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荣华盛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荣华盛世-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和君临有关的事情,都是不能用常理来解释的,否则以他的爵位,陵墓的规格为何会与长宁武王不相上下,还不是卫夙下旨开恩,才会如此的。
  卫崇荣曾经听人说过,若非太丨祖皇帝有遗训在先,永安王和长宁王之后,大衍不得再有第三位异姓王,就凭君临的战功和皇帝对他的宠爱,异姓封王绝非不可能的事。
  渝京的冬天很少下雪,但气候湿润,空气湿冷,阴冷的感觉叫人极不舒服。
  定陵依山而建,君临的陵墓紧靠帝陵,自然是在山上。山风阵阵吹过,温度比起山下,明显低了不少。
  卫昭在陵前没呆多久,就觉得全身酸痛难忍,仿佛骨节处有无数只小虫子在蠕动,甚至不停啃咬,关节又麻又涩,额上有冷汗密密渗出。
  尽管卫昭竭力忍耐,不欲被人发现自己的不适,可卫崇荣就站在他身旁,如何看不出来,忙问道:“爹爹,你是不是不舒服?我看你出了好多汗……”
  “荣儿,我没事,你别多话。”卫昭握住儿子的手,轻轻摇了摇头。他对自己目前的身体,也是很不满意,真是太弱不禁风了。
  感觉卫昭的手心冰冷湿腻,卫崇荣张口欲言,却被他握紧了手,顿时说不出话。
  君情漫不经心地看了卫昭一眼,淡然道:“辛儿,我有点累了,我们回去吧。”卫昭的性子他还能不了解,死要面子活受罪。
  君情的身子重了,上山祭拜本就有些勉强,听到他说累了,姬辛哪敢怠慢,忙说回去的话,还伸手过来搀他。
  姬辛扶着君情走了,鹿鸣愣了愣,跟在他们身后,卫昭借坡下驴,自然也就牵着卫崇荣开始下山。
  卫崇荣默不作声,心里却在想着,回城以后要劝卫昭去端木惠那里看看,他此时的脸色看起来,还没人家君情的好看。
  从定陵出来,君情没让姬辛上马车,指明要卫昭陪他。卫崇荣也说骑马累了,想要坐车,卫昭从善如流,跟着他们上了车。君情不爱多言,可他对他,一向是很好的。
  回城路上,君情似是累了,一句话没说,扶额倚在小几上休息。卫昭和卫崇荣不敢打扰他,只得额头抵着额头,用耳语交流,
  卫崇荣搂着卫昭的脖子,压低声音道:“爹爹,你知道端木先生住在哪里吗?”
  见卫昭颔首,卫崇荣又道:“我们先不回家,去端木先生那里好不好?”说完抱着卫昭蹭了蹭,希望他能答应自己。
  卫昭犹豫了下,点头道:“好,我们去找端木先生。”最近几日练武,他明显感觉到了瓶颈,不知是药性的残余,还是只能恢复到这样的地步了,也许端木惠能给出他想要的答案。
  端木惠住在荷花里,卫崇荣一下马车,就觉得看到的景致都很眼熟,往前走上百余步,再往左拐个弯,就是他前世的宅子。
  卫昭见卫崇荣东张西望,笑着问他:“荣儿,有没有什么想要买的?爹爹给你买。”
  卫崇荣赶紧摇头,表示什么也不想要,卫昭喜欢的甜食,他是一点兴趣都没有,少买为妙。
  卫昭笑了笑,遂不再问,牵着卫崇荣往端木惠的宅子走去。
  这是一处三进的院子,外面看着古朴天然,并不起眼,里面却是别有洞天。前院栽着许多药草,外表奇形怪状,颜色五彩缤纷,多是卫崇荣不认识的。
  看过卫昭的名帖,端木家的小僮把他们领到正堂休息,歉意道:“秦王殿下,先生在给病人诊治,烦你稍等。”
  卫昭安然坐下,笑着摆摆手,示意无妨。他跟孙野学过几年医术,虽然所学不多,对端木惠的性格却是了解得很,这位老先生看病救人,从不在意对方的身份,只看是不是疑难杂症。
  卫昭以前对此很不解,还问过孙野这是为何。孙野的回答简单明快,天下的大夫多得很,普通病症大可去找他们看,何必浪费他家师父的精力,端木先生要治的病人,都是别人治不好的。
  小僮端来茶水和点心放在桌上就告退了。卫崇荣对点心没兴趣,就趴在门边,好奇地向后张望,传说中的两大神医,他已经见过上官翔了,就差端木惠了。
  后院同样花草茂盛,品种比前院更丰富,卫崇荣看了半晌,什么也没看到,转身扑回卫昭怀里,问道:“爹爹,你现在好点没有?”
