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好莱坞之金牌制作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好莱坞之金牌制作人- 第4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马克主导了时代华纳的改革和大裁员也不是什么秘密,他们恨透了这个自私恶毒的家伙,他们将马克形容为冷血无情的吸血鬼,吸血版的黑勋爵是马克的最新形象。

    如果罢工成行,时代华纳将会是被政府斥责、舆论狂批的对象,更会成为社会的笑柄,随之而来的是股市大跌,面对这巨大的压力,他们可以选择的方式不多。

    只要将声势闹起来,即使是时代华纳顽固的执行,政府也会迫他们退让,除非是时代华纳破产,否则政府有的是收拾他们的方法。

    马克在收到即将罢工消息时,正在组织管理层的人研究雅虎为什么快速没落,他们系统性的总结出几点。

    雅虎从开始的互联网神话到衰败的落幕,不禁让人唏嘘不已。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一、定位模糊,方向迷失,从一开始,创始人杨致园和大卫。费罗并没有鲜明的个人色彩,在雅虎内部没有形成灵魂作用。和其他互联网巨头不同,雅虎没有清晰的价值观。

    最开始,雅虎本质上是一个内容搜索公司。但走着走着,雅虎觉得依靠要自己掌握内容才行,于是朝向门户和媒体公司而去。并不断开发新的业务,一发不可收拾。十几年来,雅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定位,新的业务体系越来越弱,开拓能力也没有增强。

    押错了搜索、内容的未来方式,让雅虎输掉了一大局。随后又错过了内容、社区、错过了移动互联网,则让原本有机会扳回一局的雅虎,彻底葬送了自己。

    第二是:管理层动荡:ceo连换,高管频出走,事实上,从上到下频繁的人事调动对于雅虎来说并不是新鲜事。除了发生董事会集体出走事件,每一次的动荡也伴随着大规模的裁员,在路透社此前的撰文中写着:雅虎出走的高管们对老东家今日靠变卖核心资产度日的惨状,感到无比痛心。他们承认,随着公司规模越来越大,官僚作风日盛,雅虎最终失去了专注度,为最终的没落埋下了伏笔。

    据统计,雅虎21年中换了7任ceo,这七人中最长任期为六年,短的仅四个月,并且他们的发展思路和重点各不相同。同时也创下9年更换6任ceo的记录,随着ceo们不断地调整雅虎的定位,导致企业发展极不稳定,一度经历了几次不同的转型计划,也并没有帮助其摆脱困境,反而越来越糟糕。

    三是追求利润卖专利,因小失大,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不能适应变化就会被无情的淘汰。然处于风口浪尖的雅虎,并没有发力主攻技术创新。杨致远曾正确地预言,在电商之外,社区、内容、搜索、个性化,是未来互联网的四个战略核心,但雅虎却没有在技术上攻克其中任何一个堡垒。

    商业化是雅虎起家早期的特长,但长期对利润的追求,使得雅虎因小失大。在和谷歌、微软的协议中,雅虎看重的都是搜索广告营收的主要分成,而把更重要的搜索领域的核心市场、技术人才和更加宝贵的用户数据拱手相让。

    卖专利求生存,几乎是所有欧米高新企业的避冬粮草。在过去的3年中,雅虎出售或授权的专利超过6亿美金。去年3月,雅虎财务长高德曼曾表态,雅虎正想方设法求售专利、地产和其他“非核心资产”,希望能够为公司带来10亿—30亿美金进账。

    四是错失较佳被收购时机,雅虎的市值已经在七年内暴跌了近八百亿美元。微软当时的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想以446亿美金收购雅虎,但遭遇570亿的更高竞价后微软放弃了这项收购计划。并且当时雅虎高层担心一旦被收购自己手中的权力就会受到大幅度限制,最终还是拒绝了这个买卖。考虑到雅虎此后陷入的困境,微软算是交了好运。

    五是大量高价失败或管理不善的收购

    雅虎其实做过很多正确的投资和并购,如收购亚里40%的股权、投资日本雅虎等。但是雅虎的并购项目并没看到有效的合并改革,大多数都管理不善,最后往往彻底沦为败局。

    1999年,雅虎以57亿美金收购财务状况不佳的网站,同年36亿美金收购了当时流量最高的网站之一geocities(用户制作内容社区),但被收购后逐渐衰退,后来,米国版本也被正式关闭;

