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中期哲学思想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近代中期哲学思想史-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旗帜下,既包括英国经验主义,又包括大陆唯理主义。英国经验主义的最大 

代表是洛克,而这个学派的科学支柱则是牛顿。英国经验主义是牛顿力学及 

其科学文化在思想领域的折射和典型示范。英国经验主义自然也有它的发展 

过程,各位代表人物的主张也自各有特色。但既为经验主义,则毫无例外, 

都极为重视经验对人的作用;而经验的第一反应是感觉,所以又极端重视对 

感觉的分析和研究。重视经验和感觉,在培根时代还只是一个“观念”,在 

洛克时代已经成为一个“原则”,到贝克莱、休谟那里则成为一个“起点”。 

但无论如何,英国经验主义虽在理性主义的大范畴内,它的抽象思维和逻辑 

演绎能力却不曾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大陆唯理主义哲学家走的却是另一种路 

数,他们固然同样以理性原则观察世界,却远远没有经验主义来得那样简捷 

明彻。他们的思维似乎更为深沉细腻,但不够明快有力。这个学派的代表人 

物之间也有很多区别,其共同特点,是力图找到一种可以系统诠解世界的方 

法。结果有的成了二元论者,有的走向唯心主义。二元论的代表是笛卡尔, 

唯心论的代表人物是莱布尼茨,加上同样重视实体却有明显唯物倾向的斯宾 

诺莎,他们三位可以看作是17世纪欧洲大陆哲学的三个杰出代表。这三派人 

物都要找到一把打开世界思想宝库的万能钥匙,结果是:笛卡尔找来找去找 

到了“我思故我在”,斯宾诺莎找到了实体的本体作用和地位,莱布尼茨则 

找到了单子论。很显然,他们三位的解释都不能令18世纪的人物满意,而且 

在不同程度上都抵不住英国经验主义的冲击。虽然他们的哲学常常表现得比 

经验主义更深刻,却不见得比经验主义更有说服力。而伴随法国启蒙主义运 

动的兴起,更给了以洛克为主要代表的经验主义以极大动力和效应力,于是 

17世纪的各类哲学人物又很快被挤到幕后去了。 

     但是,他们所创立的理论体系并没有完全失去自己的价值。而法国启蒙 

运动显然在狭义哲学思维方面有自己的明显弱点,英国经验主义哲学的非启 

蒙化发展倾向又已经不适应欧洲大陆的哲学要求,于是,德国古典哲学,便 

立意在英国经验主义传统尤其是洛克哲学传统和欧洲大陆唯理主义哲学主要 

是笛卡尔哲学传统之间找到自己的发展焦点和生存价值。于是康德哲学应运 

而生,成为这两派哲学的综合尝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书作者才说德国 

古典哲学是17世纪以来的西方哲学的大概括大抽象大总结。 

     但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总结方式,依然是理性主义的。他们站在更高层 

次上以德国人特有的理性方式,概括欧洲17世纪以来两派哲学的同异。这种 

理性概括,尽管在他们自己想来是十分全面的,是这些哲学的合乎逻辑发展 

的必然结果,尽管在相当多的后人眼里也认为他们确实做得比较成功,然而, 

德国古典哲学的理性概括的过程本身,就已经显示了它只能给17世纪以来的 

西方哲学一个带有强烈理论主观性的解释,却不能给它们一个真正完美公正 

的总结。充其量,他们只能概括莱布尼茨和笛卡尔,甚至概括斯宾诺莎和洛 


… Page 130…

克,但他们却不能真正概括贝克莱,更不能真正概括卢梭和休谟。唯其如此, 

就在德国古典哲学似乎已经完成对西方近代哲学的全面总结之后,西方非理 

性主义思潮却又很快发达起来,而且他们反对和批判的恰恰正是这些伟大的 

理性主义概括者。而他们所推崇和赞赏的,却是那几位超出理性之外,或虽 

在理性之内却更其重视感觉、知觉和情感的非理性化的英、法 18世纪并不曾 

取得主流地位的思想家,即卢梭、贝克莱和休谟。也正是在这个层面上,我 

曾在本书休谟一章中指出,如果说德国古典哲学的经典作家是西方近代哲学 

的总结者,那么贝克莱、休谟还有法国的卢梭,则是这一理性传统的破坏者。 

他们比德国古典哲学的各位经典作家更具超前意识。 

