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产者调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中产者调查- 第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首先,这种所谓的高薪能持续多久?特别是那些大部分服务于外企或私企的人,不稳定就成 为他们的心理障碍。在白领的心目中,他们对自己的高收入工作仍然定位于“打工”,并且 尽管在公司资历在攀升,薪水在增加,但是,他们始终都没有放弃打工的心理,既是打工, 自己可以炒老板,老板更会炒自己,暂时的“好”并不意味着下个月或者下一年的“好”, 所以对前途以及“钱”途的担心在所难免。    
      陈文是北京大唐公司的IT程序员,每月工资在六七千元以上,但是,数着每月银行卡中快速 增长的工资数,心里总有一种不踏实的感觉。    
      “我不知道明天还在不在大唐,也不知道工资能不能下个月如期打到卡上。”陈文心里没底 地说。为此,他总想自己去干,但是又缺乏足够的资本。    
      由于追求时尚的、有格调的生活,白领丽人中不乏“新贫族”。她们既无银行存款,又无自 己物业,并且都是高消费,她们有钱时什么都敢买,每月薪水6000~7000元,常常是一分不 存。    
      作为中产者一族,他们的薪水通常是丰厚的,但是他们挣得多也花得多。 虽然他们大多数人每月有一定的存款,并且数目可观,但是,他们的房子可能是按揭的,他 们的汽车也可能是分期付款的,另外,较高的生活开支,对于他们来说,压力是很大的,因 此,他们钱虽然挣得多,但是,巨大的开支使他们对“钱”途的恐慌一点也没有减少。甚至 有钱时,他们都会感到莫名的恐慌,甚至难受。    
      2年龄恐慌症    
      年龄恐慌症对于中产者来说,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目前,高收入的行业往往是IT、媒体、模特等与年轻、青春紧密相连的职业,除了能力、学 历之外,年轻、无负担也是他们在职业竞争中取胜的极大优势之一。像艾伦一样患“年龄恐 慌症”的白领女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不断增加。因为他 们面临被新人淘汰的危机和老板解雇的风险,又因为“35岁”被众多招聘广告拒之门外。    
      中年白领之所以在外企等公司优势渐失,是因为一方面快节奏、高压力的工作更适合年轻 人,另一方面,有些外企经营状况不佳,老员工的加薪的“法则”常常使老板难以承受。 考虑投入与产出的效益比例,解雇一个老员工,可以换两个年轻人,这已经为一些老板所采 用,并引以为“用人之道”。    
      中产私营企业主同样面临年龄恐慌症,好不容易打下了“江山”,却感到体力、精力一天不 如一天,这也成为他们最大的烦。    
      郭超旭是北京一个印刷公司的老总,几年来,他在大兴的印刷厂业务大增,机器加班加点运 转,他也因此赚了不少钱。但是,今年他已经51岁了。“满打满算,不出问题的话,我还可 以干八九年,公司的发展哪一天能缺了我?岁月真是不饶人啊,对于公司以后的前途,我真 不知道如何迈过年龄这个坎。”面对年龄的恐慌不仅郭超旭有,甚至比他还年轻的王文也是无可奈何。    
    


第五部分第148节 时髦生活综合症

    有着严重年龄危机感的王文感叹说:“看着年轻的同行一拨拨上来,我现在还是占据优势, 但是我却不知道哪天他们会一下子超过我。”“虽然我今年才45岁,但是我总担心自己的身 体还能支撑多久。”岁月无情,自然规律谁也抗拒不了,对于事业有成的中产者来说,年龄的“恐慌”比任 何一个阶层更严重。    
      3时髦生活综合症    
         
