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本草纲目- 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衣鱼
释名 白鱼、壁鱼、蠹鱼。
气味 咸、温、无毒。
主治
1、小儿天吊(眼向上翻)。用衣鱼干十个、湿者五个,加乳汁研匀灌
下。
2、小儿疾。用衣鱼七个、竹茹一把,加酒一升,煎成二合,温服。此
方名“白鱼散”。
3、目中浮翳。取书中衣鱼末,点少许在翳上。一天点二次。
4、小便不通。有衣鱼、浓石乱发,等分为散。每服半匙,水送下。一
天服三次,此方名“白鱼散”。
鼠妇
释名 鼠负、负蟠、鼠姑、鼠粘,湿生虫、地鸡,地虱。
气味 气味酸、温、无毒。
主治
1、产妇尿秘。用鼠妇七个,熬过,研为末,酒送服。
2、撮口脐风。用鼠妇捣烂,绞取汁少许灌取。
3、风牙疼痛。用鼠妇、巴豆仁、胡椒各一枚,共研为末,加饭做成丸
子,如绿豆大。棉裹一丸咬住,涎出吐去。有奇效。
蔗虫
释名 地鳖、土鳖、过街。
气味 气味咸、寒、有毒。
主治
1、产后腹痛(有干血)。用蔗虫二十个(去足)、桃仁二十枚、大黄
二两,共研为末,加炼蜜捣匀,分作四丸。每取一丸,以酒一升,煮成
二合,温服。下血愈。此方名“大内蔗虫丸”。
2、木舌肿强(塞口,治甚险)。有蔗虫(炙)五个、食盐半两,共研
为末,在水二碗中煎开多次,随时热含吐涎,直至病愈。
3、折伤接骨。用蔗虫烧存性,研为末。每服二、三钱,接骨有特效。
又方,用生蔗虫捣出汁。酒送服,又方:用蔗虫六钱隔纸,砂锅内焙干;
自然铜二两,火煅过,醋淬七闪,两药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温酒送下。
伤在上方,饭后服;伤在下方饭前服。有特效。又方:用蔗虫一个,阴
干临时研末入药,先用乳香、没药、龙骨、自然铜、火煅醋淬后,各取
等分,加麝香少许,共研为末。每次取三分,与蔗虫末拌匀,酒调服。
服药前要所折的部位整理好,否则接骨不能复原。
蜚蠊
释名 石姜、负盘、滑虫、茶婆虫、香娘子。
气味 咸、寒、有毒。
主治
瘀血,症坚,寒热,下气,利血脉。
蜚虻
释名 虻虫
气味 苦、微寒、有毒。
主治
1、蛇螫血出。取虻虫初食牛马血腹满者二十个,烧过,研为末,开水
送服。
2、因病去胎。用虻虫十个,炙过,研为末,酒送服,胎即下。
3、跌坠瘀血。用虻虫二十个、牡丹皮一两,共研为末,酒送服一匙,
血即化为水。若骨节中有宿血。则两味取等量。
蟾蜍
释名 促秋、秋施、菊促、苦龙、何皮、癞蛤蟆。
气味 气味蟾酥:甘辛、温、有毒。
辛、凉、微毒。
主治
1、腹中冷癖(逆害饮食,两胁痞满,按之鸣转)。用大蟾蜍一个,去
皮肠,切成小块,加硭硝(体强者一升,中等者七合体弱者五合),以
水七升,煮成四升,一次服下,以得泻为度。
2、小儿疳积(疳积腹大。黄瘦骨立,头生疮疖)。用立秋后大蟾蜍,
去首、足肠,涂上清油,在瓦上炙熟吃下,有积秽排出。连吃五、六个,
一月这后,形容改变,疗效显著。
