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之金融之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时代之金融之子-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二章 希望工程

    (全本小说网,。)

    “如果在学校里表现得太突出,会不会有切片的危险?”

    钟石突然想起这么一个可能,不禁吓得浑身直冒冷汗,连手里正玩得不亦乐乎的游戏机也丢到一边去了。

    这时的华夏,到处流行着“特异功能”之说,但明眼人都知道,那些所谓的“特异功能”都是骗人的,但钟石在这几年所创造的财富可是实实在在的,虽然他手上并没有多少现金,但有心人只要细查下去,难保不会在哪个环节露出点马脚。

    八十年代的华夏算是新华夏建立后难得的一段好时光,改革开放带来的初期红利让大部分的国人都享受到了生活质量的提高,不过很快,政策就将走向保守。

    事实上,在整个八十年代,华夏的政策一直是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间摇摆不定,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政治上虽然趋于开明,但在某些领域,还是非常黑暗的,即便到了二十年后,仍不断有关于死刑犯被枪毙后身上某些“零件”消失的传闻。

    钟石一想起自己躺在手术台上,一身白大褂、全身防护严实的医生拿着锋利的手术刀,小心翼翼地剖开自己的大脑,对着一块块豆腐一样的组织赞不绝口,而后又拿起一个银光闪闪的汤勺,挖下一块白花花的脑浆,尝上一口,对着身后排着长龙的队伍夸奖道:“不愧是穿越者的脑浆,味道比那些死刑犯好太多了,大家别客气了,都过来尝一尝!”

    事实上,在华夏,有钱人的地位并不太高,即便是有了所谓的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等头衔,也不能说明什么。曾经有一个身家超过千亿的富豪,号称是燕京的李嘉诚,也因为犯了买凶杀人的罪名,被处以极刑。

    而那些稍有钱的就更不用说了,就是某些人手中的面团,想怎么搓揉就怎么搓揉。这一方面是因为原始财富积累的“原罪”,还有一方面就是整个国家行政方面的过于强大。

    在某位铁腕式的领导人还没有上台之前,这些情况都还不明显。

    “可自己又答应了老爸,要去上学,这可怎么是好啊?”钟石这下可真的是愁坏了,这年头各行各业的人士都还算敬业,也不大吃腐蚀这一套,想要在上学这件事上取巧,可能就有点难度了。

    左思右想了大半个晚上,终于让钟石想出一条妙计来。

    既然腐蚀不了小学的那些老顽固,不如索性自己开办一个学校,专门为自己服务的,从小学到高中,这样应该就万无一失了。

    到了高中阶段,差不多香港也要回归了,到了那个时候去香港参加美国的“高考”sat,然后直接申请美国的大学,继而就可以将事业重心放在美国市场。

    说干就干,钟石索性坐了起来,拨通了香港的电话。

    “老廖啊,想不想做些善事啊?我告诉你,这可是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哦!”钟石嘿嘿一笑,口气间充满了诱惑。

    “我说钟生,现在几点了?我这把老骨头可经不起这般折磨啊!”电话里的廖承德充满了疲倦,止不住地打哈欠,显然刚才他还在睡梦之中。

    “我说老廖,你跟着我也赚了不少钱了吧,有没有想过拿出来回报社会呢!”钟石好不容易想到这个点子,此时的他压抑不住心中的兴奋,根本没有察觉到这时是深更半夜。

    “怎么?钟生有什么好主意吗?”廖承德的脑子总算有点清醒了,他知道每次钟石的话都不会是无的放矢,不禁也来了兴趣。

    不过他只对赚钱感兴趣,想要他做善事,可是相当有难度的。试想一个在小时候一直生活在生死边缘的人,成年后会回报那个差点让自己饿死的社会,无异于痴人说梦,更何况廖承德也不是个受过很好教育的人。

    “你想不想和李嘉诚、邵逸夫一样,接受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成为爱国资本家的一员呢?”钟石心中明亮着呢,知道廖承德是绝不肯掏出半个子儿的,要让他在香港做些善事,恐怕还有些可能。

