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相映生辉-外国文学与艺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相映生辉-外国文学与艺术-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称,史诗“摩诃婆罗多”意思是“伟大的婆罗族的故事”,所以印度人一直把这部史诗尊为“历史传说”。这部史诗内容庞杂,既有神话传说,英雄故事,又有宗教哲理,道德箴言,是继《吠陀》之后的古代印度社会和文化的百科全书。

  《摩诃婆罗多》原书共十八篇(后有第十九篇作为补遗):(一)始初篇,(二)大会篇,(三)森林篇,(四)毗罗吒篇,(五)斡旋篇,(六)毗湿摩篇,(七)德罗纳篇,(八)迦尔纳篇,(九)沙利耶篇,(十)夜袭篇, (十一)妇女篇,(十二)和平篇,(十三)教诫篇,(十四)马祭篇,(十五)林居篇,(十六)杵战篇,(十七)远行篇,(十八)升天篇。

  史诗的情节主干是描述婆罗多家族的俱卢支和般度支在俱卢之野的一场战争。奇武王有两个王后,分别生下持国和般度。持国生来眼瞎,由般度为王。般度生有五个儿子,称为般都族;持国生了一百个儿子,称为俱卢族。般度死合,由持国为王。不久,俱卢族的一百个王子和般度族的五个王子之间,由比武表演时产生的冲突而发展为争夺统治权的斗争。在长达十余年的明枪暗箭搏斗中,双方各有胜败,最后以延续十八天的残酷战争,结束了这场生死搏斗。结果,处于侵略地位的俱卢族的一百个王子全部葬身沙场,而处于自卫地位的般度族则荣获全胜。史诗中的般度族五个王子精诚团结,治国英明,不畏强暴,善于争取同盟军,在维护正义、反对侵略的斗争中表现了智勇双全的优良素质,创造了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以小胜大的范例,从而揭示了正义必胜、邪恶必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千古真理。这部史诗和另一部史诗《罗摩衍那》一起,成为印度文明发展的源头,影响了印度人的思想、生活和审美意识,激发起印度诗人、戏剧家和其他艺术家的创作灵感,为他们提供创作的题材和思想。

  《罗摩衍那》是“罗摩的传说”的意思。在史诗的第一篇和第七篇,叙述了这部史诗的作者蚁蛭仙人创作这部史诗的经过和原因。按史诗中的叙述,蚁蛭仙人为修炼苦行,长期伏地不动,以致周身堆满了蚂蚁构筑的土窝,故名蚁蛭仙人。在史诗中出现时,他已有几千岁的年纪了。史诗中的主要人物罗摩,经过苦难即位为王以后,怀疑他的妻子悉多不贞,就把已怀孕的悉多流放森林。蚁蛭仙人收留了她,还做了她生下的两个儿子的老师。蚁蛭仙人奉火神的启示,写了这部长诗,教悉多生下的两个儿子诵唱。后来,当罗摩正在举行盛大的马祭仪式时,他俩来到宫中诵唱这部史诗,罗摩听后,认下了他这两个儿子。

  全诗分为七篇,各篇的名字是:(一)童年篇,(二)阿逾陀篇,(三)森林篇, (四)猴国篇,(五)美妙篇,(六)战斗篇,(七)后篇。这部史诗,在情节构成方面,不是以事件为中心,而是以主人公罗摩的活动为中心;除了穿插其中的独立情节外,所有情节都是和他紧密相连的。主人公的活动决定着史诗的变化,史诗基本情节的某一部分则是为表现主人公某一侧面服务的。

  这部史诗通过罗摩与悉多悲欢离合的故事,给人们展示了上古生活的风貌。通过宫廷阴谋和猴国、楞伽城的故事,作者对暴虐阴险、奸诈的罗波那等人物进行了鞭挞,因为他们残暴无道、荒淫无耻、鱼肉百姓、煽动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与之相反,罗摩则是一个善良、勇敢、英明的君主,是人们理想的化身,故有“罗摩盛世”之称。

  这部史书在艺术技巧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尤其是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手法,把史诗中的人物性格、自然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具有文学和艺术的谐和美,成为印度文学创作的典范。

