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圣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医圣记- 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璟狐惑,打开信来看。

    ***(未完待续)  



第218章剩余

    第218章

    陈璟收到的信,是个简易的信封。

    打开信封,先露出一张名帖,是杨之舟的。而后,才是一封信,不长,寥寥半张纸。

    是杨之舟写给陈璟的。

    京里急事,杨之舟今天黎明就启程去明州,再从明州坐船回京。他在信里,嘱咐陈璟踏实耐心,好好经营药铺;又说将来李八郎进京赶考,希望陈璟可以同行,去京里见面。

    杨之舟怕他府上的门房不肯通禀,故而留下了名帖,给陈璟他们做个引荐。

    “走了啊?”陈璟叹了口气。

    想到去年那无聊寂寞的半年,都是跟着杨之舟下棋打发日子。

    陡然这老爷子回京了

    陈璟把名帖交给清筠:“你帮我仔细收起来,这个非常贵重。”

    清筠道是。

    她用了丝帕,先裹了两层,仔细包起来,再放到了箱笼最底下,上了锁。

    陈璟洗漱一番,去了外院。

    李八郎和王檀、陈文恭昨日上山,还没有回来。陈璟又进去内院,和李氏、蓉儿用了早膳。

    “老太爷一走,旌忠巷不成样子。”早膳后,李氏跟陈璟说话,“昨日灵堂后面的厢房,差点走水。”

    “啊?”陈璟微讶。

    “那个厢房,是你大伯他们落脚议事的地方,也可以小憩。不知是那个失手打了灯,油全倒在桌子上,先把桌子烧了。要不是凑巧有人路过,听到了异味,那屋子都要烧起来。”李氏道。

    没有烧起来,也是万幸。

    那厢房紧挨着灵堂。若是着火。灵堂都要烧起来的。

    想想也是后怕。

    “还在停灵,家里人来客往,事务繁杂。正是兵荒马乱的时候,应该万分小心才是。”陈璟道。

    李氏赞同。又道:“伯祖父在世的时候,总说访里能干机灵。如今,不过是一个丧事,他就办得糊里糊涂的,杂乱不成章法。旌忠巷上下、内外,都乱了套。”

    李氏觉得陈二没有能力。他的本事,都是旁人捧伯祖父,故意顺从他的。等伯祖父一去。家里下面管事的人不满意陈二,稍微不配合,陈二的管理能力就捉襟见肘。

    陈璟没说什么。

    李氏说了几句闲话,起身喊了蓉儿,要去旌忠巷。

    “你上午可要去?”李氏问陈璟。

    “我先去药铺。”陈璟道,“若是有事,七哥会派人告诉我。若是没事,我就不去了,省得其他人看到我心烦。”

    旌忠巷那边,除了三叔和陈七。其他人都不待见陈璟。

    李氏还好,内院的女人们心善,可怜李氏的丈夫确定了失踪。有点心疼她,不忍心她为难她。

    “也好。”李氏道。

    然后,她又道,“这些日子,且要忍耐忍耐。咱们家艰难的时候,伯祖父没少帮着。他的灵堂前,别闹事,搅得他黄泉路不得安宁。”

    “我知道。”陈璟道。

    他亲自送李氏和蓉儿出门。

    而后,他闲步到了药铺。

    上午有几个抓药的人。倪先生站在柜台后面,帮忙取药。而朱鹤却不在大堂里。

    小伙计阿来见陈璟进来。连忙迎了陈璟,笑着对陈璟道:“东家。又有人从外地赶过来买药,掌柜的在上楼接待他们,您可要去瞧瞧?”

    他们铺子里现在卖药,没什么生意可谈,只卖试用的。要是觉得好,以后再商定定期供货,不是这样零卖。

    这是陈璟的打算,朱鹤他们也支持。

    “不去了。”陈璟道,“朱掌柜接待即可。”

    陈璟替代了倪先生,帮忙取药,让倪先生回去坐着问诊。

    忙了一会儿,朱鹤带着一老一少下楼。

    朱鹤天生笑容,慈眉善目,很容易获得别人的信任。两刻钟的闲谈,买药的人已经和朱鹤很熟稔。

    “东家。”朱鹤一眼瞧见了陈璟,喊了他。

    陈璟也从柜台后面走出了。

    “东家,这二位是湖州来的,也是姓陈,和东家是本家。”朱鹤笑着对陈璟道,把两位买药的引荐给陈璟。

    陈璟也客气一番,说了几句话。

    买药的人见掌柜和善,东家热情,心里对玉和堂也放心了很多。

    说了几句闲话,客人告辞。

    “从湖州来的?”等客人走了,陈璟问朱鹤,“湖州那边的药铺有多少家,来了几家?”