3、五疳八痢(面黄肌瘦,好食泥土,不思乳食)。用大干蟾蜍一个(烧
存性)、皂角(去皮弦)一钱(烧存性)、蛤粉(水飞)三钱、麝香一
钱,共研为末,糊成丸子,如粟米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服,米汤
送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五疳保童丸”。
4、走马牙疳,浸蚀口鼻。用干蟾蜍裹黄泥中煅过,取二钱产,加黄连
二钱半、青黛残、麝香少许,共研为末,敷患处。
5、小儿口疮。蓐疮。用夏季蟾蜍炙过,研为末,敷患处。
6、一切湿疮。用蟾蜍烧灰,调猪油涂搽。
7、小儿癣疮。治方同上。
8、附骨坏疮(脓汁不断,或骨从疮孔中露出,久治不愈)。和大蟾蜍
一个、乱头发如鸡蛋大一团、猪油四两,煎枯,去渣,凝成膏药,先以
桑根皮、乌头煎汤冼疮,,再用干煅过的龙骨末,撒在疮的四周,最后
以膏药敷上贴好。
9、肿毒初起。用大蟾蜍一个剁碎,和炒石灰一起,研如泥敷涂。频频
换药。
10、破伤风病。用蟾蜍二两半(切剁如泥)、加花椒一两,同酒炒熟,
再加酒二两半,温服。不久,通身出汗,极效。
11、折伤接骨。用大蟾蜍生研如泥,敷涂伤处,外用竹片包好捆稳。
12、大肠痔疾。用蟾蜍一个,泥封固,火上煅存性,研为末;另取猪大
一截,扎定两头,煮熟切碎,蘸蟾末吃下。如此几次,痔疮自落。
蟾酥:(蟾蜍的眉间白汁,按:即蟾蜍耳上腺及皮肤腺的分泌物):
1、拔取疔毒。用蟾酥调白面、黄丹用成丸子,如麦粒大,插入疮中,
同时以水和丸成膏贴疮上。
2、疔疮恶肿。用蟾酥一钱、巴豆四枚,捣烂,加饭做成丸子,如绿豆
大。每服一丸,姜汤送下。地定会,以以蓄根、黄荆子研,酒半碗饮服
促进药力。四、五次后,可食粥补身体。
3、一切疮毒。用蟾酥一钱、白面二钱、朱砂少许,加水调成丸子,如
麦粒大。每用一丸,水送服。如疮势紧急,用葱汤送服五、七锭亦可。
汗出即愈。
4、喉痹乳蛾。用蟾枚、草乌尖末,皂角末等分,做成丸子,如小豆大。
每研一丸点患处,极有效。
5、一切齿痛。用蟾枚少许点前处即止。
6、破伤风。用蟾酥二钱,水调成糊,加干蝎(酒炒)、天麻各半两,
共研为末,做成丸子,如绿豆在。每服一至二丸,豆淋酒送下。
蛤蟆
释名 惊蟆。
气味 辛、寒、有毒。
主治
1、风热邪病。用蛤蟆(烧灰)、朱砂,等分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
一天服三次,极效。
2、瘰疬溃烂,用黑色蛤蟆一个,去肠,火焙,研为末,调油敷涂。
3、头上软疖。用蛤蟆剥皮贴患处,收毒即愈。
4、蝮蛇螫伤。用生蛤蟆一个,捣烂敷伤处。

释名 长股、田鸡、青鸡、坐鱼、蛤鱼。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1、水肿。用活蛙三个,每个口内放一铜钱,钱上涂黄连末少许;另取
猪肚一个,以茶油洗净后,包蛙在其中,扎好,煮一会取出,去掉蛙的
