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情备忘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情备忘录-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二,上海、北京两个超大型城市对于非农业人口的吸引力非常大,其外来人口的构成与其他省区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

  第三,人口大省和劳务输出大省如河南、安徽、四川、湖南等,在人口流动过程中呈现人口正向的净输出状态。

  第四,西部地区对于人口的吸纳能力仍然非常有限。

  由此,我们看到,胡焕庸发现的人口分布格局不但没有缓解的痕迹,相反有加重的趋势。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宁波、南通、张家港、舟山、厦门、福州、温州、汕头、泉州、东山、广州、深圳等东南沿海城市,对外来人口有极强的吸收力。这提醒我们思考,人口向适合生存的地区集中,是不是一种规律?中国真正适合生存的空间到底有多大?

  中国的版图上,代表平原的绿色部分很少。大部分是黄色、橙色的地区。和中国人相比,美国拥有与中国几乎同样大小的疆土,但人口却比中国少了10个亿。而且美国从落基山脉下来,一直到佛罗里达,几乎就是一片平原,中部一望无际的玉米地,完全都是平的。

  虽然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但我们生存的空间,其实却只是这300多万平方公里,和印度的国土面积差不多,但同样是人口大国的印度还是比我们宽松一点,因为他们的人口比中国少2个亿。与中国人相比,整个欧洲的面积虽然比中国略大,但是他们的人口总数却只有中国的一半。

  西方工业化进程,从来没有提供过一个如此大的农业人口国家是如何转型的经验。英国工业革命初期,他们的人口只有区区1000万,还不到全球的2%;1935年罗斯福新政后的美国,人口也不过才一个亿,只占全球的5%。而新中国开始工业化转型的时候,身上背负的人口是5亿4千万,而现在已经有13亿了。

  人,总有趋利避害的本性。在胡焕庸线的这一侧,土地肥沃,山清水秀,适合人类生存,人头攒动,密密麻麻;另一侧,生存环境比较恶劣,人生存的资源比较稀缺,不适合人生存,地广人稀。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不断在国内迁移流动。省内的,跨省的,跨南北的,以及少量跨东西的。人口的汇集,越来越被利益牵动着,改变着中国的人口版图。利益有巨大的现代凝聚力,今天人口的聚散围绕着商业利益聚散。

  再者,从西部客观条件来看,西部的确有资源,容纳经济可以,却难以容纳更多的人口,中国没有这样多的资源。中国是全世界居住最高的地方,平均住的最高并不是好事。尤其是山区,不但天气寒冷,还没土、没水、没交通,通婚圈很窄,也容易患地方病,人们往往对这样的生存条件退避三尺。

  本质上,中国仍然是一个农耕为主体的社会,即便我们接近一半的人口已经生活在都市和城镇,但是绝大多数中国人在精神上、情感上和观念上距离农村更近,对于承载人类延续的东部地区,人们割舍不下。浩荡的江河,辽阔的原野,耕作了我们所有的传统和精神,养育了13亿人口共同生存,这样一个人类独一的后果。我们即便高坐都城,离开原野,无法理解我们的现在和未来,13亿这个包含一切中国素质的社会数字。13亿,这个带来所有希望和艰巨的经济数字,是数千年岁月打造的一个生命河流的今日景象。中国未来的毁誉,将系13亿于一身。


13亿人的生活怎么过

  对于李响来说,中国的人口现状带给他的苦恼是,上下班的公交车很挤,父母时不时会在他面前唠叨〃没有机会再要一个女儿〃,相亲时会有人因为他是独生子女而拒绝他。

  而对整个中国,13亿人口的苦恼远不止李响的苦恼那么简单。960万平方公里,当我们豪气万丈地喊出〃地大物博〃时,却被〃人口众多〃狠狠泼了一盆冷水。

  也许只有当你真正近距离地去观察这个国家的每个细节,你才能明白,要支撑起13亿人的衣食住行,是个庞大而又艰难的系统工程。而13亿这个数字并不是静止的。在短短4秒钟里,中国就又有一个孩子出生了。而中国在有限的狭小空间,养活着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和中国人相比,印度人是幸运的,因为中国真正适合人生活的土地面积,只相当于一个印度,而论人口,中国却比世界第二的印度还要多出2个亿。与中国人相比,欧洲人也是幸运的,尽管整个欧洲的面积仅比中国略大一些,但他们的人口总数,却只有中国的一半。和中国人相比,美国人更是幸运的,他们拥有与中国几乎同样大小的疆土,但人口却比中国少了10亿,而且他们生活的那片土地,是大块大块的平原。