    朱鹤顿了下,笑道:“那边的药铺多少,我并不知道。这是湖州过来的第一家,故而我让利三分,希望在湖州有个口碑。”

    陈璟赞许,说朱鹤做得很好。

    正巧空闲,陈璟让朱鹤上楼,说了说这些日子过来买成药的药铺,具体有多少家,都是那些地方的。

    朱鹤就拿了他自己记录的账本,跟着陈璟上了楼。

    “一共九家。”朱鹤念给陈璟听,“越州三家、苏州两家、湖州一家、剩下的三家是明州的。”

    明州也有很多县城。

    除了明州城里的,也是从县城赶过来买药的。

    “嗯,不错了。”陈璟道,“咱们药铺开到现在,不过半年,已经有了这样的成效,很好。”

    朱鹤微笑。

    从这些小事上,朱鹤可以看得出,陈璟是个踏实做生意的,不好高骛远。一般的铺子刚刚开业,总有几个月甚至几年的艰难,不能期望太高。

    现在成药卖得并不算太好。但是考虑到铺子的年月和名气,能有这样的销量,已经是很难得了。

    “成了,您下去忙吧。”陈璟看完了,对朱鹤道。

    朱鹤道是,下楼去了。

    清筠和薛灿中就在隔壁做账房。陈璟踱步进去,又和薛灿中聊了几句,得知这几个月的进项不算太多,有点停滞,还不如开业的第一个月。

    陈璟也说很正常,让薛灿中不必多想。

    “东家,婢子有话同您说。”清筠拿了账本,对陈璟道。

    她要私下里和陈璟说话。

    陈璟就跟着她,再次去了隔壁的厢房。

    “东家,咱们没多少钱了。”清筠把账本推给陈璟看。这些日子,清筠在整理从清江回来的账目,已经算清了。

    陈璟有多少家底,也是清筠管着,她最清楚不过了。

    上次陈璟赚回来的十多万两,买人参、牛黄、天麻等昂贵药材,已经耗去了全部。加上这次的牛黄,如今没剩下多少。

    “还剩多少?”陈璟问。

    清筠稍微想了想,压低了声音,在陈璟耳边低语:“六千两。”

    这是当前陈璟的全部家当。

    “下次再去进药,不能再进名贵药材了。”清筠道,“那么这六千两,还能撑七八个到一年。东家,咱们这几个月,只有几十两的进项。”

    就是说,本钱都快要没了。

    清筠很担心。

    “没事,很快就有钱了。”陈璟笑着道,“咱们不是买了那么多的牛黄吗?用不了多久,那些牛黄就会变成银子,你放宽心吧。”

    陈璟的话,清筠什么都信的。

    她听到陈璟如此说,清筠陡然就宽松了,露出一个浅浅的笑容。

    陈璟摸了下她的头发,起身道:“我出去一趟,晚些时候直接回家,不到铺子里来了。晚上关门,你自己回家,路上慢点。”

    从药铺到锦里巷,都是繁华热闹地带,不过片刻的路程。

    清筠也是走惯的。

    “是。”清筠温顺答应着。

    陈璟出了药铺。他心里想着,只剩下六千两了啊,万一有个什么事,都措手不及呢。若是没事,顺顺利利的,一年半载不愁的。到了一年半载,药铺的盈利也可以积累一笔钱。

    “还是不能这么想。”陈璟心道,“做生意哪有平顺的时候?还是要赶紧买成药要紧”

    他想着,信步走到了牙行,找到了孙伶牙。

    孙伶牙是陈璟比较欣赏的一个人。

    看到陈璟,孙伶牙也是高兴,笑着叫了声陈东家:“您最近又有生意关照小人?”

    “出去喝茶,慢慢说。”陈璟道。

    孙伶牙顿时心花怒放。既然要慢慢说,自然是大生意了。陈璟买宅子,都是现银,最是爽利的,孙伶牙很喜欢他。

    当即,孙伶牙就收拾收拾,跟陈璟出门了。

    他们在街上找了间茶楼坐下。

    “陈东家,您这次打算买什么样的宅子?”坐定之后,孙伶牙寒暄几句,就迫不及待问陈璟。

    陈璟笑了笑,道:“我这次不是买宅子,我有笔更大的买卖找你!”

