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圣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医圣记- 第2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话,她又不能跟太医说。

    规矩就是规矩。

    陈璟就点点头,道:“好了,娘娘,已经诊断好了,请娘娘歇息。”

    然后,陈璟起身,就要退出去。

    杨之舟给他使了个眼色。

    陈璟就明白,他先出来,回到了太后的主殿。

    约莫半盏茶的功夫,太后和杨之舟才出来。

    太后仍是那么温婉谦和,问陈璟:“陆昭仪情况如何?”

    陈璟语气恭敬道:“太后,国老,陆昭仪并不是有早产的迹象,她是流产的迹象。假如不治疗,可能”

    陆昭仪是先兆性晚期流产。

    太后和杨之舟都惊愕。

    两人好似被这么打击了一下,怔怔看着陈璟,脸色微变。

    早产,只是生出个不健康的孩子。假如那孩子福运好,兴许还能养活。但是,流产就等于产下死婴了。

    这太严重了!

    ***你正在阅读;如有!  



第277章辩证

    第277章辩证

    陆昭仪有先兆晚期流产的迹象,宫里的太医们和产婆们,竟然没有意识到。

    不过,也不能怪他们。

    太医们隔着锦幔诊病,又不能问一些尴尬的问题,所以他们光靠断脉,又经验不足的话,很难诊断准确。

    能得出“可能早产”这个结论的大夫,陈璟都觉得他非常了不起。

    不是医术不行,仅仅是内宫的诊断环境太差了。

    而产婆们,只是受到管理生产的训练,根本不算大夫。很多情况,她们不太清楚。这也就是为何宫里总是容易夭折孩子了。

    “流流产?”太后问陈璟。

    太后也知道,陆昭仪这胎乃是皇子,这是确定了。

    这个诊断没有错。

    陈璟给陆昭仪把脉,也确定她的确是怀了皇子。她这胎,还米有到不可挽救的地方。但是,接下来怎么挽救,陈璟觉得棘手。

    因为,总是很难见到她的面。

    皇帝至今无子,这个孩子必须保住。

    “是啊,可能会流产。”陈璟认真回答太后。

    “都都六个月大了,岂会流产?”太后惊讶问道。

    说罢,她自己也觉得这话糊涂了。宫里还有八个月落下死婴的妃子们,所以六个月流产很正常。

    她是太着急了。

    宫里去年到现在,有二十多位妃子,独独这个进宫不久的陆昭仪有了身孕。

    皇帝子嗣单薄,宫里可能风水不好,妃子们难以怀上。哪怕怀上了,也难以养活,太后的心都急碎了。

    “太后娘娘,陆昭仪从前身体就不好,年纪又小,故而胎不稳。一直以来,辛辛苦苦,熬到了今日。若是用药调理,保住这孩子不难。”陈璟道。

    虽然不难,却需要花很长的时间,至少要到皇子落地,就需要三个月。

    陈璟想到,现在已经五月了。等陆昭仪的孩子落地,至少八月下旬;再启程回望县,路上耽误两个月,就要到冬月。

    一年就这么过去了。

    他去年在两浙路打下的名声,可能要淡漠些。

    陈璟微微叹了口气。

    “当真么?”太后顿时一喜,看着陈璟问道。

    陈璟已经答应了,自然要保住这个孩子,让他顺利生下来。

    杨之舟是陈璟的朋友,更是陈璟的靠山。不管是出于友情还是私心,陈璟都必须帮他。哪怕耽误再久,也在所不惜。

    “是!”陈璟对太后道,“只是,草民乃乡野村夫,不通礼数,不能像京里的御医们那样知道规矩。若是哪里唐突,还请太后饶草民一命。”

    太后就想到陈璟方才问陆昭仪“下面”这种话。

    这的确比较唐突。

    太后想了下,道:“能保住陆昭仪这胎要紧,其他的,以后再说。”

    她没有答应陈璟。

    杨之舟一直站在旁边,没有开口。

    他方才沉重的神色,已经完全缓和,脸上有了几分轻松。

    杨之舟对陈璟的医术非常信任,他觉得陈璟说了可以帮陆昭仪保胎,就一定可以的。所以,完全没有必要担心。

    这边诊断完毕,内侍进来,对太后娘娘和杨之舟道:“圣上在御书房,请杨国老带着神医过去问话。”

