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通胀,富人通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穷人通胀,富人通缩-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战略方面的目的?因为万科冒的不仅仅是市场风险,也有政策风险;一种
是万科是否想做大盘量形成垄断,而垄断局面一旦形成,将对各城市的房
地产市场形成节制作用,政府将不能不对万科另眼相待。凡此种种,不一
而足。随着时间的推移,万科必然还要在其他城市高价拿地,因为只要招
拍挂的土地政策不改变,就少不了高价拿地的情况,而“房奴”的希望也
就此泯灭,宏观调控也成了一句空话。
¥有特殊背景的央企地王
    央企,是中央直属企业的简称。中国央地分税时,中央成立国资委,
架构了135家央企公司,承担着国计民生的重大产业的经营和管理。在这
135家公司当中,设立有16家专业的房地产公司,承担社会保障型住宅
的开发和建设。
    但是,受到房地产暴利的影响,这135家央企中,除了16家专业的
房地产公司,其他的公司很快也纷纷成立了二三级公司经营房地产业务,
有的甚至在大陆和香港上市。
    广渠门外10号地将2009年以来北京的土地交易市场推向第一个高潮。
在此之后,地王喷涌而出。第一个真正的央企地王,非中化方兴的广渠门
地王莫属,不仅总价刷新纪录,而且影响巨大。2009年6月以来,在北
京土地市场成交的100余块土地中,有20多块被央企竞得,且几乎均成
为阶段性地王。
    其中以五大地块最具代表性:2009年6月26日,中国电子集团旗
下的成都中泽置业以19.6亿元竞得北京朝阳区奥运村乡住宅地,超出广
渠路10号地成为新任地王;6月30日,中化集团下属的方兴地产以总价
40.6亿元竞得北京广渠路15号地,并以楼面地价16000元/平方米成为
北京双料地王;11月20日,隶属于顺义区政府的大龙地产以50.5亿元
拍下顺义区后沙峪天竺区22号地,楼面地价2.98万元,并以0.63的超
低容积率被冠以“三料”地王;12月3日,中建全资子公司中建国际以
48亿独揽亚运村三地块。
    2010年两会之后,北京地王更是再上一个台阶。3月15日,大望京
地块和亦庄地块分别以27500元/平方米的楼面价格、52.4亿元的土地
总价,刷新土地成交纪录,成为新的“单价地王”和“总价地王”。但仅
仅6个小时以后,“单价地王”就被下午竞价的东升乡蓟门桥地块夺走,
实际楼面价格超过30000元/平方米。
    在低利率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下,这些央企账面不差钱。就中化方
兴来讲,它是中化集团的二级公司,我当时查了他们的财务报表,账面现
金多达420亿元。按常规,他们的资金应该配置石油等原材料,但是,当
时国际油价波动很大,从147美元跌至36美元。如果配置国际原油,可
能损失巨大,他们看见各大城市土地价格飞涨,于是决定将土地作为一种
资产来进行配置,这样地价多高都不是问题。于是,一个举牌,40.6亿元,
震撼了全球。
    央企一拿地,不管拿在什么地方,那里的房价都跟着飙涨。广渠门周
边的房价才16000元/平方米,中化方兴拿的地价就高达15000元/平方
米,此牌一举,周边房价闻之暴涨。
    不过,从业绩来看,央企地王公司的成绩就很难说,因为他们不是为
业绩而来。“风水轮流转”这句俗语在2010年上半年的房地产市场中再次
被印证,去年销售额屡屡创造神话,并在土地市场上频繁夺得地王的央企,
在2010年上半年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上半年全国销售额前10名的开发
商中,央企所占席位由去年的3家减至现在的2家。而在土地市场,央企
也渐渐淡出主角地位,整个上半年新增土地储备最多的10家房企,仅有
保利地产和中国铁建地产两家属于央企阵营。
    几家实力雄厚的央企地产商在72家非主营房地产的央企淡出房地产
业后集体趋于低迷,不禁令业内浮想联翩,房地产市场的“国退民进”在
未来还会加剧吗?
