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门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将门娇-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心里想着的却是,她崔九是不可雕的朽木,是不可圬的粪墙,底子不好,不赖师傅,完全没有改造的可能,就算花多大力气,也都是白费功夫。

    只盼四嫂能早日看清这点,知难而退,她就阿弥陀佛了。

    苏子画将卷轴递了过来,“这是我昨夜观月时偶得,五弟妹看看如何?”

    崔翎连蒙带猜大概看明白了,刚想脱口而出说好,猛然想到当初在安宁伯府女学,她是如何把女夫子气得非赶她走不可,便忙收住口,装出一副懵然不懂的模样。

    她举着新词来回地看,半晌不好意思地伸手指了几个结构复杂的字,“四嫂,这些字我不认得;月花上干到底是什么意思?”

    一句好端端的“月移花影上阑干”,直接就被她念成月花上干了……

    苏子画愣住,言语间颇为震惊,“五弟妹没有认过字?”

    大凡贵族之家,都十分重视女儿的教养,琴棋书画是基本,能有多大的造诣先不论,粗粗涉略总该有的。认字读书更是基础,若连字都认不全,将来如何管账,如何当家?

    五弟妹出身伯府,也是一房嫡出,竟连移影阑这样不算生僻的字都认不得……

    崔翎垂着头说道,“四嫂有所不知,每回我瞧见家中姐妹吹奏弹曲或写诗作画时,总是心生向往,十分欣羡。然而,许是天生驽钝,三岁孺子都会的千字文,我却屡学不会。后来家里长辈体谅,便也不逼着我学这些。”

    她脸上现出几分愧疚不安的神色来,“所以四嫂叫我看词,无异于给聋子听琴,让瞎子看戏,我……我看不懂……”

    崔翎想,她语气虽然委婉,但任何人都能听出来她这是直截了当的拒绝,话已经说得如此清楚明白,想来四嫂一定会听出她弦外之音,放过她一马。

    然而,现实永远不及想象美好。

    只见苏氏眼神流转,神色间几次起伏,仿若心中经历痛苦挣扎的交锋,最后同情和怜惜占据上风,她轻轻握住崔翎的手,认真地安慰道,“这世间天赋才能者少,大多数人都须万般努力方能有所成就。”

    她微顿,“五弟妹尚还年轻,何须如此妄自菲薄?学得慢不要紧,咱们慢慢来。”

    崔翎不敢置信地问道,“什么?”

    苏子画笑得清雅,“五弟得有好一阵子才能归家,反正来日方长,这期间,咱们从简单的认字开始,四嫂别的不成,这点耐心尚还是有的。”

    她从书案上翻出一本诗集,“五弟妹拿去看,若有不认得的字,不清楚的意思,尽管问我便是。”

    崔翎简直瞠目结舌,她恨死自己的“委婉”了,就不该说什么心生向往十分欣羡,直截了当说自己不喜欢读书识字不就行了吗?

    这下好了,看得出来,四嫂是经过了激烈的心理斗争,才下定决心要好好教自己认字写诗的,若是此时她再断然拒绝,这岂不是戏耍人家?这梁子就铁板钉钉地结下了,莫说这原本就是自个的理亏,便是老太君知道了,也要说她不懂事理的。

    譬如老太君和郡主她们,虽也不耐烦四嫂的风雅,但彼此尊重和体谅却是底线。

    她自己嘴贱结下的因果,思来想去也只能自己承受,苦中作乐地想,就权当是又回到了孩提时候学堂之中,凭借着前世的记忆,将这茬糊弄过去,想来也并不特别难。

    这样想着,崔翎便只好勉强地笑道,“那就麻烦四嫂了。”

    苏子画雷厉风行,当时就让崔翎坐在案前读诗,她自己则躺在窗前的美人榻上看书,耳边听到五弟妹提出疑问,她也不必起身,就能说出那词的读音和注解。

    十一月初的天有些微凉了,偶有清冽的小风从窗棱的缝隙卷入,她回头看着伏案认字的崔九,容貌姣丽的女子蹙着眉,双手托腮,正专注而认真地盯着书卷上的文字思考。

    苏氏的脸上不由露出欣慰的微笑,她暗自点头,“五弟妹或许不机敏,但却十分用功肯学,她只是没有遇到肯花心思的老师教她,否则,哪能蹉跎这些岁月?”