    杨之舟就带了陈璟,去了皇帝的御书房。

    见到皇帝之前,陈璟多少会在心里猜测他的模样。

    因为沈十娘,总觉得心里膈应。

    抬头瞧见皇帝,陈璟在心里微微冷笑了下。

    因为,和陈璟预想的一模一样。

    皇帝中等个子,消瘦得苍白,一副肾虚的模样。他虚得非常厉害,却经常服用补药,导致越发阴虚。

    陈璟终于明白,为什么杨之舟请他上京了。

    根本不是为了陆昭仪。

    陆昭仪的病,不过是皇帝对陈璟的测试,也是杨之舟说服皇帝的证据。只要陈璟治好了陆昭仪,一则对皇帝有功,二则让皇帝知道陈璟医术好,到时候他就可以给皇帝治病了。

    “你便是陈璟?”皇帝对陈璟道。

    他声音里透出天子的威严。

    陈璟答是。

    他心里,有点难以言喻的窒闷。

    “陆昭仪的胎,是如何光景,你仔细禀来。”皇帝道。

    陈璟心里不停告诉自己:“我是来治病了,患者大于一切,这是我的医德,我必须维护我最后的东西,人不能没有底线。”

    于是,他抛去杂念,认真把陆昭仪的病情,说给皇帝听。

    他甚至说了“先兆性晚期流产”这个词,也不管皇帝能不能听懂。

    “陆昭仪年纪轻,又生得单薄,气虚血弱。故而,血不能养胎,肝郁化火,胆失宁谧所致。此前,最应当益气养血、补血和营,清热除烦。”陈璟道。

    他非常仔细把陆昭仪的情况,解释给皇帝听。

    皇帝则微微蹙眉,道:“太医院的御医们,也说是要养血,这些日子从来未断过药。不知你可有其他良方?”

    皇帝觉得陆昭仪的情况,养血是无用的。

    可能需要其他手段,才可以把这胎保住。

    哪怕不能等到瓜熟蒂落,也要个活的皇子。无奈之中,早产勉强可以接受,流产却是万万不行。

    皇帝甚至没怎么对陈璟的说辞动心。

    这些话,太医们多少提及。

    “草民的意思说,清热除烦,再补血和营。”陈璟道。

    他怕皇帝大惊小怪。

    陆昭仪状态很差,假如给她用清热的药,比如竹茹、黄连甚至丹砂等,听上去有点危急,像是虎狼之药。

    太医院的御医们,绝对不会开这么几味药,因为陆昭仪是孕妇,孕妇恐怖承受不起。

    在宫里行走,有功难以得赏,有过却是要赔上身家性命,甚至全家、全族的性命。故而,太医们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他们非常保守。

    所以,宫里经常一点小病就死人,听起来虽然有点滑稽可笑,却是实实在在的。

    江南不少名医,名气不在御医们之下,却没人愿意到京里,来讨这口营生,也是因为如此。御医,是最难当的。

    “怎么个清热?”皇帝问陈璟。

    然后,他没等陈璟回答,就道,“朕也不通医理,你说了什么,朕也不甚明白。”

    然后喊了他的心腹内侍,对内侍道,“去趟太医院,把提点、两位院判,和太医院们妇人科的太医们,都请过来。”

