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我无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非我无道- 第2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何正贤神情一愕,道:“敢问道友高姓大名,怎知这野人与何某的渊源?“

    老者道:“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道友不必问我名姓,如今先将这野人压制了方是正经,若纵容野人伤人,只怕何庄主也难一手摭天。“

    何正贤瞧向街上修士,皆是愤愤难平,知道今日与往日不同,若说伤了三五名修士,他或能摭掩得过去,但今日伤亡近百,那是何等大事,可是万万压不住了。

    何正贤面泛苦笑,道:“道友,实不相瞒,我本有定魂咒可令这野人定魂静神,哪知这其中,这其中总之一言难尽,定魂咒此番竟是无用了。“

    老者道:“这野人非是别人,乃是当年共工,此番因劫现世,定魂咒区区小术,怎能压得住他。除非是颛顼大帝留下的一道镇旨,方能令他心生畏惧,不敢妄动。“

    何正贤听了这话,愈加动容,低声道:“道友无所不知,究竟是哪位高人?“

    老者微微一笑,抓过何正贤一只手划了数道,何正贤面色大变,急忙深施一礼,口中道:“原来是“就被老者扶了起来。

    再瞧了那何正贤,面上已无傲慢之色,低声道:“实不相瞒,我本已派人去帝困山寻那颛顼大帝的手泽,但当初颛顼大帝被困之处,留有数十道法诀符文,在下也不知哪一道是镇旨,正在那里细加端详,这野人就发作起来。“

    老者不由皱眉道:“不想竟是迟了一步了。”

    正在这时,就见那野人一声长嘶,弃了秦忘舒,就向城门处奔去。

    何正贤与老者齐齐色变,若是让这野人逃出城去,那可如何收拾。

第376章 身化蛮野却怜香() 
城门处原有不少修士,可见野人奔来,皆是一哄而散,秦忘舒与何正贤,青袍老者虽拔足追来,可在禁制之下,遁术难施,只凭双脚去追这野人,又如何能追得上?

    忽见人影闪动,城门口已多了一人,正拦在野人身前,诸修凝目却瞧,皆是动容,原来那人正是纤红。

    就有许多修士叫道:“仙子速速闪开。”

    那纤红身躯纤秀,立在野人面前,更显得弱不禁风,哪怕那野人只伸出一根手指来,怕也压得她粉身碎骨了。

    纤红对诸修的叫喊之声充耳不闻,她立在野人面前,两行清泪就流将下来,嘶声叫道:“三公子,三公子,你快醒醒,我是纤红。”

    野人本来向前疾冲,此刻却硬生生停下脚步,众人见到这情景,不禁一奇。

    纤红又是欢喜,又是焦急,道:“三公子,你认出我来了,快快随我回去,我自有办法救你。”

    野人忽地冲着纤红大吼一声,纤红竟被他口鼻的气息冲得退了一步,但纤红身子一晃,复又向前一步,目中虽是惊恐,神色却是坚毅之极。

    秦忘舒远远瞧见纤立阻住野人道路,心中忖道:“这女子倒也多情。”

    野人再次怒吼一声,猛地举起手掌,就向纤红拍去,诸修见野人毫无怜香惜玉之情,无不大惊。只是见那野人威猛,谁敢上前。

    纤红见野人巨掌拍来,面色反倒一静,喃喃地道:“你杀了我也好,免得我替你担心受怕。”双目反倒闭了起来。

    “啪“地一声,野人巨掌从纤红身边滑落,击在纤红身边的雪地之中,雪花飞舞处,纤红已被这雪浪冲到一边,野人大步来到城门处,回头瞧着纤红一眼,忽地咧开大嘴,笑了一笑。

    秦忘舒等人赶到城门时,野人已然不见,诸修探头向城外瞧去,只见城门雪旋又起,哪里能出得去,就见那野人巨大的身躯被雪旋卷起,片刻间就没了踪影。

    有修士道:“这野人被卷进雪旋之上,怕是要跌死了。“

    另有人道:“这雪旋虽强,又怎能杀得死他,你难道不曾瞧见,这野人刀枪不入,身躯好似铁打的一般。我倒也盼他跌死了才好。“

    诸修议论纷纷,纤红只当没听见,来到何正贤面前,盈盈拜道:“何庄主,三公子之子,唯请庄主做主。“

    何正贤皱眉道:“不是何某不肯助仙子,若在这孤指山城之中,何某倒也有些手段,如今三公子出了此城,雪域茫茫,却到哪里去寻他?“

    纤红森然道:“这么说来,何庄主竟是不管了?“

    何正贤忙道:“怎能不管,只是这事还需从长计议。“

    纤红听了这话,再也不瞧何正贤一眼,忽地来到秦忘舒面前,伏身便拜,却让秦忘舒吃了一惊。忙道:“纤红仙子,快快请起。“伸手去扶,那纤红竟不肯起身,足足拜了三拜,方才抬起头来,却已是满面泪痕。

