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东汉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东汉末- 第2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伯:逃难百姓大量,准备渡河迁往豫州。

    ……

    冯耀在河东的大胜,震动了白波谷的李乐、韩暹、胡才等将。

    与此同时,亦接到了来自杨奉、董承的邀请。

    三将急相约,会于密室。

    “想不到冯耀军竟恐怖如斯,而且就连吕温侯这样天下赫赫有名的猛将亦率兵相辅,我们实不该同意刘备的结盟之事,如果此事被冯耀得知,下一个目标很可能就是我们!”李乐道。

    “哼,怕个球,只要我们白波谷的众位将领团结一致,铁骑所踏之处,谁敢挡吾等之势!冯耀虽然有些本事,但是骑兵并不多,也就数千之数,又是远来,不但后力不继,而且对河东一带的地形也不如我们熟悉,若敢来犯,必教其知道失败二字是怎么写的!”韩暹冷哼道。

    “二位大哥之言不无道理,但是别忘了,我白波军从来不是官兵!根本不用管什么结盟不结盟的,若刘备要当我们是盟友就由他去,但是想要我们去干这种吃亏不讨好的事,是绝对不可能的!既然现在有杨奉、董承的邀请,我们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成为官兵了,只要成功迎接皇帝,你我兄弟还不个个都当大官发大财?”胡才一脸不以为然的神色。

    李乐考虑了一下,点头道:“好,就这么办,相比冯耀,杨奉毕竟曾是我们中的一员,虽然去朝中为官了,但一直以来对我们兄弟不无照顾,此次绝不会骗我们的,眼下皇帝被李傕、郭汜、张济军逼迫,已无还手之力,我们众兄弟一去,只要战胜了李郭,必将能而代之掌控朝廷!!”

    “大哥说得好,请大哥定计,吾等兄弟必将遵从!”韩暹、胡才抱拳道。

    李乐大喜,说道:“我们的根本在河东,在白波谷这里,而不是在河南,皇帝欲东归洛阳,这不利于我们的控制,我想趁此机会与卫氏家族联系,然后你们兄弟各领两千骑兵,渡河突袭,李傕郭汜张济兵力分散,又接连大战,必不是我们敌手!胜利后,我们就请卫氏为代表,力邀皇帝到河东郡来!”

    “好!大哥说得太好了!卫氏根底深厚,又是皇室宗亲,深得朝廷信任,若有卫氏出面,此事八成可成,只是不明白我们何不大起步骑,强势将皇帝迎回河东,那样不是成功的可能更大吗?”胡才有些疑惑,看向李乐。

    李乐摇头叹气,无奈笑道:“傻了不是?你知为何你的兵力明明不弱,为何会排名在我们之下吗?”

    胡才表情困惑,抓了抓耳根,摇摇头道:“就是啊,我也纳闷啊,……”

    韩暹见状大笑。

    李乐叹气道:“胡才,你想一想,如果我们大军全部出动,后方必定空虚,冯耀与我们只一山之隔,岂能不抓住这大好良机一举端了我们的老窝?而我们胜利那是当然的了,但是大局稳定之下,你想想皇帝及皇帝身边的百官能同意迁往洛阳,而是到河东来吗?就算我们用强,可以勉强回到河东,但是根基已失,早晚会被冯耀前后夹击而败,而若是去了洛阳,又正好是自己送到冯耀口中,这不是赶着送死吗?”

    胡才愰然大悟,吸了一口气,点头道:“哦,原来是这样!还是大哥有本事!”

    李乐又道:“据杨奉、董承的情报,我们出动六千骑兵,取胜足够了,但是也不会将李傕郭汜张济完全击败,西凉军必不甘心,追杀之下,再通过卫氏之口劝,皇帝仓惶之下,也只能渡河到河东避乱!”(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百八十四章 百官劫难

    (全本小说网,。)

    “大哥说的卫氏是指安邑的卫伯儒吗?”胡才似是忽然想起一事,立即问道。

    胡才这一问,在他看来,很正常,原因不过是胡才没有自信,如果不是万分确定的事,那怕九成九说是了,也可能会有一些不安和不敢肯定,所以才有此一问,那知此问一出,登时李乐、韩暹登时气结。

    韩暹直接将头仰到了天上,宁愿看着屋顶,也不愿再看到胡才,那神情仿佛就是在说:“胡才,我不认识你,别对人说我认识你!我怎么会和这样笨的人排名在一起呢,也真是奇怪了……!”

