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称霸海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当中国称霸海上-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980年,页196,引《岭外代答》)。    
    专为宋朝水师设计的各种战舰和巡逻艇之中,有两种极其特殊的船。“海鹘船”外观上有较低的船首和一个高耸的船尾楼甲板,加上船舷的两边伸出鸟翼般的浮板,事实上看起来就像一只正在飞翔的水鸟。这种浮板,可以增加船只在深海上航行的稳定性,它可能是由太平洋木筏上的横漂抵板演变而来。“飞虎船”则是由人力操纵的车轮船,可以在江河及湖泊的水战之中发挥极大的功效。车轮船的灵感,可能来自于直至宋代,灌溉仍经常使用的水车。    
    在绍兴元年(1131),宋朝水师曾经试着用车轮船,直捣华中洞庭湖上盗匪的巢穴。这一役的车轮船有8个轮子,由42人踏车。船外观上看不见轮子,当船移动时,看起来“如龙”一般轻易地在水面上滑行,因此,惊讶的旁观者以为有超自然的力量在起作用。在车轮船的顶端甲板有弓箭手,以及用以在近距离撞毁敌军船只的甲板的撞竿。在盗匪俘获车轮船的技工和设计者之前,朝廷的水师确实在一些小规模的军事冲突上获得胜利。然而在这之后,盗匪们很快地建造了自己更大的车轮船。如此一来,这些飞虎船之间的大规模战斗,似乎是无法避免了。然而宋朝将领岳飞想出了一个办法打败敌人的车轮舟。绍兴四年(1135),他先在湖中某个区域抛下圆木及蔺草,接着引诱盗匪将船开进陷阱里。圆木及蔺草卡住车轮船的轮叶,盗匪们完全无法动弹。官兵用传统的平底河船摧毁了受困的车轮船。据说羞愤交集的盗匪头目(原编者按:指杨么),投湖自尽而死。    
    不久之后,宋朝水师面临了一个更艰巨的挑战。绍兴三十一年(1161),并吞大辽之后的金国,三路起兵进攻宋朝。金国以骑兵▲宋朝水师的秘密武器是令人闻之丧胆的车轮船,又称“飞虎船”    
    


第一部分第二章 儒者与好奇心(4)

    从西路攻击四川,另一路部队企图越过长江进逼南京,第三路从海上以600艘的战舰和7万的兵力阴谋夺取京城临安。宋军成功地击退了金国的骑兵。另一方面,长江的金兵遭遇了宋朝将领虞允文指挥下编制车轮船24艘的舰队。就像湖上的盗匪一样,金兵从未见过这种令人骇怕的新武器,居然前进时不用风帆也没有船桨。从车轮船上面,宋军以投石器发射霹雳炮——相信这是火药第一次用在战争上。这种火药,其作用的原理是以石灰与少量的铁屑混在一起,包装在陶罐或纸板内,再加以点燃。当这些原始的抛射火球落在水面或敌船上,一旦爆炸,“其声如雷”,硝烟弥漫,炙瞎人眼,也吓坏了敌人和他们的战马。宋军轻易地攻进敌舰,击败金兵。据说此役所有金国的士兵和战马都溺死了。    
    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一月十六日,宋朝水师的主力倾巢而出,在山东半岛外海迎战最难应付的金国大舰队。宋朝水师仅拥有战舰一百二十艘和兵力三千员,虽然在数量上处于劣势,但由于金兵把所有的船一字形排开,所以宋朝水师能够以火器把敌船一艘接着一艘地歼灭。关于绍兴四年与三十一年的车船战斗,参见LoJungpang,“China’spaddlewheelboats;themechanisedcraftusedintheopiumwarandtheirhistoricalbackground”,TsingHuaJournalofChineseStudies(NewSeries,Taiwan),2:1(May1960),页189;Needham,ScienceandCivilizationinChina,Ⅳ:2,页420—421,andV:7,页166,转译杨万里,《海车赋》。    
