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之金融之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时代之金融之子- 第2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此一来,对港币的攻击越猛烈,需要补充的准备金的头寸就越大,甚至拆借利率会飙升到一个不可思议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对股市就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而同业拆借利率和股市的关系,可以说是一个竞争的关系。如果同业拆借利率上升,说明银行间的头寸短缺,流通性告急,上市公司的成本、利润相应下降,股票的内在价值缩小,引发抛售。同时由于利率的上升,导致债券的收益率上升,投资者自然更愿意去买价格下降的债券。

    而且,同业拆借利率的上升,会引发银行系统谨慎放贷甚至是提前回收贷款,就会减少整个社会的投资量,从而间接地影响股市。

    在这种时候,攻击港币就不一定成为投机的第一选择,也不是唯一的选择。因为在攻击港币的同时,恒生指数肯定会大跌,且不说同业拆借市场和股市之间存在的联动关系,单从目前香港市场的估值来看,就存在很大的泡沫。

    期指成为了做空的第一选择。

    做空货币几乎不用什么对冲手段,因为成本实在太低,即便是最终港币成功守住,汇率也依然是7。8港币兑换1美元,除了要付出相应的贷款成本、兑换汇差成本外,对冲基金方面几乎不用再付出其他的东西,所以他们才敢肆无忌惮地在期汇和现汇两个市场进攻。

    “现在还有什么问题?”足足花费了半个小时的时间,钟石才将他的研究结果细细地分析给所有的研究员们。当讲完之后,他举起水杯喝了一大口,又喘了一口粗气,这才有功夫问其他人的反应。

    “利率期货呢?”任若为首先开腔,“如果按照你所说的,那么债券的收益率肯定会上升,其价格必然下降,利率期货也就有了获利的空间。因此,我认为他们也会在利率期货上做空。”

    “说的不错!”钟石赞许地点了点头,“根据我的判断,这一次对冲基金对港币发动冲击的时候,至少会从五个方面进攻——港股、利率期货、股指期货、恒指期权,最后一个就是港币。”

    “至于他们最终怎么操作,我还不好说。但如果是我的话,可能会从前面几个方面开始,首先是沽空股票,然后再沽空利率期货、恒指期货、期权,然后是港元期货,最后大量抛售港股。”

    “如果对冲基金要在远期市场卖空港币,买入美元的话,那么他的交易对手,我们假设是恢复,就会买入港币,卖出美元,为了对冲港元期货的风险,汇丰就要在现汇市场上卖出港币,买入美元,这掉期交易大家都明白吧?”

    钟石的话一说完,一干交易员都发出会心的微笑,这种最基本的理论众人自然都明白。

    顿了顿,钟石接着说道:“现汇市场上,汇丰要卖出港币,交易对手是金管局的话,如此一来,整个市场的港币供应就会减少,同业拆借利率就会上升。而如果是别的商业银行的话,那么港币贬值的压力就会增加。而为了缓解港币贬值的压力,金管局只能提高港币的存款利率,拆借利率也会上升。”

    “随之而来的就是恒指期货、期权、港股等。这是一系列的进攻手段和计划,环环相扣,设计得密不透风,堪称是完美的进攻策略。”

    “如果说,这两天在期汇市场的异常是他们的试探行为的话,那么他们已经着手了?”听了钟石的分析,马家瑞的脸色就是一变,在钟石的话音刚落,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钟石看了看他,缓缓地摇了摇头,说:“这一次的试探行为,只是为了找出香港目前市场的破绽。相信经过这一次,他们已经明白了港股、汇率、利率之间的关系,相信下一次来的时候,就不会这么轻易地打发走了。”

    “如果他们有备而来,相信现在已经在港股市场上做出了某些动作。我们虽然有很少的份额投资港股,但是不是需要准备些什么?”廖小化问道。

    “是的,我们的确需要做些什么,但不是现在。”钟石冲着廖小化点了点头,“还有,这一次我们不会做空港币,大家要有个心理准备。”

    “什么?”

    “不会吧?”