    2003年,16亿美金收购付费点击业务发明者overture ,但广告收入仍落后于谷歌。

    2005年,雅虎大肆收购web 2。0公司,如图片社区flickr、书签工具提供商美味公司和社交日历服务即将来临公司等;

    去年5月,雅虎以11亿美金收购博客平台汤博乐,目前估值仅剩不到4亿美元,并且为了吸引买家不断的在做减价。

    就这样,定位模糊、内部动荡的雅虎错过一波又一波转型的风口,曾创造历史的互联网巨头没想到最终被历史所干掉。事实证明,某一时期的行业领袖,并不能成为下一个时期的领袖,像微软和思科这样的公司少之又少,雅虎的落败似乎也意味着一个时代的谢幕,这就像米国在线一样。

 第665章夕阳产业

    早在1922年,“时代之父”亨利卢斯建立与校友布莱顿哈登共同创办了《时代》周刊,在当报刊杂志普遍“严肃正统”的语言风格中,《时代》以它兼具深度与时效性的周刊形式,很快就成为销路最广、影响最大的期刊之一。

    1929年哈登去世后,卢斯又逐渐建起几个杂志品牌《财富》、《生活》、《体育画报》等,它们组成了时代出版公司,并且在1960年代中期成为全球最大的出版商。

    1990年1 月,这个米国出版业最辉煌年代的代表和华纳传播公司合并,“时代华纳”诞生了,它是当时全球最大的传媒娱乐集团之一。

    当时的时代华纳,堪称米国媒体集团融合的产物。在1996 年收购特纳广播后,时代华纳又完成了一桩20 世纪史上最大的收购案之一。

    2000 年1 月,网络明星公司米国在线宣布以 1810 亿美金收购时代华纳,成立aol时代华纳公司。杂志、电视、网络。。。。。。所有形式的媒体都被整合到全球最大的媒体公司之中。

    2001 年,新公司在“财富 500 强”的排名中从第 271 位迅速跃升至第 37 位。

    但它同时也是史上最糟糕的并购案,2000 年的股市崩盘让当年的网络泡沫迅速破灭, aol的线上广告业务也因此一落千丈,拨号上网的生意陆续被宽带上网的公司蚕食。

    而内部话语权的斗争更是让这个大象集团损失惨重,合并第一年,这家公司就亏损 49 亿美金,第二年更创下 987 亿美金亏损的记录,相当于智利与越南的gdp之和,合并 2 年内,公司市值缩水 2000 亿美元,成为现代金融史上最大的惨案之一。

    最终,这个巨大的媒体融合体以分家宣告结束。2008年,时代华纳将aol业务剥离,接着又把时代华纳有线业务分离了出去,但下降的势头没有停歇的意思。

    在米国杂志业一片衰败景象中,此时面临挑战的是时代华纳的杂志业务,现在杂志业务的收入有 22 个季度都在下降。

    时代华纳内部要求把这块业务分拆出去,以免拖累整体的呼声一直很高,否则以马克之能,也不能轻易的说服这一群人精们,这是相当于嫖客遇上妓女,自然可以轻易成真好事。

    时代华纳的董事长兼ceo理查德,也一直希望时代华纳完全专注于电视和电影业务,时代公司则专注于其核心印刷业务,现在印刷业务还是有些搞头的,但赚惯大钱的马克,看不上这些小钱,干脆整块剥离。

    被抛弃的时代公司曾经不可一世,但被剥离时却负债累累,分摊了时代华纳 13 亿美金的债务。oody’s因此给了时代公司一个负面的评级。

    “几近被榨干油水的公司”,在拆分之后的一周内,时代公司旗下的《财富》杂志都做出了这样的描述,“虽算不上负债累累,但时代的确已在灵活性上不及新闻集团这样的对手,后者在去年分拆时不但没有债务,而且还到手 20 亿美元现金。”

