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刘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我是刘邦- 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今属郑州)成皋一带,该地北临黄河,西依邙山,东连平原,南接嵩山,是历代兵家兴师动众的战场。公元前203年,刘邦出兵攻打楚国,项羽粮缺兵乏,被迫提出了“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的要求,从此就有了楚河汉界的说法。至今,在荥阳广武山上还保留有两座遥遥相对的古城遗址,西边那座叫汉王城,东边的叫霸王城,传说就是当年的刘邦、项羽所筑。两城中间,有一条宽约300米的大沟,这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鸿沟,也是象棋盘上所标界河的依据。两端的中间,也就是两端第四条到第六条竖线之间的正方形部位,以斜交叉线构成“米”字方格的地方,叫作“九宫”(它恰好有九个交叉点),象征着中军帐。

    编辑本段历史评价1。战争评价楚汉战争历时3年多,战地之辽阔,规模之巨大,用兵韬略之丰富,前所未有,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楚汉战争最终实现了西汉王朝的统一,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

    2。对项羽的评价项羽摒弃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实行分封制,恢复战国时期的封建割据,疆土分裂,天下不能真正统一,埋藏战争隐患。刘邦与项羽争天下,为什么项羽失败了?项羽不会知人善任,不信任手下,不爱听意见,又吝于封赐,不会识别和笼络人才,以致韩信、陈平、英布等先后归汉,不善于团结利用反汉同盟,致使魏王豹、代相夏说、赵王歇与楚各自为战,魏、代、赵国相继灭亡。且刚愎自用、优柔寡断,不会抓准时机,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好哄。他嗜杀残暴,坑杀20万秦兵、屠掠咸阳、弑杀义帝,大失人心。时有人谏言建都关中,他不听而烹杀谏者,误中陈平离间计,致使谋士范增愤而告退。平定齐国叛乱后,杀戮过重以致齐地复叛。不都关中,放弃形胜之地。他分封不公,导致诸侯叛乱,疲于应付。又封秦朝三个降将于关中,因曾坑杀20万秦兵,三秦王在关中很难立足,以至汉军得以轻松平定三秦。时刘邦先入关中,派兵守住函谷关,抗拒诸侯。本来项羽已经准备灭掉刘邦,就因为项伯说情就放了他。鸿门宴上,形势有利,只要他一声令下,刘邦就必死无疑,可他优柔寡断,迟迟不发令。所以项羽失去了所有有利的时机,“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因此,项羽败给了刘邦。

    相关诸侯1。韩国1。1韩王成时期韩成是前韩国王室,秦末被拥立为韩王。公元前202年四月,项羽封韩王成为韩王,都阳翟(今河南禹县)。因张良降汉,导致项羽受到威胁。项羽就以韩王无大功,而张良又为刘邦谋臣为由,将其留在彭城,贬爵为侯,不久杀之便杀了韩王成。1。2郑昌时期郑昌,秦朝时吴县(会稽郡治所,今江苏苏州)县令,与项羽关系很好。项羽起兵后,跟随项羽左右。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项羽立郑昌为韩王,以抵御汉军。汉王刘邦平定三秦后,派韩信(韩太尉韩王信)攻取韩地,郑昌投降。1。3韩王信时期韩王韩信是原来韩襄王的庶出孙子。到了项梁拥立楚王的后代楚怀王的时候,燕国、齐国、赵国、魏国都早已自己立下了国王,只有韩没有立下后嗣,所以才立了韩国诸公子中的横阳君韩成为韩王,想以此来占据平定原韩国的土地。项梁在定陶战败而死,韩成投奔楚怀王。沛公带军队进攻阳城时,命张良以韩国司徒的身份降服了韩国原有地盘,得到韩信,任命他为韩国将军,带领他的军队随从沛公进入武关。沛公被立为汉王,韩信随从沛公进入汉中。汉王平定三秦时,就答应将要韩信为韩王,先任命他为韩太尉,带兵去攻取韩国旧地。汉二年(前205年),韩信平定了韩国的十几座城池。汉王到达河南,韩信在阳城猛攻韩王郑昌。郑昌投降,汉王就立韩信为韩王,常带领韩**队跟随汉王。汉三年(前204年),,汉王撤出荥阳,韩王信和周苛等人守卫荥阳。等到楚军攻破荥阳,韩信投降了楚军,不久得以逃出,又投归汉王,汉王再次立他为韩王,最终跟从汉王击败项羽,平定了天下。汉五年(前202年)一月,汉王和韩信剖符为信,正式封他为韩王,封地在颍川郡,都阳翟。汉高祖六年(前201年)春天,汉高祖认为韩信雄壮勇武,封地战略位置险要,就下诏命韩王韩信迁移到太原以北地区,以防备抵抗匈奴,建都晋阳。经刘邦同意韩信把都城迁到马邑。同年秋,韩王信联合匈奴起兵造反,逃亡匈奴,国除。

