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酒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酒徒- 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数十万翻身农奴们欢天喜地,对大唐朝廷的感恩戴德之声通过各地官府的奏报雪片一般地汇集到长安城里来,这让大唐皇帝心情非常舒畅。与移民计划所带来的政治和经济效应相比,虚荣的大唐皇帝更喜欢这种被子民欢呼膜拜的感觉。
    顺应地,他对提出这个计划和力主施行的萧睿很是赞许和满意。而就算是他有些看不顺眼的、目前为移民几乎忙得不可开交的户部尚书裴宽,他也感到很满意。
    只是各地官府的奏报中并没有提到,数十万农奴欢呼皇帝万岁的同时,也将萧睿当做再生父母一般供养了起来。各地行政长官们,有意无意地回避了这个消息,他们不想去败了皇帝的兴致,更不想因此去得罪如日中天的萧睿萧大人,这个太子的师傅和姐夫,皇帝最看重的女婿。
    大唐朝廷正在为史无前例的宏伟移民计划而努力运转着,而李林甫却在头疼不已。他拖了许久的王忠嗣的案子,在萧睿第三次在朝会上提起之后,只好无奈地进入了实质性的调查审案阶段。





    第三卷长安风 259章公堂
     更新时间:2009…10…17 21:11:47 本章字数:3839


    萧睿的话说,王忠嗣涉嫌屠杀奚人的重案终于要开
    在李隆基的安排下,主审官自然是李林甫,但除了李林甫之外,还有太子李琦和萧睿听审,当然还有大理寺卿以及一些监察御史。公堂设在大理寺,李林甫无语地瞪了萧睿一眼,心里想骂他两句,但有太子在侧,他也只好忍了下去。
    安禄山志得意满地跨入了大理寺衙门,他的身后带着两个虎狼一般的牙兵。
    进的公堂,安禄山躬身下去,拜倒在地,“臣安禄山,拜见太子殿下!”
    李琦有些厌恶地瞥了安禄山一眼,摆了摆手,“罢了,免礼。”
    其实李琦对安禄山原本也没有什么感觉,他对安禄山的厌恶完全是受萧睿的无形传染。看到萧睿竭尽全力为他将来顺利登位殚精竭虑地谋划,少年太子心里很是感动。此刻在他的心里,萧睿已经成为他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
    安禄山没有察觉到太子的厌恶之情,起身来又向李林甫和萧睿等人躬身一礼,“下官见过李相和萧大人、诸位大人。
    ”
    主审的是李林甫,陪审的是萧睿,这翁婿两人都收下了自己重重的厚礼,安禄山觉得此案基本上已经没有再继续审理的必要了,王忠嗣必死无疑了。
    李林甫面不改色,点了点头。而出人意料的是,萧睿竟然起身还了一礼,“安大人客气了。”
    李林甫皱了皱眉。但没有说什么。
    “传王忠嗣!”
    李林甫惊堂木一拍。断然喝道。
    王忠嗣早已等候在衙门之外。随着衙役们森森地呼喊声。王忠嗣缓缓走了进来。只是脸上缺乏安禄山想要看到地、诸位朝臣们以为能看到地惊慌之色。神色非常淡然从容。他向李琦跪拜了下去。“臣王忠嗣。拜见太子殿下!”
    李琦嘴角刚刚浮起一丝笑容。下意识地要起身说两句客气话。却见萧睿投来阴沉地一瞥。不由又默然坐在那里动也不动一下。声音淡漠道。“起来吧。王大人。”
    相反。对于李林甫、萧睿等人。王忠嗣缺乏应有地恭谨之色。只是拱了拱手。便束手站在公堂之下。等候开庭。而朝臣们明显能感觉到。他眼中发散着一种凛然地杀气。杀气地眼神有意无意地在安禄山身上巡。//
    安禄山鄙夷地低哼了一声,心说,你嚣张不了几天了。
    说实话,安禄山之所以如此疯狂地构陷王忠嗣,当然是野心促使,但也有对王忠嗣的深深怨愤。自打他去了范阳,对于他这个副职,王忠嗣根本就是不屑一顾,在王忠嗣眼里,安禄山就是一个怀有野心的跳梁小丑。
    不能不说,王忠嗣对安禄山的态度直接影响了范阳一众文武官僚对于安禄山的态度。在范阳,很少有人拿安禄山当块咸菜。就算是王忠嗣那些牙兵,见了安禄山都傲然不睬。这让安禄山心里怒火熊熊,疯狂地念头滋生了不是一天半天了。
    “台下可是范阳节度使王忠嗣?”李林甫喝道。
    “然也。”王忠嗣拱手道。他不仅是范阳节度使,还是公爵,对于李林甫,他并不怎么放在心上。而更重要的是,他的事儿,他已经得到了萧睿和太子地秘密保证,没有什么好担心地。
    目前,他需要做的是,配合萧睿演一场戏。然后,再将安禄山诛杀。
    就这么简单。
    对于王忠嗣的傲气,李林甫当然并不放在心上。因为,他本来就不想将王忠嗣置于死地,他知道皇帝的心思,不要说王忠嗣不可能犯下这等重罪,就算是真是他所为,皇帝也不会弄死王忠嗣。
    他隐隐猜出,王忠嗣是皇帝留下准备预防庆王李琮谋反地一个棋子。
    但王忠嗣的有恃无恐却让安禄山狐疑起来。安禄山此人多疑,他不知道王忠嗣何以这么具有底气,难道……
    安禄山心里打着自己的算盘。
    “王忠嗣,范阳节度副使安禄山参你擅自出兵诛杀奚人、血屠饶乐城,你可认罪?”李林甫缓缓道。
    尽管王忠嗣心里早就胸有成竹,但听闻到安禄山构陷的这个罪名,他还是忍不住怒了,朗声道,“李相,王忠嗣戎马二十载,为大唐戍边征战立下战功无数。王某人忠于朝廷之心,天日昭昭……可恨这无耻的狗贼,竟然如此污蔑本帅,还望李相明察!”