  印度艺术和文学的高度发展,是以印度的绘画、雕塑和建筑方面的理论著作和评论著作大量出现为条件的。绘画在印度流传的非常广泛,宫殿和寺院都装饰壁画,木制家具和棉布上都有图案。自然,印度也有一系列讲述绘画起源的神话故事,在这种五花八门的故事里,绘画的产生都是和塑造人的需要分不开的,有趣的是,这既是奇异的故事,又是艺术的创作。其中有一个关于绘画起源的神话故事还成了《毗湿奴德哈尔莫塔拉》一书的内容。这个故事说,贤人那拉衍那因为想让令人讨厌的天堂舞女感到羞愧,就以芒果汁当颜色,画了一个美女乌尔瓦什。民间艺人用成千上万的雕塑、连环雕刻和壁画装饰寺院,他们采用了大量神话和灿烂的民间幻想的题材,也采用了来自诗歌、风俗场面和描绘动植物的题材。类似这样的造型充满了生机、激情和天真,表现了文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和高度统一。

  古希腊的文学和艺术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的文学是欧洲最古老的文学,它对整个欧洲的文学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就形成了以克里特岛为中心,散布在爱琴海沿岸的爱琴文化。古希腊文学就是在爱琴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古希腊文学分为三个时期、即荷马时期,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

  荷马时期指公元前十二世纪至公元前八世纪。这是一个暴风骤雨式的历史动荡时期,战争频繁,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氏族公社制开始崩溃,逐渐向奴隶制过渡。这个时期文学的重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古希腊在这个时期创造了丰富优美的神话。在世界各民族的神话中,希腊神话发展得特别完美,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希腊神话受宗教的染指较少,因而典型地表现出人类童年时代的天真纯朴、活泼浪漫的特色,并充满着积极进取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心。希腊神话表现了人类在童年时代渴望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顽强意志和美好理想,与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中世纪基督教神话有本质的区别。古希腊神话具有人神同形同性的特点。古希腊神话中的神不是高不可攀的偶像,也不是主宰人类命运的绝对力量,而是同人一样,不仅有吃喝穿睡的生理需要,而且和人一样有七情六欲。人可以跟神对抗,跟神打仗,甚至把神杀得落荒而逃。这些特点充分显示出希腊神话的进步性和现实性。古希腊的神话形象生动,意境优美。在艺术手法上,既有浪漫主义的幻想夸张,又有现实主义的真实描写,象一幅幅反映古代劳动人民生活和斗争的色彩浓艳的风俗画,显示出丰姿多彩的艺术魅力。这一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是两部宏伟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修记》。

  古典时期指公元前八世纪至公元前四世纪。这是古希腊文学最繁荣的时期。其重要成就是戏剧,三大悲剧诗人和“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都出现在之一时期。由于私有制社会的产生和阶级矛盾的逐步激化,给社会生活造成了动荡不安的局面,因此抒情诗便应运而生,其中又分独唱与合唱两种,前者以女诗人萨福 (公元前612?——?)为代表,后者以品达(公元前522——前 422)为代表。此外,这一时期的散文(包括《伊索寓言》、希罗多德的历史著作和苏格拉底、狄摩西尼的演讲辞)和文艺理论 (代表人物有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希腊化时期指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前二世纪。随着奴隶制的衰落,这一时期希腊本土的文学也每况愈下,日渐出现衰落的景象,只有米南德的“新喜剧”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对罗马及近化欧洲的戏剧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古希腊的艺术,包括建筑,雕刻、绘画和工艺美术,在古代西方,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首先,希腊人粉碎了巫术的桎梏。自有人类以来,巫术就是使人成为依附于周围世界的一种力量。不论多么成熟,埃及人和加勒底人依然感到,在宇宙的巨大机械装置中,人不过是一枚轮牙而已,因而人类的智力,只能借助神力来缓和超自然力量的作用。为了凌驾于大自然,人类必须与神等同:法老即以人、神统一于己身使臣民确信现世和来世的。在古希腊的艺术里,人类不再倾向于与大自然精神的自我统一化,而试图以理智的手段凌驾于大自然,以便能够从其规律中吸取知识和力量。在古希腊人眼里,人类不再是神的创造物,于是他们便开始以自己的形象创造神。希腊万神殿 (Pantheon)将人类灵魂的才能和属性的化身统统置于其屋顶之下:智慧(雅典娜)、情感(阿佛洛狄忒)、侵略本能(阿瑞斯)、经商本领(赫耳墨斯)、创造才能 (阿波罗)和抒情力量(狄俄涅索斯)等。毕达哥拉斯(希腊哲学家)在力学中看到了事物的本质,从而预示了现代的发现精神。