    像绝大部分报刊出版商一样,经历了广告与订阅量的滑坡,时代公司开始削减开支、关闭部门,让那些富有才华但同时也要求高薪水的记者离开。

    杂志们开始共享资源,编辑们与商业部工作。yle的编辑们,全公司上下裁掉了大约 100 名员工。

    更具象征意义的是,时代公司最近从那栋位于洛克菲勒中心的时代生活大厦搬到了曼哈顿下城一座毫无特色的摩天大楼。

    “它不再是以前的样子了”,曾为时代公司工作的编辑说,“不幸的是它们有相同的名字,只是两者之间没什么关系。”

    现任时代 ceo罗伯特从去年 9 月被委任振兴整个公司的任务,他迅速将《时代》、《人物》和《体育》杂志变成一个“多媒体”、“多功能”的公司:尽管印刷业务依旧占据着这个公司年收益 30 亿美金的三分之二,但时代公司的注意力早已分散到其他业务上了。在重影音娱乐的策略中,杂志业务被更轻量化处理了。整个公司的定位都开始松动,它开始提供一些付费服务给读者们,比如开设酒食俱乐部或是售卖宠物保险。

    不过,不管罗伯特如何自信,也可能无法拯救这个日渐西沉的杂志帝国了。几十年来,这个曾经在米国乃至国际开启无数社会话题走向的杂志帝国,在当下显得无比挣扎。

    分析师和前员工们都认为,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错失的机会让这家公司更加难以适应变动中的媒体环境。

    尽管还时不时会引起一些声响,《时代》的封面故事偶尔也能吸引一些注意力。

    许多人对于马克王家族强势入驻是寄予厚望的,但马克对于经营杂志,兴趣不大,他认为做这一行,成本太高,利润太低,用工成本却居高不下,不断上涨,这让大家经营这业务的兴趣更低。

    曾经,即使是政界强人,也以登上时代周刊封面为荣,每一年的米国十大风云人物,全球十大风云人物,最是吸引目光不过,但他们的广告收入却逐年降低,就像《名利场》一样,收入逐年降低,终至连名利场奥斯卡之夜也办不起的地步。

    对于时代集团几份全国型大杂志,马克还是有几分看重,希望继续持有,但他们是义无反顾的加入了罢工的行列,没有护航舰队的航空母舰,不能叫航母战斗群了,今日这些子公司被裁,连印刷厂都被裁,他们将成为无根之木,最终也会消失。

    华尔街《澎博社》报道:“整个时代华纳纸质板块加入罢工行列,这将会引发投资者的担心而股市动荡。”

    国内主要的新闻媒体都报道了这一事件,马克做事总是出人意料,将整个起家的出版业务一刀切,只有他才干得出来,而马克的做法也令国内不景气的出版业更加处境艰难。

    公认的投资天才,都不看好出版业,马克除了是知名导演,投资天才,也是知名畅销书作者,他的第一桶金,就是《暮色》的版权费,他也凭着《暮色》成为全球知名畅销书作者,他也不看好出版业的未来。

    在米国,亚马逊上的电子书销量已经超过了实体书销量,与电商巨头合作,成为了传统出版商不得不接受的选择,亚马逊的可怕之处并不只在于低价,整个图书市场的产业链都会因电子阅读而重塑。

    电子书价格之战,让读者从心理上认为电子书就应该低价销售。无论市场需求多大,出版商都必须接受不断降价的市场压力。如马克的作品《暮光之城3:破晓》精装纸质版定价为14。99英镑,在平果商店该书的电子书价格是13。99英镑,但亚马逊书店的定价只有3 。59英镑,最终逼迫平果公司不得不把价位调低到每本4。99英镑。

    米国社会的读书热情早已不复当年:“以《洛杉矶时报》星期日书评版为代表的全米一半报纸的书评版都因广告不继而停刊,剩下的即便是《纽约时报》书评版,也不再具有以往的权威性;广播节目中只有国家公共广播电台对书有兴趣,电视中与书有关的节目也只有奥普拉一枝独秀,但她和她的读者只对人生话题有回应;各种与书有关的奖项,无论是米国国家图书奖、米国书评家奖,还是普利策奖、诺贝尔奖,加到一起,都赶不上奥普拉的市场号召力。”

    传统欧米出版业一向是‘观念的行业’,奉智性价值、审美价值、社会价值为尊,观念的先导性是其灵魂。那时的出版人相信:超前的观念一开始只能为少数人接受,因此好书不获利是理所当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观念逐渐获得广泛认可,出版物中就必然会产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