    大捷之后的40年间(1164—1204),是宋朝水师的高峰。但在13世纪初期,水师的指挥权由海岸防卫巡防使移转到朝廷中央官员的手上。政府开始逐渐分拨士兵去做其他的公共工程。在理宗嘉熙三年(1239),某官员被派往南京东面的镇江视察长江水师基地时,他非常惊讶地发现:5000人之中仅有500人能够战斗。他上奏道:“余皆疲癃脆懦,纤细短弱,指一可什,决不能于惊涛巨浪之中,飞戈走戟,击刺如神。”参见LoJungpang,“MaritimemerceanditsrelationstotheSungnavy”,JournaloftheEconomicandSocialHistoryoftheOrient,12(1969),92.译注:据吴潜,《许国公奏议》,卷三,《奏乞增兵万人分屯瓜洲平江诸处防拓内外》云:“去秋(嘉熙二年),臣始上事,即加阅视,密记其人物,坚壮可以出战者,极不过五百人,余皆疲癃脆懦,纤细短弱,指一可什,决不能于惊涛巨浪之中,飞戈走戟,击刺如神。”    
    不久,宋朝面临来自北方的威胁。当时具有个人魅力又雄心勃勃的成吉思汗,不但掌握了蒙古,并迅速消灭了女真人的金国。他在宋宁宗嘉定八年(1215)攻占燕京,继位者窝阔台又于宋理宗绍定六年(1233)拿下开封。在这之后,蒙古人的眼光放在使宋帝国屈服于其权威之下,这场侵略战持续了46年。在这个过程中,成吉思汗和他的孙子忽必烈,除了原有的骑兵军团外,还增添了实力坚强的水师,使其有能力发动大规模的攻击来对付宋朝的舰队。这支强大水师的成立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创作之一,但蒙古水师能够成军,部分还是依赖宋朝叛将和商人的帮助。    
    归附蒙古的原宋朝将领刘整说:“我精兵突骑,所当者破,为水战不如宋耳。夺彼所长,造战舰,习水军,则事济矣。”由于刘整和其他人的帮助,这支缺乏经验的蒙古水师,拿下汉水与长江沿岸的城镇,并俘虏了3000艘敌船为自己的舰队所用。在宋恭宗德NB073元年(1275)年底,蒙古控制了整个长江流域。两个投机商人朱清和张ND043,大概希望在蒙古的统治下能得到更多的商业利益,在蒙古进攻宋朝都城临安的决战之际,秘密提供500艘船与数千名的水手。    
    临安在景炎元年(1276)沦陷,当时还是幼童的宋端宗变成了阶下囚。不过汉人还是持续反抗。皇帝的弟弟(译按:指帝NBB64)被暗中从都城送到福建的福州登基。3年之后,800艘蒙古战舰终于在广州附近掳获了在大帆船上的宋朝流亡政府,原因是这艘大船太慢又太重,没办法逃走。在陷入绝境的情况之下,年幼的皇帝和许多朝臣跳海溺毙。    
    就这样,在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忽必烈成为横跨四千英里,越过中亚草原,西起亚得里亚海,东至中国南部海岸的大帝国主宰。蒙古人以激烈的手段对待反抗者,在中国他们屠杀全城,只留下工匠和大汗认为可以为他服务的人。早先,大汗仅向农民征收必需的粮食;而当需要增加时,蒙古人就剥夺所有老百姓所有的物品。他们很少采用儒家的汉人出仕,也不用儒家心目中可以使朝廷保有万年基业的治国理念——按人口多寡课征赋税。蒙古当局反而指派许多外国人来担任重要的职务。忽必烈本人也反对汉化,除了在蒙古本土管理基业外,连度假都到边境外的上都。在中国的历史上,汉人第一次感到自己的地位像奴隶般被异族侵略者统治,而儒家的影响力,也降到空前的最低点。    
    根据元朝的法令,社会上分为四个阶层:(1)蒙古征服者;(2)色目人,也就是中亚人;(3)汉人,也就是华北人,曾经被其他非汉人政权所统治;(4)南人,也就是华南人,社会地位最低,同时也是元代人口结构的主体所在。儒者们被剥夺了赋税豁免特权。在此时期,他们必须忍受屈辱所带来的痛苦。儒者们后来说道,如果以实用性的观点来区分蒙古社会,他们认为儒者被排在社会的第九级,介于第八级的娼妓与最后一级的乞丐之间。(关于元代儒者地位的低落,参见ChenYuan(陈垣),WesternandCentralAsiansinChinaundertheMongols,trans.Ch’ienHsinghai(钱星海)andL.CarringtonGoodrich,LosAngeles,UniversityofCalifornia,MonumentaSerica,1966,页290—291。    
