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荣华盛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荣华盛世-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吕韬回话道:“启禀秦王殿下,微臣不善此道,还请殿下恕罪。不过陈院使有个弟子,名唤庄钰的,精于此道。待殿下身体复原,可传他前来问诊,只是眼下,却是不适合的。”
  卫昭颔首,表示知道了。卫明笑道:“阿昭,你不要心急,先把身体养好了,什么事做不得。”其实,卫昭的病根是拔不去的,仔细调养,也不过是为了不折寿数。
  姬婉见卫昭面露倦容,便道:“太子,非离,元康,你们各自有事,便先回去吧,阿昭也该休息了。”三人应是,随即退下。
  卫昭目送他们出去,向皇后道:“母后,你也回宫吧,莫要因为儿臣,累着自己。”
  姬婉笑笑:“母后不累,你累了就睡吧,母后看着你。”六年未见的儿子,她无论看多久,都是看不够的。
  卫昭劝不动皇后,便拍拍伊殷的后背,提醒道:“阿殷,你还没叫皇祖母呢,还不快点……”
  伊殷扭头看着姬婉:“皇祖母好。”姬婉点点头,笑了笑,没说话。她对伊殷的感情很复杂,以至于在见到他的时候,有些不知该如何相处。
  卫昭歉意道:“母后,阿殷不懂宫里的规矩……”见到皇后竟敢不下跪行礼,卫昭对儿子已经无语了,他似乎忘了,伊殷见到皇帝,也是没有下跪,没有行礼的。
  姬婉并不在意,只说小孩子年纪小,规矩慢慢教就是,催促卫昭休息。卫昭也的确累了,不多时就睡着了,剩下伊殷和皇后,相对两无言。
  卫昭养病期间,姬婉和卫明是日日必到永福宫的,元康公主在宫外,也是隔三差五就进宫来,君非离也带着孩子来过几次。
  卫明膝下三子一女,长子卫萱,今年十三,长女卫蔻,年方十岁,次子卫兰,刚满八岁,幼子卫茂,只得五岁,全是君非离所出。跟着君非离来到永福宫的是年纪稍长的卫萱和卫蔻,他没带上卫兰和卫茂,说是两个小儿子太调皮,来了只会影响卫昭休息,不如不带他们,等卫昭病好了,他再让他们来找伊殷玩。
  卫萱和卫蔻都是温柔和善的性子,君非离待人也是谦和有礼,伊殷对太子伯父全家的印象是非常好的,再想起他们前世悲惨的遭遇,更是唏嘘不已。
  随着卫昭病情的逐渐好转,给伊殷重新取名的事被提上了议程。卫昭想了个“荣”字,既符合辈分,寓意又好,而且没人用过。
  然而,宗正卿却不同意,说是小皇孙来历不明,不能用草字头的字。卫昭如何肯干,死活要用“荣”字,事情闹到卫夙那里,卫夙说伊殷和其他人不一样,名字也不能一样。
  之后,卫明出面说合,“荣”字照用,前面加个“崇”字,卫昭和宗正卿各退一步,伊殷的新名字就算定了下来。
  “卫荣”变成“卫崇荣”,卫昭是很不高兴的。因为大衍的皇家和世族,历来皆以单名为尊,双名为贱。
  在大衍之前的神川皇朝,嫡庶之分尤为严重,嫡出单名,庶出双名,是流传了几百年的规矩,便是皇子皇女,也不能例外。
  但在神川皇朝的中后期,神川家族自己打破了这个规矩,天底下还能有比皇帝更尊贵的人么?堂堂帝王,名字却是双字,岂不让人笑话。
  于是,神川家并非嫡出的帝王们,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往往就是给自己改名,去掉一个多余的字。
  后来,除了嫡子嫡女,皇帝也给宠妃宠侍的儿女取单名。再后来,干脆就一视同仁,只要是皇子皇女,通通都是单名。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给所有子女都取单名的风气盛行于整个世族阶层。卫家早年也是世族出身,自然遵循这个规矩,因此卫家历代的皇子皇孙,就没有一个是双名的。
  因着“卫崇荣”这个名字,卫昭郁闷了好几日,凭什么他的儿子,就要有个和别人不一样的名字。
  当然,卫昭不是没有别的选择,如果他不用草字头的字,宗正寺并不反对他给伊殷改个单名,只是那样的话,伊殷入不了行辈,还不如双名呢。
  卫崇荣对此倒是毫不在意,他不觉得自己是扶余人,也不认为自己是大衍人,姓赫连还是姓卫,对他而言并不重要。
