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择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难择路- 第4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起风的当天下午,定北守备团一等战兵与精锐骑兵全体登船,由平明国水军小船运送,沿着双水江往东,随后逆流北上进入濛河,顺着迅疾的南风一路北上,直到天黑,悄悄到达预定位置。

    一万两千精锐步卒由小刘团长带领,趁着夜色在阿史那·豁耳突辽大军南面下船,悄悄完成南面埋伏。

    精锐骑兵在李得一处下船,汇合一处,形成中心开花。

    两千随着战事新晋升的精锐一等战兵,由王壮彪率领,趁着夜色,乘小船到主战场北面负责拦截溃兵。

    第二天战事打响,李得一带着精锐骑兵率先出动,吸引突辽骑兵将其合围。

    随后,小刘团长在南面发动进攻,然后王壮彪在北面带兵负责拦截溃逃的突辽骑兵。

    本来这么耗费心血布置一场,小刘团长是打算全歼阿史那·豁耳的精锐骑兵。却没想到,这个阿史那·豁耳实在狡猾,一看情况不对,居然能舍弃大军,几乎是孤身一人调头逃跑。

    最终,定北守备团只留下了八成擒生军,全部狼牙都,撞令军,以及不足一万金狼骑兵。

    尽管小刘团长对这一战的战果不算满意,但在平明国诸将眼中,这可是了不起的大胜!定北守备团这位团长,真是用兵如神!

    天时地利人和,在这位团长手里,简直运用的出神入化。

    一战将阿史那·豁耳打得仓惶北逃,小刘团长乘胜回师南下,带着十万平明国兵卒,在不到一月内,连克十余座城池。

    至此,整个许都省南边,已经全部被定北守备团攻下。许都省首府豫城,彻底暴漏在定北守备团兵锋之下。

    现在,定北守备团兵锋直指北面突辽皇帝金帐所在。

    阿史那·豁耳经此大败,彻底心灰意冷,费尽全力收拢不到两万溃兵,带回北面金帐,向突辽皇帝请罪。

    突辽皇帝闻此噩耗,本就疾病交加的身体,直接承受不住,当场昏迷在病榻上,三天三夜没有醒来。范国师费力压下群情激奋的阿史那贵人,把阿史那·豁耳先行关押起来,等皇帝醒来再发落。

    三天之后,突辽皇帝艰难睁开双眼,挣扎着发出虚弱的叫声,把小儿子黄吉叫到身边。突辽皇帝知道自己此时已经时日无多,喝了一口黄吉端来的马奶茶,恢复些力气,立即叫来阿史那家族的四名族老,任命他们为辅政四大臣,辅佐年幼的儿子黄吉登上帝位,并在日后帮着皇帝处理朝政。

    这四名阿史那家族的族老听到皇帝并未提及范国师,就开口询问幼帝登基之后,该如何处置范国师。很显然,作为阿史那家族的族老,这四名贵人对位高权重的范国师颇为嫉妒,要趁着皇位更替之际,将其置于死地。

    幸亏突辽皇帝临死前回光返照,脑子并不糊涂。他叫过小儿子,嘱咐黄吉放心重用范国师,要多与范国师讨论朝政,多听范国师的主意。

    突辽皇帝心里很清楚,范国师再怎么位高权重,也很难在突辽国翻天。因为范国师毕竟是一名平周人,在突辽国没有家族支撑,不过是光杆一人。即便他权势再大,也不会有阿史那家族的人愿意投靠他,自然也就翻不起什么大风浪。

    但若是让阿史那家族的人来当国师,恐怕自己的儿子们都不会活过明年。

    草原上的新狼王在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咬死上任狼王留下的全部狼崽子。

    小儿子黄吉现在还小,心肠也没有他那些成年哥哥那么狠毒。突辽皇帝让幼子继位,还能保住成年儿子的性命。若是让任何一位成年儿子继位,恐怕他死后立即就要兄弟阋墙。阿史那家族也必将四分五裂,血流成河。

    突辽皇帝用尽一生心血,才打下这偌大一个突辽国,他希望在自己死后,突辽国能平安传承下去,而不是亡于内斗。

    随后,突辽皇帝叫来范国师,用虚弱的声音回忆了一番年轻时与范国师统一草原的辉煌,惹得范国师也忍不住流下泪水。

    随后,突辽皇帝双手用尽力气紧紧把住范国师,请他继续辅佐自己的儿子黄吉。

    范国师看着突辽皇帝,许久,用力点了点头。

    看到范国师点头应允,突辽皇帝好似了却心中最大的遗愿,就此双手一松,双眼一闭,双腿一蹬,一代枭雄,就这么病死在床榻之上。

    黄吉放声痛哭,范国师过来低声劝慰一番,请皇帝陛下主持给太上皇定谥号,庙号,治丧。

    阿史那贵人四个顾命大臣,只有一个勉强有点墨水。这谥号和庙号,最终还是得范国师出主意。范国师与突辽皇帝并肩作战一生,尽管皇帝老了以后对他稍微苛责,但他还是对这位皇帝充满敬意。

