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十年代之军嫂成长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七十年代之军嫂成长记-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本来以为老天给她这个重生者开了金手指,谁知道这个金手指有点偏,要是她重生到了改革开放的年代,她绝对能利用手里的空间去做个最成功的倒爷,但是现在这个空间对于她就有些鸡肋了。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这个****的年代,但是她也知道,这个时候倒买倒卖那是绝对不行的,被人发现那就是投机倒把罪,随时都可能被揪出去批、斗的。

    想到听家里老人说的那些人和事,沈飞扬就是一个激灵,在心里不停的告诫自己,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是暂时的,只要挺过这几年就好了……

    想想,沈飞扬又摇了摇头,以她这种敢闯敢干的性子,让她龟缩几年,现在有浑身的本事还吃不饱穿不暖,她还真的是做不到。

    沈飞扬闭着眼睛在脑子里仔仔细细的思考了起来,未来她的路要怎么走,虽然害怕这个什么都要批、斗的年代,但是最后她还是决定要凭着自己的本事拼一拼,当然是不能傻大胆的瞎拼,她给自己制定了未来几年的基本方针政策,那就是做人做事都要低调谨慎,就算是挣钱也要闷头那种。

    她就这么寻思来寻思去的,稀里糊涂的又睡了过去。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章 养病

    也不知道是不是沈飞扬重生过来的关系,虽然没有吃什么药,但是第二天一大早她醒了后就觉得她的身体有所好转,最起码不发烧了。

    她试着起床,虽然虚了点,但是这个女孩子的身体底子不错,让她慢慢悠悠的还是起来了。

    首先她最想干的事就是给自己做顿饭,她太饿了,昨天那碗能透亮的粥根本不当事,半夜的时候她都被饿醒了,可是身上实在是没有力气,她就这么强挺着又睡了过去,现在终于觉得身体好点了,但是肚子也抗议的更加严重了,她觉得她现在都能吃下去一头牛。

    沈飞扬手软脚软的推开了屋门,果然,外面就是堂屋,也是厨房。当间就是灶台,上面架着一口八印的大铁锅,灶台前有个小板凳,旁边靠着墙推着柴火。

    北方农村的堂屋基本都是一个样,沈飞扬虽然上辈子是八零后,但是也是农村娃,从小也生活在农村,所以对这种农村的土灶台也不算是陌生。

    拿着地上放着的火柴塞到灶眼里,然后又找了块松树明子,在灶台上摸了盒火柴,把燥里的火就给点着了。

    然后这才快手快脚的从旁边的水缸里舀了瓢水,倒锅里,简单几下刷了锅,然后又舀了一瓢水,准备煮粥。

    她现在的身体,加上饿的有些抽抽的胃,最适合的就是喝点粥。

    这些做好了,她这才凭着记忆,掀开了堂屋地当间的地窖门。

    沈飞扬费了点劲才把粮袋子从地窖里弄出来,她现在身体还很虚的。

    其实说起来,这个家穷的都叮当响了,真没有必要把那点粮食藏来藏去的,不过可能是习惯使然,沈云芳就是把家里不过小半口袋的玉米面藏到了黑咕隆咚的地窖里。

    抓出两把玉米面,就着瓢里的水给搅合开,正好铁锅里的水滚开了,她边搅合着边把玉米面下到了锅里。

    顺便到鸡窝里看了看,把新出窝的两个鸡蛋用水冲了冲,一起放到了大锅里煮。

    她则坐到小板凳上,边往灶膛里添树枝子,边想着自己的心事。

    其实这个家并不应该这么穷的,不是说钱,说的是粮食,沈飞扬看了看自己脚边上那也就二十多斤的苞米面。

    一个月前生产队里的水稻和玉米都下来了,她家虽然就她一个人了,但是每年四百八十斤的粮食还是有的。

    今年分粮,沈云芳分到了一百二十斤稻谷,三十斤麦子,二百斤玉米,大豆三十斤,谷子三十斤,糜子五十斤,饭豆十斤,绿豆十斤,总共四百八十斤。

    听起来四百八十斤粮食挺多的,但是对于七十年代的人来说,一年就这些粮食,真不太够。因为这些粮食都是带壳的,要是去了皮,能有三百六十斤就不错了,那就相当于一个人一天一斤粮食。对于一个一年到头肚子里都没有油水,还要出苦力的人,一天一斤的粮食真不够干啥的。再加上谁家能像沈云芳这样就一个人,哪家没有几个半大不大的孩子啊,这些孩子要是在生产队干活还好,有公分,分粮的时候也能凑合着分二三百斤的粮食,要是年纪小不能上工的孩子,村里固定按岁数段给分粮食,当然这些粮食也得算大人公分的。都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孩子长身体的时候,吃的不比大人少,所以一家子粮食凑到一起,精打细算的能勉强够吃,要是大嘴马哈的,到了年底就得饿肚子。