    自2008年开始,央企房地产公司的业绩就一直要高于同行的民营企
业。中海地产、华润置地、保利香港等央企地产公司在香港资本市场上被
视为“红筹股”,比民营房地产公司更受追捧。但央企房地产公司2010年
上半年的业绩,两年多来首次逊色于同在香港上市的其他房地产企业。
    瑞信集团2010年7月6日发布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年初以来,华
润置地录得的合约销售额同比跌17%,只占瑞信预期的全年目标的38%
表现或逊于市场预期。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研究中心副总监陈延彬表示,
和华润置地相同,同为央企的招商地产业绩同比缩水明显。曾在2009年
上半年以74.02亿元的销售额成为当时销售排行第11名的招商地产,在
今年却被挤出了全国销售额前20名。而今年销售额第20名企业的销售业
绩也并不高,仅仅只有55亿元。
    即使是销售额好于去年同期销售额的保利地产、中海地产等央企地
产领军企业,2010年上半年的业绩与其他房地产公司相比,也并不耀眼。
根据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的统计,去年上半年保利地产的销售额就达到了
195.49亿元,但2010年上半年销售额却只有208亿元,增幅不足10%;
中海的销售业绩增幅更低,仅比去年的189.78亿元增加了不到6亿元。
而根据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的测算,2010年上半年销售排名前20名的房
地产公司销售业绩较去年同期平均增幅达到30%。恒大、碧桂园等公司的
销售业绩增幅更是接近或者超过100%。
    倒是正期望通过股权转让、逐步从母公司剥离的远洋地产暂时成为各
央企地产企业的业绩增长冠军,72亿元的销售金额较去年同期的66亿多
元相比,有接近10%左右的增幅。
    不仅销售业绩表现不如同行,在土地市场上,央企地产商的表现也非
常低调。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报告显示,虽然今年上半年的土地价格已较去
年年底平均下跌了9%,但在增加土地储备最多的10家房企中,央企却只
有两家,其中保利地产以616万平方米的新增土地储备名列第三名,中国
铁建地产则以200多万平方米的新增土地储备排名第十名。
    众多非央企地产商成为地价下跌后的最大受益者。2010年上半年万
科仅花费了251亿多元就购得了1040平方米的新增土地储备。恒大、绿
地等也紧跟万科步伐,在上半年以相对便宜的价格买地。央企似乎只对高
价地块情有独钟。整个上半年,仅中海、保利、中国铁建三家央企花费在
土地购买上的金额就达到460多亿元,但所购买的土地储备数量仅仅和万
科相当。而大部分央企上半年买地都是在3月之前,3月以后就在土地市
场上失去了踪影。
    第一太平戴维斯上海公司董事长刘德杨表示,由于前期购入过多的高
价地需要消化,央企地产企业2010年上半年很少出手和其他房地产公司
竞争新的地块,这使得很多其他地产公司有了拿地的机会。但陈延彬认为,
2009年购买了较多的高价土地只是央企地产商2010年出手较少的原因之
一。另一个原因是2010年3月底4月初时,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要求78家
主业非房地产业的央企退出房地产市场、剥离房地产业务。16家央企地
产企业并没有被要求淡出房地产开发业务,但是之后这些房地产公司在土
地市场上的表现变得谨慎很多,购买高价地的现象也随之减少。
    与其他房地产公司相比,央企本来该在2010年上半年才上市销售的
项目实际上早在2009年年底就已经出售了,这导致2010年上半年公司可
销售房源青黄不接,一部分央企上半年的销售业绩之所以表现得不尽如人
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上半年的供应乏力。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的销售
排行显示,中海地产上半年的销售面积,较2009年同期下降了将近25%。
保利地产的销售面积虽然较2009年同期增长接近10%,但与恒大地产接
近50%的销售面积增长相比,显然要逊色很多。
    央企房地产公司恰恰是因为在2009年年末大量消化了本该在2010年
初才销售的房源,导致公司在上半年青黄不接,错过了2010年调控前最
好的销售时机。
    此后诞生的这些地王,楼面地价均远远高出广渠门外10号地,多幅
地块甚至翻了一番。“与后来的央企地王相比,广渠门外10号地只是‘小