      中产者生活追求的是概念、时尚、格调、品牌和个性。现代消费文化大都是针对他们的 趣味和追求设计的,这使白领们在追求时髦生活的同时也丧失许多东西,引起了许多负面 效应,形成现代人特有的时髦生活综合症。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夜生活综合症。    
      一些白领为了解除白天工作的紧张压力,他们不是选择回家休息,而是去 人声鼎沸的酒吧或娱乐城,以为这样可以放松身心,其实不然。夜生活不但不能松弛紧张的 神经,而且还激活了身体所有的细胞,使他们处于兴奋状态。这种假性休闲方式严重威胁着 白领们的身体健康。    
      (2)疯狂购物综合症。    
      据调查发现,白领女性休闲方式主要是购物。她们趁节假日在高档商 场寻找“猎物”,那可能是一套价格不菲的服装,也可能是一只名牌口红。她们似乎要让来 自职场的压力在金钱的挥洒中流散掉。但往往适得其反。    
      疯狂购物并不能真正解除工作的压力,反而引导他们走入盲目购物的误区。    
      (3)光源空调综合症。    
      白领工作的地点多是在写字楼,在城市的摩天大厦中,一般光线不强,许多人在办公室喜欢 开灯,把室内照得亮亮的。殊不知,灯光会带给人伤害。人在白炽灯或日光灯下时间一长就 会眼睛疲劳,由此引起头痛;另外长年在空调下工作,也会得空调病。    
      (4)肌肉饥饿症。    
      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例如,办公室家庭化、出行有车等等,多数中产者的总运动量减少 ,特别是白领长期伏案工作,很容易患“肌肉饥饿症”。另外,由于工作的压力大,他们很 少参加体育运动,这也容易使得他们发生“肌肉饥饿症”。    
    