  中国人是全世界居住海拔最高的人,有超过20%的人住在海拔500米以上,而全世界住在海拔400米以上的人口只占10%,所以从这个角度也能看出,中国人生存环境是最恶劣的,最不适宜过多人口生存。

  960万平方公里,中国人一直引以为豪的数字背后,是极其拥挤而艰难的生存条件:

  按能源负载,中国人最好不超过12。6亿;按土地资源,中国人最好不超过10亿;按淡水资源,中国人更是只有4。5亿才好。

  13亿意味着虽然中国拥有数不清的河流湖泊,但当这〃生命之源〃平分给13亿人的时候,中国就只能和以色列、沙特、阿联酋这样的沙漠之国,并列站在联合国的缺水名单当中;虽然中国地下蕴藏着世界十分之一以上的煤炭,可被13亿人一分,中国就只能去仰望原本在总量上并驾齐驱的澳大利亚,去羡慕美国人和加拿大人的富裕;虽然我们脚下还涌动着比OPEC成员国卡塔尔和阿尔及利亚还要多的石油,但是人均以后,我们就会被四十多个国家甩在身后。

  广州市有一个国家储备肉基地,存放在那里的4000吨猪肉,平时没有政府调令是绝不允许动用的。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这些储备肉,2008年年初的那场冰雪灾害,会让广东人的生活变成什么样子。

  虽然出于国家战略安全的考虑,我们无法拿到中国各级粮肉储备基地的确切数字。但我们可以想象,13亿人,平均每天要吃掉160万头猪,消耗大约13亿公斤的粮食,在我们这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里,储备是一项多么浩大的工程。

  中国人的日常开销究竟有多大?也许在北方这个最大的煤炭枢纽,你会得到另一种答案。

  大秦铁路线上,一座三百多米长,十五六米高的煤山,通常只需几个小时的时间就会被完全搬空。中国每三盏灯里就有一盏必须靠这里运出的煤来点亮。而这条能源大动脉现在承载的运量,已经是它设计运送能力的4倍。绷紧的不仅是铁轨,还有铁路线上每个职工的神经。

  13亿,如果拆解成每个人的衣食住行,很可能将是一项永远都做不完的工作。

  春运,这是中国人创造的独有的生活景观。每年春天,要将超过20亿人次的出行妥善安排,相当于帮每个中国人都搬一次家。这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类迁徙活动,没有任何其他国家的政府,有过中国政府这样的体验。

  吃喝拉撒,这个具体在每个人身上都是最基本的自理能力的简单事件,一旦乘上13亿这个天文数字,就变得纷繁复杂。我们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思考,13亿人的生活,到底该怎么过?

  我们有13亿人口,那么,中国到底能够承担多少人口?中国的人口底线在哪里?显然,13亿还不是,中国960万公里还不至于承载13亿就人满为患。但底线不在未来悠闲的栖居,稍不留神,中国的人口就〃雄赳赳,气昂昂〃地越过〃人口三八线〃了:线这边,是安居乐业;线那边,是中国土地不能承受人口之重。

  有人说16亿、17亿是底线,也有人说7亿到10亿。争论从没有停止过。根据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的估测,中国人口承载极限在16亿左右。最理想的人口数量是7到10个亿,中国现在的人口比理想状态多出了3亿多。