    突辽国这位开国皇帝,最后谥号定为太祖承天英端神功肇纪立极睿武端毅钦安定业开疆高皇帝。庙号太祖高皇帝。

    随后是皇帝丧事。所有突辽族人披麻戴孝一年,草原附属部落戴孝半年。整个突辽国禁止喜庆婚娶,各种娱乐,戏曲等一百天。

    接着,又是新皇登基大典,改元承正。

    大家伙忙了个焦头烂额,谁也没想起来,阿史那·豁耳仍在大牢里关着等死呢。

    突辽国新皇登基没多久,下面阿史那家的贵人们为着新朝的官位又吵吵成一团。小皇帝虽然年幼,却对这帮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亲戚着实恼恨,若不是他们无能,不能辅佐父皇,父皇哪里会过度操劳而死。

    没过多久,小皇帝开始大力提拔年轻有为的世家大族平周人,提高他们在朝政上的话语权。每个衙门正官依然是阿史那族人担任,但已经仅仅是个象征,真正做事的,主要是这些平周人。

    与此同时,小皇帝给阿史那家族几名颇有威望的长者赐下高爵厚禄,却不授实权,以安抚他们的心。

    随后,小皇帝再次下旨,理清军功赏罚,大力拾掇父皇晚年留下的烂摊子。

    不用多说,这一条条圣旨,都是范国师在背后力主。小皇帝黄吉很懂事,按照父亲遗命,把范国师倚为肱骨大臣,凡事必要请教而后行。

    同时,小皇帝决意南征定北守备团,为父报仇。

    说起打仗,阿史那家族的人又来了劲头,一个个吆喝的比谁都响,但就是没人敢站出来,拍着胸脯亲自带兵去打定北守备团,都是拍着胸脯推荐别人担当统帅。让别人去打定北守备团。罕见的,阿史那皇族居然学会了谦虚礼让

    然而这位新统帅的人选,最终却出乎所有人意料,让所有人惊掉下巴。小皇帝居然力排众议,乾纲独断,选中仍关在狱中忘了处死的阿史那·豁耳。

    阿史那·豁耳被释放之后,先是在太祖高皇帝棺椁前痛哭三天,随后就闭门不出,称要为先皇守孝。

    听到这个几次三番败给定北守备团,直接气死太祖皇帝的罪人居然又被任命为金狼骑兵的总统领,整个突辽族直接就炸了。

    大家伙一起来到皇帝的金帐外,齐声反对。

    小皇帝对此早有准备,他派一名跪奴来到帐外,对着阿史那族人道:“你们谁要是领兵对抗定北守备团,能保持两月不败,朕就任命他为总统领。”

    闻言,阿史那家族的贵人们集体闭上了嘴巴。勇敢的阿史那·高狼与阿史那·泰迪的惨败历历在目,谁也不敢接这个任命。

    就这么着,阿史那·豁耳还在家装先皇忠臣呢,新的任命又到了。而且这次还给他加了一个太傅的显爵,这可是正八经的三公高爵。范国师头顶也不过才一个“太师”爵位而已。

    阿史那·豁耳接受任命之后,在出征之前,又连续三天去范国师府上,请教兵法策略。

    此时,定北守备团已经收到突辽皇帝驾崩的消息。(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四百九十二章 拍手叫好,问苍天公道,自在人心

    (全本小说网,。)

    收到突辽皇帝驾崩的消息,小刘团长错愕许久,方才回神。扒拉手指头一算,这位突辽皇帝死时少说也得六十八岁开外,在皇帝这个职业当中,绝对算是高寿。而且能这么病死榻上,在皇帝这个行业里,绝对算是善终。

    对于突辽皇帝忽然驾崩的原因,小刘团长心里也知道几分。突辽皇帝原本眼瞅着就要统一天下,结果被定北守备团一败再败,如今不光统一天下无望,甚至连割据一方都眼瞅要化为泡影。突辽皇帝心中若不狂怒欲疯,那才奇怪。这次又收到阿史那·豁耳大败的小心,突辽皇帝想必是急怒攻心,一口气没喘上来,就此一命呜呼。

