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我无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非我无道- 第8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就在这刹那之间,秦忘舒六识暴涨,其灵慧思维立时跨入一个新天地了。

    原来许负心做出如此重大的牺牲,便是要让秦忘舒提升灵慧,以便参透大同残光的玄机。

    金婆罗本是佛门第一奇花,启智开慧,令人受益无穷,而绿龙深具造化之能,就此激发金婆罗花的无限启慧之能,秦忘舒沐此香风,自然立开佛目,知过去晓未来,世间万事,无所不通。

    但秦忘舒的灵慧增益绝对无法久持,或数息或一息,甚至最多只能持续半息时间,秦忘舒必须利用这极有限的时间,参透大同残光,创出应对之策来。

    但秦忘舒却面临一个极大的难题,他在开启灵慧的刹那间,其实就拥有了无数选择,这便是说,寻出一个办法抵御大同残光不难,难得是如何在无数种办法之中,当机立断,立时选中一种来。

    世人面对难局若是毫无选择倒也罢了,那也只能听天由命了,若只有一个选择,自然也是不难,难的便是选择多多,反倒让人无所适从。

    好在秦忘舒早有成算于胸,大同残光为天外奇术,自然是变化无穷,此刻秦忘舒虽通万法,但真正靠得住的,却是本我之学。

    正所谓他有万法,我独执已道,那修士立于天地之间,自然觉得自身渺小之极,但若是就此小看了那个“我”,认为我在天地之间,不过微不足道,那便是大错而特错了。

    只因本我虽小,虽是承载天道万法的唯一载体,若失去这个我字,何来世界,何来万法,若非我,则无道,这才是仙修之术的至高境界。

    而在秦忘舒潜心创法之时,许负心的传音也及时传来,说的是:“世间万法不若已出。”自然与秦忘舒不谋而合。

    秦忘舒既是胸有成竹,自然以归藏经中所修诸法为基,于刹那之间,修成一法,只见他负手立于空中,却有万道光芒自本体散发出来,依稀就是刚才佛光普照之景了。

    却见那佛光由弱而强,由微而盛,初时光照百丈之距,又于须臾间扩扬万里,到最后整座七海,皆被这佛光笼罩其中。

    少年见秦忘舒修出佛光来,心中大骇之极,口中惊呼道:“岂有此理。”

    其后情景,便与最后一场一模一样,那金线遇到佛光,立时如冰雪遇到骄阳一般,立时消散干净,天地无痕。

    也就是数息间,百道金线就被消去大半了,那少年厉声大喝,化金线为一对金轮,再向秦忘舒袭来。

    秦忘舒见金轮袭来,不由心中暗笑。许负心道:“忘舒,此轮赤印雪芽,无非是我苍穹道术,亦是源自我真龙万法罢了。此宝瞧来威势赫赫,只需忘舒心中不乱,自然御轮于外。”

    秦忘舒微微一笑道:“负心不必替我担心,他有万法,我独执已道罢了,这才是真正的非我无道。”

    许负心微微点头,却发现指尖伤口一直难愈,犹在渗出血滴来,她不由眉头一皱,暗忖道:“却是何人在捣鬼!”

    她不惜破指滴血,以助秦忘舒开启灵慧,原是付出了极重大的牺牲,修士失去一滴精血,便损去许多法力,真龙更是如此了。

    但为求保往秦忘舒性命,莫说千百载修为,便是牺牲性命又能如何。且许负心既是造化之龙,原有无数手段,可在事后稍加弥补。但此刻龙血不止,却大大出乎许负心的意料了。

    她原本以为是魔域三老暗施手段,但将龙目瞧去,三老皆是全神贯注于斗场之中,皆不曾分心来应付自己,且私心想来,三老虽有逆天之举,但也不至于心胸狭窄,只因许负心出手暗助秦忘舒,便来私相投报。

    许负心凝神想来,忽觉心中一动,已知其因,原来在九龙海中,正有一道龙识凌空俯视这场激战,那龙识扫到许负心身上,便产生微妙变化,许负心四周法则生变,自然龙血难止了。

    许负心暗暗点头,自她不曾龙族法旨,执意留在七海之中,帮助苍穹众生抵御浩劫,便与九龙海的龙族渐行渐远了,其后她又得了青龙法旨,要立志成为龙族首领,那么自然就与九龙海中的几位龙族大能势不两立。

