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尼西亚-世界列国国情习俗丛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尤尼西亚-世界列国国情习俗丛书-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927年 
3月才最后结
束。

这次大起义沉重地打击了荷兰的殖民统治。大起义中大批共产党人被镇
压和逮捕,1000多人被流放。起义被镇压后,共产党被宣布为非法组织,工
农运动暂时走向低潮。不过,以苏加诺为代表的民族主义者,继续点燃起民
族独立运动的火把。

1927年 
6月,在苏加诺的倡议下,建立了“印度尼西亚民族主义者协会”,
次年改称印度尼西亚民族党,苏加诺担任该党主席。这个代表民族资产阶级
利益的政党,明确提出了争取印尼独立的纲领。该党还出版了《印度尼西亚
团结报》。1927年 
12月,苏加诺又创建了“印度尼西亚民族政治团体协商
会”(简称“印尼民族政党联盟”),这个联盟是由印度尼西亚民族主义协
会、伊斯兰联盟、崇知社等 
7个政党团体组成,是一个统一战线的组织。

1928年 
10月,印尼青年在雅加达召开第 
2届代表大会,会上一致通过
了“青年誓言”:“我们印度尼西亚的儿女,承认一个民族——印度尼西亚
民族。我们印度尼西亚儿女,承认一个祖国——印度尼西亚祖国。我们印度
尼西亚儿女,承认一种语言——印度尼西亚语言。”

这个青年誓言强烈表达了印尼人民为建立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及争取这
个民族国家独立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出于对民族独立运动的恐惧,1929年荷兰殖民当局逮捕了苏加诺,并宣
布印度尼西亚民族党为非法。1930年苏加诺在殖民政府的法庭上发表了著名
的辩护词——《印度尼西亚的控诉》,淋漓尽致地揭发和控诉了殖民主义的
罪恶,并表达了印尼人民要求实现民族独立的坚强意志。

印尼民族党被宣布为非法组织后,宣告解散。党内其他领导人沙尔多诺
建立了印度尼西亚党,沙里尔和哈达建立了印度尼西亚国民教育党。1931年
苏加诺获释,加入了印度尼西亚党,并担任该党主席,继续开展争取民族独
立运动的斗争。1933年,苏加诺再次被捕,并被流放到弗罗列斯岛,直到 
1942
年日本占领印尼后才获释。

1933年 
2月,爆发了“七省”号军舰印尼海员起义。他们联络了一部分
荷兰军官,乘舰长上岸之际,将军舰从苏门答腊开往泗水,要求释放因游行
示威而被捕的海员。殖民当局派数艘军舰追捕,并派飞机轰炸,舰上官兵伤


亡惨重,被迫投降。起义领袖全部殉难,许多起义者被捕和流放。

亡惨重,被迫投降。起义领袖全部殉难,许多起义者被捕和流放。

1939年 
12月,联盟在雅加达召开印尼人民代表大会,讨论成立议会。
大会决议以印尼语为国语,红白旗为国旗,《大印度尼西亚》为国歌。大会
提出的口号是“印度尼西亚要求一个议会”。1940年 
5月,荷兰被德国占领,
但流亡在英国的荷兰政府仍通过雅加达的殖民政府控制印尼。1941年 
9月,
印尼人民代表大会的领袖们在日惹开会,决定将“大会”改名为“印度尼西
亚人民会议”。“人民会议”要求委派印尼人担任总督和各行政部门的副职
长官,成立两院制议会,将荷属东印度改为“印度尼西亚”。当时的荷兰流
亡政府拒绝了这些要求。

(五)日本的占领

日本帝国主义早就觊觎印尼富饶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1940年 
9月和
1941年 
1月,日本先后派出小林一造和芳泽健吉到雅加达“访问”,要挟荷
兰殖民当局拱手让出印尼。荷兰殖民当局拒绝了日本的要求。

1941年 
12月 
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发动了太平洋战争。12月 
17日,
日本军队在北加里曼丹登陆,随即南下进军印尼。1942年 
1月,日本海军进
入望加锡海峡,大败美、澳、荷海空联军。2月,日本在邦加岛登陆,同月
占领巨港机场。3月 
1日在爪哇登陆,5日占领雅加达。8日荷兰驻印尼总督
向日军投降。