    小刘团长略一寻思,把这个消息告诉传令兵,让其奔走传遍全营。

    不多时,平唐国兵马就得知了这个消息,平明国兵马几乎同时知道。两国的几位将军在心中不由自主发出几乎一模一样的感慨:“那突辽皇帝也是一代天骄,时之英雄。无奈却生不逢时,遇上定北守备团这种强敌。若是没有定北守备团,想必这天下,已经落入其手。”

    听到突辽皇帝的死讯,大家反应各有不同,平唐国和平明国营地中都开始杀猪宰羊,准备大肆庆祝。而定北守备团的兵士基本没什么特殊反应,一切照旧。

    倒是那位据说已经九十多岁的老乞丐三叔,表现的最有意思。他拿了个破锣,满营地转悠着,边走边唱,欢庆突辽皇帝驾崩。

    李得一则往地上不屑地啐了一口,恶狠狠道:“便宜了这条老狼,他死的也太轻松。早晚有一天,俺要把这条老狼重新挖出来,鞭尸三百,再把他的死尸喂狗,以告慰被他杀死的那亿万无辜平周百姓。”

    接着,小刘团长派人来寻自己的师弟,找他商量接下来的作战计划。

    小刘团长道:“如今突辽国新皇刚刚登基,局势必然混乱。咱们应该趁势继续北伐,一口气拿下整个许都省。”

    李得一点点头,表示同意,师兄弟两人立即商议起详细的作战方略。

    当天下午,小刘团长给依旧停留在江北省的李药师和徐世绩二将发去将令,让他俩立即尽起大军,挥师东进,向东攻伐许都省。

    第二天早晨,吃过早饭后,定北守备团尽起步骑大军,带着平明国十万兵马,直接挥师北上,攻打许都省首府豫城。

    如此大规模的兵马调动,当然瞒不过突辽斥候的眼睛。

    定北守备团大军来攻的消息传到突辽皇帝金帐,立即引起极大震动。突辽国内的阿史那家族贵人们立即分为两派,一派以太祖高皇帝的成年儿子们与两名阿史那辅政大臣为首,他们是主战派,主张发兵讨伐,与定北守备团决一死战。

    另一派以范国师和另外两名辅政大臣为首,他们是避战派,主张皇帝先把金帐撤入北冀省,避其锋芒,再图后事。

    两派各有一套说辞,互相争论不下。随着这次争论,突辽国朝廷逐渐分化出两股势力,一股以太祖高皇帝留下的几位成年儿子为首,两名辅政大臣与这些王爷一个鼻孔出气,背后还有分守各城的平周世家大族的身影。他们希望突辽大军能够留下来,帮助自己防守城池,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不用说,这些阿史那家的贵人,显然是收了足够多的好处,已经意识到土地和丁口能带来大量财富的他们,下意识就想保护自己的收益。

    另一股则是范国师与两名辅政大臣为首,他们紧遵太祖高皇帝遗命,“尽心尽力”辅佐年幼的皇帝打理朝政,想要尽全力先保证皇帝陛下的安全,再做其他打算。

    两派人对于是战是走,争论不休。最终,年幼的黄吉发下继位后第一道代表自己意志的圣旨,他认为,这场战事应该问问太傅,革顶阿史那·豁耳的意见。

    此时阿史那·豁耳尚在军中,接到皇命,他毫不犹豫回奏道:“请陛下金帐驾临北冀省,吾将统帅大军留在许都继续剿灭定北守备团。”

    接到阿史那·豁耳的奏请,黄吉直接下诸王大臣议。最后,两派意见达成一致,就按照阿史那·豁耳所奏请来处理。

    小皇帝黄吉在最后做出决定之前,先看了一眼范国师,看到他轻轻点了点头。随即黄吉用稚嫩的嗓子发出圣命,金帐临幸北冀省。

    范国师听着自己身后群臣的嚷嚷声,眼角几乎不可察觉地抽动了一下,随即率先拜领皇命。四位阿史那顾命大臣慢了一拍,赶紧领命。

    突辽皇帝金帐开始缓缓往北移动。

    与此同时,阿史那·豁耳带着两万金狼骑兵,数万新收拢的炮灰撞令军,开始向着豫城行军。

    定北守备团主力兵马经过八天行军,顺利到达豫城脚下。在安营扎寨的同时,派出侦骑开始绕城侦察。小刘团长更是亲自上阵侦察,第一时间取得豫城的第一手情报,随后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