皮、肠,只吃蛙肉和猪肚,酒磁定。忌食酸、咸、鱼、面、鸡、鹅、羊
肉,宜吃猪、鸭。此方名“蛤馔”。
2、水蛊腹在。动有水声,皮肤变黑。用干青蛙二个,以油炒干;蝼蛄
七枚,炒过;苦戎芦半两,炒过。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温酒
送下。三服可愈。
3、毒痢噤口。用青蛙一个,连肠肚捣碎,瓦上烘热,加麝香五分,作
饼贴脐上,气通后即能进食。
4、诸痔疼痛。用青蛙一个,烧存性,研为末,加米糕作丸,如梧子大。
每空腹时,先吃饭二匙,再服药十五丸,枳壳汤送下。
5、恶疮如眼(上高下深,颗颗累垂如眼,顶上露出舌状物,毒孔透里)。
用蛙皮烧存性,研为末,蜜水调匀敷患处。
蝌蚪
释名 活师、活东、玄鱼、悬针、水仙子、蛤蟆台。
气味
主治
1、热疮、疥疮。用蝌蚪捣烂敷涂。
2、染须发。用蝌蚪、黑桑椹各半斤瓶中封固,百日化泥,取涂须发,
永黑如漆。
蜈蚣
释名 蒺藜、蛆、天龙。
气味 辛、温、有毒。
主治
1、小儿撮口(舌上有疮,如粟米大)。用生蜈蚣捣汁敷涂。
2、小儿急惊。用蜈蚣一条(去足),炙为末,丹砂、轻粉,等分研匀,
加乳汁和成丸子,如绿豆大。按病几年龄。每岁服一丸,乳汁送下。
3、天吊惊风(目久不下,眼见白睛,角弓反张,不能出声)。用大蜈
蚣一条,去头足,油炙,以竹刀劈为左右两半,研为末,各半加麝香五
分。用时,以左半药末吹入左鼻,以右半药末吹入右鼻,但都只吹少许,
不可过多。若眼末下,可再吹入少量,服下即止。
4、破伤风。用蜈蚣研末擦牙,吐出涎沫即愈。又主:用蜈蚣头、乌头
尖、附子底、蝎梢,等分为末。每用一分至三分,热酒灌服。另以药末
敷患处,出汗即愈。
5、口眼歪斜,口内麻木。用蜈蚣三条,一蜜炙,一酒浸,一纸裹火煨,
都要去掉头足;天南星一个,切作四片,一蜜炙,一酒浸,一纸裹火煨,
一生用;半夏、白芷各五钱。各药一起研为末,加麝香少许。每服一钱,
热水调下。一天服一次。
6、蝮蛇螫伤。用蜈蚣研末敷涂。
7、天蛇头疮(生手指头上)。用蜈蚣一条,烧因熏一、二次即愈。或
研蜈蚣为末,调猪胆汁敷涂
8、丹毒瘤肿。用蜈蚣一条、白矾如皂角子大一块、雷丸一个、百部二
钱,共研不末,调醋敷涂。
9、瘰疬溃疮。用茶和蜈蚣二味,炙至香熟。捣筛为末,先以甘草汤洗
净患处。再将药末敷上。
10、耳出脓。用蜈蚣研末吹耳内。
11、小儿秃疮。用大蜈蚣一条、盐一发,放油内浸七天,取油涂搽,即
效。
12、痔疮疼痛。用赤足蜈蚣焙为末,加片脑少许,调好敷涂。又方:用
蜈蚣三、国条,浸入煮开一、二次的香油中,再加五倍子末二、三钱,
瓶封收存。在痔痛不可忍时,取油点涂,即时痛止。
13、腹大如箕。用蜈蚣三、五条,酒炙过,研为末。每服一钱,分为两
份,分别装入两个开孔的鸡蛋内,搅匀,封好,煮熟吃下。一天一次,
连进三服可愈。
14、脚吐转筋。用蜈蚣烧为末,调猪油涂搽。
蚯蚓
释名 蜮蚓、劬闰、坚蚕、阮善。
气味 咸寒、无毒。
主治
主治1、伤寒热结。用大蚓半斤,去泥,以人尿煮汁饮服。或以生蚓绞
汁服亦可。