    按照正常来算,生产队分这些个粮虽然不是很富足,但是只要不天天吃干饭还是能对付过的。再有盖家屯里的人每家都会按人头分自留地,自己还能重点苞米啥的,所以盖家屯的村民虽然每年没有什么收入,但是只要肯干,肚子是饿不着的。

    沈云芳一个小姑娘,别管是啥,一年分到四百多斤粮食,咋的也够吃了,可是现在沈家却只有这二十多斤苞米面了。

    那剩下的哪去了呢?

    沈飞扬叹了口气,小姑娘脑子好像有问题啊。

    记忆里,那一百多斤稻谷,她自己就留下十多斤,剩下的都让她未来大伯哥给拎到未来婆婆家了,理由就是未来婆婆在家想吃大米饭想的不行了,在家炕头上哭呢,她这个做人家二儿媳妇的,虽然还没过门,也得尽份心力,所以有大米得先紧着老人吃。

    忘了说了,别看沈云芳这小丫头才十五岁,但是已经说定人家了。

    这又是一段故事。当初沈云芳的父亲在战场上是因为救战友牺牲的,而这个战友就是沈云芳未来的公爹。这下什么都不用说了,就是一出替父报恩的戏码,而当初沈云芳的老娘因为贪图人家给的五十块钱的聘礼,再加上也是想给唯一的姑娘找个好人家,所以就义无反顾的答应了。

    在她老人家的想法里,我老公都为了你们家老头子死了,你们要是有点良心,将来怎么可能对自己姑娘不好,而且人家生活也比较殷实,能一下拿出五十块当聘礼的人家,生活肯定也差不到哪去,以后她一个老婆子跟着姑娘也有口饭吃。

    从这件事上来看,虽然沈云芳的老娘也是心疼姑娘,但是也掩盖不了,她身为张家人骨子里的自私与势利。

    这么多年,沈云芳就见过未婚夫李红军三次,相亲一次,订婚一次,那都是她四岁那年的事。还有就是一年前她妈妈去世,李红军从部队上请假回来看了看她,这应该才算两个人第一次见面。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李红军每个月都会给她邮一封信,信里都会夹带着一张五元的人民币。

    沈飞扬手里的钱就是这么被沈云芳攒下的。

    于是沈云芳这个傻姑娘虽然心里不咋乐意,但是看在李红军给她邮那么多钱的份上,又怕得罪婆家那些人,只得把自己刚刚分到手的一百多斤大米给了大伯哥,让他拿回去孝敬未来婆婆了。

    于是沈云芳这个傻姑娘虽然心里不咋乐意,但是又怕得罪婆家那些人,只得把自己刚刚分到手的一百多斤大米给了大伯哥,让他拿回去孝敬未来婆婆了。

    然后是舅妈偷摸的来家里哭穷,拉着她的手说当初是如何如何帮着她娘俩了,暗示她不能忘恩负义。

    这个傻妮子不知道是咋想的,为了有个好名声,居然就给那个舅妈拿了一百斤苞米。

    所以最后她自己就剩下几十斤苞米了。

    可能沈云芳这傻丫头还是有些指望才能这么干的,沈飞扬回忆了一下,这孩子不管是分粮前还是分粮后,都很少在自己家开火,差不多每天都厚着脸皮去村里的几个伯伯姑姑家,这家蹭一顿,那家混一顿的。

    当然谁看她这样的也不带给她好脸色的,但是她为了省粮食,就愣是当没看到,还是见天的一到饭点就凑到人家饭桌上去。

    这才是真的不咬人膈应人呢。

    就这样的,还想要好名声,估计在盖家屯,她的名声都臭到家了。

    沈飞扬就是想想都替沈云芳这丫头觉得羞愧,也替她的智商感到着急。这都是什么神一样的逻辑啊。

    把自己赖以生存的粮食都白送给外人了,就为了图个好名声,然后就在自己家跟前祸祸。难道盖家屯的人都是死人吗,在这的名声就不是名声了吗。

    沈飞扬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真是愁人啊,人家惹了祸拍拍屁股走人了,苦了她这个接班人还得在这受别人的白眼过日子啊。