  希腊并不否定超自然力量,而是将它转化为形象和神话。神秘与神话之大相径庭,犹如白昼和黑夜;神话并非完全不是信仰的对象 (尽管有知识的头脑固然认为不是,奥林匹斯诸神很快成为传说中的神)。原始的宗教出自恐惧。希腊的宗教、或不如说是神话,则来自理智和诗歌的结合,诗歌也许就是希腊奇迹的本质。人的观念,不论是感官或智力的,也不论是个人或社会的,无一不在希腊神话中找到其最初的表现。在广大的神人同形同性的形象体系中,宇宙万物具体化为形状,这一形象体系是造型艺术:诗歌和戏剧的无尽无止的推理源泉。盛行于原始时代的直观自然主义,在希腊艺术中变成了理性地有组织的现实主义。

  希腊天才的有力刺激,丰富了拜占庭艺术的复杂性。在西方,它一直潜伏着,直至引出文艺复兴的黎明。

  古希腊艺术也分为三个时期:古风时期、古典主义时期和希腊化时期。这三个时期的划分与文学时期的划分大体是一致的。

  威尼斯画家笔下的圣母形象

  文艺复兴时期,许多画家、雕刻家的作品都取材于《圣经》故事,而其中最常见的艺术形象就是圣母。但是,在不同风格的画家笔下,圣母所表达的形象也各有差异。

  在威尼斯画派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著名画家乔尔乔·巴尔巴利·达卡斯特弗兰科(1477——1510),于1505年曾创作过一幅名为《卡斯特弗兰科的圣母》的祭坛画。在这件作品里,乔尔乔尼 (画家的简称)几乎没有越出十五世纪的构图框框;画面中央是圣母,她的两侧是圣徒,圣母怀里抱着熟睡的圣子坐在高高的宝座上。宝座的靠背蒙着一块带有花纹的布 (威尼斯画家惯用的手法)。圣母若有所思地凝视着下方,目光射出了画面,所以没有发现站在宝座下面的两个圣徒——一个穿着呆板的、闪光的骑士盔甲,另一个穿着圣芳济派修士的服装。这几个人从外表上看,互不联系,而相同的各自沉思默想的情绪和复活节时的忧愁,则从心理上把他们彼此联系起来。在露台的石墙之外是一片阳光灿烂的景色,寂静无声。画家画中的风景,是一种提高作品感染力的手段。

  另一名威尼斯画家和色彩大师提香·维切里奥(1485——1576)在1526年绘制了《比萨罗家族的圣母》这幅名画。在这幅画里,提香革新了古老的祭坛的构图形式,在群像构图中加进了无拘无束的、自然的因素。圣母 (通常在中央)被移到右侧,她周围的圣徒也很分散且不对称,中间拿书的老者圣马尔克被分离出来,引人注目。比萨罗及其全家跪在圣母面前。柱廊的大理石圆柱、满布乌云的天空,胜利的旗帜和服装的色彩搭配都给画面增添了隆重的气氛。

  保罗·委罗奈斯 (1528——1588)也是威尼斯画家,他以独特的构图技巧,巧妙自如的把《库钦家族的圣母》中众多的人物绘制在画布上。五光十色的大理石圆柱把画面分成大小不等的两部分,左边是传统的群像——圣徒们围着怀抱圣子的圣母。但是,占有画家想象力的并不是圣母,而是画家以真正的灵感所绘制的自己同时代人们的肖像,他们布满了大部分画面,即画的右半部分。他们中有家庭主妇和孩子。主妇是个善良的贵夫人,姿态庄严、优雅,跪在圣母面前。画家以极大的爱恋心情刻画了孩子,其中一个是柔弱的男孩,他若有所思地靠在圆柱上,另一个偎依着母亲,第三个最小,坐在地上把小手伸向画在前景上的小狗。整幅画描绘得那样可信,仿佛他们就是真实的人物。

  绘画艺术巨星——达·芬奇

  1452年4月15日,意大利文艺复兴全盛时期的伟大画家、卓越的科学家兼工程师列奥纳多·达·芬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