    秦忘舒与纤红实有敌我之分,然而瞧见纤红泪流满面,神色凄楚,那个“敌“字,却又从何说起。

    就听纤红缓缓道:“三公子与秦大修仇怨纠缠,纤红原不敢求秦大修,但纤红向来听闻,秦大修心怀天下,仁德无双,秦大修若不肯救三公子,纤红只好,只好去死。“

    秦忘舒知道纤红当众向来自己拜求,那已是走投无路了,否则又怎会求恳对头相救?亦可见纤红对三公子情深意重,这份痴情也极是难得的。

    秦忘舒想了想,便道:“纤红仙子,若想让我去救三公子倒也不难,此事详细情形,还请纤红仙子细细道来,否则秦某亦是无从措手了。“

    纤红面色一喜,但其实并无惊讶之色,倒是算定秦忘舒必会出手相救一般,她道:“此事详情,自当尽述。“

    青衣老者道:“此处非说话之地,纤红仙子,便要出城求寻那野人,也需商量个办法来,不如先去啸匣山庄商议。“

    何正贤忙道:“不错,不错,诸位但请入我庄中议事。“

    纤红点了点头,向老者揖手道:“不敢动问前辈高姓大名,三公子若有重见天日之时,纤红定当厚报。“

    青袍老者微微一笑道:“在下姓罗,叫我罗援便是。“

    秦忘舒知道罗援二字必是假名了,只因刚才这青袍老者在何正贤手中划了数道,何正贤便面色大变,改颜相向,想来必是天下知名的修士,但“罗援“二字说来,四周修士却无丝毫反应。

    看来在大庭广众之下,此者并不肯暴露身份了。

    当下何正贤便邀诸修前往啸匣山庄,秦忘舒担心少年修士安危,这少年立身颇正,颇讲信义,若是在刚才的混乱之中有所折损,岂不可惜。

    细细瞧了一回,咱见那少年修士正混在人群之中,便招手让他过来,少年修士见秦忘舒招唤,连忙来到秦忘舒身边,不等二人说话,清雅仙子也从人群中冲出,揪住少年修士不放。

    清雅仙子只问少年修士讨要雪玲珑,少年修士自是不肯,唯求秦忘舒做主。

    何正贤在旁边听了数句便知其意,不由笑道:“区区小事,何必在意,两位既是秦大修之修,也随我入庄便是,龙髓酒,堕尘丹又算得什么大事?“

    清雅仙子听了这话,方才欢喜,这才松开少年修士衣领,却仍是嘀咕不休,自是怨那少年修士性拗。

    这时那胡姓大汉与白面修士也挤将过来,上来便道寒喧。倒像是与秦忘舒与罗援极熟悉一般。

    何正贤不知就理,也邀请二人入庄,二人没口子答应了,

    一路行走,城中诸修怨声载道,有被那野人打碎了房屋的,也有被野人打死打伤同伴亲朋的,皆来向何正贤诉苦。

    何正贤对诸修的要求一开始满口答应,可见来诉苦的人多了,忙又改了口,只说日后再议。秦忘舒瞧到这里,暗暗摇头,看来这位何庄主也是没担当了。共工三公子一事,怕是指望不上了他了。

    那青袍老者罗援,与此事倒是有些瓜葛,但此修来历不明,不可不防。秦忘舒更怀疑此修与云天轻大有牵涉,因此十分心神,倒有七分在此修身上。

    罗援的那位黑衣同伴亦是随行,只是此修却远离人群,不肯与诸修为伍。秦忘舒几次瞧向他,却瞧不出所以然来。

    诸修随着何正贤来到孤指山城西北角,便被引入一间低矮的雪屋,那雪屋瞧来毫无奇处,又出招牌,难怪等闲打听不到。

    不想入了雪屋后,何正贤按动机关,那雪屋向两边一分,露出一个洞口来,洞中有热气上浮,诸修身上皆是一暖。原来那啸匣山庄竟是建在山腹之中。

    何正贤笑道:“北地苦寒,在下只好在这山中建了宅院,以避寒气,诸位莫嫌简慢。“

    清雅仙子喜道:“也唯有何庄主手笔,方能建起这庄妙宅来。“

    说得何正贤哈哈大笑。

    诸修拾阶而下,行了百丈后复又上行,走到石阶尽头,方见一座石门立在人前,石门两侧书有一联,上联是:“剑在匣中啸,龙潜渊里行。”

    秦忘舒暗道:“原来啸匣山庄由此得名,从这联中瞧来,这位何庄主也是藏器待时之辈,只是此修甘居山中,胸际平平,便有大志,却因行事缩手缩脚,怎有成就?”