第五部分第149节 中产者的六大问题七大烦

    三、中产者的六大问题七大烦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每个人都面临着压力。和其他阶层的人士一样,中产者 不仅在工作上有烦恼,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烦恼。    
      中产者的“烦”究竟有多少?在互联网上,有人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出了困扰中产者的      
    六大难题及七大烦。    
      1中产者的六大难题:到底要还是不要    
      (1)孩子,要还是不要。    
      现在养一个孩子的成本很高,对于一对中产夫妇来说,生育一个孩子,不仅包括很高的经济 成本,而且还包括时间成本,在一个中产者家庭里,如果妻子也是白领或主要收入者的话, 怀孕生育和哺育孩子的两年多时间,肯定不能上班,这无疑对家庭收入有着较大影响;另外 ,养育孩子的费用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因此要一个孩子无疑是一个降低生活质量的选择。    
      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即使不去考虑这些,为了自己年老时有个照顾和慰藉,也不得 不 去考虑孩子,并且,人的天性也时不时地催促:养一个吧,养一个吧。要不要孩子常常成为 许多中产夫妇的两难选择。    
      随着他们的年龄的增长,这个问题更是摆到了生活的议事日程。在和父母偶尔一次的团聚饭 上,父母总是会敲敲饭碗的边,示意一些心照不宣的抱怨。    
      “你不可能像养条狗一样,对自己的孩子不闻不管,并厚着脸皮,寄放在父母家里吧,孩 子要还是不要 ,什么时候要,三年前提出这个问题,我至今还没有想出。”在外企上班的鲁旭夫妇说。    
      孩子,要还是不要,他们至今仍然没有做出抉择。    
      (2) 要MBA,还是不要MBA    
      互联网有一则这样的文章道出了中产者在这一问题上的尴尬:这年头MBA给人的感觉似乎是中奖率为百分之一百的彩票一样,只要你去买了,就能得 大奖,于是人人尖扁脑袋,飞上半个大圆到地球对面去读上个三年五载,然后回来用一口讲 洋文的白牙咬到成百上千万。    
      可惜好景不长,MBA也在贬值中,现在只有傻瓜还不知道。原来在国外,只有几所名校的M BA才吃香,其余的都类似我国早期的那些电大职大夜工大。至于国内的那些MBA,基本全是 大字还能识得一千个及以上的老总们的茶话会:他们是拿MBA当甜点玩的,你一饿死鬼挤在 里面算是要打什么主意?但是,现在中国傻瓜还真不少,所以MBA仍旧在热卖中。    
      唉,读,还是不读?“读,还是不读呢?我也搞不清,反正周围的同学和同事都在读。”在北京一家媒体公司做 部门主管的周辉说。他的话反映了相当一部分中产人士对于文凭、学历等的困惑。现在,一 方面文凭学历在贬值,人们更看重的是经验和能力,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招人聘人时又往往 把学历当作一个槛儿,没到这个学历,就是你能用一根铁棒支撑起地球,人家也不要你。这 往往把许多渴望高薪而学历不高的中产者置于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与此同时,所谓的MBA课程也多是些“玩餐”的东西,大道理大理论距离真正的工商管理还 差上几千里,花上七八万元钱去学,学了在具体实践中也没什么大用处。    
      学又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并且可能仅仅只是 捞个文凭,而无真有所获;不学,应聘时它又是道门槛,这往往又可能与高薪失之交臂。    
      到底学不学,中产阶级烦而又烦。    
      (3)要笔记本电脑,还是不要。    
      如果是早个七八年的话,中产阶层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毫无疑问的:当然是要。    
      因为拎个十来公斤的金属块走在马路上是极有面儿的事情,人家要问起拿的是什么呀, 谦虚地笑笑:呵呵,没啥,手提。人家就会对你仰首以待,尊敬得不得了。    
      然而,现在不行了,一群刚毕业的电脑工程师们全拎着它满街跑,人们对手提电脑并不新鲜 了,甚至把这些背着八九十年代笔记本的人看作是愣头愣脑的“摆谱族”,把他们看作保 险推 销员,如果一个背着笔记本电脑的人好不容易溜到星巴克里,找到个妙龄女郎,在她对面一 坐,拿 出手提刚打开电源,喜滋滋地正等着对方来个崇拜目光,女郎可能会拂手而去,扔下一句硬 邦邦的话:“十三点,生活跑到这里来做。”(注:上海话里,“生活”就是工作的意思。 )可是在这个信息社会中,手提电脑的作用就好像是以往人们写字用的笔,没有它有时还真是 麻烦 ,比如临时要处理个文函,就没个着落,想记录下点什么也无从下手,查点讯息和资料更是 束手无策,没有电脑简直什么都不能做,并且什么都做不成了。    
      带不带手提,中产者在实用和面子之间徘徊不定,其难取舍好像难产时老婆孩子选哪一个一 样难乎其难。    
      (4)上网要真诚,还是虚拟。    
      中产者是网民主力军。然而一上网就面临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的抉择。其中,到底是选 择虚拟还是真实呢?这是一个极难的决定。    
      在北京上地某外企工作的小白的网名叫“酷哥哥”,因为工作关系,上班时常常打开ICQ, 久而久之,他与山东的一位叫“萱草”的女孩聊上了,两人很投机,小白发现对象说话文绉 绉,又显示出活泼可爱的迹象,渐渐与她从QQ下来进入了电话交往,一个月后,萱草从山 东来到了北 京,小白发现她竟然是一位漂亮的女孩,两人同居了,几天后,小白家里的8000元钱和笔记 本电脑全部被“萱草”卷走了。    
    


第五部分第150节 网络的虚拟

    “我坚信人的真诚不会因为网络的虚拟而消逝,但是,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后,在虚拟的网络 上,我们到底是应该选择虚拟还是真诚呢?”事后小白困惑地说。    
      与小白相反,同在上地某IT企业工作的王颖却认为网络是戴着面罩的,是一个虚拟的空间, 难 有真实可言。和小白一样,上班的时候,她也偶尔打开ICQ聊几句放松一下工作紧张的神经 。但是,200 1年2月,当她打开QQ时,总有一位叫“我要瘦死”的人主动与她搭讪      
    ,王颖也虚与委蛇,他 问她在哪儿上班,她说大兴,做什么的,在药店,年龄也是假的,总之一句话,她就是全然 一个虚拟的“王颖”。半年之后,王颖通过长期的聊天了解,觉得对方有修养,又有 知识 ,对方 也告诉她自己是某名牌大学硕士生毕业,是一外企项目经理。“我要瘦死”的一切都是真实 无疑的,王颖渐渐喜欢上了他。    
      不久,他们相约从网络回到现实中进行交往。双方在人大前面的“必胜客”见面时,王颖忍 不住把自己的真实身份和年龄告诉了他。“我要瘦死”惊愕半晌之后,回答只是:“88”。 王颖不解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