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良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玉良医- 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了这个包,陆漫心里可谓翻江倒海,也坐实了之前的猜测。因为这个包块跟何承描述的刘四姑娘的包块几乎一样,只是长的地方和大小不同。刘四姑娘是长在下巴上,有核桃那么大。而太子是长在背部,只有半个核桃那么大。
  还有不同,就是出生时的不同。姑娘出生时,全身皮肤都是紫的,包块有桂圆那么大。而太子出生时,皮肤是正常的,包块要小得多,只有黄豆那么大。
  陆漫联想到李妃,以及王皇后,她们和刘三夫人是同时怀孕的,那么太子的积症也应该是中了胎毒。兴许是下毒份量轻得多,症状才轻一些。
  陆漫强压下心里的惊恐,皱眉想着,刘四姑娘一直在吃白贺丸和水杨丸,何承说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刘姑娘的疼痛。那么太子用这两种药也没有问题。
  太子已经坐起来,把衣裳整理好。说道,“都说三郎媳妇是神医,你有没有办法治疗本宫的这个病?”
  太子虽然才十六岁,但气质内敛,沉稳,矜贵中带着温润儒雅,让人顿生好感。
  不要说他是太子,又跟他们有亲。就是一个不相干的少年,陆漫都希望他能健康,平安。
  陆漫屈了屈膝,斟酌着说道,“禀太子殿下,臣妇也是浪得虚名,不敢当‘神医’二字。这个包块是长在皮下的,比长在其他地方危险相对要小一些。臣妇虽然目前没有办法把包块化了,应该可以解缓一下殿下的痛苦。”
  太子治了这么多年的病,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只不过随口一问,没想到得了这样一句话。他双眉一挑,笑问,“你真有法子?”
  陆漫说道,“我们同仁堂新制出了两味丸药,正好能用于殿下这个病。白贺丸能清热解毒,”怕被有心人听到招祸,她专门加了“清热”两个字,又道,“水杨丸能驱邪镇痛降热。不过,这两味药都有些许毒素,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吃,也不宜长期吃。太子最好现在先各服用两粒,若没有大碍,以后就可以定期定时吃这两种药。”
  太子一喜,说道,“好,本宫试一试。”又道,“水杨丸和水杨散有何区别?”
  太子之前听说水杨散是神药,能驱邪止痛降热,可御医却说这种药的毒性大,不宜给他吃。
  陆漫笑道,“水杨丸是用水杨散做成的,我加进了一种罕见药材,把水杨散里的毒性降到最低,所以相对安全一些。”
  她的医药箱里随时都放了几瓶白贺丸和水杨丸,她倒出白贺丸和水杨丸各两颗先交给李公公。皇上和太子吃东西,太监是要先尝试的。
  李公公吃了一刻钟后没觉得不妥,太子又各吃了两颗。
  陆漫又道,“为了效果更佳,把水杨丸捣碎用水调成糊擦在包块上,内外皆施,缓解疼痛效果更佳。”
  太子点头同意。
  陆漫拿出一颗水杨丸放在茶碗里用勺子压碎,又加了一点水调成糊。
  太子已经爬在榻上,她过去把糊涂抹在包块上。
  之后,太子就同长公主说笑起来。看得出来,这姑侄两个很亲近。说高兴了,长公主还会把他的手拉过去拍拍。
  看到他们这样,陆漫也清楚了为何长公主不怕王皇后和王家,而王皇后却怕极了自己给长公主当孙媳妇。
  现在看来,王皇后还是蛮有先见之明的嘛,她陆漫还没有通过何晃留下的蛛丝马迹,就已经窥探到了一些皇家辛秘。
  大概两刻钟后,太子喜道,“果真效果颇佳,已经没有之前那么痛了。好,好,真是神药。”
  高院使也面露欣喜。他之前就直觉水杨散对太子的病或许有帮助,但太子从小吃药,肠胃极弱,根本不敢给他用。后来用这水杨散制的水杨丸开始在同仁堂少量投用,高院使曾去买但没买到,还是向跟陆漫关系匪浅的付御医要了半瓶。他一直在亲自试药,觉得若是行,就给太子吃这种药。
  没想到,姜三夫人今天真的就给太子开了水杨丸,还另加了一种白贺丸。姜三夫人有“神医”的头衔,她开的药,定然是妥当的。
  高院使又说道,“下官也听说同仁堂制出了这两种药。只不过,价格极贵,平常人家消用不起。”
  这两种药现在非常紧俏,贵得离谱不说,还非常少。必须是病患,还必须是同仁堂主治大夫确认必须用这两种药,才能购买。
  即使有些人想多购强购,但因为同仁堂的后台太硬,也不敢。
  陆漫点头道,“因为这两种药里加的药材极为罕见,目前我培育出的数量极少,供不应求。等我把那种药材培植多了,药的价格就会降下来,造福于民。”
  高院使又道,“这两种药能不能卖给我们太医院一些?”