    她心里暗暗决定,一定要不负五弟所托,在他归家时,还他一个钟灵隽秀的妻子。

    崔翎好不容易熬到小篱来请她回泰安院用午膳,忙对苏氏说道,“四嫂今日教习,我受益良多呢,这诗集可否让我拿回去看,若有不懂之处,改日我再来请教四嫂。”

    苏子画欣慰地点了点头,“你这样虚心向学,很好。”

    她语气微转,“听说五弟妹正跟着大嫂学管家?这样也好,恰巧我最近在教瑀哥儿认字,等勤勉堂的事完了,五弟妹就过来这里,你和瑀哥儿一块儿学。”

    崔翎双唇微颤,这位四嫂实在也太不懂人情世故了吧,她只是客气客气,不是当真虚心向学啊!而且,瑀哥儿才四岁,让她一个十五岁的女子和个四岁小娃一块学认字,说出去要不要丢死人啊!

    她目光复杂地望了苏氏一眼,为避免四嫂继续说下去,决定只当没有听懂,不曾应声,就拉着小篱飞也似地逃走了。

    逃跑的路上,她心里也不忘记狠狠地鄙视唾弃背后使阴招的袁五郎。

    宁得罪君子,也莫得罪小人,倘若她晓得自己一时之失,会惹来这么多的麻烦,她当初就该将自己的嘴缝上,一个字都不要说!

    。。。

022 特例() 
回到泰安院,崔翎与老太君一起用了午膳。

    今儿有剪云斫鱼羹、琵琶大虾、四喜扣肉和凤眼秋波,都是她素日心生向往的宴菜。这些珍贵的食材,通过名厨巧手烹制,色香味俱全,宛若瑶池蟠桃会上才能摆着的珍馐。

    对于美食,崔翎从来都是来者不拒,风卷残云般的一阵大快朵颐后,她满足地拍了拍自己的小肚皮,“祖母,您这儿的饭菜真是太好吃了,我长那么大,还是头一次吃得那么好!”

    她忍不住搂住老太君的腰蹭了蹭,“祖母,您真好!”

    老太君乐得哈哈直笑,“你喜欢就好!”

    饶是年轻时再要强干练的一个人,上了年纪以后,从容貌到心就都软了下来,她喜欢看着儿孙们开心快乐的模样,这比她自己的开心快乐更重要。

    从前袁悦儿在家时,也曾像崔翎这样欢喜的时候抱着老太君不撒手,老太君没有女儿,便特别喜欢那种可爱可疼的小女儿神态,但自从悦儿入了宫给长龄公主伴读后,膝下好久都没有人敢这样对她撒娇过了。

    崔翎看老太君心情好,便趁机将今日跟着大嫂学管家的事说了一遍,又提到四嫂请她过去看新词,她撇了撇嘴,“四嫂一片好意,孙媳妇心里都懂,只是……”

    她微微将头垂下,“不是孙媳妇躲懒,实在是头脑驽钝,不是读书的那块料。”

    说着,她抬起耷拉的脑袋,一脸期盼地望着老太君,“祖母帮我和四嫂说说好吗?我以后每日从大嫂那回来,就陪着祖母聊天说笑话,好不好?眉儿也喜欢吃我喂的食,我陪着祖母一块喂它!”

    老太君忍不住笑,小五媳妇说什么不是躲懒,其实呀,她就是躲懒。

    若是她先前没有找过绣娘打听,或许真的就被小五媳妇给糊弄了。但那绣娘说得分明,崔九小姐聪慧着呢,就是不肯学。

    这人哪,若是没有进取之心,便是请了再好的名师来,也不管用。

    老太君十分开明,袁家的媳妇也不需要精通琴棋书画,府里有一个才女孙媳妇已然足够,小五媳妇若是不肯学,实在也没有必要逼她。

    若是以往,崔翎说得那么可怜兮兮,老太君定必应下了。

    但这会却有所不同。

    只因老太君心里记挂着崔翎肚皮里的动静,便有心想要免了她每日的晨练。别看扎几个马步对她们练过的来说不值一提,但对初来乍到没有经验的人来说,却是件费力的事。

    她怕小五媳妇不小心受伤。

    无论如何,曾孙为上,晨起操练为的是强身健体,倘若因此伤了胎儿,便得不偿失了。

    只是做早操乃祖上传下来的规矩,为的是在非常时刻,袁家的女人也能承担起重任来。如今虽然世道不一样了,不需要女人冲锋陷阵,但这是家族的传统,若没有合情合理的缘由,也不该打破。