日本军队占领印尼后,推行了一整套法西斯政策:政治上实行军政统治,
经济上大肆掠夺,文化教育方面实行日化和奴化教育。

为了加强法西斯统治,日本人建立了军政府。军政府于 
1942年 
3月宣布
禁止一切政治活动,解散一切旧政党,禁止一切政治言论,禁止悬挂印度尼
西亚国旗(红白旗)和唱国歌(《大印度尼西亚》)。还规定当地居民必须
每日清晨向东京“遥拜”。此外,还建立图书审查制度,将报纸、电台等一
切宣传喉舌置于军政府控制下。

1943年春季以后,日本由于在东亚战场上逐渐转入防御态势,不得不逐
步地同印尼的民族主义者和宗教领袖进行一定程度的合作。1943年 
3月,军
政府成立了由印尼政界和伊斯兰教人士组成的名为“民众力量动员中心”的
政治组织。苏加诺、哈达、曼苏尔和德万托罗担任了该组织的中央领导人。
1943年 
6月,日本首相东条英机在日本帝国议会发表了允许印尼人参政的演
说。7月,他又亲自访问爪哇岛,表示对印尼人民的“关怀”。9月,在爪哇
成立了中央参议院和州参议会,苏加诺被选为中央参议院主席。中央参议院
并没有立法权,其职责主要是向日本军政府提出一些建议。

由于印尼 
90%的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因此日本军政府极力利用伊斯兰教
进行统治。军政府设立宗教事务部,专门负责宗教事务。为了争取伊斯兰教
领袖的支持,1942年 
12月,在纪念“大东亚战争”1周年之际,军政府将爪
哇各地的 
32名伊斯兰教长老和学者,召集到雅加达,举行集会,表示对他们
的友好。军政府专门举办“伊斯兰教长老讲习会”,讲习会每期学习 
1个月


左右,主要学日语、日本史和伊斯兰教义等课程。这些长老学完后,被派往
农村各地,进行亲日宣传,并帮助征发劳力和征集物资。在日军占领初期,
军政府曾下令解散一切旧的政党包括伊斯兰教政党。1943年 
11月,又根据
需要,同意成立“印度尼西亚穆斯林联合会”即马斯友美党。该党成立的目
的是支援日本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统一穆斯林社会等。军政府通过马斯
友美党,控制各地的伊斯兰教势力。

日本军政府在大力利用的培植亲日势力的同时,采取残酷手段镇压一切
抗日活动,监禁和逮捕一切反日的可疑分子。在加里曼丹,日军一次就处死
了 
2万人。逮捕和监禁成为经常的现象。此外,还强迫人民担负各种苦役。

由于局势对日本越来越不利,1943年 
10月,军政府成立了青年人和伊
斯兰教徒组成的“乡土防卫义勇军”,由印尼人担任军官,进行军训,以加
强防御力量。据估计,到日本投降时,该组织的人数达到 
12万,成为后来共
和国军队的核心力量,在印尼的独立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44年 
3月,军政府建立“爪哇奉公会”,取代“民众力量动员中心”,
提出“动员一切力量以赢得战争”的口号。该组织由日本人组成的中央管理
局统一领导,再通过乡里协会对城乡居民进行控制和调动。“爪哇奉公会”
建立了以青年为中心的“奉公推进队”,由印尼人担任指挥官。

日本占领印尼后,用一切手段掠夺战略资源。据估计,日军占领期间,
夺取的石油达亿桶以上。此外,还大量掠夺锡、橡胶、铝钒土等战略物质,
甚至强迫当地居民收集废旧金属器具,用于制造武器。在农产品方面,食糖
是日军掠夺的重要产品,仅在 
1942年第 
1季度,就运走食糖 
10万吨。其次
是大米,在日本人统治的各个地区,都强制规定了征购大米的指标,完不成
指标,就要遭到惩罚。

日本人的大肆掠夺,造成了各种生活用品奇缺。粮食、糖、肥皂、甚至
盐,都要配给供应。物资的短缺,使物价不断上涨,给人民生活带来很大困
难。一些地方还发生饥荒,出现大批人死亡。

日军占领印尼后不久,就禁止使用荷兰语,只允许使用日语和印尼语。
规定在各类学校中,日语为必修课。在思想方面,军政府大力宣传“大东亚
共荣圈”的思想,宣传日本是亚洲的光明、亚洲的保护者、亚洲的领袖。在
教育方面,关闭荷兰人和华侨办的学校。(后来允许一些地方华侨办的学校
恢复),并颁布“学校教育基本对策纲要”,规定教育必须围绕 
3个中心;
皇道臣民化教育,强制性日语学习和技术教育。日化和奴化教育的目的,是
培养为日本军国主义效劳的人才。