    九龙海中,虽有绿龙赤龙等少数几位真龙会相助自己,但比起对方的势来来,与许负心同道者,着实势力不足。

    自己先前一直安然无恙,风波不兴,可视为九龙海中双方暗斗不止,尚未产生结果来,此刻自己忽遭暗算,也等于明示许负心,绿龙赤龙,或已被对方完全压制,其后龙族几位大能的强力手段,将会源源而来。

    许负心玉掌一翻,掌中多了一株灵草,正是秦忘舒于灭界之中,得来的不死草,此草本是世间独种,但经许负心精心培育,已生出千万朵来。今日龙血不止,其实便等于是殒身之劫了。正好以此身来试此草灵验。

    那许负心服用此草却与众不同,此草也不必制丹,也不必煎制,只需以龙息一道,逼出此草灵力来,自然灵验异常。

    只见那灵草在许负心掌中迅速枯萎,但指间流血却是慢慢止住了。瞧来只是止住伤口流血罢了,但其实许负心却是由死至生走了一遭。

    许负心轻轻舒了口气,若非当初秦忘舒寻来此草,今日这场生死大劫,只怕难过了。

    而此刻场中,却是变化不多,那秦忘舒执定本体,唯有佛光遁将出来,任那金轮千变万化,我自岿然不动。

    那少年愈加恼怒,但这对金轮,乃是大同残光所化,实为他最强的道术了,若是这法子都无法穿透佛光,其他手段又有何用。

    最令少年生恼的是,就算他故意卖弄破绽,引秦忘舒来攻,那秦忘舒也当没瞧见一般,只知执定佛光,以不变而应万变。

    此刻不光少年心境生恼,便是白眉修士与中年锦衣修士,也觉得面上无光。以三老身份,此战是绝不能失手的,一旦失手,千万年清誉何存。

    那中年锦衣修士眉头一皱,道:“早知如此,先前就不该授其大同残光之法。”这是对白眉修士心生怨意了。

    白眉修士亦皱眉道:“大同残光千变万化,最能惑人,我不过是想令对手误入岐途罢了,此计亦是大兄赞同的,老友何必此刻来责我。”

    中年锦衣修士也是心中焦燥,口不择言,话一出口,便生悔意了,忙道:“老友莫怪,我也只是随口一言。”

    白眉修士冷哼一声,道:“当初若是听二老之劝,又怎会有这今日之耻,我原本无意破界应战,却不知是那一位怂恿大兄。要立不世奇功。”

    中年锦衣修士面生愠意,道:“这么说来,竟是我的不是了。”

    神农见二老彼此埋怨,已生嫌隙,心中自是大喜。由此瞧来,对场中局势,魔域三老已然是无力回天了。

    趁对手心烦意乱之时,正好落井下石,于是神农哈哈笑道:“夫子,我原以为大同残光天下无敌,原来也不过如此,话说回来,若非事先得聆大同残光之奥,想来忘舒一时间也难悟出应对之策了。”

    其实白眉修士当场传授大同残光之法,不过是欺敌的手段,意在利用大同残光极其玄奥的法诀,将秦忘舒引入岐途,这一点,白眉修士已说得明白。

    神农故作不知,以此发作,不过是趁机乱对手心境罢了。

    儒圣虽是忠厚不过的,但如今双方立场已分,势不两立,岂有不助神农之理,便微微一笑道:“此言极是了。”

    他不曾变本加厉,已是足显忠厚了。

    神农这话,好比是替中年修士摇旗呐喊一般,那中年修士面色攻是难看,只是刚才二人针锋相对,大有破脸之危,中年修士思忖再三,也只好强忍胸口不恶气,不肯再出声了。

    虽是如此,二人已然背对而立,千万年交情,却因此事暗生裂纹。

    那少年施尽手段,也难打破秦忘舒的佛光,心中焦燥之余,也暗生悔意,忖道:“我苦修千万年,又修成大同残光,原以为天下无敌,哪知却敌不过这道佛光,难道当真是佛法无边?”