    权,以所封齐悼惠王子分齐为王,封刘志为济北王,之后多有分封。

    5。常山国汉元年前202年四月,项羽徙封赵王歇于代地,因张耳亦同各路诸侯入关,且素闻张耳之才名,又念其扶赵抗秦之功,乃立分赵地北部,立张耳为常山王,理信都(今河北邢台)。是为常山国立国之始。张耳立国,陈馀甚怒,对人道:“张耳和馀功相等。今张耳为王,我却称候,项羽对我不公。”当时,齐王田荣叛楚,陈馀乃使门下客夏说对田荣道:“项羽执掌天下不平,请借给我兵,南皮可掩蔽你。”田荣欲树党以反楚,乃谴给陈馀。陈馀又加三县之兵袭击常山王张耳。汉二年(前205),常山被攻破,张耳败走。十月,投汉王刘邦,待之甚厚。陈馀迎赵王歇复为赵王,赵王歇立其为代王。公元前188年,汉惠帝封三子刘不疑为常山王,之后多有分封。

    3。对刘邦的评价刘邦则是海纳百川,只要说得有道理,他都会听。他善于笼络利用诸侯以及手下将领,大家乐为其效命,韩信为齐王时,楚使说齐而韩信不反可略见一斑。

    出关东进项羽得知刘邦已兼并三秦,且准备东进伐楚,而齐、赵地都已反叛,大怒,乃立原吴县(会稽郡治所,今江苏苏州)县令郑昌为韩王,以抵御汉军。此时张良以书信“汉王失职,欲得关中,如约即止,不敢东。”(汉王失去关中王位,想得到关中,实现怀王“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后就立即停止,不敢再东进伐楚)以及齐、梁地反书“齐欲与赵并灭楚。”(齐国打算与赵国联合起来灭掉楚国)呈给项羽,项羽在两面受敌的情势下,遂无西顾之意,于是采取“先齐后汉”的战略方针,继续攻齐,主力被牵制在齐国。刘邦再度抓住战机,一面巩固关中,一面扩张势力,亲自率军由函谷关出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市西)东进。迫降河南王申阳和项羽新封的韩王郑昌;西魏王魏豹率军归附,继而俘虏殷王司马卬,迅速占领了今河南及山西中、南部广大地区,造成东进的有利态势。(按:下接目录”主力战线”)

    编辑本段北方战线安邑之战主词条:安邑之战汉二年(前205年)八月,魏王豹踞河东(郡治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反汉归楚,威胁汉军侧翼。刘邦先派郦食其游说未成,即命韩信率军进攻。九月,韩信突袭安邑,生擒魏豹,灭魏国。

    井陉之战主词条:井陉之战、背水一战、韩信破代、赵、燕、齐之战安邑之战后,刘邦继而采纳韩信“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少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井陉之战阳”(《汉书·韩信传》)的建议,给韩信增兵3万,开辟北方战场,以消灭楚的羽翼,实现对楚的战略包围。同年闰九月,韩信首先破代国,生擒相国夏说,代亡。汉三年(前205年,汉初承秦制,十月为岁首)十月,韩信、张耳率领汉军越过太行山,与楚的羽翼赵国战于井陉口(今河北井陉东南,韩信一反常规,背水设阵,大败20万赵军,斩杀赵军主帅成安君陈余,生擒赵王歇,一举灭亡赵国。随之采纳赵国降将李左车建议,乘势不战而迫降燕王臧荼,平定燕国。

    潍水之战主词条:潍水之战汉四年(前204年,汉初承秦制,十月为岁首)十一月,韩信又大破楚、齐联军于潍水今山东潍河之滨,平定齐国。至此,韩信东进2000余里,从东、北两面形成对楚军的战略包围态势,直接威胁楚大后方。