军政府实行的法西斯统治,激起了印尼人民的愤怒,也促使那些受蒙骗
的人认识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本质。全国各阶层人民展开了各种形式的抗日斗
争;工人组织怠工,破坏日军的军火生产,捣毁铁路和公路,阻碍日军运送
军需物资;农民隐藏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市民逃避劳役;学生抵制奴化教育。
1942年雅加达大中学生举行罢课,抗议军政府的“剃光头运动”。

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人物,如苏加诺,后来也认清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本
质,暗中支持人民的抗日运动。

印尼共产党在艰难的条件下,坚持开展斗争。共产党领导人沙利佛丁领
导了最大的抗日地下组织,在中爪哇和东爪哇一带开展抗日活动。1942年 
3~
9月,日军对印尼共产党领导的抗日组织进行了残酷镇压。1943年 
11月,沙
利佛丁和其他 
53名抗日人士被捕,其中 
4人英勇就义。沙利佛丁在苏加诺和


各界人士的营救下,幸免于难,但一直被关押,到日本投降时才获释。

各界人士的营救下,幸免于难,但一直被关押,到日本投降时才获释。
有 
1942年苏门答腊东
部农民的抗日斗争,1943年南安尤农民的反日抗粮斗争,1944年打横穆斯林
的抗日武装暴动和辛阿帕纳农民的反日抗粮斗争。印尼的华侨积极参加了抗
日斗争。1943~1944年,西加里曼丹华侨与当地人民两次共同举行武装暴
动,失败后,有 
1200多人惨遭杀害。

1945年春,美军在菲律宾、同盟军在缅甸迅速推进,日本败局已定。在
这种形势下,1945年 
3月,日本允许印尼独立,并为此成立了“印度尼西亚
独立筹备委员会”。5月,又同意成立“印度尼西亚独立调查委员会”。6
月 
1日,苏加诺在独立调查委员会上发表了著名的《建国五项原则》(即“潘
查希拉”)演说,主张以民族主义、人道主义、民主、社会公正和信仰神道
为建国的原则。1945年 
7月和 
8月,日军驻西贡的寺内元帅根据东京的指示,
两次将苏加诺和哈达召往印度支那,商讨印尼独立问题。苏加诺和哈达也想
通过谈判从日本占领者手中获得独立。寺内宣称,将于 
8月 
24日宣布印尼独
立。但还没有等到这一天,日本帝国主义在 
8月 
14日就宣布投降了。


三、共和国的诞生与发展

三、共和国的诞生与发展

1945年。。 8月。。 14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这突如其来的消息传到
印尼后,举国振奋,群情激昂。15日,印尼青年革命组织的领导人,在雅加
达召开秘密会议,分析、研究形势。他们认为,必须立即采取行动,赢得国
家的独立。由于消息来得突然,当时“独立筹备委员会”的一些成员持犹豫
态度,认为独立的时机尚不成熟,宣布成立共和国还为时过早。但一些比较
激进的政党如共产党,以及革命青年,却认为形势逼人,必须当机立断。他
们派代表前往晋见苏加诺和哈达,敦促他们立即宣布独立。在革命形势的推
动和人民群众渴望独立的压力下,1945年。。 8月。。 17日,苏加诺和哈达签署了
独立宣言,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印尼的独立。

独立宣言像春风迅速传遍印尼各地,掀起了群众性的革命浪潮,这就是
印尼历史上的八月革命。在雅加达、泗水、万隆、梭罗等大小城市,广大群
众游行示威,高呼“独立”、“一旦独立永远独立”、“我们誓为民主自由
而战”等口号。一些地区的革命群众勇敢地夺取日军的武器,甚至同日军发
生战斗。革命群众占领了电台、机关、企业。车站、邮电局、码头等地方。
他们升起了印尼的国旗“红白旗”,或者写上“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所有”的
字样。

1945年。。 8月。。 18日,“印度尼西亚独立筹备委员会”举行了有各政党、
社会团体参加的会议,通过了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1945年宪
法),成立了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并选举苏加诺和哈达为共和国总统、副总
统。不久,独立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