    会议室内顿时炸开了锅,除了马家瑞之外的其他人立刻变得不淡定起来,七嘴八舌地表达自己的震撼,脸上都是不可思议的表情。如果不是钟石在他们心中一直是个如同神明的形象,恐怕立刻就有人跳出来指责他的策略了。

    “不要去怀疑我的决定!”面对质疑声,钟石的脸色立刻变得异常难看起来,“试想一下,一个有着近千亿美元的地区,背后还有一个有着1500亿美元的国家支持,这种规模的外汇储备是我们这样的机构能得罪的吗?”

    “如果是政治上的考虑,我们大可把办公地点搬到新加坡又或者是东京。”

    “你说得没错,但是完全理解错了我的意思。我的看法是,港币不可能被击垮!”钟石朝着发声的地方冷冷地看了一眼,就面无表情地说道。

    “港币不可能被击垮?”这个消息立刻给头脑发热的研究员们浇上了一盆冷水。这几个月内,国际投机资金所向披靡,近乎于战无不胜,这让他们潜意识里都认为无论是哪个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只要被他们盯上,最后就一定会崩溃。当钟石提出港币有可能不贬值的时候,他们这才意识到,理论上的确存在这个可能。

    当然,只是理论上的。(未完待续请搜索飄天文學,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ps:感谢书友kissmedio的月票和打赏!感谢始凰天、大术士投来月票!感谢魔龙战鬼、斑马中心的打赏!同时希望得到更多书友的关注和支持,谢谢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五十一章 大规模调研

    (全本小说网,。)

    眼看讨论的氛围陷入了僵局,马家瑞及时地站了出来,故作风趣地说道:“这些都是没影的事情,现在还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国际对冲基金盯上了香港。我们现在只是做一个内部的讨论,再说,如果对冲基金来袭,不是还有金管局吗?”

    “不!”钟石竖起食指,冲着马家瑞挥了挥,有点语重心长地说道:“未雨绸缪,是我们做金融的好习惯。不要忘了,我们也是众多大鳄中的一条,既然我们目前能想到,别人就未必想不到。既然说到调研,我这里有一些照片,你们可以看看。”

    说着,他冲着安德鲁打了个响指,安德鲁点了点头,从手中的公文袋中掏出一叠厚厚的照片,分派给各个研究员。

    照片的背景是一个造船厂,一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亚洲人正陪着几个白人四处查看,有的照片上正是他们冲着巨大的锚指指点点,有的则是几人正看着四处聊天的工人,有的则是那几个外国人在摸地上锈迹斑斑的钢材。这几十张照片虽然各自不同,但研究员们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些人是在进行考察调研活动。

    由于要买入股票,基金的研究员们经常会到上市公司去调研,这是一种正常的调查行为。只有深入实地,才能直观地感受一个企业的生产活动,在投资过程中,这个行为是不可避免的,在座的研究员们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曾经有这么一个段子,有着股圣之称的彼得林奇每年至少走访200家上市公司。常年处于调研的忙碌状态。有一次他对一家服装公司的股票产生兴趣,又分身乏术,只能让他的老婆和女儿去那里看一看,结果两人转了一圈后带回来一大堆的衣服,对这家服装公司的款式和材料赞不绝口,彼得林奇敏锐地嗅觉到商机,大手笔购入该公司的股票,最终大赚了一笔。

    由此可见,调研活动对一支股票背后的上市公司的真实情况的了解有多重要。

    “咦,这个人不是纳瓦证券的首席经济学家潘辉吗?”很快。就有眼尖的研究员认出了照片上的亚洲面孔。讶的一声喊了出来。

    其他的研究员纷纷看过来,发现正是和他们有过接触的纳瓦证券的潘辉。很快,这些人联想到,能让投行首席经济学家陪同调研的人。也肯定是圈内的人士。甚至是重量级机构的研究员。一想到这里。天域基金研究员们的脸色立刻凝重起来。

    “你们猜得没错,的确是纳瓦证券的潘辉。”钟石看了看变了脸色的研究员们,又添了一把火。说,“这组照片是七月份拍摄的,照片中的船厂是内地离海的一家造船厂,在香港上市,目前的股价在43港币左右。你们还能通过这组照片看出更多的信息吗?”