2、诸疟烦热。用生蚯蚓四条,洗净,研如泥,加生姜汁少许,薄荷汁
少许,蜜一匙,水调服。
3、小便不通。和蚯蚓捣烂,浸水中,滤取浓汁半碗服下,立通。
4、老人尿闭。用蚯蚓、茴香等分,捣汁饮服。即愈。
5、小儿急惊。用生蚯蚓一研烂,加五福化毒丹一丸,同研。以薄荷汤
少许化五。此方名“五福丸” 6、小儿慢惊。用乳香半钱、胡粉一钱,研匀,加活蚯蚓捏去土,捣烂,
和药做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七至十五丸,葱白煎汤送下。此方名“乳
香丸” 7、小儿阴囊肿大。用蚯蚓连土为末,调唾液敷涂。
8、手足肿痛欲断。用蚯蚓三升、加水五升,绞汁二升半,服下。
9、风热头痛。用蚯蚓炒过,研细,加姜汁、半夏饼、赤茯苓,各药等
分为末。每取三分至五分,以生姜荆芥汤送服。
10、偏正头痛。用蚯蚓(去土,焙干)、乳香,等分为末。每取三分作
纸捻烧出烟,以鼻嗅入。
11、风赤眼痛。用蚯蚓十条,炙为末,每服三钱,茶送下。
12、齿缝出血用蚯蚓末、枯矾各一钱,麝香少许,研匀,搽患处。
13、木舌肿满。用蝗蚓一条擦盐化出水,涂舌上。肿满渐消。
14、咽喉肿痛。不能下食。用蚯蚓十四条捣烂,涂喉外,另以一条着盐
化水,加蜜少许内服。
15、鼻中息肉。用蚯蚓(炒)一分、皂荚一挺,共研为末,调蜜涂患处,
清水滴尽即愈。
16、耳出脓。用生蚯蚓、釜上墨、生猪油,等分研匀,加葱汁作成挺子,
棉裹塞耳内,又方:用蚯蚓研末吹耳内。
17、耳中耵聍干结不出。用蚯蚓包在葱叶,中,取化出来的水滴耳令满。
数次之后,即可把干结物挑出。
18、瘰疬溃烂。先用荆芥根上段煎汤温洗,在疮破紫黑处,针刺去血,
再洗三、四次,然后用黎明时收集的蚯蚓一把,放炭火上烧红为末。每
一匙加乳香、没药、轻粉各半钱,穿山甲九片,炙为末,调油敷涂患处。
用特效。
19、阳症脱肛。用荆芥、生姜煎汤洗患处后,即取蚯蚓(去土)一两、
相硝二钱研为末,调油敷涂。
20、对口毒辣疮(已出脓者)。用韭地蚯蚓捣烂,凉水调匀敷涂。每天
换药三、四次。
21、口舌糜疮。用蚯蚓、吴茱萸研为末,调醋和生面涂足心,有效。
蜗牛
释名 称俞、山蜗牛、蜗赢、蜒蚰赢、土牛儿。
气味 咸、寒、有小毒。
主治
1、小便不通。用蜗牛捣烂贴脐下,以手摩擦。加麝香少许更好。
2、大肠脱胎换骨肛。用蜗牛一两烧灰,调猪油敷涂,立缩。又方;用
干蜗牛一百个,炒研。每取一钱,以飞过赤汁的磁石末五钱,加水一碗,
煎成半碗,调药服下。
3、痔疮肿痛。用蜗牛浸油涂搽,或烧过研末敷涂。又方:用蜗牛一个,
加麝香少许,装碗中,次日取碗中液汁涂搽。
4、背疮初起。有活蜗牛二百个、加水一碗,封瓶中一夜,取涎水调蛤
粉敷疮上。每天十多次,热痛渐止,疮亦渐愈。
5、瘰疬末溃。用连壳蜗年哐个、丁香七粒,一起烧过,研不末,敷贴
患处。
6、瘰疬已溃。用蜗牛牛烧研,加轻粉少许,调猪脊髓涂搽。
7、喉痹肿塞。用蜗牛棉裹,水浸,放口中含咽,不久即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