    编辑本段敌后战线主词条:彭越挠楚汉二年(前205年)四月,汉军于彭城战败后向西溃退,彭越把他攻占的城池又都丢掉,独自带领他的军队向北驻守在黄河沿岸。汉三年(前204年),彭越经常往来出没替汉王游动出兵,攻击楚军,在梁地断绝他们的后援粮草。汉四年(前203年)冬,楚军和汉军在荥阳相持,彭越攻下睢阳、外黄等十七座城邑。项羽知悉后,就派曹咎驻守成皋,亲自向东收复了彭越攻克的城邑,又都归复楚国所有。彭越于是率军北上谷城。汉五年(前202年)秋,楚军向南撤退到夏阳,彭越又攻克昌邑等二十多个城邑,缴获谷物十多万斛,用作汉王的军粮。

    兵至睢阳今河南商丘西南,闻汉军再次收复成皋,急忙引兵回救。汉军据险坚守,双方在广武山(今河南荥阳东北)形成对峙。是时,楚军北有韩信据齐地威胁都城;腹地有彭越游动作战,又须分兵南据九江,以致兵力分散,腹背受敌,粮草匮乏,欲战不能。刘邦则据荥阳、成皋之战坚守不战。汉四年(前203年)八月,楚军粮尽,项羽被迫议和,刘邦亦未能调来韩信、彭越援军,于是双方订立和约“中分天下”(《史记·项羽本纪》),划鸿沟(古运河,位于今河南荥阳以东)为界,东归楚、西属汉。楚汉两军在荥阳、成皋一线相持两年零五个月后,休兵罢战。

    固陵之战汉四年(前203年)九月,项羽遵约东撤,刘邦亦欲西返。张良、陈平认为“汉有天下太(大)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疲)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建议“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史记·项羽本纪》)。刘邦遂背约,向楚军突然发起战略追击,并约集齐王韩信、魏相彭越南下合围楚军。汉五年(前202年)十月,刘邦追击楚军至固陵(今河南太康南),因齐王韩信、建成侯彭越按兵不动,未如期会师,遭楚军早击,大败,被迫坚壁自守。

    垓下之战主词条:垓下之战、十面埋伏刘邦退守固陵后,采纳张良建议,分别给齐王韩信、魏相彭越承诺“并力击楚,楚破,自陈以东傅海与齐王;睢阳以北至谷城与彭相国。”,许以割地封王。汉五年(前203年)十二月,果然调集齐王韩信、魏相国彭越、淮南王英布、刘贾等各路大军40万人,以韩信为最高统帅,以并本部20万人共计60万大军,将10万楚军包围于垓下(今安徽灵璧,一说今河南淮阳、鹿邑间)。楚军兵少食尽,屡战不胜,夜闻四面楚歌,军心瓦解。项羽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于是夜起慷慨悲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参见《垓下歌》),“歌数阕,美人(虞姬)和之(参见霸王别姬)。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史记·项羽本纪》)。

    乌江自刎主词条:乌江自刎于是项羽置10万楚军于不顾,率800余骑兵趁夜突围南逃,天明后刘邦方才发觉,遂派灌婴率数千骑兵追击。楚军渡过淮河后只剩下百余骑,逃至阴陵(今安徽定远县西北)时因迷路,问路一田父,田父诓骗而左行,结果陷于沼泽,致使汉军追上。至东城(今安徽定远县境内)时,仅剩下28骑,项羽自度难以脱身,却依然说:“天亡我,非战之罪也。”。逃至乌江(今长江,乌江自刎6张位于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镇)时,乌江亭长力劝项羽过江,以图东山再起,项羽却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上天要灭亡我,我何必还要渡江呢!姑且不说我项籍当初率领八千江东子弟兵起事渡江西征,今天没有一个人回来,即便江东的父老兄弟们同情而拥戴我为王,我哪里有脸面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自己难道心里不愧疚吗?)(《史记·项羽本纪》),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不肯渡江,在力杀汉军数百人后,自刎而死。

    编辑本段战争结果垓下一战,刘邦全歼楚军,获得最后胜利。项羽败亡后,楚地陆续平定,最后唯原项羽封地鲁不下,汉军乃以项羽头示鲁,鲁遂降,楚国至此全部平定。楚汉战争末期,属楚国阵营的衡山王吴芮、九江王英布先后归附汉王刘邦,唯临江王仍不听命。汉五年(前203年)十二月,汉军又攻破临江国都江陵(今湖北荆州),俘虏项羽所立的临江王共尉。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在定陶正式称帝(即汉高祖)固陵之战汉四年(前203年)九月,项羽遵约东撤,刘邦亦欲西返。张良、陈平认为“汉有天下太(大)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