     诚然如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生存价值依然是巨大的。它们毕竟代表了一 

个旧时代的结束和预示了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 

     德国古典哲学对人类思想文明的影响,也是十分深刻的。 

     西方近代哲学,如果从文艺复兴运动时代算起,那么,就可以说17世 

纪之前的西方哲学,是以哥白尼的日心说作为中心议题的。尽管不是每个哲 

学家都议论及此,但其影响却是无所不在。那个时代的思想家,并不以纯哲 

学研究见长,他们都是些具有多方面才能的文化巨人。他们的哲学思想孕育 

于其整体理论体系之中,而他们的整个思想走势,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向着哥 

白尼科学思想预示的方面发展。 

     17世纪以后的哲学,则以牛顿力学为主导,虽然同样不是每个哲学家都 

有这样的自觉认识。牛顿力学对欧洲的文化心理影响,在于它使整个欧洲思 

想文化界树立了信心,也使整个欧洲科学技术界确立了信心。他们坚决相信, 

自有牛顿以来,对世界的认识能力已经具备。所以这个时代的哲学特点,也 

要追本寻源,找到对世界的积极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讲,德国古典哲学正是 

牛顿力学的哲学表现。如果说,康德对此尚有保留,或者有些犹疑不决,那 

么,黑格尔已然以他的理念和绝对精神,对世界和世间一切存在作了最为力 

学规律式的概括和解释。 

     德国古典哲学对后来的思想文化的影响,尤其不宜轻忽。它的最大的理 

论后果,是产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有史以来,对 

世界的发展起过最为剧烈的影响和作用的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直接影响 

甚至约控了19世纪20世纪人类历史的发展态势,而它对未来人类思想文明 

影响,现在还很难作出有限的评估。 

     德国古典哲学以后的西方现代哲学,虽然常常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反对 

派,但是从叔本华、尼采开始,他们正是从他们反对的哲学作为参照系数来 

构建自己的思想体系的。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正是德国古典哲学促成 

了他们哲学的建立和发展。 

     何况说,在众多的现代主义哲学流派中,就有颇具影响的新康德主义和 

新黑格尔主义。应该确认,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作为人 

类文明的一份极其宝贵的遗产,他们的生命远远不曾完结。 

     历史经验证明,人类思想文明的发展,常常要从一个端点走向另一个端 

点,或者自两个端点之间别开路径。至少自17世纪以来,理性主义和非理性 

主义哲学常常交互出现。明日黄花,虽不复见,今日风流,亦当有时。经过 

两个世纪考验的德国古典哲学,却不会如明日黄花一样即逝即远,它已经影 

响了人类两个世纪,它的影响还将连同这两个世纪的影响一起,呈滚动式状 

态连带发展,不断地进行阐释,阐释的阐释,及其对阐释与阐释的阐释的再 


… Page 131…

阐释。 


… Page 132…

                          十三、伊曼努尔·康德 



                               1。成就与生平 



     康德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哲学巨人。你可能不知道哲学,但不能不知道 

康德;你可能不关心人类思想的发展进程,但不能不对这位伟大的思想家表 

示朦胧的敬意。 

     康德在哲学史上的地位,不凭借任何外部的原因,例如不凭借政治原 

因,也不凭借任何一种运动,康德没有运动。康德在人类思想史上的巨人地 

位,全凭他的哲学著作和思想成就。 