    ***(未完待续)  



第219章推销

    第219章推销

    大生意?

    孙伶牙不由搓了搓手,心里乐开了花。

    跟陈璟做生意,大有赚头,这是个难得的爽快人。

    “什么大生意啊?”孙伶牙问陈璟。

    陈璟却没接话。他慢悠悠将一杯茶送到了唇边,用茶盖轻轻拨动杯中的浮叶,热茶明香四溢。陈璟喝了两口,这才放下茶盏。

    他这么慢吞吞的,更是勾起了孙伶牙的好奇心。

    “陈东家,不管什么生意,您只管告诉我。哪怕再难办,我也竭尽全力。”孙伶牙又道。

    他以为陈璟是难以启齿。

    陈璟笑了笑,道:“是有点难办——孙伶牙,你想过换个营生么?”

    孙伶牙愣住。

    每个行当,自然都有每个行当的艰难。牙行的难处,当然也有。但是男人需得养家糊口,混碗饭吃,哪怕艰难也要做下去。

    换个营生,哪有那么容易?

    当然,若是有门路,又能赚更多的钱,自然是愿意了。

    无非就是钱的问题。

    “什么营生?”孙伶牙没有答应,先问陈璟。

    “到我的药铺来做事,你意下如何?”陈璟道。

    孙伶牙又是一愣。

    “陈东家,您拿小人取笑。药铺的,从先生到伙计,哪个不认得药?小人可是全数不知啊。”孙伶牙回神,笑道。

    他无法理解陈璟这话的含义了。

    “不用你认药。你还是和从前一样,与人打交道。”陈璟道,“月钱嘛,我每个月给你二十两。若是你做得好,咱们还可以再加钱”

    孙伶牙听了,不由怔住。

    二十两!

    坐堂的老先生也才这个钱吧?

    这位陈东家。是真的有钱啊!

    孙伶牙立马心动。可是他又觉得,自己没什么本事,就一张嘴皮子。凭什么值这个钱呢?这中间,肯定还有蹊跷。

    他咽了下口水。问陈璟:“小人不太懂陈东家的意思。”

    陈璟就和他慢慢说起来。

    “若是你愿意,你算是药铺的人,但是不用整日在铺子里。我需要你去两浙路各地,以后可能更远的地方,认识各家药铺的东家和掌柜,打听他们的消息,甚至把咱们玉和堂介绍给别人。”陈璟道。

    药铺的名声很重要,但是消极等待顾客上门。过程太慢。虽然这个时空没有主动上门推销的,一开始可能很艰难。

    但是玉和堂也不是籍籍无名的。

    陈璟在两浙路,还算有点小名气。

    有了这点小名气,再上门去推销,也许可以打开一条路。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要药好,能起到疗效。

    这种买卖的方式,现在还没有,刚开始可能会被很多人视为笑话。

    可是孙伶牙,用后世的话说。是个很成熟的推销者。陈璟和孙伶牙打交道,见过他为人处世的娴熟技巧。

    而药铺的其他人,大概抹不开面子。

    “您要小人去卖药?”孙伶牙终于听明白了。

    “正是。”陈璟道。

    孙伶牙有点怯场。

    这和摇铃串巷的郎中有什么不同呢?反正都是卖狗皮膏药的。正规的药铺。谁会要上门卖的药啊?

    人家自己没药吗?

    “这”孙伶牙犹豫着,“陈东家,没有这么卖的吧?您的药,卖给病家不行么,为何非要卖给药铺呢?那些药铺,要么是自家祖传的成药,要么从宗德堂进药”

    “若是不难做,我怎么会找到你呢?”陈璟笑道,“就是因为难。才托付给你。你的本事,我是见识过的。”

    孙伶牙又沉默了下。

    他想了很久。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样,你回头仔细想想我的话。不急着给我答复。”陈璟对他道,“考虑几天,再告诉我。”

    孙伶牙道是。

    其实,孙伶牙还是蛮信任陈璟的。陈璟是婉娘引荐的人,这点就可靠;而且,这段日子陈璟的名气越发大了,望县都知晓。

    陈璟开出的月钱也很高,换了任何地方也挣不了这么多钱。

    像孙伶牙,原本就是比商人的地位还要低。不管做什么难堪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