  他也是无奈了,若是其它医馆或者药铺,他想要多少要多少。可同仁堂他也惹不起,还要跟陆漫商量。


第二百七十九章 想摘现成果子
  陆漫不敢说不卖,特批白贺丸二十瓶、水杨丸五十瓶给太医院。
  陆漫又对高院使强调了注意事项,请他多注意些,若太子一有异常马上停药并通知她。
  她把医药箱里的几瓶白贺丸和水杨丸都交给李公公,说道,“若殿下吃着效果好,我们再给殿下送去。”
  太子走后,陆漫便犹豫着把何承被拉去给平国公府的刘四姑娘看病,刘四姑娘却告之她得的不是病,而是中了胎毒的事跟长公主说了。
  看到长公主苍白憔悴的脸,陆漫非常不忍心拿这事劳烦她。今年年初长公主得了一次严重的风寒,若不是陆漫手里有黄克来和水杨丸,又衣不解带地照顾了她半个月,她的老命兴许就交待了。
  她的病虽然好了,但身体也虚弱了不少。这些日子里,陆漫一直在给她吃调理身体的药,偶尔还会给她施几天针。
  这个家里缺不了这位明理又强势的老太太,老驸马有病,姜侯爷目前还顶不起这个家的繁盛,二老爷无用,三老爷官职不高,世子爷还太嫩,洪氏又是个搅家精……虽然陆漫这一房已经分了出去,但长公主依然在罩着他们,这个家的兴盛依然跟他们休戚与共。
  可是,事情已经到了一这步,牵扯出了太子,自己又被牵扯进去给太子治病,陆漫也不敢再有隐瞒了。
  果真长公主被吓了一跳,脸一下潮红起来,身子也晃了几晃,吓得陆漫赶紧把她搂住,帮她顺着气。安慰道,“祖母莫慌,这于太子的病来说,或许是好事——总算找到病根了。”
  长公主闭着眼睛稳了一会儿神,才睁开眼睛问道,“什么,刘三夫人当时生的孩子不是怪胎,而是中了胎毒?”
  陆漫说道,“嗯,那位婆婆已经把刘四姑娘发紫的皮肤治好了,由紫色转为白色。包块也停止生长了,只是不能消除。她说的话应该假不了。”
  陆漫有太多的疑惑,但看到长公主脸色苍白,不敢多言,起身把长公主扶去床上躺着。再把她的衣裳解开,拿银针给她施针,让她平静一下。
  长公主闭着眼睛沉思一会儿,才睁开眼睛自言自语地说道,“若刘三夫人生怪胎是中了胎毒,那么李妃生怪物也可能是中了毒,她们是被人陷害了。十几年前,她们两人和刘淑妃是同时怀孕的。刘三夫人会偶尔进宫探望李妃,她又颇得先太后的喜欢,经常留在宫中吃饭……哎,那个地方,阴私手段从来少不了。”又惊讶地看着陆漫道,“可是,若是她们下的毒,王淑妃怎么也会中毒呢?难道,是别人下的,还连着王淑妃一起下了?那时的后宫,可是先太后把持着的,她在那里浸淫几十年,谁有那个能耐瞒着她给皇上的女人下毒?”
  陆漫也想不通。
  先前她还在想,是不是先太后和王淑妃不想让李妃生下健康的孩子,才给她们姐妹下毒,再把罪名打到李家身上。若是这样,当时的王淑妃也不会傻到自己给自己下毒吧。
  或者是“狸猫换太子”,把李妃的孩子换给王淑妃。若这样,她们也不会给李妃下毒啊。
  问题是,太子中了毒,王皇后还没有办法解决,还要在民间找大夫。若是她下的毒,也应该有解毒方子啊。
  她之前的两个推测又都被推翻了。难道,后面还有一只无形的手?若这样,王皇后为什么要把太子中胎毒的事瞒下呢?