     康德的巨人地位,经受住了250余年的风风雨雨的考验。大约任何一个 

历史人物,都有他特别受欢迎的时代,也有受人冷落的时代,有被人高度重 

视的时代,也有被人轻忽贬损的时代。但无论那个时代,康德作为一名极其 

重要的大思想家大哲学家,都不曾在质点上改变自己的这种地位。康德哲学 

的拥戴者,毫不犹豫地称其为西方近代史乃至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人物, 

而他的反对者,也没有办法无视他的存在。他们尽可以写出成千上万篇文章 

去分析他,批判他,却不能闭着眼睛不去管他——你不管他,他也存在。那 

些重要的哲学史家,更是毫无例外,总要给康德开辟专门章节,对他的思想 

详加评述。即使其中一些并不很赞赏康德的哲学史家,如罗素,也不能不承 

认他在哲学史上确实非常重要。 

     康德哲学在他的重要著作发表后的两个半世纪以来,确实招来数不清的 

争论与批评。然而历史作证,那些不能引起批评和争议的著作,必定是些平 

庸之作,而永远都不能引起批评和争议的著作,其价值几等于零。康德哲学 

不但引来剧烈的批评和争议,而且他的思想经受住了这些批评和争议,人言 

物议,无损于公。你喜欢争论,尽管争论,但争来争去,却很难得出一个大 

家都认可的结论。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争议的双方并没有完全弄懂康德。你 

喜欢批评,也尽管批评,但再多的批评只能加深对康德的认识,却不能动摇 

他的地位。这又说明什么呢?说明康德哲学大于或高于这些批评。你尽可以 

在一个又一个的具体问题上指出康德的错误,这一点错了,那一点也错了, 

还有一点又大错特错了。然而,他尽管有100个错误,他依然是一个伟人, 

他仿佛打了败仗的拿破仑,又仿佛被割去首级的关夫子。他虽败犹荣,虽死 

犹荣。为什么?因为康德大于错误,其中有些错误正是伟大人格的证明。 

     作为一代思想伟人,康德是幸运的。他的好处是没有浪费这种幸运,而 

是充分利用了这种历史幸运。他在人类思想发展到一个需要重新构建和综合 

的历史关头,便当仁不让,承担起了这一光荣而独特的历史责任——他是他 

的时代思想的伟大综合者和新的历史纪元的开拓者。 

     康德之前,西方近代哲学经过3个多世纪的努力,已经取得一个又一个 

重大历史性成就。但这些成就却是分道而来,分标共进的。17世纪以来,最 

为重要的西方哲学家,已然兵分4路,且各自开辟一块前人未曾企及的新天 

地,在历史发展的时空范围内,他们确实也取得了无愧于时代的历史成就。 

这4路“人马”是: 

     以洛克、贝克莱和休谟为代表的英国经验主义; 

     以苗卡尔为主要代表的法国哲学思想; 

     以卢梭为主要标志的法国启蒙思想——虽然卢梭并非法国启蒙思想家 


… Page 133…

中的正宗代表,但他的思想却最具影响力和传播力; 

     以莱布尼茨及沃尔夫为代表的德国哲学传统。 

     其中尤以笛卡尔和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对其影响更大。 

     毫不夸张地说,这4路“人马”的代表人物,个个都是身手不凡且对人 

类思想史作出巨大贡献的豪杰之士。但他们各成一系,很难通融。到了康德 

时代,这些思想——就其现实意义而言,仿佛个个成了强弩之末,一个一个 

进入死胡同。于是康德出来,他要对这些巨人的思想予以总结与综合。他要 

把他们的最根本最有影响的思想,予以批评、分析,然后给他们一个新的历 

史位置。而他自己的哲学,便在这基础上构建起来。实在说,能在伟人之后 

创造出无愧于伟人的业绩,已经极不寻常,况且在一群伟人之后,创造出一 

个能够吸收、筛选、容纳他们思想的哲学体系,显然更不寻常。仿佛梁山泊 

108位英雄好汉聚义,正因为个个都是英雄好汉,想坐第一把金交椅,没点 

 “绝话”怎么行? 

     康德是笛卡尔哲学、经验主义哲学、莱布尼茨哲学和法国启蒙思想的总 

结者。而且他的总结,并非如写哲学史一样,只管以史为本,有一说一,有 

二说二。他的独到之处,是打碎前人的体系,确立新的体系,找出他们的不 

足,予以新的阐释。以此而言,康德既是17世纪以来欧洲哲学的伟大综合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