    译注:“九儒十丐”之说,依目前的研究,是南宋遗民的一种刻意的诬诋;事实上,儒者与士人在元朝的地位虽比不上宋代,却也不至于低贱至列于娼、丐之间。参见萧启庆,《元代的儒户——儒者地位演进史上的一章》,《元代史新探》(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年),页1—58。忽必烈大汗虽然被称为“万王之王”和“宇宙之主”,但他追求权势的欲望从未感到满足。既然已经成立了一支强大的舰队消灭宋朝,为什么不多加利用呢?于是他遣使到苏门答腊、锡兰和其他南亚一带的国家树立威望,同时元朝的商人也逐渐从阿拉伯人手上夺取有利可图的香料贸易。元代商人所航行的巨大帆船,不论在任何方面都要比宋代的船大得多,而且比当时欧洲所建造的海船都要壮观。    
    马可·波罗在至元十二到二十九年(1275—1292)滞留大汗朝廷期间,在福建沿海的泉州港,看过一种远洋四桅帆船,船上至少有60间单人客舱提供给商人居住。以这样的大小,这种船可以乘载150到300个水手。船上有防水舱的设计,这种造船技术在600年之后才传到欧洲。在马可·波罗拜访中国五十年后,阿拉伯的旅行家伊本·拔图塔(IbnBattūtah)描述元朝人在船上的花园里,以木桶种植蔬菜与药草,他还说,船靠岸时船长登上港口,“就像一个大穆斯林酋长……行进时,走在前头的弓箭手和衣索匹亚奴隶(Ethiops)佩挂刀剑和长矛,敲着鼓、吹着喇叭为船长开路。”关于伊本·拔图塔对元代船舶的描述,参见Needham,ScienceandCivilizationinChina,Ⅳ:3,页469…470。忽必烈大汗在征服宋朝之前,就已经有侵略日本的意图,在至元十一年(1274)组织了一支900艘船、4万名士兵以及1。5万匹战马的大军,发动对日本的侵略战争。舰队从高丽出航,横越狭窄的海峡开往日本。蒙古人轻易地占领了对马岛及壹岐岛,继续向日本南方最大的岛九州前进。大汗的士兵将掳获的日本妇女,用铁丝刺穿她们的手臂绑在船上的两侧。此举激怒了日本人,他们组成12万大军来跟蒙古人对决。但是他们的弓箭手根本挡不住蒙古人震天价响的火炮。惊吓之余,日军往后撤退,使得蒙古人迅速登陆,攻占了许多城镇与村落。即使如此,蒙古人还是担心他们在数量上敌不过日军。蒙古将领忻都提出忠告:“策疲兵入敌境,非完计也,不若班师。”    
    正当蒙古人撤退之时,台风侵袭日本沿海。船长们试图驾船离开浅滩,但已经来不及了。在强风的吹袭下,船只猛烈撞击岩石,船员无助地被卷入狂风暴雨的大海中。据说有大量的士兵被冲向九州海岸,尸体布满了整个沙滩。300艘以上的船只失踪,2万人以上被杀或溺死。在听到这个灾难的消息之后,忽必烈大汗逮捕当时滞留在京城的几位日本使节,火速将他们处死,枭首示众。无法接受惨败的事实,大汗立即下令再度远征。经过7年的准备,忽必烈组织了一支比上次更为庞大的新舰队。这支武力拥有4500艘船和15万名士兵,在当时是世界史上空前的大部队。至元十八年(1281),忽必烈大汗的超级大舰队,在顺风的助长下由高丽出海,一望无际的舰队绵延至海平面的另一边。    
    和前次的出征一样,蒙古的舰队在初期颇有斩获,再度攻下壹岐岛,并在九州获得胜利。然而,当蒙古军专注于陆地战斗时,日本的小船渐渐逼近海湾,在舰队外围的大帆船上放火。面对强烈的抵抗,蒙古军再度决定撤退,却想不到超级强烈的台风又再度侵袭这个岛屿。争先恐后逃离的船舰彼此碰撞,导致桅倾竿折,撞上岩石后支离破碎。日本人在海边搜寻敌人,歼灭蹒跚上岸的蒙古兵和高丽兵。这场战役,应该有超过4000艘的战船沉没在九州外海的浅湾,浅湾上沉船所留下的残骸碎片造成了一条像碎石路般的通道,人可以用走路的方式穿越。据说超过13万的蒙古兵和高丽兵在这场战役中死亡。在这个大捷之后,几个世纪以来日本人一直相信:他们的岛屿有“神风”保护,他们称之为“カミカゼ”(kamikaze)。雄心勃勃的大汗,也曾派遣舰队进入南中国海攻击安南(越南北部)和爪哇,两地的国王也很快地承认了天朝的宗主地位。当时大汗使节所到之处,比历史上所有中国官方使节所到之处都要远。根据马可·波罗叙述,他们甚至到达了马达加斯加。就在这时候,大汗拟议重开长达2000英里的大运河。由于华北农业产量有限,无法完全自给自足,重开这条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