  陆漫用一只手隔着衣裳摸了摸那个小铜坠子,或许答案就在这里面。生完孩子后,陆漫偶尔会去同仁堂,但她都极力控制住自己没有去找寻答案。因为她知道,那个事情肯定大破天。她即使知道那个秘密,长公主不能受大刺激,姜展唯又不在,仅凭她一人之力没有任何办法。
  甚至,她想过该不该去寻求谢老国公或者宋明的帮助,他们跟自己的关系非常好,又都是忠臣。可是深思熟虑后,还是不敢,他们再好,跟自己的利益也不是一体。真正到了家族存亡或是生死攸关之际,只讲利益,不讲关系,甚至感情。就像自己同姜展唯,哪怕同床异梦,但因为利益一体,关键时刻必须紧密团结,一致对外,才能共渡难关……
  长公主又闭着想了许久,才对陆漫说,“有些事现在想不通,就暂时不要去想了。你还是想办法去见刘四姑娘一面,要仔细看清楚,他的积症同太子是不是一样,一定不能出差错。”
  陆漫点头答应,她也迫切地想见刘姑娘一面。
  长公主又道,“唉,皇上年纪这么大了,只这一根独苗。若太子有个三长两短,或者生不出孩子,岂不是便宜了别家。当初争那个位子,多难哪……”她的眼里又冒出一股杀气,说道,“或许,这里面不光有王家的手笔,弄不好还有隐藏得更深的人,他想摘现成果子……所以,才造成现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局面?”
  本来已经够乱的了,真的还有不知道的人加入战场?陆漫的头更痛了。
  想摘现成果子的人会是谁呢?皇上同父的亲哥哥硕亲王还活着,亲侄子有和郡王、周郡王,其他就是稍远的堂兄弟了。
  周郡王一直不得皇上喜欢,又不着调,好像不大可能。硕亲王和和亲王曾经在皇上争储的时候帮过忙,所以皇上很信任硕亲王,也非常照顾和郡王……
  和郡王宋明应该是排除在外的。因为生太子的时候宋明还小,才十一岁,和亲王死的早,那时已经死了。
  陆漫越想越心惊。现在来看,不管太子是不是王皇后的亲儿子,王皇后和王家人肯定都希望他的病能好,能顺利继承大统。只有太子继位了,他们才能继续捞好处。
  而太子真正的敌人掩藏得太深,现在还没露头。有可能是硕亲王,也有可能是别的宗亲。
  自己救太子,也就得罪了那个希望太子死,或者希望太子生不出儿子的人。希望自己给太子看病的事不要传出去……


第二百八十章 那句话
  长公主又叹道,“唉,本宫有三个儿子,这么多个成年孙子,现在却不知道该用谁。老大稳重有余,只能守城,关键身边有个洪氏,还不知道他的人里有没有钻进去洪氏的爪牙。老二就不用说了,老三和展举虽然还成,但这么大的事他们也办不了。展玉体弱,展昆还在上学……”突然,她看陆漫的眼里发着精光,说道,“展唯!这个家里,有些事或许只有他才能做到。那小子,心机深沉,连本宫都有些摸不透。关键是,他有人脉,手上也有用得上的人。”
  陆漫心里也是这么认为,说道,“可是,他还在边关呢。”
  长公主道,“那就等着。这事一定要保密,切勿外传。等有了一定的线索再说。太子仁善,宽和,又聪慧。只是,皇上年纪大了,疑心又重,若有了一点风声,不知道会扯进多少无辜的人……”又拉着陆漫的手说道,“好孩子,你是咱们家的功臣。”
  这种通天的事,陆漫想活命,就不敢外传。不过听到“功臣”二字,陆漫又有些恍忽。姜展唯一心想功成名就休自己,可现在自己跟这个家已经彻底绑在了一条船上,这个家的核心机密自己都知道。她暂时不能脱离这个家,这个家暂时也不敢放她出去。姜展唯要想摆脱她,只有一条路,就是让她死。她充分相信,姜展唯是不会让她死的。他的性子虽然不好,但心肠着实不坏……
  只听长公主又问道,“你说,针炙和吃药都不能彻底治好积症,只有用刀割掉才行?那样,人不会死吗?”
  之前,长公主似是无意地问过陆漫,积症怎么能根治。当时陆漫并不知道太子得了这个病,就老实地说,针灸吃药都不能根治,只有切除。
  陆漫看完了何家留下来的所有医书和手札,又听了一些事情,知道这个时代还是有简单的外科手术,也有一种叫“白散”的止血粉非常好用。
  但外科手术一般只用在战场上,或是穷苦人家。没有麻醉药和消炎镇痛药,做了手术,病人痛苦,许多病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