  不过“卫”是卫昭的姓氏,能跟他一样,他还是挺开心的。除此之外,卫崇荣对卫氏皇族,对大衍皇朝,没有任何归属感。
  再说,卫昭虽然不满意这个名字,也只是私下里不开心,而不是像先前那样,为了给他争取“卫”这个姓氏,要死要活地跟皇帝对着干。
  可见在卫昭心目中,他能不能姓“卫”,是顶顶要紧的,绝对不能退让。至于他的名字是一个字还是两个字,则是可以商榷的。
  除了觉得“卫崇荣”三个字写起来太麻烦,没有“卫荣”那样简便,卫崇荣并不认为两者之间有多大的差异。
  但卫家皇室的人,显然不是这样想的。卫昭最早提出“卫荣”这个名字,那个据说跟他同辈,头发和胡子全都花白了的宗正卿瞬间变了脸。
  然后就是长长的引经据典,宗正卿说话啰里啰嗦,卫崇荣记不住全文,只晓得大概意思是说,他若是叫了“卫荣”,卫昭就是对不起卫氏宗族,对不起卫家祖宗十八代。
  卫昭的性子有多倔强,只看他和卫夙的对持就能了解一二,可就是他,也没扛过宗正卿的压力,卫明再一劝说,就屈服了。

  ☆、第027章 君情

  卫崇荣见不得卫昭闷闷不乐的表情,想办法逗他开心,谁知卫昭意兴阑珊,压根儿不想搭理他。
  “爹爹,你好歹说句话嘛!”自从那日被元康公主派人接进宫,卫崇荣就跟着卫昭住在他旧日在宫中的住处,永福宫。
  永福宫位于未央宫右侧,属东六宫。按照最初的规划,东六宫是正三品以上君侍的住处,与其相对应的,西六宫则是正三品以上嫔妃的住处,泾渭分明,互不往来。
  但实际上,距离紫宸宫和未央宫最近的永寿宫和永福宫,往往成为各路王爷在宫中的临时住处,如太宗年间的雍王,世宗年间的长宁王,以及宪宗年间的齐王。
  卫昭懒懒看他一眼,索然道:“出去玩去,别烦我!”宗正寺那群老家伙,每天正事不做,专门和他过不去,就连父皇也是支持他们的,卫昭越想越不忿。
  卫崇荣知道卫昭还在计较自己的名字,晃着他的胳膊撒娇道:“可是没人陪我玩。”
  比起扶余的王宫,大衍的皇宫不知大了多少倍,单是卫昭的永福宫,就能直接碾压对手。只是宫里的人,卫崇荣大都不认识,且有正事在身,他就显得很无聊了。
  卫昭可能也是觉得对儿子的态度凶了点,就从软榻上坐起身,柔声道:“荣儿,你想去哪里玩?”
  卫崇荣不是很能接受“荣儿”这个称谓,但是卫昭不喜欢“崇”字,“阿荣”叫起来又感觉怪怪的,只好勉为其难地接受了,他看着卫昭,问道:“爹爹,我们能出宫吗?”
  陡然听到儿子说要出宫,卫昭怔愣了下,随即问道:“荣儿,你是想要出宫去玩,还是想要搬到宫外去住?”
  卫崇荣愕然睁大眼睛,没想到这句话竟然有两种解读方式,大大出乎他的意料,遂道:“爹爹,我既想出宫去玩,也想到宫外去住。”
  前世,卫崇荣大半辈子都是在宫里度过的,留下的尽是些不美好的记忆,如果有可能,他当然不想在宫里住,即使卫昭的永福宫,比他以前住过的地方要精致华丽许多。
  卫昭想了想,肯定道:“荣儿,你要出去玩,我们现在就能走,可你要是想出去住,估计就得等段时间了。待会儿回宫,我去问问母后,我的府邸什么时候能收拾好。”
  “呃?!”卫崇荣目瞪口呆,他就是随便问问而已,并未想到卫昭真的会有出宫的计划,而且他不是说自己在宫外没有府邸么,怎么突然又有了。
  卫昭根本不看卫崇荣惊愕的表情,接着道:“当年出征扶余之前,父皇就让工部的人给我修建王府了,等我回来,便能就藩。”
  “就藩?!”卫崇荣已经跟不上卫昭的思路了,这都哪儿跟哪儿,皇子就藩的规矩,他又不是不知道。
  对大衍的皇子来说,就藩既是好事,又是坏事。此事的好处在于,你的人身安全从此有了保障,而坏处则是,就此远离大衍的政治中心,只能当个逍遥度日的富家翁了。
  要知道,大衍的亲王、郡王对封地的政权、军权,都是不能插足的,他们唯一能享受的,就是封地的赋税,住在京城还是封地,其实并无区别。但是太丨祖皇帝曾有明言,皇子除非在朝任职的,否则元服之后,成亲之前,必须就藩,不得违背。
  卫昭少年从军,一心想要建功立业,而且他和赫连濯,还有尚未了结的恩怨,他怎么可能去就藩,从此放弃前程和仇恨。
  卫昭见卫崇荣懵住了,不由失笑,逗他道:“荣儿,你想到什么了,吓得傻乎乎的?”