    听到这话,研究员们又把手边的照片拿起来看了看,思考了片刻后开始表达自己的看法。

    “从这些照片里得不出更多的信息,如果能够实地考察一番,效果应该会比较好。”

    “地上的钢材已经锈迹斑斑,应该是很久没有动过了。看来这家船厂的开工率并不是很高,原材料闲置到这个地步,造成极大的浪费。”

    “不错!如果单从这几张照片来看,这家船厂的经营状况并不乐观,再结合一下财务报告和最近的走势,我个人认为这家船厂的股价明显是被高估了。”有动作迅速的研究员,很快从会议室内的电脑里调出这家船厂最近的股价走势图,接通了投影仪,顿时一个气势如虹的上升走势图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钟石赞许地点了点头,挥了挥手制止众人的继续讨论,说,“虽然不清楚这几个白人供职于哪里,但相信各位都很清楚,单凭这些照片,就能说明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公司已经被外国的机构盯上了。请注意,我这里说的机构可不是一般的国外投资者,而很有可能是对冲基金,毕竟不是谁都有资格让一个董事总经理陪同去考察的。在目前东南亚地区一片哀号的情况下,如果说对冲基金对红筹股产生兴趣,恐怕就连在座的各位也不会相信。那么,剩下的最大可能就是,他们在考察这些红筹股的企业,很有可能是因为它们产生了泡沫。”

    一般来说,宏观对冲基金对个股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他们的投资目标大都盯住各个国家的汇率、利率又或者是大宗商品市场,只有这些市场才能够给他们天量的资金提供可观的收益回报。就拿量子对冲基金来说,高达两百亿美元的资金管理规模,一旦步入股票市场,恐怕会立刻引起整个指数的上涨。

    当然,在后来的大货币时代,由于股票市场可以容纳资金规模急速扩大,加上整个世界范围内对宏观对冲基金的警惕,导致部分宏观策略的对冲基金纷纷转型。

    研究员们都有一套自己的股价估值方式,其中就有两个比较重要的估值模型,一个是现金流量分析模型,另外一个则是隐含波动率价格模型。这两个模型一个是从现金流的角度分析股价,另外一个是从期权(权证)的角度分析股票是否超值的模型,虽然并不能完全、真实反映价格,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一种借鉴。

    只是这段时间,几乎所有的研究员都在和各家投行联系,索要类似于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国家的宏观经济报告,就连其他几支基金的业务也完全停滞了下来,自然也没有人去分析港股的情况。

    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钟石执掌的旗舰基金的资金规模已经膨胀到了八十亿美元之多,除此之外。还有高达十几亿美元的泰铢空头头寸没有平掉。这种超过50%的收益率已经让研究员们顾不上做本职工作,几乎所有人都在想着怎么去寻找下一个货币攻击的目标,就连几个基金经理也不例外。虽然在内部有着明确的分工,但是由于旗舰基金并没有太多的研究人员,所以钟石调用了其他部门的研究员,也造成了其他几个基金投资活动的停滞。

    “现在港股依然是一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景象,但是已经有相关投行的研究报告显示,这是一种虚假的繁荣,也就是泡沫论。姑且不说这些报告的立场,就从我们专业性的角度来看。港股目前的确是被高估了。”马家瑞皱着眉头。不等其他人开口,就抢先说道,“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最近抽调到旗舰基金的研究员的数目有点多。钟生如果要转移投资重点的话。这一方面是不是要考虑?”

    他的话说得有些巧妙。既迎合了钟石的观点,又将最近监测市场不利的责任推卸掉,双方都不得罪。

    “没有必要。我们现在只需要从各家券商的经济分析报告中找出最为接近事实的部分。分析的工作就交给他们来做。另外,对红筹股的调研工作要迅速展开,我有种预感,国际对冲基金已经盯上了华夏大陆,虽然他们不可能直接进攻内地,但是红筹股将成为主要的目标。”钟石歪着头想了想,最终决定还是不要动目前的团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