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御山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御山河- 第5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纪摒住了呼吸,一遍遍的对照两个地图。同时脑海中回响能对自己有帮助的东西。不过这一次,杨纪远没有那么幸运。

两张地图九成以上都是变化的。杨纪想在这些混乱的地形中寻找出第三个点,根本没有那么容易。

而杨纪到现在为止。到过的地方也很有限。只有晋安城、平川城和琅琊城。这些本朝建立的城池是完全不能做为依据。

而当杨纪查探的时候,杨纪更发现了一个让自己有些毛骨悚然的东西:

“不对,前朝的琅琊郡和本朝的琅琊郡,其区域范围,根本不是一个大小!”

这个发现令杨纪措手不及,暗叫糟糕。他一直受前任老司丞和琅琊这两个字名字的影响。下意识的就认为两个郡是同一个概念。却恰恰忽略了本来不应该忽略的事实,——前朝的郡县制度和本朝根本不同。

前朝的那个琅琊郡区域,要比现在的琅琊郡范围大得多大。也就是说,两者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糟糕!”

杨纪一下子变了脸色。虽然确定了两个点,但这也意味着,如果他想凭借这两个点就来确定前朝农桑古库的位置,误差范围可能会大的吓人。

从几千里,到七八千里……,在准备的知道前朝琅琊郡的意义和范围之前。这是完全可能的。

这么大的误差,自己什么也不干,可能在那片群山里找上五六年也不一定找得到。

现在,杨纪基本可以确定,只怕老司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点。他只想着找农桑古洞,只想着绘制出两张地图,却从来没有想到,前朝的琅琊郡和本朝的琅琊郡根本不是一个概念。

虽然沿用了相同的名字。但如果不意识到这点,老司丞恐怕到死都找不到准确位置。

“这下麻烦了。”

杨纪感觉阵阵的棘手:“这张地图根本是不能要的。不知道前朝的琅琊郡郡制范围和地形。根本没有办法绘制出准确的对比地图。”

杨纪放下图纸,揉了揉眉心。感觉额头阵阵疼痛。老司丞虽然解决了九成多的堪绘工作,但却留下了一个难以解决的难题。

不找到前朝的准确郡制,了解前朝琅琊郡的真正意义,这对比的工作完全没法进行。这简直成了一道摆在杨纪面前的高墙天堑,难以跨越。

“真是个大麻烦啊。我虽然有心帮忙。但这样根本就没用了。——这让我怎么去确定琅琊古库的位置啊。”

杨纪心中阵阵棘手。地形,琅琊郡的意义和概念也不同……,这根本就没有办法借鉴啊。

油灯光里,杨纪盯着桌子上的两张图纸,一动不动。好像化为雕塑了一样。把两张图纸看了一遍又一遍,杨纪还是找不出丝毫的线索!

“真是难办啊。这样子是永远找不出农桑古库的。”

杨纪心中叹息不已。

老司丞用了一生的时间去堪绘,找寻那座农桑古库。杨纪不像让一个老人毕生的努力和坚持就这么白费。

一遍又一遍的试图找寻,但杨纪脑海中还是一片空白,找不出一点点破解的线索。

就这么待在农桑司衙门里,杨纪一动不动,时间仿佛凝固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杨纪几乎都快要放弃的时候,突然之间,目光掠过两张地图上两段相似的海岸线,刹那间,仿佛一道高压电流掠过身体,杨纪浑身一颤,眼光跳动了两下,一下子恢复了生气。

“海岸线,对了,海岸线啊……,我怎么就忘了这个!”

杨纪看着两张地图上相似的两段海岸线,心中陡然激动起来。能够做参考物的不止是山脉、城池、旋涡、坟场……,还有这些不太会被人注意到的海岸线。

太渊洲是东部边陲,濒临东海。

琅琊郡也有一部分是靠近海洋的。一千多年的时间,陆海撞击、挤压,海岸线已经变形了许多。但是和陆地相比,这种变化又消失了一些。

在漫长的海岩线中,总有那么一点是不会变化的。而现在,这处地方恰恰就出现在杨纪的眼皮底下。

“哈哈哈,找到了。我找到了!……”

杨纪心中顿时兴奋起来。手掌一扬,从笔架上取过笔,握在手里。又另外抓过一张空白的纸,摊在桌面上。

杨纪重新在空白的图纸上书画起来。

找到了三个相似的地方,杨纪不止可以重新确定琅琊郡的尺寸,和前朝地图定在同样的尺度。而且还可以反推出农桑古洞的位置。

这一次杨纪的速度很快,大约一盏茶后,一张全新的地图出现在杨纪面前。这张地图和老司丞画的前朝地图尺度上完全是一样的。

尺度确定后。明显可以看出,本朝的琅琊郡是没有前朝大的。如果不知道这一点,寻找农桑古库完全是妄想。

“准确的地图已经画出来了。……那么接下来就是确定农桑古库的位置了。这个就容易多了。”

杨纪微微一笑,提起笔,在新地图的西北角点了一下,留下了一个浓浓的墨迹。

“不知道那里面到底有什么?”