    皇帝想让陈璟辩证。

    辩证,在看病的过程中是家常便饭。

    这是中医的特色,从古至今都是这样。

    在大户人家行走,他们都会请三四个大夫,让他们相互辩证。谁的说法更有说服力,谁才可以给病人开方子。

    这不仅仅需要考验大夫的医术,还需要考验他们的口才。

    陈璟行医这两年,遇到辩证的时候不多。因为,他的医案总是很惊艳,很多病家都是到了最后关头,才慕名来请陈璟的。

    到了京里,却需要和京城的大夫们辩证一番,陈璟倒也觉得不错。

    片刻之后,进来*个大夫。

    其中,就是宋宗信,就是宋左院判,半年前在杭州差点把周温荣治死的那位院判大人。

    宋左院判也认识陈璟。

    一时间,他眉宇间添了愤怒。

    ****你正在阅读;如有!  



第278章改了口风

    第278章改了口风

    宋左院判瞧见陈璟,眉宇间顿时有了几分怒色。

    陈璟让他在江南丢尽了脸。

    听说江南那些大夫们,至今还在看宋左院判的笑话呢。

    他们宋氏医学传家,宋左院判丢了那么大的脸,简直给祖宗抹黑,回京之后他也被父亲和叔父们狠狠骂了一顿。

    “周宸的儿子,明明死了。假如陈央及不出手,很快就死透了,到时候神仙也救不了!”宋左院判暗想。

    他觉得是陈璟衬托得更加无用。

    他心思转得很快,表情却是一瞬间,很快就收敛好了怒色。

    在天子更前,没人敢嚣张。

    “诸位大人,这位是陈璟,江南来的名医。”等大家来来齐了,内侍先给皇帝行礼,然后把陈璟介绍给大家。

    他也替陈璟介绍太医院的人。

    太医院的人,包括提点,等于太医院的院长;左右院判,等于太医院的两位副院长;七位妇人科的大夫,等于是各位专家。

    他们平均年纪在四十五以上。

    “哪里来的名医,这般年轻?”众人太医都想。

    若不是在御书房,他们都感觉自己被戏弄了。

    这就是陈璟的遭遇。因为他的年纪,不管走到哪里,都好似要重头开始,才能赢得尊重。如果不甘心囿于江南一隅,就必须经历这些。

    所以,陈璟也不觉得烦躁,打起精神和他们应对。

    皇帝独坐,目光炯炯看着他们,很好奇陈璟的本事;杨之舟立在离书案不远处的地方,脸色收敛。看不出情绪。

    诸位大夫和陈璟一样,站在在御书房的大殿中央,等内侍说完了情况。就开始就陆昭仪的病情,进行辩证。

    他们都给陆昭仪诊治过。对陆昭仪的脉案非常熟悉。

    众多太医们一致认定:陆昭仪虽然状态不好,可能面前早产,但是没有流产的危险,更不会危急性命。

    他们必须这么认定。

    因为,陆昭仪自从怀孕,就是他们照料的。

    一路照料到了六个月多,突然说要流产了?

    那岂不是欺君大罪?

    无论如何,都要尽力保住这个孩子。让孩子顺利生下来。太医院的提点大人,也是学过妇人科的。

    他有把握。

    而陈璟,认定要流产,就是这几日的事。

    胎儿已经危在旦夕。

    所以,他们就陆昭仪这胎,到底是会早产还是流产,进行了辩证。

    首先,陈璟和诸位太医都承认,陆昭仪体内有热。

    “妊娠后经血不泄、内聚养胎。因为胎内滞留了气血,藴化内热。伤及阳络,肝气受阻,故而腑气不通。胃气不升。

    娘娘胃气不升,又导致气血不足以养胎。故而,养血乃是根本。气血足,内热在瓜熟蒂落之际,自然消弭。

    娘娘乃千金之躯,若是贸然用了寒凉之药,对胎儿大有危害。故而,老臣等人只敢用清泄之药,不管用清凉之药。”提点代替诸位太医。先开口道。

    他也认为陆昭仪体内有热。

    内热,如果不是特别严重。用些清泄的药,可以把内热通过下便之类的排出去。

    “老臣以为。娘娘此前,应该安五脏、合心志。温热平肝之药,最是适合。甘草汤可以再吃几贴。”提点又道。

    孕妇,一切以保守为主。

    若是陆昭仪没有出现宫缩的情况,陈璟也同意。

    但是,陆昭仪已经频繁宫缩,即将流产。

    一切保守的治疗,都不足以保住那个孩子。

    等太医院的人说完,陈璟上前道:“娘娘如今出现了腹痛,足见情况危急。娘娘的内热,在胆,不在肝。”

    太医院的人以为,陆昭仪的内热在肝,陈璟觉得在胆。

    孕妇干热,会面色浮红,妊娠恶阻,头晕燥热,睡眠不稳。但是,胆热也有这些症状。

    “若是肝有热,脉象弦滑且大;若是胆有热,脉象弦滑且数,诸位赞同我的说法么?”陈璟问道。

    太医院的众人听了,都微微颔首。

    这个说法无疑是赞同的。

    只是,脉弦滑且大,和脉弦滑且数,又是很难区分的。

    “不如,再去给娘娘请脉?”有人提议。

    皇帝想了想,赞同了。

    又不能所有太医都去,就只派了陈璟和提点去。

    这位提点大人姓卢,今年六十五岁。他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