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的秘密档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文明的秘密档案-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相信童谣是这些懵懂顽童创作的?    
    ——让人费解的低幼文学古谚童谣,纯乎天籁,而细绎其义,徐味其言,自有至理存焉,不能假也。    
    ——清许之叙《天籁集叙》    
    羊,羊,吃野草,    
    不吃野草远我道,    
    不远打尔脑。    
    这是齐废帝时的歌谣。不加任何注解,我们可以理解为:羊啊羊,乖乖地吃野草吧;不好好地吃就早点离开这里;不然的话,小心我打你的脑壳!    
    调皮的孩子形象跃然纸上。    
    然而,当我们进一步了解到这童谣背后的故事,才发现我们真的想简单了。    
    北齐时,有一个大臣叫杨愔,在文宣帝高洋手下很受重用。高洋代魏自立时,害死了魏孝静帝,把孝静帝的皇后、他的妹妹太原长公主许给了杨愔,并累封他至开封王。高洋临终的时候,他的儿子高殷还只有十六岁,且个性软弱,他对后事颇为忧虑,便遗诏让杨愔等人辅助他儿子治理国家。然而,这位不得人心的皇帝一死,一场激烈的权力争夺战便开始了。杨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企图削弱政敌常山王和长广王的权势,谁知几经努力,却适得其反。一次,杨愔等议及要除去二王,但小皇帝不肯,杨愔等又议要将二王派到外面去做刺史。二王得到密报,决定先下手为强,在拜职会上布下打手,先将杨愔等人痛打一顿,打得他们头破血流,杨愔的一只眼球也被打出来了。接着,二王又将杨等人带到皇帝那儿,要他下令杀之。小皇帝说:“叔父只要饶我性命,这些人随你们处置吧。”于是,杨愔及其同谋等数人均被杀害。太皇太后娄氏用金子放在杨愔被打掉眼珠的眼眶内,算是表示了一点“心意”。    
    这首童谣反映的就是这样一段史实。作者巧妙地利用了“杨”和“羊”同音的特点,以儿童易于接受的“放羊”的寓言形式,非常形象而又恰切地表现了在封建帝王统治下官吏们的三条出路:一是“吃野草”,即乖乖地听话,在权势者面前服服帖帖,安分守己;二是“不吃野草远我道”,就是丢掉你现在的饭碗,离开主子要你走的“道”,下台滚蛋;三是“不远打尔脑”,也就是说,如果既不愿乖乖地听话,又不想离开现在的位子,就只有被打破脑袋这一条死路了。    
    此童谣可谓一石三鸟。既有童趣,又有专指,还能够起到概括一大片的作用。纵观中国古代的政治斗争,其中所蕴含的逻辑恰与此同。    
    可见,童谣并非真的发心于儿童。别说儿童不可能理解透,即便是成人,又有谁能够一眼看穿?我国历史上像这样的与儿童生活和理解力毫不相干的“童谣”数不胜数,至于古代童谣的作者均不可考,所以有“童谣之言,生于天心”之说,把童谣看成是天星垂象,儆戒世人。    
    清许之叙在《天籁集叙》中则以为:“古谚童谣,纯乎天籁,而细绎其义,徐味其言,自有至理存焉,不能假也。”    
    其实,是不是“天心”、“天籁”,今人很容易看得出。这种以低幼形式出现的文学作品,往往是有着极深造诣的文学家或政治家所作。他们假借“天心”与“童口”,以置身事外的方式做着悄悄的谋划,借以表达某种政治意图或附着某种神秘色彩。    
    再看——    
    千里草,    
    禾青青;    
    十日上,    
    不得生。    
    这是汉献帝时童谣。表面意义为:千里的草呀,真繁茂。可是禾苗一开始生长,不消十日,就没有杂草的生长余地了!用来表明对丰收的渴望。    
    可要是说出它的寓意来,就让人惊讶了——献帝时,权臣董卓当道,万民皆怨。这是当时朝廷的政客编写的对董卓的愤恨之词。“千里草”,合成一个“董”字;“十日上”分明就是一个“卓”字;“不得生”就是在咒董卓死。此之后十日,董卓被其义子吕布杀害。    
    玄机如此,谁能一眼看穿?再看《宋徽宗时京师童谣》——    
    杀了穜蒿割了菜,    
    吃了羔儿荷叶在。    