    “其实这件事不需要你出钱,只需要借用你的名气。如果这件事运作得好,你可能会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到时候你真的就大可横着走了,以前的不光彩还能一笔勾销。”钟石见廖承德半天没有出声,哪还不明白他的心思,暗叹了一口气,索性一股脑地全盘托出。

    “是吗?接受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你确定?”廖承德听了钟石的话,大为心动,这年头在大陆行走的商人要是能得到最高层的接见,绝对是个无上光荣的事情。

    “不过钟生啊,你这么做到底是为什么啊?”廖承德也不是省油的灯,略一思索就直问钟石这么做的潜在意思。

    “哎呀,真是什么事都没瞒不过您老呢,其实是我不大想上学,所以就想弄个学校掩饰一下。”钟石嘿嘿一笑,就将自己的打算如实地告诉了廖承德。

    “呃……不就是办几个学校嘛,需要费这么大的功夫吗?不对啊,钟生,要是只办几个学校怎么会受到领导人的接见呢?”廖承德先是松了一口气,随后就察觉出不对来,他不解地问道。

    “嘿嘿,就是修建的规模大了点而已,我打算拿出一千万来,专门成立个工程给贫困地区修建学校!”钟石不好意思地说道。

    “……”对于钟石的大手笔,廖承德彻底无语了,只为了掩饰自己不上学这件事,钟石就豪气地甩出一千万港币,这可比他那个儿子败家多了。

    …………

    燕京,在青年团的办公大楼里,面对着数十位手拿着笔记本的记者,廖承德侃侃而谈:“这次我以个人名义捐献港币一千万,旨在帮助江中省的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众所周知,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本人虽然受教育不多,但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如今有了能力,自然想为我们华夏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今天的捐献只是一个开端,我和香港商界的朋友还会不定期地继续捐献,帮助其他地方的教育事业。谢谢大家!”

    在他身后,是戴着大大的黑框眼镜的青年团的一干书记,最前面的是宋福书记,在他身后的是则是黎志强、厉海潮等人,其中厉海潮的脸上笑容最多,因为江中省正是他的老家,而他也在江中省的盐水市的一个农场里度过了自己的知青时代,因此感情很深厚。

    至于廖承德是怎么找上青年团的呢,这还要从江中省的统战部说起。某一天廖承德突然出现在江中省的省会,在和统战部谈了自己的计划后,统战部长大喜过望,忙不迭地就答应了下来。不过随后廖承德又提出一个要求,想要让青年团承办这个事情,而且最好是经过全国的青年团,统战部长就有些不乐意了。

    如果这笔钱在江中省,可能就是一千万,可要是中间过了这么一道手,就不知道还有多少了。涉及到自身利益的事情,地方的大员当然不干了,不过在廖承德答应补足缺额的情况下,江中省也勉为其难地通知了全国青年团,这才有了上面的一幕。

    “首先,感谢来自香港的朋友慷慨解囊,资助贫困的失学儿童。我在此代表……”面对着台下的记者,宋书记发表了一通热情洋溢的讲话,末了还向其他的商界人士发出号召:“希望广大的爱国同胞,社会各阶层有能力的人士,能够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建设一个美好的新华夏共同出力,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半个小时的讲话后,来自香港的“爱国商人”廖承德先生和青年团的宋书记共同举起了大大的道具支票,供台下的记者朋友们拍照。

    这件事经过数十家中央的媒体传播后,顿时掀起了一阵捐助的热潮,人们纷纷向报社打听,到哪里捐献帮助失学儿童,一时间在社会上掀起热烈的反响。

    钟石的计划实现了,而廖承德也成功地引起了高层领导的关注,对于这样的“爱国商人”,一向是国家统战的目标。

    而全国的青年团中央,也在这件事之后,认真地考虑起资助失学儿童这件事,经过数年的筹划和实施,终于在两年后推出了一个惠及全国的失学儿童救助计划,这就是后世的“希望工程”。

