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84-"新北京 新奥运"知识讲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884-"新北京 新奥运"知识讲座-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交通网点,兴建了体育场馆和其他设施,这对以后奥运会举办者追求豪华设备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东京国立体育场举行隆重的奥运会开幕式的同时,美国发射了“辛科姆”通讯卫星,向世界各地转播奥运会盛况,这在奥运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本届应邀参赛的国家和地区有94个,参赛运动员5140人,其中女运动员683名。本届比赛项目新增添了排球(男女)、柔道这两个日本擅长的项目,奥运会大项数增加到19个。    
    2。1992年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    
    巴塞罗那奥运会的投资在奥运历史上是规模空前的,直接及间接投资折合成现在的欧元达到67。28亿。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和各类设施建设的投资,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为巴塞罗那市经济持续增长创造了条件。据估算,1987年至1992年6年内,仅仅由于奥运因素的影响,巴塞罗那GDP年均多增长1。8个百分点。同时,1987年至1992年间巴塞罗那的间接需求为166亿美元,加上94。48亿美元的直接需求,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共产生了264。48亿美元的需求。2006年,巴塞罗那的经济增长率高于全国和欧洲的水平,被誉为欧洲经济的发动机之一,人均GDP已达到2万美元,超过全国和欧洲平均水平。    
    3。1996年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    
    这一届奥运会在通信方面的一大特色就是移动通信在奥运会中开始大量使用。为满足奥运会上大规模的移动通信需求,相关部门在亚特兰大市内及其周围部署了大量新的蜂窝基点,增强了整个地区的总体运营能力,这些电信基础设施为以后提高整个城市的电信服务水平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城市交通方面,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善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奥运会期间,国际奥委会官员乘坐的车辆都备有卫星导航系统,利用这些通信设备可以了解路线信息、公共汽车、停车场利用情况以及目的地信息。智能交通系统通过提供丰富、及时的交通路况信息,为司机选择合理的交通路线提供了有效依据,这也为以后城市交通中应对紧急事故提供了一种快速反应手段杜占元; 马林; 徐建国等。 2004年科技与奥运高层国际论坛论文集[R]。 北京,2004。。    
    4。2000年第27届悉尼奥运会    
    2000年第27届悉尼奥运会以绿色奥运为旗帜,大力发展绿色环保技术,极大地推动了城市建设,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交通、旅游、房地产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而大大提升了悉尼城市的知名度,提高了其在世界上的地位。据澳大利亚地区经济分析中心介绍,悉尼奥运会为澳大利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直接带来65亿澳元的经济活动,其中,悉尼所在新南威尔士州就占了51亿澳元。    
    (二)充分发挥科技奥运对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促进作用    
    科技奥运作为北京在奥运史上首次提出的奥运理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较之历届奥运会不同之所在。科技奥运的理念,表达了北京和中华民族依靠科技办好奥运、传播奥林匹克精神的坚定信心。申奥成功后,北京向国际奥委会郑重承诺:为落实科技奥运理念,在奥运筹办过程中,将运用先进、实用、安全、高效的科技设计、建设体育场馆及各项设施,把2008年奥运会办成“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科技奥运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部门和行业,是北京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实践,要充分发挥科技奥运对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促进作用,为落实国家创新战略作出重要贡献。    
    


《新北京新奥运知识讲座》 第二部分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2)

    1。以科技奥运工作机制为借鉴,进一步完善北京科技创新相关机制    
    在科技奥运实施过程中,既有相关的政府部门进行组织协调,同时又有大量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参与到科技奥运建设中来,体现了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创新思路,是北京进行科技体制创新的重要实践。    
    2。以奥运科技攻关为动力,促进北京的技术创新    
    奥运发展史也是一部科技发展史。科技奥运理念的提出,使得以先进技术支撑奥运成功举办的意义更加明确。针对奥运筹备过程中各领域的科技需求,相关部门积极组织开展有关科技攻关项目和课题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解决了一系列的关键技术难题。其中,很多创新成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不仅满足了奥运需求,还被积极推广应用到其他生产、生活领域,在建筑技术、运动科技、安全技术等领域都极大地促进了北京的技术创新。    
    (1)建筑技术创新    
    (2)运动科技创新    
    (3)燃烧技术创新    
    (4)安保技术创新    
    3。以满足奥运科技需求为龙头,带动北京相关行业的发展    
    奥运筹备过程中产生大量科技需求,通过产学研一体化的实施,取得的大量优秀科技成果不仅满足了奥运需求,同时也为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为国内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大量新技术、新标准的推广应用进一步带动了北京相关行业(包括建筑行业、环保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信息产业、传媒业等)的快速发展。    
    (1)大规模的场馆建设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将提高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    
    (2)新能源的项目研究及广泛使用将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    
    (3)大型活动及相关创意的实施将带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4)奥运会对信息服务的高要求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5)全球高度关注促进了传媒产业的发展    
    4。宣传科技奥运理念,提高群众的科技创新意识,促进创新文化建设    
    科技奥运是北京在奥运史上首次提出的奥运理念,为此,需要我们通过宣传,使之得到全世界的认可。这不仅需要奥运建设部门在实践层面上加强建设的力度,也需要从理论层面上进行概括和提炼。我们要站在全世界的角度,结合我国的实际,从为世界科技文化留下丰富遗产的高度,充分挖掘科技奥运的内涵,深化对科技奥运理念的认识,形成能够为我国和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奥运理念。同时,通过“奥运科技(2008)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奥科委两个平台,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科技奥运宣传工作。一方面,促进优秀科技成果在奥运建设中的推广应用,通过科技奥运建设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宣传科技奥运,在全社会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随着科技奥运宣传力度的加大,这一理念日益为广大群众所熟悉,并且科技奥运宣传活动已经成为群众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内容。只有广大群众的科技意识得到普遍的加强,才能更好地促进创新的发展。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是科技进步的两个基本体现,是科技工作的一体两翼:创新为普及明确方向,丰富内容;没有创新,将无所普及。普及是创新的基础和目的;没有广泛的普及,民众对科技将失去兴趣,创新将得不到社会的支持。科学普及所蕴藏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将为全社会的科技创新奠定最广泛、最坚实的社会人文基础。    
    (1)科博会上的科技奥运成果展示,加深了群众对科技奥运的了解    
    (2)科技奥运的宣传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氛围,提高了群众的科技创新意识


