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南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上南下- 第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向文,我细细看了,办法有一个,就怕代价太大!”
    乔向文抬脸,注视着白兵,此刻,任何建设性的意见,都会给他的思考带来突破。
    山东八路规模空前的一次行动即将启动,乔向文如何策划,许世友如何亲自指挥,慢慢看下去。
    PS:
    老朋友坚持阅读,相伴起点,江湖铭记在心,新朋友们也收藏推荐一下吧,神马都是浮云,嘿嘿,收藏和推荐最最给力,江湖这厢拜谢了!!!()





第一百二十六章以牙还牙
第一百二十六章以牙还牙



    “你看,这里,山区比较多,我想如果我们能集中几个军区的部队,把这条道路打通了,是不是可以代替渤海通道呢?”
    显然,白兵之前也仔细研究了地形,此刻,他对着墙上的山东简易作战地图,显得胸有成竹。
    乔向文看着地图,听着白兵的话,陷入了沉思。
    胶东半岛,堪称中国的第一大半岛,东、南、北三面环海,从地图上看,像一只老乌龟的脑袋深入大海,从半岛东部沿海向西北地势上,半岛上丘陵起伏,总体是从高到低递减着海拔,在半岛近2万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又分为几个不同的区域。
    根据地形地貌和敌军情况,延安指示山东军区,将山东分为五个作战区域,部队也因此分成五大块,分别是鲁中、鲁南、胶东、清河、滨海5个二级军区,这些二级军区基本就是一个旅的建制,但人数远远不止,前文说过,山东八路军进过几次整合,在002亲自调研督办下,115师和山东纵队最终合并到了一起,加起来的数量此刻已经接近20万,像胶东军区说是一个二级军区,实际上司令员许世友直接管辖的兵力在两万左右。
    对了,插一句,当年的滨海不属于江苏,它是八路军山东部队的管辖区域,管理着青岛、连云港、徐州邳县之间的广大区域,它的司令员,名气也是大大地,一点也不比许世友差,谁,开国上将陈士榘,建国后的第一任特种工程指挥部司令员,特种工程干嘛的,都知道二弹一星吧,那是科学家干的技术活,但所有的基地建设,执勤保卫,后勤保证,都归指挥部管。
    根据眼前的情报,渤海通道已经暴露无疑,敌人在不久前的偷袭后,再次确认了这条八路军秘密通道的存在,四处调集兵力,对这条六十多公里的走廊疯狂围剿,一句话,黄金运输,再从那里走,不可能了。
    从招远搞来的黄金,送到许世友的办公地点,也就是军区驻地莱阳,以前是向西走,经昌邑、寿光,然后掉头向南,进入鲁中。今后,该怎么办呢。
    罗荣桓的电话中,啥都没说,乔向文却感受到了无法言喻的压力。
    延安和几十万八路军,相当一部分的经费,都是依靠山东的黄金,这里一旦断供,延安如何开展工作,八路军如何生存,后果不堪设想。
    让乔向文前往胶东,一来是因为太平金矿是他带着人马一手搞出来的,眼下更重要的任务,却不是搞黄金,而是如何把手里的黄金运送到山东八路军的大本营,然后转送延安。
    “白兵,你继续说下去。”听着老战友的意见,乔向文饶有兴趣。
    “乔部长,你看,北面,这通道是万万不要打主意了,小鬼子不择代价,也要把那里占了,你看,最南面,大海,咱没那能耐,从海上运输,再说日本人的海军舰艇把几个港口守得紧紧的,我们也过不去。”
    平时急性子的白一刀,此刻倒是慢吞吞的,对着地图比划。
    平时稳健持重的乔向文,此刻倒有点忍不住了。
    “白兵,别罗嗦,说你的意见!”