    李乐是大哥,虽然气急,不过眼下要出兵,不可能将胡才骂走,只得点头道:“当然是卫氏家主卫凯卫伯儒了,不然还有谁能当起呢?你不会以为是别的卫氏旁支吧?”

    “呵呵,我只是确定一下,如果是卫凯,那我们不得不防备一下!卫凯之弟卫仲道曾娶蔡琰为妻,不久病亡,现在传闻蔡琰在冯耀军中,与冯耀关系亲近,若是冯耀借此与卫伯儒有了联系,只怕会对我们不利!”胡才眼中露谨慎之色。

    “嗯!……”本来仰头看屋顶的韩暹闻言,猛的将头摆正了,吃了一惊,不信似的看各胡才。

    李乐亦是神色微变,看向胡才,问道:“这个消息我一无所知,你却如何得知?”

    “大哥,今早刚好有一名南匈奴的逃兵,害怕被冯耀治罪,逃到我军中,亲口向我说的!此事千真万确,我们必须提早作好防备!”胡才道。

    李乐吸了一口气,神色凝重,点了点头,沉吟了一会,眼前忽的一亮,哈哈笑道:“我等不必担心,就算此事是真,卫伯儒也不可能因为蔡琰的关系与冯耀联合!”

    “蔡邕将女嫁给卫伯儒之弟卫仲道后,恰逢董卓祸乱朝廷,作为保皇派的皇室宗亲,卫氏便成董卓的打压对象,而恰好在此时,卫仲道病死,卫伯儒怀疑这是蔡邕为了讨好董卓而指使其女下的毒,虽然后来找不到证据,但是也落下了克死丈夫的名声,又兼蔡琰与卫仲道并无子女,所以卫氏府中自上而下,无人不嫌弃蔡琰,这后来,蔡琰离开卫家更是最好的证明,证明卫伯儒不可能与蔡琰改善关系,所以也不可能因为蔡琰的关系与冯耀联合!”

    李乐振振有词的说完,韩暹、胡才皆服,各依计而行。

    两日后

    李乐、韩暹、胡才等各出骑兵。

    数千骑兵趁着夜色渡过黄河,先攻实力较弱的张济,李傕郭汜急忙来救,又中杨奉、董承的伏兵,大败退到弘农城。

    不过才半日,李傕郭汜从长安调来的兵马便到,反攻过来,帝师大败,一路沿东向东而逃,众曹阳亭到陕县,为了保护皇帝车驾,断后阻敌的百官及众将死不计其数!

    这一次,李傕郭汜张济因恨百官设伏,但见百官便立斩不饶,便是见了宫女,亦是愤而杀之,从曹阳亭到陕县,一路都铺满了尸体,血染红了大地,其状甚惨,号哭声不断响起。

    而余下还没未追上的,见李傕郭汜军便如如同见了阎王,无不惊恐而逃。

    李乐、韩暹、胡才此时后悔莫及,还好三将所骑皆是良马,逃在前面,一直追随在皇帝身边,保得性命。

    至夜间,到得陕县黄河边时,李傕、郭汜、张济军休整,一面埋锅造饭,一面派出大量斥侯寻找皇帝的所在,准备饭后一举将皇帝抓回。

    而此时,皇帝身边只有数百人,而能作战的骑兵更是只有百骑左右!

    李乐急派几名亲信,寻来渡河时的船只,对皇帝道:“陛下,事情紧急,请速过河,只要到了河东,臣就能确保陛下安危!”

    皇帝仍不甘心:“此地离洛阳已不足百里,若趁夜急走,或可安全抵达?”

    杨彪亦道:“陛下,臣早已派兵守候在函谷关,只要到了函谷关,就安全了,而此地距函谷关只有五十里,请陛下下令,立即起驾!天明之前必可安全抵达!”

    董承、杨奉、李乐担心此时手下无兵,到了洛阳后,朝政大权会落在杨彪手中,于是共同进言道:“陛下,舟船很快就能到,而若向东而行,地形狭长,等李傕郭汜骑兵追来,只怕等不到到达洛阳,便被追到!”

    皇帝刘协犹豫不决。

    过了片刻,忽然一阵骚乱,护驾的骑兵皆惊慌举起兵器。

    营地外围,数名李傕的斥候骑兵已到,见皇帝车驾大喜,但是兵力太少,急命一骑回去报信,余者在营地外围不停的跑动着大声呼喊:“大司马有令,凡是现在投降者,皆免罪,若不然,大军一到,绝不再饶!!”

    众人大惊,很快便有不少人离营投降。

    杨彪见状怒斥李傕军斥候一番,又向皇帝禀道:“陛下,李傕郭汜如此大胆,反意毕露,请陛下立即格去其官职爵位,以谋反罪论处李傕郭汜,并悬赏于天下!!”