《新北京新奥运知识讲座》 第二部分主讲教师简介:秦佑国

    第四讲绿色奥运与宜居北京    
    主讲教师简介:秦佑国,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建筑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理事长、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市绿色建筑促进会会长。曾经获得过北京市优秀教师和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称号。在绿色建筑领域开展了多项国家部委项目的研究,主持编写了北京市地方标准“绿色建筑评估标准”,“绿色奥运建筑标准及评估体系研究”获2005年北京市科技一等奖。    
    2001年7月13日,北京在与众多申办城市的竞争中赢得了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中国政府作出了绿色奥运的承诺。2005年1月2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提出北京的城市目标之一是宜居城市。宜居城市和绿色奥运的目标是一致的,“绿色奥运”是建设宜居城市的契机和近期的行动。


《新北京新奥运知识讲座》 第二部分“绿色”概念的提出

    一、“绿色”概念的提出    
    (一)资源和环境的严峻态势    
    随着人类在地球上的急速繁衍和人类物质活动规模的加速膨胀,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已扩展到地球尺度,引起了全球性的环境危机,如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气候异常、热带雨林破坏、荒漠化、物种灭绝等,再加上能源危机,水资源短缺的阴影,使得居住在同一个星球上的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    
    1。有限的地球资源    
    在我们人类生存的地球上,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许多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而且,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还会产生对自然的破坏和对环境的污染。    
    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正是人类自己。全球在2000年消耗掉已发现全球煤储存的0。5%,天然气储存的1。6%,石油储存的3%。从1980年到2001年,石油每年消耗的增长达到22%,煤增长达到27%,天然气增长达到71%。石油、煤和天然气的全球储存是有限的,按现在的能源消耗速度,在未来100年内,这些不可再生的能源将会消耗殆尽。    
    2。全球环境问题    
    全球环境状况在过去30年里持续恶化,如国际社会不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人类未来的发展与生存将会面临巨大威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组织1000多名科学家联合撰写的《全球环境展望…3》(Global Environment Outlook  GEO…3)的报告中,对1972年—2002年30年间的全球环境状况进行了评估,并对未来30年的环境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报告认为,人类无节制地开发和破坏自然资源是导致全球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其中包括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乱砍滥伐森林、对湿地和滩涂的过度开发以及缺乏规划的城市建设等。    
    (二)“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20世纪开始的环境问题是全球面临的中心难题。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现代文明同生态系统之间的尖锐冲突,环境问题体现了所谓“人类中心”价值观的困境。长期以来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造成的环境问题使得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以及建立在资源消耗上的文明正面临着危难。接踵而至的全球性环境问题让人开始思考人类是否能在这个地球上继续生存与发展下去。在总结自身发展历程后,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被提出,这就是“可持续发展”。    
    “持续”一词的英文是sustain,来自于拉丁语sustenere,意思是“维持下去”或“保持继续提高”。“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在国际文件中最早出现于1980年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真正把“可持续发展”概念提到国际议程并使这一概念在全世界得到普及的是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世界委员会(The World 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mon Future)一书(又称为《布伦特兰报告》)。书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个概念里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Fairness)、持续性原则(Sustainable)、共同性原则(mon)。在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又称地球首脑会议)上提出了《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被广泛接受并成为总体战略。     
    “可持续发展”虽然起源于环境保护问题,但作为一个指导人类走向21世纪的发展理论,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环境保护。它将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全面性战略。


《新北京新奥运知识讲座》 第二部分绿色奥运

    二、绿色奥运    
    (一)奥运环保的要求     
    体育运动作为人类的社会活动之一,对环境也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