    白兵一乐,哈哈,看来这领导确实是被逼急了。
    “乔部长,你看,以前为啥我们走北面呢,很简单,这里鬼子的兵力稍微薄弱一点,你往下看,从莱阳,莱西,这里是我们的地盘,那没问题,从莱西到高密,是伪军的部队,这一带鬼子驻军不多,你再往下看,从高密出发,到诸城,这里基本都是山区,目前是鲁中军区和滨海军区的交界地带,日本驻军不少,再往下,一旦过了诸城,基本是我们山东军区的大本营了,沿途鬼子驻军在日照、胶南的城里,距离比较远。”
    随着白兵的手势所指,乔向文的头脑在飞快地盘算着。
    就在两人热烈讨论的时候,走廊里一个大嗓门叫嚷着:
    “乔部长,乔政委。”
    人未到,声先至,这就是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
    一进来,看见白兵也在,嘿嘿一笑,自个拉了板凳,屁股一坐,两支香烟一前一后,一个抛物线,扔到了两人的手上。
    “老乔,蓝贾村出了点事,我估摸着不和你通报,是我老许不够意思,瞒着你这个副政委。”
    平时一向大大咧咧的许司令,这回变得这个样子,乔向文很是纳闷。
    听他一讲完,明白了,确实是大事。
    昨天上午,日军六辆巡逻车从高密出发开往马甸,这一情报被高密军分区得到,他们请示军区后,派去了一个连,计算好,这伙鬼子必经蓝贾村。
    对了,自从独立营出事后,许世友很是不爽,心里又难过又暴怒,总想着最快速度狠狠干一票,以牙还牙,报以颜色,下面的人也都憋足了劲。
    将熊熊一窝,兵熊熊一个,遇到勇猛刚烈的许世友,下面慢性子的不热血的干部,早被他撵得远远的。
    一百多号人在徐连长的率领下,撒开腿,急行军,穿山越岭,两个多小时,就到了蓝贾村,为独立营报仇,一听有仗打了,哪一个战士不兴奋。
    蓝贾村依山而建,逶迤小道穿村而过,地势复杂,是一个打伏击的好地方。
    战争年代,那个鱼水情深啊,离开了源头活水,八路军这条鱼哪有那么滋润。这不,一到蓝贾村,徐连长马上把村民们召集了起来,宣布了上级的决定:
    “乡亲们,马上要有鬼子来,我们八路军要在这里灭了他们,你们大伙年轻的跟着我们一起打鬼子,女人和老人孩子,找地方藏起来,打完了你们出来帮打扫战场。”
    老区,老乡,对鬼子那个恨啊,徐连长这一鼓动,**一样,年轻人拿着刀子棍子,二话不说靠过来。
    “鬼子是汽车,咱们是走路,靠双脚,要是鬼子发现不对头跑了,咋办?”有一位老百姓问话。
    徐连长一想,是啊。
    办法总比困难多,徐连长一拍脑袋:
    “乡亲们,你们最快速度,把家里所有的铁耙都拿出来,我们用土办法干小鬼子。”
    老乡那个干劲高啊,一转眼,几十只铁耙集中了起来。
    城里的童鞋不知道,这铁耙,农村人家家户户都有,翻地刨地碎土耙草专用,一根木把,有一个大钯头,上面装着很多锋利的铁齿,这不一耙地,又省力又挖的深吗。
    俺没高科技,自有土办法。
    几十只铁耙分成几处,上面微微盖些青草,山里面,道路本来就很简单,远远看去,路中间路两旁,连在一起,不大注意。
    徐连长安排战士们把路上的家伙设置好,然后一看时间差不多了,命令第一排埋伏在村子里的堤坝后,构筑简易工事,二排上民屋的屋脊,把这当成居高临下的一射击点。
    徐连长自己呢,玩把更刺激的,他一声令下,三排的战士转眼间,全部换上了老乡们的衣服,混在农田里、路边干农活呢。
    一百多号人刚各就各位,日军来了。
    一辆摩托车,插一面刺眼的太阳旗,六辆大卡车,满载着鬼子兵,刺刀闪闪,钢盔烁烁,最前的一辆卡车上,架着一挺重机枪。
    紧接着,许世友的部下打了一场比较搞笑的伏击战,那些镜头绝对让你笑掉大牙,晚上来看。()





第一百二十七章蓝贾村里的好戏
第一百二十七章蓝贾村里的好戏



    其实,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初,大本营的日子还是很好过的。
    第38师团没费啥力气,就拿下了九龙香港,英国佬欺负中国人几十年,霸道得很,一见到日本鬼子,屁滚尿流,象征性地抵抗了一下,就举着白旗投降了。
    更熊包的是,在马来西亚,英国和印度军队,加起来有十来万人,没打几天,就向日本第25军山下奉文投降了。