    王忠嗣的眼中欲要喷出火来,安禄山看了也不禁有些畏惧,忍不住低下头去。
    李林甫心里苦笑,心道这安禄山为你罗列了这么重地罪名,公开构陷你自然是准备了充足的证据,事到如今,恐怕你这番想要自辩清白,难了。
    李林甫缓缓将凛然地目光投向安禄山,淡淡道,
    山,你可有证据?要是拿不出证据来,可就是恶意诬下属,倘若你恶意构陷上官,必是死罪一条。作为范阳节度副使,大唐律法如此,本相就不多言了。”
    “来,拿出你的证据来。拿不出证据,本相必上奏皇上,诛杀了你安家满门。”李林甫猛然一拍惊堂木。
    安禄山眼角眯缝了起来,起身躬身道,“回李相地话,下官有证据。”
    “第一,王忠嗣强行纳饶乐都督李大辅之妹为妾,这在范阳人人皆知,目前这女子就在王家,李相一查便知。”安禄山笑道。
    “放屁。”王忠嗣咆哮了一声,“安禄山,你这狗贼,晚娘乃是本帅三媒六证娶来的侍妾,怎么成了强纳?本帅已经将此事上奏皇上,且有与李大辅地往来信函为证,你这狗贼,本帅定然饶不了你!”
    王忠嗣愤怒地上前逼近了一步,安禄山忍不住后退了一步。
    萧睿愤然起身斥道,“王忠嗣,皇命在此,太子殿下在此,你敢咆哮公堂吗?本官也听说,你强纳了奚女为妾,想要抵赖大抵是抵赖不了的。李相,下官以为,可以传范阳的士卒上堂作证!”
    见萧睿为自己出头,安禄山不禁向萧睿投过感激的一瞥。而观审的诸臣也不禁暗暗叹息,萧睿与王忠嗣果然是接下仇怨了。有了安禄山的重罪指控,再加上这萧睿的推波助澜,王忠嗣恐怕休矣。
    王忠嗣冷哼了一声,毫不所惧地盯着萧睿,冷笑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不知萧大人收了安禄山这狗贼多少厚礼?”
    “胡说。”萧睿看上去有些气急败坏的样子,手指着王忠嗣嘲讽道,“王忠嗣,你儿子在京城之中罔顾大唐律法强抢民女,而你,也在边关强纳奚女……当真是一对父子啊,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你这儿子可真是遗传了你王大帅的美好品格!”
    王忠嗣脸色涨红起来,颤抖着身子说不出话来。虽然知道是演戏,但萧睿这番嘲讽还是让一向爱惜名声的王忠嗣感到了无尽的羞辱和难堪,他投向萧睿的眼神中多了一抹怒火,但萧睿视而不见。
    “就是。”安禄山在一旁附和道,“王亮在京城胡作非为,长安百姓敢怒不敢言,这些,王大帅也能抵赖的了吗?”
    王忠嗣一时语噎,说不出话来。
    李林甫暗暗皱了皱眉,猛然一拍惊堂木,喝道,“萧大人,公堂之上……”
    萧睿笑了笑,躬身道,“是,下官失礼了。”
    看着萧睿缓缓坐了下去,又瞥了一眼得意洋洋的安禄山,李林甫眉头越加的深皱,他缓缓起身,沉声道,“今日审案就到这里吧。
    事关重大,本相要向皇上请示——王忠嗣,你暂且回府去等候本相传唤,不得离开长安半步!”