第1110章 势穷技竭亦复来() 
秦忘舒于佛光中向少年瞧去,只见少年神色不欢,似有悔意,便道:“前辈,恕晚辈直言,我等修行道术,不过是为守护苍生,而观前辈所修大同残杀,实有至杀之意,此与天地好生之德岂非是背道而驰。”

    白眉修士怒道:“你是何人,也敢教训我等。”

    不想那少年却摆了摆手,道:“罢了,既是技不如人,何必争胜好强。我修这大同残光,实因大同世界虽是崩塌,却听闻大同世间有诸多残功剩法流传于世,更有一些来自大同世界的灵虫遍藏世间。唯修大同残光,方能以防不测,如今瞧来,便修这大同残光,也是以杀止杀罢了,实不如这佛法无边。”

    白眉修士道:“那佛法自禅道而化,屈指数来,也不过千余年罢了,难道要胜过我仙修万法?大同妙术”

    少年叹道:“修行有早晚,悟道无先后,佛法创来虽迟,却禀天地好生之德,说不定就是天地大道了。我此来凡界,能见识到无边佛法,也算不枉了。”

    白眉修士听到这话,知道少年竟要认输,不由轻轻吐了一口气,此来凡界,皆是这少年一意孤行,魔域五老之中,只因这少年境界修为最高,却也也得由他,此刻少年心灰意冷,虽是心中难过,也是一喜。

    中年锦衣修士道:“大兄本意是要为世尊守护苍穹众生,既然苍穹之中大修云集,英才辈出,我等何不趁机逍遥,而不管这凡界俗事,岂不是好。”

    少年点头笑道:“好是好,就怕你日后也是不甘心。”

    中年锦衣修士道:“大兄,我怎地就会不甘心了。”

    少年道:“你若真不想管这凡界俗事,可敢立下誓来。”

    中年锦衣修士道:“大兄让我立誓,我便立誓。他日我若动了凡心,插手凡界之事,必然身遭万劫之苦。”

    白眉修士忙道:“这誓也立得重了,勿言,勿言。”

    又转向少年道:“大兄,又何必逼他立誓,其中有何深意?”

    少年叹道:“经此一劫,我也算是想明白了,我辈修为越高,那心思就越是活泛,难免就要静极思动,惹事生非,我修这九转神功即将大成,又修成大同残光,便忍不住要跃跃欲试,要与天下豪强争雄,你等他日修为到了,也免不了要走上这一遭,不如事先立下誓言,也免得日后平地生波。”

    白眉修士与中年锦衣修士相视一眼,齐齐点头道:“大兄高瞻远瞩,非我等能及。”

    少年转向秦忘舒道:“凡界有秦道友这样的人物,何愁浩劫不平,便有意外之劫,想来也足以应对。墨圣与黄帝在我处修行,不过三五十年之后,自然回返,倒也不必替他二人担心。”

    神农道:“原来墨圣与黄帝竟是不曾被前辈所诛。”

    少年笑道:“你当我是何人,竟不知天高地厚,擅杀凡界二圣?实因那大同世界妙法无穷,我稍向二圣透露一二,二圣便沉浸其中,不肯回头了,我也盼能以二圣灵慧才智,早日明悟大同妙术,也防他日不测之变。”

    神农道:“这么说来,二圣随时可以回返凡界了。”

    少年道:“难道我会将二圣囚禁不成?他二人若是想回返凡界,也是由他,自是来去自由。”

    神农这才长长舒了一口气,道:“既是如此,敢问前辈于魔域何处隐居潜修,晚辈他日若是得空,便去瞧一瞧二圣也好。”

    少年道:“你若来魔域,我岂能不知,到时自然有人前来替你引路,但我等潜修之处,实不便告知。”

    神农听到这说法,知道少年果有遁世之心,此后只怕真的不会理会凡界之事了,心中自是欢喜。

    这少年气势汹汹而来,大有颠覆天下,与世尊之雄之心,若非秦忘舒与许负心联手奋战,打消这少年的万丈雄心,想来这少年也是绝难彻悟了。

    观今日之战,秦忘舒虽修万道佛光,但远远谈不上与少年争雄,只不过依仗着佛法神通,立于不败之地罢了。而少年最终收手,也不见得就是技穷,那大能修士的心思,又岂是能容易揣摩的。

    他向少年一揖,道:“得到他日海晏河清之时,晚辈自当前去拜见。”

    那少年微微点头,转身就走,白眉修士与中年锦衣修士紧紧相随,三老在空中一转,那身影便消失无踪,也不知用了怎样的法术,就已然回到魔域之中。

    想起刚才三老凌驾凡界之时,他何等的声威,此刻悄然回头,却无半点声息。

    秦忘舒见三老身影消失,这才慢慢收敛佛光,却见他身子一晃,就从空中跌落下去。神农与儒圣同时出手,各出一杖一袖,将秦忘舒稳稳托住了。只见秦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