  卫崇荣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忙问道:“爹爹,我们要去哪里?”话刚说完,他就想骂自己笨蛋,卫昭能去哪里就藩,他是秦王,他的封地直接都把渝京围起来了好不好。
  大衍开国近三百年,只有两位皇子的封地是在京畿重地附近。一位是开国皇帝卫律和孝烈高皇后的独子,雍王卫胤。太丨祖、太宗两朝,雍王权倾天下,势不可挡,死后陪葬昭陵,哀荣无限。
  而另一位,就是卫昭了。只看当今太子对他的疼爱程度,就能想象出他未来的权势,绝不会亚于昔年的雍王。毕竟,太宗皇帝和雍王分别是前后两任皇后之子,而卫明、卫昭,却是同胞兄弟。
  满意地看着卫崇荣一脸懊恼的表情,心情大好的卫昭笑道:“我们能去哪里,爹爹的王府就在尚冠里,若是时间来得及,我们等下可以先去看看。”
  卫崇荣不高兴地鼓了鼓脸颊,心想卫昭这是什么习惯,没事竟然戏耍儿子,很好玩么?
  卫昭让人跟皇后打了声招呼,就带着卫崇荣出宫了。他们是微服出行的,身边连个侍从都没带,让不习惯被人跟随的卫崇荣心情有所好转。
  “爹爹,你要带我去哪里玩?”手里举着一串卫昭强行塞过来的糖葫芦,卫崇荣没话找话说,他在渝京生活了近二十年,岂能看不出来,卫昭带着他走的,是去昭阳侯府方向的路。
  卫昭可不像他儿子那样矜持,三下五除二就把手上的一串糖葫芦吞下肚了,拍拍手回答道:“我们到昭阳侯府,看看情儿去。”
  卫崇荣了然地点点头。从他们进京起,就听说君情身体不好,卫昭还说过要去看他,但是住在长宁王府的半个月,卫昭压根儿就没出过门。之后卫昭回宫,随即就是大病一场,差点丧命,君情竟然也没进宫看过他,如果不是病得厉害,以他和卫昭的交情,似乎有点说不过去,可是看卫昭脸上的表情,又是毫无忧色,卫崇荣就有点看不懂了。
  两人往前走了不远,卫昭又看上了五味斋的酥糖,他问卫崇荣:“荣儿,这家店的酥糖特别好吃,我们买点尝尝?”说完不等卫崇荣回答,就直接排队去了。
  卫崇荣拿着好容易吃下去一颗的糖葫芦,面上的表情快要崩溃了,谁能告诉他,卫昭为何对甜食如此情有独钟,他一点都不喜欢吃甜食好不好,又甜又腻,难受死了。
  卫昭买好酥糖回来,看到卫崇荣的糖葫芦只吃了一颗,很不爽地瞥了他一眼。卫崇荣眨眨眼,委屈道:“爹爹,牙疼,我不想吃糖了。”
  卫昭不说话,伸手接过卫崇荣手上的糖葫芦,帮他吃掉了。于是卫崇荣就在想,卫昭小时候,为了保住他的牙齿,皇帝和皇后肯定头痛死了,这些年在扶余,也真是难为他了。
  昭阳侯府毗邻皇城,从白虎门出来不远就到了,位置相当不错,和长宁王府隔得也不远。由于君华的缘故,卫崇荣以前来过侯府几次,对此并不陌生。
  故地重游,看着美轮美奂,除了仪制所限比起宫里也是丝毫不差的昭阳侯府,卫崇荣必须承认,卫夙对君临的偏爱,远非常人能及,就是卫明和卫昭,也未必比得过他。
  除了开国时的四王八公,在大衍皇朝,能靠军功取得的最高爵位便是侯爵。不过同是侯爵,也有食邑数量的差异,最少的只有几百户,大多数人是在一两千户,只有昭阳侯,是罕见的万户侯。
  君临在世的时候,昭阳侯的食邑从最初的八百户,一路往上增长,最终达到两万三千户。君临不幸病逝,年仅三岁的独子君情袭爵,卫夙把对君临的喜爱,全部转移到了君情身上。
  从小跟卫昭一起养在皇后身边就不说了,卫夙生怕在钱银上委屈了君情,不断找各种理由给他加封,到君情从宫里出来,他的食邑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三万户,这是大衍开国至今从未有过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