    字面意思谁都了解,展现农忙,展现小孩子参与劳动的热闹场面。其蕴含的深意一样非常可怕:穜蒿者,童贯与高俅也;菜者,蔡京也;羔儿者,高俅的儿子也。对这些人一律采取“杀”“割”“吃”的方法,小孩子们怕是不会这么残忍。    
    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个朝代都有童谣。有学者总结出“乱世多于盛世,王朝末期多于王朝早期”的规律,更可以说明童谣的出处在于人为而非天意。


第一部分 文化娱乐第2节 古代娱乐圈儿

    ——那些活在历史边儿上的人们若不知道人民日常的娱乐方法,便不能认识一个民族,好像对于个人,我们若不知道他怎样消遣闲暇的方法,我们便不算熟悉了这个人。    
    ——林语堂    
    中国古代有没有娱乐圈儿?如果按照今天的眼光去看的话,恐怕很难找到严格意义上的娱乐圈儿。然而,没有八小时工作制的古人一定有着太多的业余时间需要打发,娱乐活动一定是必不可少。况且,在信息极不发达的古代社会,纵使有精彩的大型演出,也很难流传下来。然而,演艺者的精湛技艺一直填补着我们先辈们的精神生活——尽管他们的遭际甚至不如一盘经典的老式唱片,可以被人常常从尘封的记忆中想起,一次次浸淫其中。在整个的人类发展史上,他们比起那些王公贵族来,只是配角,而已。    
    古时的娱乐圈儿中人不像今天的明星大腕儿一样可以四处走穴。当然,他们的名气也不会比今天的大腕儿们更大,最主要原因是长时间以来我们媒体的力量过于微弱所致,然而,他们足以凭借自己精湛的技艺做到名噪一地和名噪一时。而这一地与一时恰恰被有心人记录了下来,便成了残缺不全却别有风味的古代娱乐圈儿。    
    关于他们的故事,总是零散地存在着。那,我们就看一看这些零散的与娱乐有关的人与事——一篇发了三千年的新闻通稿    
    中国古代最早的娱乐记者是屈原。他的《九歌》则是一篇发了三千年的新闻通稿。    
    “九歌”是祀神的巫舞,表演者自然是巫人。共十一篇,前面十篇是每篇祭一个神,最后一篇是结束时的送神曲。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其中所表现的这些神的形象,并不是抽象的、虚幻的精灵,而是充满着人的感情,这些神灵和我们一样,有痛苦、欢乐、愿望和追求。这种神灵的平凡化,已经显示出中国戏剧艺术发展的萌芽。    
    根据《九歌》的描写,就可以大体上勾勒出这一场歌舞的轮廓:    
    喜气洋洋的节日里,祭神的坛场已经布置就绪。所祭的神中第一位是“东皇太乙”,是群神之首;另外九位,大部分是山川自然之神,如“云中君”(云神)、“湘君、湘夫人”(湘水之神)、“东君”(太阳神)、“河伯”(河神)、“山鬼”(山神);一部分是掌握人们命运的神,如“大司命(管理人类寿命的神)、“少司命”(管理子嗣的神);比较特殊的是“国殇”,祭的是为保卫国家民族而牺牲的战士英灵。祭品摆满了祭台;乐队排列在两旁(乐器中有钟、竽、鼓、瑟及箫、等),合唱队也做好了准备。主祭的巫师神情严肃,穿着挂满了玉饰,一路走来就会叮当作响的法衣,手持特制的法剑,首先出来迎神——东皇太乙。    
    这时,满堂的巫女开始轻盈地跳起舞蹈,她们身穿艳丽的服装,个个花枝招展,舞起来的时候,就像百花开满了神殿,在热烈的歌舞声中,主祭的巫师祝祷着神的康乐。    
    这是一场作为序幕的群舞。    
    接着,“小场子”开始了。    
    群舞结束,“云中君”上场,做空中翱翔状。巫人唱出盼望神灵降临的心愿。    
    云中君在云层中渐渐隐去。“湘夫人”上场了,她漫步在湘水岸上,等待着心爱的湘君,可是湘君没有来。她便唱出低沉的哀歌,忧伤浸透了她的心灵。最后,黯然离开。湘夫人刚刚离开,“湘君”便来了。他和湘夫人一样,同样地深爱着对方。看不到湘夫人的时候,他也唱出了内心的痛苦,因为是男性的自白,愈显缠绵悱恻。由此可以看出,这一幕决不是爱情的悲剧,只是偶然的误会罢了。他们的结局一定是可以预见的“大团圆”。    
    接着是“大司命”出场。风神为他开道,雨神洗净云路的尘埃。他独自舞着、唱着,倾诉着对爱情求之不得的感伤。如此威风八面,仍有难以如愿的怅恨,令人同情和费解。    
