒绝,或许早已派人送信跟儿子商量过。何况,谢大帅是国公爷,是为自己儿子闺女让路,他不冤屈。
  而姜展唯呢?在这个家里,他不是受尽家族庇护、享尽家族尊荣的嫡子嫡孙,这个家族虽然让他衣食无忧,却一直毫不留情地在打压他,对他的生母和弟妹也诸多无情。他从小卧薪藏胆,长大后千方百计出去挣前程,不光是为了他自己,也是为了他想护着的人。
  那些功绩是他自己用生命换来的,这个家几乎没帮他任何一点忙(自己这个外来者除外),还拉着他的后腿。
  长公主越俎代庖替他决定前程,对他不公,也容易激起他的反感。
  想到那张执拗冷峻的脸庞,陆漫有了些心疼。


第三百一十四章 鸣不平
  陆漫斟酌着说道,“祖母所虑及是。孙媳也觉得,在朝中为官,越往上走,越应该稳健。”
  老太太看了陆漫几眼,讶异这个陆氏小小年纪还有如此的长远目光。拍着她的手说道,“好孩子,聪明。所有人都觉得官做得越大越好,岂不知官越大,也就越危险。一个决策不慎,就会害了一家子。”
  陆漫点头称是,马上又来了个大拐弯,“但是,孙媳觉得,祖母此种做法却有些不妥……”
  长公主一愣,这个家里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当面忤逆她。
  陆漫忽略掉长公主的表情,继续说道,“那些功绩都是三爷用命换来的,他比之坐阵中军帐的谢大帅更加不易……我觉得,祖母在做这个决定之前,应该写信把您的顾虑告之三爷可能更好。再提醒他,皇上说出谢老国公代谢大帅辞官的事,或许就是有所暗示。您帮他推辞也可,他自己推辞也行,看他的意愿。三爷聪明,明事理,想通其中的关节,定会知道祖母所虑是为他和这个家考虑。可您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直接帮他辞了,他之前受过不少挫折,有些敏感,孙媳怕他伤心……”
  长公主听出这个孙媳妇是为孙子鸣不平,却句句在理,她找不出没有任何反对的理由。
  她说的“挫折”,是指“打压”吧?
  也是,那个庶孙虽然已经二十一岁,但跟自己在一起相处的时间一双手都数得过来,更没说过几句贴己话。过去,他一直是被打压、被边缘的庶子。特别是让他退亲娶冲喜媳妇,更是彻底激化了他和家里的矛盾,以致于让他投笔从戎。虽然这个冲喜媳妇现在看来是姜家最满意的媳妇,展唯也极是喜欢。但就这件事的本身而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