    ~=~~~~=~~~=~=~~~=
    大理寺公堂之上的一切都传进了李隆基的耳朵。
    李隆基狠狠地拍了拍案几,怒道,“这小子到底是想要做什么?他非要跟朕对着干吗?”
    李隆基确实是很生气。武惠妃回宫后,没少在李隆基枕头边说安禄山的坏话。说她这次出宫,听闻了很多安禄山的恶行,如安禄山大肆向朝臣行贿,再如他好色成性,家中竟然娶了数十个美妾。
    更要命的是,武惠妃说安禄山背地里还模仿皇帝,在他范阳的府邸中设置了什么“三宫六院”,模仿宫里皇帝召皇妃侍寝的模式,逐日“临幸”他的妾室。李隆基虽然明知这未必是真事,但他本就对安禄山心生了厌恶,再加上武惠妃的这么火上加油,他对于安禄山的怒火已经达到了极致。
    李隆基将手中的白玉茶盏掷在地上,怒吼道,“安禄山狗贼,朕饶不了你!”
    他的贴身小太监椿象眉头不经意地一跳,战战兢兢地跪在地上收拾着碎成碎片的茶盏,然后悄悄退了下去。皇帝暴怒,敢侍候在身边的,可能就只有高力士了。
    因为愤怒,李隆基剧烈的咳嗽起来。
    高力士苦笑一声,“皇上息怒,保重龙体!”
    李隆基咳嗽了半天,慢慢平静下来,“看来,朕必须要敲打敲打萧睿了,老东西,传朕的口谕,传萧睿进宫觐见!”
    李隆基一字一顿地说着,犹自不解气地愤愤地在案几上拍了一下。
    高力士点头应是,出了御书房安排小太监椿象去萧家宣召。可是,等椿象匆匆赶到萧家的时候,却得知了一个消息:萧睿突患重病,发热昏迷,起不了床了。





    第三卷长安风 260章武惠妃探病
     更新时间:2009…10…18 18:16:47 本章字数:3937


    个消息让椿象左右两难。他亲眼看着萧睿面色煞白:上,咸宜公主等四位萧夫人守在榻前,神色黯然。
    椿象搓了搓手,为难道,“公主殿下,皇上宣萧大人进宫觐见,你看这……”
    椿象今年不过18岁,1进宫便一直侍候在李隆基身边。对于这个机灵懂事的小太监,李宜还是颇为熟悉的。她皱了皱眉,缓缓道,“椿象,你看我家子长病成了这个模样,还怎么进宫去见父皇?你回去跟父皇说说吧。”
    椿象为难地低低道,“公主殿下,可是皇上严命萧大人要进宫觐见……”
    章仇怜儿起身向秀儿使了个眼色,秀儿上前来向椿象手里塞了一张面额不菲的飞票,低低道,“还请小公公通融一二,我家少爷病体沉重,实在是下不了床了。”
    说完,秀儿还嘤嘤抽泣起来。
    椿象不着痕迹地将飞票收入了怀里,呵呵笑了笑,向李宜等女躬身一礼,“公主殿下,几位夫人,既然萧大人病体沉重,小的就回宫去禀告皇上。”
    ……
    ……
    椿象一走,萧睿便从床榻上翻身而起,哈哈大笑了起来。
    李宜不满地道。“子长。你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好端端地装起病来。父皇传召你装病。要是让父皇知道。这可是大罪啊!”
    李腾空也皱了皱眉。“萧郎。你又在打什么鬼主意哟?”
    章仇怜儿微微一笑。没有说什么。
    杨玉环虽然也心生疑惑。但她一贯对萧睿柔顺惯了。也没问什么。只是一如既往地温柔地坐在萧睿身边。轻轻为萧睿捶起背来。”
    在杨玉环看来。无论萧睿想要做什么。她都不会关心。她关心地是。自己地萧郎。只要萧郎想做地。想必都有他地道理。这是杨玉环地逻辑。也是杨玉环与其他几女地最大不同。
    虽然四女对于萧睿地爱意都是一般地浓烈。但因为家世和背景。李宜也好。李腾空也罢。甚至是章仇怜儿。她们都有着自己地主见和心思。只有杨玉环多年来习惯了萧睿地“大包大揽”——可以说。在杨玉环地字典里。萧睿是她地全部。
    而其他几女,考虑的就多了一些。如李宜,她是皇族,不免会考虑一些皇族地面子。而李腾空虽然刁蛮,但如果涉及李家和她的父亲,她也必然会有些“牵挂”,章仇怜儿就不用说了,她是四女中最传统的女子,接受着最传统的教育,她更加会兼顾到家族的利益。
    当然了,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