    钟石没有想到,自己为了逃避上学的这个举动,竟然促使了“希望工程”的诞生,这让他这只不小心飞错时空的蝴蝶,原本还决定不干预历史的进程,哪里想到还是卷入到了其中。

    这些现在的钟石都没有想到,此刻他舒服地躺在家中,享受着风扇吹来的阵阵凉风,望着手上一叠证明自己已经从一年级到五年级的入学证明,不无得意地笑了起来。

    虽然捐助的学校才开始建设,但在某些人的授意下,钟石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小学教育。

    这个时候,已经是暑假了,离“黑色星期一”也越来越近了,钟石也开始在心中暗暗地谋划起来,不过在其之前,他还有一件事要去完成。(有读者留言说,猪脚年龄太小了,其实我是这么考虑的,在九七年的时候,或者是到了零八年,这样主角的年龄才刚刚好。毕竟后面还有很多金融危机。)(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章 执行期权

    (全本小说网,。)

    钟石从赌球中赚得了七千多万港币,算上还给廖承德的,买房子和捐给希望工程的,手中也所剩无几了,他倒是有点钱投在日本股市里,不过他不打算动用那笔钱,一来是少了点,二来是他手上的期权也快到交割的日期了。

    在八五年,钟石利用在货币期货市场上赚来的钱投入到期权上,一笔当时价值五亿美元,协议兑换价格在一百九十的日元期权。

    如今日元已经升值到了一美元兑换一百四十日元的水平,在短短两年内,日元就蹿升了近一倍,这种升值速度即便是浸淫于外汇市场的老交易员也目瞪口呆。

    事实上日元的升值可快到尽头了,就在八七年,美国即将和几个主要货币国家的财长商讨关于日元升值过快的问题。

    日元虽然升值很快,但在大藏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日本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下,日本经济的上行并没有受到严重的影响,相反的是,大量的资本流向日本,反而造成了日本经济的一片欣欣向荣。

    同时,由于日元的升值,日本的企业和财团也积极地在海外购买大量的资源,借此抵消由日元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日本也因此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债权国。

    不过钟石知道,这种虚假的繁荣并不能维持多久,在两年后即将迈入九十年代,日本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就将崩盘,而日本经济也将随之低迷不振,陷入到所谓的“失落的十年”。

    这种泡沫是维持不了多久的,事实上历史也无数次证明过了,也还会在将来再次证明,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撑和劳动效率的提高,虚拟经济再怎么繁荣也将是过眼云烟。

    钟石的这笔期权的收益也到了一个极限,虽然日元会在八七年年底再创新高,达到前所未有的一百二十,不过钟石等不到那个时候了。

    是时候执行这笔期权了!

    …………

    香港,中环,渣打银行总部。

    渣打银行也是一家老牌英国银行,不过主要的业务都在东亚,与其说是一家英国银行,不如说是注册地在伦敦,主要业务遍布整个全球的银行。让人略感奇怪的是,渣打银行在注册地英国的业务却很少。

    和汇丰银行一样,渣打银行也是香港金管局指定的可以发钞的三家商业银行之一,另外一家就是有华资背景的华夏银行(香港)。

    香港因为其地区的特殊性,所以不存在有中央银行这么一说,这么一来发钞的权利就交给了两家英资银行和一家华资银行,这三家银行在发行港币的时候,必须按照7。80兑1美元的兑换汇率向金管局交出美元,然后才可以印钞,也正是因为如此,港币的汇率也长期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

    这种联系汇率制度近乎于固定汇率制,不过作为自由经济的典范的香港,在这种情况下有两个平行的汇率市场,即外汇基金和发钞银行因发钞关系而形成的同业现钞外汇市场。在后世,那些金融大鳄正是利用这个关系对香港的汇率体系进行攻击的。

    且说这天廖承德约了渣打银行香港的外汇主管,等双方正式落座后,那位蓝眼睛、高鼻梁的洋人惊讶地发现,随着廖承德而来的那个青年竟然坐在次席。

    这位主管叫莱恩,他在渣打香港已经工作了二十年,对华夏人那一套早就熟识于心,他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粤语,还对华夏文化颇有研究。

    “廖先生,不知道此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