    皇帝准奏,命令一下,登时从护驾的骑兵中冲出几名不要命的将领,视之正是白波军的李乐、韩暹、胡才以及杨定四将。

    李傕军斥侯骑兵惊恐四逃,其中一斥候认识杨定,眼见就要被杨定追上,大呼道:“杨将军,若大司马被冠上谋反的罪名,你同样是西凉人,只怕难独善其身,不如留一条后路,日后若相见,某定当报答!”

    杨定只不语,看看追到无人处,这才放过那名斥侯,并寻一具无名尸体,斩首级而回,称是将那名斥候斩杀了,众皆不疑。

    此时,已有数十条船到达,正是李乐预留的退路,皇帝急忙上船,百官及皇后、董贵人,以及众将,护卫的骑兵亦先后上船,但是船太小,数量也不够,仍有约两百余妃**女及宫内宦官无法上船,在岸边号哭不停。

    董承命开船,才将缰绳解开,忽然岸边蹄声大作,李傕郭汜的骑兵已经追至。

    没有上船的,无不惊恐,不管会不会水,皆冲入水中,攀住船舷,企图逃过一劫,更有不少人想翻船而上。

    刹时之间,只见船只倾斜,船上的百官皆大呼起来。

    董承亲自抽出刀来,一刀斩断数支攀在船舷上的手指,大声喝道:“但是有敢伸手者,斩其手指!”

    其余的船只亦纷纷效仿,所有人皆抽出刀剑,连连斩在船舷上,瞬间惨号声、怒骂声不断响起,落水者双手疼痛,十指皆无,便是会水,也只能多扑几下,不会水者更是刹时没于浪中。(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百八十五章 又升官了

    (全本小说网,。)

    落在船内的断指无数,而重新掉入河中的人大多在水中沉浮挣扎,只有少数能回到岸上。

    李傕追兵追到河边时,见皇帝已渡入河中,便派兵四处追杀那些来不及渡河的,又是一番惨状。

    董承、杨奉、李乐等守护皇帝过了黄河后,便有大量白波军接住,前往安邑。

    皇帝刘协因功大封百官,并撤除了李傕的大司马,郭汜的车将将军,张济的骠骑将军职位。

    封董承为大司马。

    杨奉为车骑将军。

    杨彪为太尉。

    董承、杨奉、杨彪三人并录尚书事,共同执掌朝中大事。

    又打算升安西将军杨定为骠骑将军,但是杨定失踪,无人知其下落,只得作罢。

    封白波军,李乐为征北将军,韩暹为征东将军,胡才为征西将军

    因为百官在逃亡中大量被李傕郭汜所杀,所以又大封了一批董承、杨奉、杨彪及白波军的手下为官。

    安邑卫氏家族的卫觊因为主动让出大宅作为皇帝的行宫,受封为官。

    屯驻华阴的段煨因为贾诩的建议,不但保全了兵力,反而立功,被封为安南将军。

    东垣城

    冯耀正与吕布在分析天下形势,斥候统领刘顺急急来见,禀道:“主公,皇帝已经到达安邑了,并大封百官,令董承、杨奉、杨彪共掌朝政!但是却没有任何与主公有关的封任!我们是不是该起兵前往安邑,将皇帝迎到此地?”

    冯耀笑道:“不急!好戏马上就要上演了,不过我们也可以趁机扇风点火一下,并向皇帝表露我们的心意!刘顺,你立即去安排人,在白波军中传播不满的谣言,我这里会马上派出使者,向皇帝送出贡品,你可于暗中保护!”

    刘顺立即应命而去。

    吕布道:“贤婿,你果然料事如神,皇帝会被白波军接到安邑,只是我们是不是也该有一些行动?万一让杨奉、董承等坐稳了位置,可真的对我们不利!”

    冯耀点头,明白吕布的话不无道理,虽然有很多事,他因为预知历史的走向,而早有预料,但是也正是因为他的介入,很多事都发生了变化!

    诸如蔡琰被解救,河内太守张杨被刘备杀害,曹操失去兖州,……

    “若不是因为我,只怕现在蔡文姬已经开始了悲惨的经历,……,而刘备仍拥有徐州正与袁术开战,……,吕布将在兖州大败落魄投奔徐州刘备,……,曹操在兖州大力发展,并开始了迎接天皇帝欲挟天下的大计,……,而河内太守张杨亦不但不会这么早就死掉,还将会在皇帝东迁中扮演重要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