    紧跟着,荷兰3万军队,向第16军举手投降。
    但是,随着头号强国美国的深度参战,日本人的好日子慢慢到头了。
    海军,首当其冲。
    美国大兵的还击速度之快,更是让大本营始料未及。
    中途岛海战,正是那个偷袭珍珠港的指挥官南云忠一中将,被美国大兵打折了腰,赤诚号、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四艘航空母舰啊,三百多架战机,不到十个小时,被美国人干干净净地收拾了。美国大兵才死了300多,日本海军报销了2000多。这也成为太平洋战场的重大转折。
    反映到侵华日军,其实变化也很大。
    经过了最初的狂飙突进后,鬼子很快发现,中国面积太大了,中**队的反抗不断在增强。
    为此,从畑俊六、冈村宁次,到酒井隆、横山勇,哪个不在向大本营申请扩军,补充不足。
    领导的这种情绪,理所当然地影响到了中下级军官乃至士兵的士气。
    面对战争,就如冈村宁次的回忆录里说的,只有两种结果,或者胜利,或者失败,绝无第三条道路。
    在中国派遣军、在华北方面军,在山东,情况都一个样。
    日军的紧迫感空前加强,他们知道,只有在沉睡的狮子彻底醒来前把它干掉,自己才有一线存活的机会,一旦中国这头巨狮醒来,小国寡民的他们哪里打得起消耗战、持久战。可是,日本人要俗生,毛伟人和老蒋在这点上,却是空前一致,陪你玩,看你能坚持多久。
    山东八路军的不断壮大,让驻鲁日军如坐针毡。
    连日来,方面军压师团,师团压旅团,旅团压联队,联队只好逼着大队、中队、小队纷纷出击,加强巡逻,寻找八路军的踪迹。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进入43年以后,反击力量明显增强,在广袤的日军占领区内,**和它的武装力量,抢过去的地盘越来越大。
    眼前从高密出发的这股日军,正是隶属第120步兵联队的一个中队。
    当第1辆摩托车经过小桥刚向蓝贾村右转弯时,就在转弯处,被一只铁耙剌破了车胎,三轮摩托本来稳定性就很差,又在转弯的地方,一个倒栽冲,司机连着枪手,随摩托一跟头冲入了路边的山沟里。
    后面的六辆车速度开的挺快,这小山村他们根本没在眼里,摩托冲进沟里,他们还没反应过来,车子依旧开着,几个车上的日军还哈哈大笑着,估计他们以为是摩托转弯不慎导致的。
    两个摩托上的鬼子,狼狈啊,被压在下面,好不容易爬出来,大呼小叫:
    “八路,八路。”
    后面几辆车的鬼子听见了,一激灵,马上停车。
    晚了。
    汽车开过的道路上,老乡们都放上了铁耙,还用草盖着呢,在旁边农田里的徐连长看到此情景,冲战友们一使眼神;
    “打!”
    靠得最近的那排农夫,正是投弹班的小伙子们,早就卯足了劲,一见连长摸出枪。
    刷刷刷。
    从篮子里摸出手榴弹,奋力齐扔。
    轰轰轰。
    鬼子压根没想到,这荒野乡村冒出八路军来,一阵慌乱。
    那边,埋伏在村里的两个排刹那间,也一齐开火。
    几十枚手榴弹,加上占据制高点的猛烈射击,卡车里很多小鬼子没反应过来,就被手榴弹给玩完了。车胎均被扎破,开不了,余下的,只好飞快下车,分散开,或依靠着汽车,或躲在堤坝后,或趴在地上就地还击。
    在一名舞着军刀的军官指挥下,鬼子们也是训练有素,一阵慌乱后,马上开始实施着还击。
    一挺机枪,两个鬼子,躲到路北边的一个小破房子墙角开始疯狂射击。战士们勇敢无比,端着枪就往上冲,但因为技巧不够,面对这样的机枪,硬冲往往要不得,转眼间,三个战士受伤倒下。
    村里的一个民兵,看在眼里,灵机一动,他钻到房子后边,轻轻一叫,一条大黄狗钻了出来。
    他抹抹黄狗的毛,拍拍它的脑袋,用手指着正在朝前拼命扫射的小鬼子。
    这狗通人性啊,似乎明白了主人的话,摇了摇尾巴,突然,迅雷不及掩耳地向两小鬼子冲过去。
    呼地一扑,正在开枪的鬼子冷不防,被这庞然大物扑个正着,脸都被狗爪子抓出了血。旁边的鬼子一看,才要举枪,对面的八路军一看,啪啪,果断射击。
    两个鬼子死都没想到,竟然殒命在中国山东的一条黄狗爪子下。
    一群鬼子躲在车子后面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