巫见大巫’,‘小巫’尚且恐惧市场风险延迟开工,何况‘大巫’呢?”一
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如此表示。
    首创置业副总裁胡卫民此前曾公开表示,在土地从取得到推向市场的
每年左右时间的周期中,如果其间遇到市场向下波动,其潜在风险便显露
茏遗。地王则意味着更大的成本。“以望京地块为例,27500元/平方米
的楼面地价意味着房价要达到45000元/平方米,开发商才有利可图。”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称。
    而在2010年4月中旬之后的系列楼市调控之下,北京各区域正经历
着急剧的向下波动。据北京中原市场研究部统计显示,4月已取得预售证
项目销售率仅为12.1%,相比3月预售项目当月销售率37.8%下降幅度
达68%,预售项目成交仅695套,相比3月当月预售项目成交的3237套
下跌达到78%。
    同时,成交均价也出现明显回调。根据链家地产的统计数据,2010年
4月15日以来,蓟门桥区域二手房成交量较之前下降了400/o,亦庄地王周
边二手房成交量下降得更为猛烈,高达600/o,一套房子能便宜8~10万左
右。东升乡地王贵为30000元/平方米,但该区域目前的二手房价格最多值
23000~24000元/平方米。亚奥区域目前二手房销售均价在24000~28000
元/平方米,新政前后有500~800元/平方米左右的降价,价格下降幅度
在2%~3%。
    据北京中原望京区域分行反映,2010年4月中旬以后望京房源明显
增多,客户访问量却迅速减少,原来关注望京市场的买房人,已暂停购房
步伐。部分着急出售的业主报价调低,一居室能降5~10万元,二居室
降10万元左右。目前该区域二手房销售均价为23000~25000元/平方米,
一套房子成交价有10万左右的下浮。
    尽管没有一块地王能够开发,央企地王的前景一片黯淡,但是并不能
因此就说央企地王寿终正寝,不排除会有死灰复燃的一天。然而土地是公
正的,如果谁无视土地的公正而一味地玩弄土地,不管是不是央企,下场
都是可悲的。
#第三章  从GDP看懂中国经济
〖HTK〗在暴涨的房价中,计算出来的GDP数据是非常好看的,而且房价越高,数据
越好。把GDF作为考量官员政绩的指标,这严重扭曲了GDP的功能,使其成了中
国经济、中国社会的魔咒。GDP里也潜藏着通货膨胀,对GDP的恶性追捧引发了
中国30年来的第四次通货膨胀,危及了老百姓的利益,研究通货膨胀,不能不研
究GDP。〖HT〗
    将房地产投资真正研究透了,大家就能明显地感觉到中国经济的投资
增长模式已经到头,三驾马车完全颠覆,投资不能拉动经济增长,出口又
面临巨大变数,消费力赢弱时间无法提振,更为严峻的是,资产泡沫正在
破灭的边缘。过度投资除了衍生资产泡沫,还在催生通货膨胀,又不仅仅
只是通货膨胀。
    所以,我们要仔细地研究一下中国目前的经济形态究竟是一种什么形
态,未来究竟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如果是通货膨胀,那处理起来也很简单,通过调整货币政策,就能够
很好地平抑通货膨胀。如果是通货紧缩,那也好处理,设法去库存化,消
化过剩产品。但是,谁敢说一定是通货膨胀?谁又敢说一定是通货紧缩?
复杂的经济导致复杂的形态,同时增加了制定宏观经济策略的难度。
    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彻底了解清楚中国经济究竟发生了什么。无论是
发生通胀还是发生通缩,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中国的两大阶层的感受
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而宏观政策的调整,是不能以CPI或者GDP作为主
要依据的。
    那么,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呢?我们还是逐个来慢慢
解读。
¥在中国靠cPI测度通货膨胀可靠吗
    为什么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不能以CPI为主要依据呢?这个问题
我们还得从头说起。
    1923年,美国政府首次构建了消费者物价指数,英文Consta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成CPI,后来传到中国,时间不过30年。但是,对中国城
乡居民来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