  决定中国人口底线的要素不仅有自然要素,还有社会、政治要素。房子够不够住、工作够不够做、养老够不够充足……一系列问题都在制约中国的人口底线。

  温家宝总理2003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的时候曾说:〃多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可以变成很大的问题;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都可以变为一个很小的数目,……。解决13亿人的问题,不能靠别人,只能靠自己。〃


控制人口是一项历史使命

谁能看透人口问题

  追溯历史会发现,远古时期中国的气候地理条件和现在有很大不同,那时我们这片土地是全世界最适合农耕的土地。在农业社会,劳动生产力水平很低,所以生产的增加、财富的增加,主要是靠劳动力的贡献。对劳动力的追求,就是对财富的追求。这样的追求,中国人延续了数千年。

  庞大的中国人口,创造出世界上最古老也最灿烂的文明。那些新颖农具每一次在中国出现,都代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力。

  史学家司马光在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上,曾经写下了这样的话,〃民多则田垦而税增,役众而兵强〃。人多,赋税就多;兵力就强。这也被后来的中国帝王,当作国家兴亡法则的最好总结。事实上,从西周时期开始,中国就已经取代埃及和巴比伦,成为世界的人口中心。

  亚当o斯密在他著名的《国富论》里这样写到:〃一国繁荣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居民人数的增加。〃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主流思想就是不断增加人口数量,皇帝们治国的主要思路为鼓励百姓多生。因为农耕文明的特点是生产力水平低,人力构成经济生产和军事力量的决定因素。从康熙至道光,中国人从不到1亿猛增到4亿,150年里翻了两番,完成了中国古代史上人口最大规模的一次增长,与它相对应的是那时候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的比例,已经超过1/4,中国的繁荣与富足让西方人望尘莫及。

  不过,这依然算不上最高纪录。一百年之后,中国人口增速再一次被刷新。

  从建国到1970年,中国连续出现了两个人口高峰,中国人从5。4亿猛增到8。3亿,和康乾…道光时期相比,同样是增加3个亿的人口,但这次我们只用了20年。这20年里,全世界人口增长了11亿,也就是说当时全球新增人口中每3个人里就有1个是中国人。尤其是从1964年到1974年的十年,中国差不多每年都要生出了一个澳大利亚的人口来。

  建国初期,国家百废待兴急需发展生产,大多数人认为人多力量大,所以就多生,这也参照了当时苏联的人口发展模式。那时,人们对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认识并不深刻,只把人当作了生产者,并没有认识到人同时也是消费者,没有考虑到积累问题。

  人口的发展变化幅度很小,2%的人口增长就是在快速滚雪球了,更何况中国以9%、10%的速度滚大雪球。人口从量变到质变,常常跳出人们的视野之外。当人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暴涨时,很多人还沉浸在〃人多力量大〃的遐想中,只有少数人如马寅初等人有先见之明地提出人口控制问题。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在1957年提出控制人口的主张,表示我们的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如果不把人口列入计划之内,不能控制人口,不能实行计划生育,那就不称其为计划经济,马寅初主张必须控制人口。

  马寅初被群起而攻之,有组织批判他的文章数以百计。反对控制人口的人提出〃人手论〃,人手论与人口论针锋相对。人手论的理由振振有词,人总要有两双手,一个人两双手创造出来的价值总是超过消费的,人创造出来的东西超过消费,就有积累,就有剩余,有了剩余社会才能积累。马寅初仍然坚持他的〃新人口论〃,〃我对我的理论有相当的把握,不能不坚持,学术的尊严不能不维护。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枪匹马出来应战,直到战死为止,决不向以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所投降!〃特殊年代,马寅初的孤军奋战最终换得〃理论批判从严,生活给予出路,此事不可手软〃的批示。很多与马寅初有类似主张的人,被划为右派,中国失去了一个控制人口的机会。

  一直到1979年,整整20年时间内,中国的人口研究变成禁区,无人问津,最终人口的急剧膨胀〃吃〃掉了发展成果,无论是国家财富还是个人财富都很难积累。60年代,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工人10年没长过工资,城里容纳不了,就只有上山下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