    “少司命”上场,他默默无语地舞着,在满堂美丽的巫女中,注视着其中那个自己钟情的女子;可是当这个女子用歌声来表现对他的爱慕之情时,他却又默无一言地飞逝而去,好像有难言之隐,空留一片惆怅。    
    “东君”驾着龙辇,发出隆隆响声。他是太阳神,出场时自然满天霞光,令人炫目。他看到这场欢乐的歌舞,立刻迷醉了,简直是流连忘返。但他深知自己的职守,理智终于战胜感情,太阳神还是驾着龙车起程前进了。    
    风流潇洒的“河伯”上场了。他和女孩子们已经玩乐了一天,此时日落西山,他和她们仍然难舍难分,恋恋不舍地送别了女孩子们。    
    紧接着这些令人快乐的场面,凄厉的“山鬼”出现了。她是那样美丽苗条,但本来含睇宜笑的脸上却冷若冰霜。她正等待着失去的爱人,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也不顾狂风暴雨,她总是伫立在高高的山巅之上;秋风扫叶,山猿夜啼,景色的凄凉更加重了这位痴情女子的千重愁、万种恨。她唱出凄厉的歌声,倾泻着自己炽烈的爱情。    
    “小场子”的最后一个节目,是“国殇”,这是一场男巫的群舞。他们都扮作战士的模样,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宁死不屈。歌队唱出了对他们的深深怀念和歌颂之情。    
    最后,又是一场巫女的群舞,她们手拿春花,祝愿幸福美好的生活就像春兰秋菊一样茂盛,天长地久。    
    演出就在这欢乐的送神曲中结束。    
    何其精彩的演出现场记录!屈原被后世称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这一点总是让人费解,《离骚》《天问》这些篇章中明明是一脑门子官司的,谈何浪漫?正因为有了《九歌》,屈原才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这一千秋美誉。    
    不禁联想起如今的娱乐圈儿,有哪一个记者会在不拿红包的情况下把一台晚会记录得如此精彩又详尽?    
    ◎ 靠跳舞发迹的安禄山    
    相传,范阳节度使安禄山骁勇善战,屡立战功,但是,总也得不到重用。一天,听人讲起飞将军李广的故事,这个大男人不禁泪如雨下——难道我注定要和飞将军一样,终生玩命却得不到任何回报?    
    他想起了自己的一个家丁不久前向他介绍的那个叫做杨国忠的地痞无赖,那人鬼精灵得很,说不定会有什么主意。可是家人跑遍了大大小小的酒肆、妓院,四处打听不着此人,后来听说他居然是当今皇帝宠妃杨贵妃的远房哥哥,已经进宫做官去了。    
    这消息让安禄山差点死过去——这么一个无赖,居然也当上了官?!而且据说是身兼数要职。    
    安禄山托人打听到了杨国忠的住处,不惜血本上了一份大礼。向杨国忠倾诉了自己战功赫赫却不得重用的遭遇。杨国忠看见大礼,自然是深表同情。他又觉得安禄山骁勇善战,是个值得培养的对象,便把安禄山引荐给了杨玉环。杨玉环见安禄山生得勇武,顿时喜爱不已,当即认作干儿子,并向他传授了一个升迁秘籍——当今圣上喜爱胡旋舞,你如果会跳这种舞,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展示,比在疆场上立战功重要得多。安禄山忙问哪里去学。杨玉环当即为他跳了一曲。安禄山哪受过这待遇,跪在地上山呼“娘娘千岁千千岁”,那舞蹈极其轻盈,跳起来疾如飞鸟。安禄山万万没有想到体态如此丰满的娘娘千岁居然会跳这样的舞蹈,心中佩服不已。杨玉环为他引荐了一个民间胡旋舞师,专职教他。安禄山跳这样的舞蹈实在是勉为其难,他的体重足有200斤以上,要达到疾如飞鸟的境地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但为了达到目的,安禄山不惜力气,五年寒暑终成一代胡旋舞大师。此后,杨玉环专门为他安排了一次在皇帝面前显露的机会。安禄山的表演引起了玄宗极大的好感,他对这个胖大的家伙如此精于舞蹈而感到诧异。安禄山五载苦修,一朝成为宠臣,因为胡旋舞。而后来的马嵬兵变,杨贵妃、杨国忠被逼自尽,也是因为胡旋舞。    
    安禄山的成功,可以说是得益于唐玄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