看向门外微亮的光芒,杨纪心中突然升出了一股浓浓的期待。老司丞的笔记里提到,农桑古库里不止是放了一些农田水利的用具,而且好像还有战乱末期。前朝官府的东西……

从琅琊郡出发,大约两百里,进入一处深山,那里崇山峻岭,青山之间,周围一条条溪涧穿行而过。

“就是这里了。”

杨纪拿着地图,站在一处玉带般蜿蜒而过的溪流上,脚底踏着恒河般的细沙。仰望着眼前险峻无比,直插天空的高山。心中暗暗道。

从杨纪的角度望过去,这一片的山峰高耸入云,顶端云雾绕雾。一看就给人一种难以攀登,望而兴叹的感觉。

大汉皇朝虽然开创一千多年,但是深山之中不适宜种植,依然有大量生机勃勃的原始森林。

这里就是其中之一。

山林茂密。耳中隐隐传来阵阵猛兽的声音。杨纪站在这片溪涧之中,心中感概不已:

“这里距离琅琊郡这么远,又有猛兽出没。也难怪本朝最初几位农桑司丞会最后书中感叹艰难。最后还丢失了这处农桑古洞的位置。”

一千多年前,琅琊城草创,还是百废待兴的时候。城主府这些地方都不见建好了。更别说是容纳农桑司的府库了。

杨纪心中揣测。那几位农桑司必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每次用完之后,又把东西放回这里。毕竟,风吹日晒雨淋,没有好得保养,那些农田水利用具会损耗的很快。

“地点已经确定,能不能找到,就看天意了。”

杨纪沉默片刻,拿出老司丞堪绘的地形图,开始寻找农桑古库的位置。这些描绘极其详细的地图,这个时候发挥了最佳的用途。

“虽然还是很难找,但至少已经确定了地方。余下的就是耐心了。”

杨纪一边看着图纸,一边暗暗道。

“嗖!”

杨纪身躯一晃,飞身纵上涧边的岩块,然后进入了群山之中。即便确定了地点,想要找到农桑古库依然不是件容易的事。

“老司丞的书页里提到了顶部厚厚的岩石,提到了山洞,那肯定是在山上。而山顶肯定是可以排阵。”

杨纪一边走,一边回想老司丞搜集的那些资料内容。要想从这片群山中找出农桑古库,没有智慧是不行的:

“另外,那些资料里还提到了藤蔓。藤蔓肯定要有泥土,而且潮湿背阴的地方长得最茂盛。但是考虑到农具的保持,太过潮汐容易损毁农具,更别说农桑古库里还有一些前朝书藉。若是太过潮汐,这些书藉首先就会损毁。前朝的官员不可能不考虑到这点。”

“所以那个古库的位置一定是在干躁、通风,向阳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最好的保持东西。”

……

第三百四十二章农桑古洞(三)

杨纪想到这里,长袖一甩,突然纵身跳上最近的一颗树梢。咝!一条斑斓的青蛇缠在树枝上突然飞扑而来,蛇吻张开,露出两根巨大锋利的白牙。

啪,杨纪连看都没看。手指一弹,一团血气弹在青蛇身上,立即弹得它骨软酥麻,掉落下来。

杨纪纵开身子,几个起落,如同一只大鸟般向最高处的山顶掠过。只是一会儿的功夫,杨纪便抵达了云雾缭绕的山顶。

居高临下,四处望了一眼,阳光、雨水、背阴、向阳,还有满空呼呼的风声,所有一切尽收眼底。

杨纪站在最高的树梢,闭上眼睛,庞大的精神力迅速运转,将整片群山、山谷投影到脑海中,再将阳光、山风加进去。

不过片刻的时候,杨纪立即确定了三四个农桑古库可能所在的位置。

“走!”