    老太君也怕特意免了小五媳妇的晨练,虽是她一番好意,却难免会令小五媳妇感到负担。

    毕竟,只是洞房一夜,能怀上孩子的几率太小了,她其实也只是怀抱一线希望,并没有非要抱上曾孙不可的想法。

    而现在,小四媳妇苏氏,却给了她一个完美的理由。

    老太君想了想,微笑着拍了拍崔翎的手,“傻丫头,你四嫂想教习你认字读书,这是件好事。难得你能入了她的眼缘,要知道,一般二般的人,她可看不上。”

    她语气微顿,“顺便,也学学你四嫂的行止仪态,他们苏家教养女儿极其严苛,听说,连举手投足的幅度都要拿尺量的。不是祖母说大话,论规矩礼仪,满盛京城的贵妇们,没一个能比得上你四嫂。”

    苏氏堪称完美,唯一的遗憾是她嫁到了不甚重视规矩的袁家,上头的嫂嫂们被崇尚武勇不拘小节的袁氏家风影响甚深,对她这套细致讲究,便有些不大稀罕。

    但盛京城的名门聚会颇多,见过苏氏的贵妇人哪个不是对她赞叹不已?

    也有不少位高权重的人家,竭力想要结识苏氏,目的只是为了让苏氏能在仪态规矩上指点上自家女儿一二。

    崔翎愣愣地张开樱桃小口,“啥?”

    祖母的意思,显然已经从单纯的认字读书上升到了让她学规矩礼仪上头了,难道她又作茧自缚了一次吗?

    她苦着一张脸小声地说道,“祖母上回还说,在家里怎么舒坦怎么来,咱们袁家没有旁人家那些繁文缛节呢。”

    老太君见崔翎皱着一张小脸,模样娇俏可爱,不由笑着打了一下她的手心,“你也知道,那是在家里!镇国将军府是什么样的人家,多少人情来往和聚会请宴,推都推不掉的。”

    她眼眸微动,笑着说道,“若还是在家里当闺阁小姐,自然可以称病不去,说不定还能得几句贞静沉稳的溢美。但当了媳妇儿可不同,你若总是推辞,别人可是要说闲话的,就是远在西北的五郎,也要因此被人诟病。”

    老太君说这话并不是为了敲打,只是陈诉一个事实。

    这世上有许多不得不遵守的规则,哪怕没有道理,却不是一人之力就可以改变的。

    她年轻时只是个从西陵城走出来的野丫头,出身将门,驰骋过沙场,身上难免带着几分野性和匪气。但经过岁月的洗礼,被那些无奈的规则磨砺,她如今修炼成一名雍容淡定的贵妇,光从外表来看,没有人能看出她的出身和经历。

    老太君眼中,崔翎就是一颗未经打磨过的璞玉,分明有着上佳的品质,却只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以放弃无为的方式捍卫自己的本性。

    她喜欢这样的崔九。

    但凡事不是非此即彼,也不是非黑即白,老太君相信只要有心,总能找到一个圆融的平衡,她也希望崔翎可以好好想一想,可以做到伸缩自如。

    崔翎垂头不语,半晌点了点头说道,“祖母放心,我会和四嫂好好学的。”

    老太君嘴角翘起一个轻松的微笑,她缓缓点头,脸上满是老怀甚慰的表情,“你每日要和大嫂学管家,又要和四嫂学认字读书,很是辛苦,祖母便为你破个例。”

    她神秘一笑,“从明日起,小五媳妇,你便不必跟着祖母去尚武堂了,练早操的事,以后再提,我会交代给你二嫂知道的。”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崔翎总算打起了精神,“嗯!”

    比起痛苦到无以复加的扎马步来,她忽然觉得和瑀哥儿一块认字读书,也不算什么丢人的事了呢!

    。。。

023 独食() 
瑀哥儿今年四岁,是四郎袁渊和苏子画的长子,小小年纪就十分帅气,既继承了袁家男子修长挺拔的身姿,又有苏家女儿举手投足间的优雅飘逸。

    崔翎觉得这小孩儿什么都好,唯独一点,就是对她有点不大客气。

    此刻,四房拈花堂的东厢书房,苏子画留下课业后,去了正屋处置事宜,交代了在她回来之前,务必要将诗经里的这篇《甘棠》参透,不只要能读,还要懂得内中含义。

    崔翎趴在书案上,有气无力地念着,“蔽柿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所……”

    她看不惯繁体字,尤其是那些奇形怪状的字眼,只能连猜带蒙,但这草字头下的似乎是个龙字,难道应该念龙的音?

    正当她左思右想,犹豫迟疑的时候,耳边响起一阵闷笑。

    她抬头看到身侧的小男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