    需知世人行事,一举一动皆是由心,胸中有怎样的格局,处事就就有怎样的手段,何正贤虽是富甲一方,可在这孤指山城之中一手摭天,但此人的成就也就仅限于此了。

    秦忘舒以前不知识人,如今经历极多,自然眼力高明起来。

    那山庄既是建在山腹之中,与寒气隔绝,诸修身在其中,自然身子温暖,不必动用真玄抵御寒气。

    何正贤将诸修请至一间静室,便有奴仆端茶送水,招待的甚是殷勤,片刻后便有一名童子手捧银盘,来到清雅仙子面前,那银盘上盖着红布,清雅仙子将红布掀开,只见银盘中放着一壶酒,一粒丹。清雅仙子早就猜着,不由欢喜叫道:“莫非是龙髓酒,堕尘丹。”

    何正贤笑道:“区区薄礼,不成敬意。”

    慌得清雅仙子急忙立起身来,千恩万谢了。

    秦忘舒见何正贤入得庄来不理正事,反倒去理会这些小事,不由得暗暗摇头,瞧他赠酒赐丹之举,不过是彰显财力罢了,只知讨妇人欢喜,却将共工野人这等大事放在一边。

    罗援见这何庄主轻重不分,也是摇头,还是纤红忍耐不得,道:“何庄主,何不将我从帝困山中寻来的手泽取出来,也好让罗前辈与秦大修瞧瞧。”

    何正贤恍然大悟,道:“该死该死,若非纤红提醒,竟忘了此事。”

    慌忙去叫侍童捧了来,原来纤红此番进入帝困山中,寻到颛顼大帝被困之处。那颛顼大帝被困三年,闲来无事,便在困居的石洞中留下手泽十余道,如今被纤红切下石壁,统统取了来。

    罗援与秦忘舒便凑上前去,瞧那十余块石壁。

第377章 无心造孽因缘会() 
只见那石壁共有一十七块,每块石壁上符文或多或少,但多者不过十余道,少者不过三四道。

    修士所修法诀,等闲法术,也需用到十余道符文,便是百道千道符文,也并非奇事。按理说符文越长,法诀威能越是强大。如今瞧见颛顼大帝所留符文甚少,秦忘舒略感失望。

    但细瞧切下来的石壁符文,或笔划如刀,或横竖如斧,且每一字符文皆是古朴苍劲,此城虽设禁制,那符文仍是灵气扑面。且瞧那石壁,本来是寻常青石,但因有这等文镌刻其上,那石质多年来已生变化,竟是晶润之极。

    原来便这石壁,也成了一件宝物。

    秦忘舒一直在修斧典,但那斧典中所用文字,皆是斧文,他本来并不识斧文,便得了斧典多时,也不知从何下手,哪知秦忘舒聪慧但常,竟别辟蹊径,竟将这斧典修得小成。

    原来秦忘舒观那斧文笔划,就好似有人手执大斧在书上挥舞一般,秦忘舒试着从这斧文笔划之中修行,哪知体内真玄亦生反应,就此修得御斧之术,至于斧文真意,则自然无从领会了。

    秦忘舒当然明白,从那斧文笔划中修得御斧之术,定是撰此斧典者的刻意为之,只因这世间修士,有几人能有缘得得斧文,那撰典者这才暗将一套御斧之术藏于笔划之中,但笔划中所藏御斧之术,显然绝非真正的御斧绝学,若想修成斧典大成,还得精熟斧文不可。

    此刻秦忘舒瞧石壁符文,心中又是欢喜又是怅然,壁上斧文虽大半熟悉,可惜其中奥意却是不知。

    至于那如笔划如刀的符文,莫非便是刀文?

    需知上古符文共分四种,为刀斧枪剑,其中以剑文最为深奥,秦忘舒也算是福泽深厚,却也没学成几字,当初便有幸得了禹皇所留的量天尺,也因不识尺上剑文,也无法将量天尺取下,只好委托梁天尺看管。

    如今又有缘得见刀文,可惜却是一字不识。

    罗援瞧那壁上文字不比秦忘舒,竟是一扫而过,其后便点了点头道:“此为刀文,斧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