杨纪衣袍猎猎,展开身法,一溜烟般的掠下了山顶。三四个区域位置,一个个的排查。

一个时辰后,杨纪终于停了下来。

这是一处光滑的峭壁,峭壁上爬满了植物藤蔓,密密麻麻。峭壁下更是堆满了崖上坠下的巨石。要不是杨纪感知过人,还根本发现不了。

“藏的还真是够隐蔽,若不是有线索可寻,去哪里去找它。”

杨纪微微一笑,嗖!一柄飞剑仿佛蛟龙般从袖中飞出,在空中绕匝一圈,剑光过处,峭壁上密密麻麻的绿色藤蔓全部萎顿于地,洒在地面的巨石上。

藤蔓落下。杨纪眼前立即出现了一个拱形的古洞。古洞有两丈多高,底端被岩石掩埋。上面几个苍劲的大字:大周琅琊,农桑洞库!

八个字苍劲雄浑,像是被人用手指刻划上去的,流露出阵阵古朴之风。

看到这八字。杨纪心中一片喜悦,这段时间的辛苦终于结果。只看这几个字,杨纪就知道自己没有找错。

“老司丞,我替你找到这个地方了。”

杨纪心中一喜,仔细的打量了一会儿,心中好奇大起。“不知道里面有什么。我先去里面看看,等探查清楚,确定了之后,再去通知农衙司的人。”

这般想着,杨纪衣袖一振。在洞库门口的巨石上一踮,杨纪飞身进入了洞库之中。

“好清凉。”

刚刚进洞,杨纪就感觉身上阵阵的清凉,却又不会感觉太冷。伸出手指,杨纪感觉有微微的细流从手指中间拂过,但是又不会太大。

杨纪不知道前朝的那些人是怎么做到的。但毫无疑问,这种环境非常适合保存农具和谷物。

这绝对不是随便建个房子就能比拟的。

“这个洞库确实有过人之处。一千多年的时间,却感觉不到腐朽的味道。前人的智慧。确实过人。”

杨纪听着自己的脚步声,一边前进,一边好奇的打量四方。老司丞搜集的那些记载确实没有错。这里面确实和书藉记载的很相像。

当然,中间口耳相传的讹误是免不了的。

“那应该就是书里说的龙骨吧!”

一片黑色的钢铁条纵横交错,如同怪兽的骨架迎面而来。杨纪抬头看着,仔细打量,心中升起一种奇异的感觉。

刚刚跨进洞府的时候,根本没有太大感觉。良好的通风。干躁的环境,感觉也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但是走到这里的时候。一种古朴感觉味道迎面而来。这些高架在上面,支撑整个洞库。让上面的岩石不掉下来的黑色龙骨和本朝的味道、风格完全不样。

顺着黑色的龙骨往里走进去,感觉好像跨越了时代,逆着漫漫的时间长河,返回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前朝世代。

那些黑色的钢铁龙骨乍一看漆黑一片,但是稍一仔细看,上面其实有许多的铭文和图腾,带着浓烈的前朝风格。

“单看这座洞库,建造的水平极高。这些黑色龙骨,看起来倒是朝廷那些高炉炼造的钢铁。但是看起来品质还要更高一些。”

杨纪仰头看着上方,脑海中此起彼伏。关于前朝的资料,在本朝非常稀少,零零散散,并没有详细的细叙。大多数都是口耳相传的一点朦胧印象。

杨纪以前读书,偶尔看过一两本。也是边边角角,还是云里雾里的那种。但是看着头顶的这些纵横交错的黑色龙骨,杨纪恍惚间仿佛看到了一千年前,另一个强大的朝代印记。

至少,过了一千多年了。大汉皇朝的农田水利方面还是比不过前朝。甚至老司丞梦魅以求、念念不忘的异谷,也是前朝的产物。

看着这些活生生的前朝遗物,杨纪恍然惊觉,那个已经消逝的王朝,似乎根本不像自己想像的那般腐朽和弱小。

在某些方面,它的技艺水平似乎还要远远超过了大汉皇朝。

“前朝的实力看起来并不比本朝弱小,那它到底是怎么消失的?”

杨纪脑海中下意识的掠过一个念头,恍然惊觉,杨纪才感觉到危险。大汉皇朝是取代前朝而立的,探究前朝的灭亡的原因,在朝廷内是非常危险的。

定了定神,杨纪继续往前行去。不一会儿,两排古朴的栏杆印入眼帘,栏杆上两尊小麒麟矗立上面,栩栩如生。

“真的是一模一样。”

杨纪看着石麒麟瞎掉的一只眼睛,心中赞叹不已。老司丞们口耳相传,传下来的说法,确实是真的。

杨纪摸了摸石麒麟,顺着栏杆,迈上下坡的台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