    不到十分钟,粥就煮好了,她赶忙把灶膛里的柴火都撤了出来,拿着家里唯二的两个二大碗,一个盛粥,一个放剥了皮的鸡蛋。

    她又在灶台上翻了翻,没找到糖,只有一个绿色的酒瓶子里装了点酱色的液体,她拿到鼻子前闻了闻,确定这瓶是酱油。还有就是旁边要倒不倒放着的小半袋的大粒盐。

    家里咸菜大酱啥的到是有,只是都被藏到了地窖里,想到还要爬上爬下的,沈飞扬放弃了。她拿起酱油瓶子,小心的往鸡蛋上倒了点,然后用筷子把鸡蛋一点点夹碎,让每一个鸡蛋碎块都沾上点酱油。

    然后她就这么一口粥,一口酱油鸡蛋的吃了起来,不大一会儿两碗半粥,两个鸡蛋就让她唏哩呼噜的都吃完了。

    沈飞扬摸了摸肚子,感觉要是再有一碗她也能吃进去。哎,还是没吃饱啊。

    她从小凳上起身,肚子里随着她的动作响起了水声,这是不是就是水饱啊。

    没有在自哀自怨下去,沈飞扬手脚利索的把大锅和两个碗刷了,然后看了看天,也不知道是早上几点了。她还是决定先把自己家的几只鸡喂饱了,然后在出去上工。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章 家

    沈云芳家是个典型的东北农村屋子,一共就三间屋,一进屋就是堂屋,也是厨房,左右两面都有一个屋。

    沈飞扬昨天就是住在东面的屋子里,里面除了一个大炕及两个红木箱子,再就是一张四角桌和两个腿不太齐整的凳子。

    桌子上还有个煤油灯。是的,这个时候盖家屯还没有通电,家家晚上都靠着煤油灯照明。而沈云芳家的煤油灯早就没有煤油烧了,所以好长一阵子,她晚上都是摸黑的。

    她推开对面西屋的门,往里看了看,和她住的那屋没什么太大区别,只是这个屋子更暗。沈飞扬看了看窗户,比东屋的还小,而且窗户上都用报纸给贴上了。

    窗户下面就是一个大炕,炕上光溜溜的,连个炕席都没有,整个屋里就地上摞着放着几个柳条编的筐,最上面是个空簸箕。旁边杵着一把锄头和一把铁锨。地上还放着一个一看就用了很多年的菜墩。

    沈飞扬走过去,没嫌弃灰尘大,在筐里翻了翻,好东西肯定是没有,框里放了一卷塑料布,几根稍微粗点的铁丝,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还有一双棉手套,几块破布。

    转悠一圈,确定屋里都查看一遍了,最后把地上的那个菜墩拎起来,晃晃悠悠的走了出来。

    盖家屯地处山区,算是在山脚下。

    沈飞扬从屋里出来,就看自家院子挺大的,但是到处是鸡屎,正有四只老母鸡昂头挺胸的在院子里乱转呢。它们看到屋里出来人了,都热情的凑了过来,咕咕咕的叫了起来。

    估计是一天多没有人喂它们了,它们饿啊。

    沈飞扬看到它们后脑袋里第一个想法就是自家居然养了四只鸡,难道现在不割资本主义尾巴了吗?

    她愣在当地努力的想了想,嗯,好像这个偏远的小山村被这个****的年代影响不是很大,除了六几年那时候来过几次红卫兵,这些年基本就没有人来她们这里了。就是知青什么的,他们屯子也没来一个。

    所以就算在抓的最严的那两年,盖家屯里的村民还是该干啥干啥,该养鸡还是养鸡,没有太大影响。

    前年突然上面又下来了新命令,说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家各户都要大力发展养猪,支持国家建设,鸡鸭不管养多少均可,没有要求,但是猪必须要养,每家每户每年必须要向国家交售一头合格的肥猪,合格标准是达到一百三十五斤以上,交售到公社肉食站。

    当然要是养多了也是不准许随便买卖的,只能卖给国家。

    不过虽然家家都养鸡养猪,但是却家家都困难,因为沈飞扬想起来了,从沈云芳懂事起,盖家屯生产队到年底分的钱都很少,勤快点的人家,一家子一年下来能分到一百三四十块就不错了,要是懒的,一家人一年三五十块也是有的,而这些钱,要从年头花到年尾,油盐酱醋衣服鞋袜啥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