  他还记得,在扶余的时候巫医说过,卫昭的身体折损过甚,若不仔细调养,恐怕有碍寿数。回到渝京,宫里有太医盯着,卫昭自己又不说,卫崇荣满心以为,他的身体恢复地还不错,但是今天在定陵,风不是很大,天也不算特别冷,身怀六甲的君情都没事,卫昭却有些撑不住的样子,让卫崇荣很担心,他的身体是不是有什么隐患,他没告诉自己的。
  卫昭摇头,轻声道:“爹爹没事的,荣儿别担心。”是不是看他生病受伤的次数太多,卫崇荣被搞出心理阴影了,他稍微有点不舒服,马上就能看出来。
  卫崇荣正要答话,就眼尖地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从后院出来,忙招呼道:“永安王殿下。”

  ☆、第034章 旧琴

  卫昭闻言一愣,立时站起身来,回身看去,紧张道:“阿澈,刚才是你在里面?你哪里不舒服吗?”
  姜澈的身体,从小就不是很好,端木惠曾经说过,他若想要安享寿数,日后不可过于劳神。可惜前任永安王姜陆只有姜澈一个儿子,他既然继承了王爵,就不可能不踏足朝堂。
  骤然看到卫昭和卫崇荣,姜澈也很惊讶,愣了一瞬方道:“……我没事,不过是听说端木先生回京,特地上门拜访。”端木惠于姜澈,可是有救命之恩的。
  卫昭眉毛微挑,显是不信姜澈的话,之前的小僮说了,端木先生在给病人诊治,可不是在接待客人。再说先生回京一个多月了,真是上门拜访的,早该来了,就像君情那样,断不会拖到现在。
  不等卫昭开口,那小僮进屋了,恭敬道:“秦王殿下,先生请你进去。”说完侧身做了个请的手势。
  姜澈看得出来,卫昭有话要问自己,便笑道:“阿昭,你去吧,我在这里等你。”卫昭微服前来,多半也是寻医的,他不问清楚情况,如何放心得下。
  卫崇荣很想跟着进去,但是小僮说了,端木先生看病有规矩,只见病人,不许旁人在侧,所以他是不能进去的。
  见卫崇荣一脸写着不高兴,卫昭安慰了他两句,又叮嘱他不许乱跑,不许打搅姜澈,等卫崇荣一一应了,才跟着小僮去了后院。
  卫昭刚走,姜澈就朝着卫崇荣招招手:“小王爷,你过来,我有话问你。”
  卫崇荣抬头看他一眼,蹬蹬蹬跑了过去。前世,看在卫昭的面子上,姜澈对他很不错,因而卫崇荣对他的印象,从开始就很好。
  姜澈拉着卫崇荣,温和地问道:“小王爷,你能不能告诉我,殿下哪里不舒服?”从小到大,卫昭是最恨扎针喝药的,要他主动看大夫,简直就是不可想象的事。
  卫崇荣歪着脑袋想了想,无奈道:“我不知道,爹爹不肯告诉我,你能帮我问问他吗?”
  卫昭具体的身体状况,卫崇荣是真不清楚,不过他们每天一起练功,他看得出来,卫昭很明显有些力不从心,多半是身体原因造成的,如果可以,他希望姜澈能帮他问出来。
  “哦。”姜澈幽幽叹了口气,眼中忧色更浓。能让卫昭主动前来求医的病症,显然是太医搞不定的,会是什么呢,他越想越是担心。
  卫崇荣扯着姜澈的衣袖,小声道:“你也生病了吗?永安王。爹爹说,端木先生从不轻易给人看病。”
  他记得很清楚,姜澈病故于太平十二年,因他死后无子,永安王的爵位由侄子姜远继承。在卫崇荣的记忆里,姜澈是为数不多对他好过的人,哪怕姜澈这样做的原因,全是为了卫昭。
  姜澈没有回答卫崇荣的问题,反而笑道:“小王爷,我和你爹爹是好朋友,你不用一直叫我永安王,你直接……”姜澈的话没说完,突然想起了什么,骤然打住了。
  见姜澈顾左右而言他,卫崇荣顿时明白,困扰他多年的心疾,只怕现在就有征兆了,可他仍是笑着回道:“那你也别叫我小王爷了,爹爹都叫我荣儿的,姜叔叔。”
  “荣儿……”姜澈愣了愣,缓缓唤道。卫崇荣的眉眼不像卫昭,嘴巴和鼻子稍微有几分像,而最像的,却是性格,他看着此时的卫崇荣,就跟看到幼时的卫昭一般无二。
  姜澈避而不谈自己的病情,卫崇荣也不好多问,两人干脆聊起了有关卫昭的事情,竟也聊得很投缘。
  姜澈最想问的,是卫昭在扶余时的情况,不过卫崇荣很聪明,跟他绕弯子不说,还挖了不少卫昭的童年趣事出来。
  骄傲如卫昭,为了姜澈可以服下素云丹,沉稳如姜澈,为了卫昭能够终身不娶妻,卫崇荣倒也不是想着凑合他们,而是他觉得,这样的两个人,勉强要做普通朋友,其实也是很痛苦的。
  不多时,卫昭从端木惠的房里出来,见到的就是卫崇荣趴在姜澈腿上,两人聊得不亦乐乎的场景。
  卫昭站在门边,扬声唤道:“荣儿,不是让你不许胡闹吗?”他眉宇微蹙,容色稍显不悦。
  卫崇荣仰起头,反驳道:“我没胡闹,我在和姜叔叔说话。”说完看着姜澈,意在让他作证。
  乍一听到卫崇荣对姜澈的称呼,卫昭的眉毛跳了跳,却也没有进行纠正,叔叔就叔叔吧,反正两家也不同姓,错有错着。
  姜澈站起身,温言道:“阿昭,你误会了,荣儿没有闹我,是我先找他说话的。”卫崇荣附和地直点头,表示不是自己的错。
  卫昭挑眉,神情将信将疑,卫崇荣扑过去,拉着他的手问道:“端木先生怎么说?他给你开药了吗?是不是吃了端木先生的药,爹爹的病就会好了?”
  卫昭轻轻点头,卫崇荣身高有限,贴在身前看不到卫昭的表情,但是姜澈没有错过,他一瞬间的迟疑。
  “阿昭,你开府至今,我尚未登门拜访过,择日不如撞日,不知今日可否……”姜澈悠悠然说道,言语之间分明没给卫昭拒绝的机会。
  卫昭不等姜澈把话说完,立即应道:“我身无差事,随时都是有空的,只要你有时间,随时可以上门。”姜澈有话问他,他也有话要跟他说,一次说开了,倒也正好。
  回到王府,卫昭领着姜澈去了书房,卫崇荣想要跟着去,被卫昭严令扣在院子里,还让蓝裳和紫纱看好他,根本不给他走出院门的机会,更不要说偷听墙角了。
  卫崇荣很无奈,只得走进自己的小书房,在书桌前坐好,认真写着先生布置的功课。
  到了卫昭的书房,姜澈首先看到的,是放在窗前琴案上的七弦琴。
  那琴并非名琴,材质普通,做工也显粗糙,放在精致华贵的紫檀木琴案上,不仅不相匹配,反而更觉简陋。
  姜澈沉默半晌,喃喃道:“阿昭,原来你还留着这琴,我以为你早扔了……”
  卫昭勾唇,浅笑道:“你送我的东西,还是亲手做的,我如何舍得扔,当然要珍藏起来。”哪怕他弹琴的技艺,十余年毫无进益。
  姜澈不禁莞尔,记忆随着卫昭的话飘飞到了多年以前。
  姜澈给卫昭做琴的时候,不过是十岁出头的少年,而卫昭,更是成天跟在他身后调皮捣蛋的小娃娃。
  卫昭从小喜欢舞刀弄剑,读书若非皇帝逼着,太子哄着,决计是不肯的,更不要说琴棋书画了,没一样是他喜欢的。
  六岁那年偶然听过姜澈弹奏的一曲《长相守》,卫昭不知触动了哪根心弦,突然说要学琴。
  此乃小事,都不用报给帝后,卫明给弟弟安排了学琴的老师,还送了他一张上好的古琴。
  谁知卫昭不喜那名乐师,非要缠着姜澈教他弹琴。卫明想着卫昭多半是心血来潮,一时学着玩玩,姜澈正好也在宫里读书,就给他安排了个额外的任务。
  卫昭于音律一道,显然是没有天赋的,他跟着姜澈学了两年琴,收获就是一曲磕磕绊绊的《长相守》,以及姜澈亲手做的那张七弦琴。
  若干年后,姜澈和卫昭在一起了,可他从未听过卫昭弹琴,也没见过那具粗陋的有点不好意思见人的琴。
  今日再见此琴,姜澈有些感概,也有些疑惑,卫昭到底什么意思,尤其是在那天他说了那样的话之后。
  卫昭走到琴案前,伸手在琴弦上拨弄了两下,久未调试的七弦琴发出生涩的声音。
  姜澈来到卫昭面前,和他隔着琴案相望:“琴弦松了,需得调试之后再弹。”说完弯下腰,调起琴来。
  卫昭没有阻止他,只平静道:“阿澈,你知道我为何会跟你学琴吗?”
  姜澈抬首,神色有些茫然,旋即低下头去。
  卫昭继续道:“在我很小的时候,听人弹过一曲《长相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