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田园:穿越农家乐悠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无限田园:穿越农家乐悠悠- 第1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三年前,林家一门双秀才的事迹,已经淡化在了安平镇的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谈资里,而自此,‘林府兄弟同年齐中举’的话题,却是又成了大家伙,较长一段时间内的一段热门佳话。

    经过一家人的商议后,林家所有的人,都觉着这回的喜事,应该要庆祝一下,毕竟这次兄弟俩齐齐中举的事情,算是一件许多人,都期盼不来的光耀门楣的大事儿。

    于是,得了喜报的第二天,林府便在自家门前大肆设宴,摆上了两天的流水席,一是为了庆祝,二也是为了感谢一下,那些热心上门道喜的乡亲们。

    宴席是请了镇上一家,小酒楼的厨子过来做的,一应食材,桌椅,碗筷什么的,都无需林小桥一家人操心,皆是他们供应,最后都折算在银子里头。

    林小桥的姥姥姥爷,得了喜讯之后,也是立即带着全家老小,赶了过来,一起庆贺。

    当时,孙氏一进了门,见着李氏,便搂着她大声的哭了起来:“我的儿啊,你总算是熬出头来了!”

    李氏一听这话,立时也跟着嚎哭了起来,母女俩抱在一起,又是抹泪,又是咧嘴大笑的样子,林小桥兄妹四人,当时看着那样的情形,都齐齐傻愣愣的站在了那里,不知该如何办才好。

    最终,还是李老头子发了话,止住了她们娘两,这样不太正常的模样,“行了,行了,咱闺女自打分家后就熬出头了,咋就至于,这大喜的日子,说出这样的话来了呢!”吴巧儿也走上前去,劝劝孙氏,再哄哄李氏的。

    孙氏这时眼睛瞥见自己女婿,那副慌了手脚的样子,才抬起衣袖擦了把眼泪,笑着说道:“我这是心里头高兴!替我闺女高兴!”

第390章 成亲前的筹备(1)() 
李老头子也是一副春风得意的样子,看着孙氏如此失态的样子,再瞅了一眼,旁边站着一脸尴尬的林二牛,不禁叹了口气,有些无奈的抽了口旱烟,说道:“也没人不让你高兴!不过这大喜的日子,你咋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呢!咱闺女这些年过的不错了,二牛又知道疼人,几个孩子也都是出息懂事的!”

    “你个大老爷们的,懂个啥啊!咱们女人的苦,也就只有咱们自己个儿知道!虽说分家出来以后,闺女日子是过的越发顺遂了,但那边不还是三五不时的,上来闹腾一番嘛!现在,我外孙子有出息了,咱闺女这腰杆子也更加硬了!还不兴我高兴高兴啊!”孙氏说着说着,想到以前自己闺女受的苦楚,那眼泪就越发的止不住了。

    李氏将将止住的眼泪,此时听了自己亲娘这番掏心窝子的话后,也是又被招了下来。

    “快都别哭了,娘们家家的,就会招眼泪,这让外人看见了,还不得笑话咱们啊!”李老头子见此情形,语气便有些急了。

    外面开席正开的热热闹闹的,孙氏听了这话,才真的止住了眼泪,开开心心的搂着林小溪姐妹俩,进了屋里。

    又过了一天,村里的林老爷子和村长,也得了消息一同赶了过来,这回林老爷子并不多话,只一脸欣喜的坐在一旁,听着村长说话。

    对于村长的到来,林小桥一家子也颇感意外,村长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希望林二牛一家子,能够回村里去一趟,说是乡里乡亲的,得了喜讯,都为着大郎二郎两兄弟高兴。

    就他们兄弟俩中了举人一事,算是他们上林村,几百年来最大的一件事情了,所以,村长强烈要求这回,一定要摆酒设宴庆贺一番。

    另外,这上林村的住户,几乎都是姓林的人家,祖辈上就是一个家族的,近百年来,家族里就没有出过一个正儿八经的读书人,所以,这回大郎二郎中举一事,在族里也是一件大事。

    这样的一件大喜事,若是不开祠堂,那也是对于祖先的一种不敬啊!

    因此,村长作为一族之长,这回也是过来,与林二牛商议一下,让大郎二郎回去开祠堂,拜祖先一事的。

    林二牛听了这些,思量了一下,又与两个儿子稍微商议了一下,便决定按着村长的意思来办。

    就想村长说的那样,这回的喜事,不仅仅是林小桥一家子的喜事,也是整个上林村的喜事,林二牛原本就与李氏商议好了,等到镇上的流水席摆完了之后,就找个时间回村里去摆个酒什么的。

    至于,村长说的开祠堂一事,而且这回还是要,召集全村所有的人开祠堂,这事林二牛显然是没有预料的到。

    不过,大郎二郎却是一点儿也不吃惊,这回他们兄弟二人中举一事,怎么着也算是为祖先添光彩的事情,在这样一个世世代代都没有,出过什么有出息的人物的家族里,他们兄弟二人也算是开了先例了,不开祠堂才怪呢。

    村长说话说得情真意切,语气也显得甚为激动,尤其是当他提出开祠堂一事时,那眼神里透出的期盼,更是让林二牛父子三个,连拒绝的话,都没法说出口。

    说定了回村摆酒和开祠堂一事后,村长便又同林老爷子赶回村里去了,这开祠堂一事,可是族里的重大事件,他们必须要赶紧回去准备着了。

    林小桥一家子看的分明,由于大郎二郎有了出息,这村长面对着林老爷子的时候,态度也显得热切和恭敬多了。

    既然已经定下了事情,李氏母女几个也没什么意见,两日后,林二牛便领着全家人回了村里。

    马车行到村口,便有村民燃放了鞭炮和炮仗,村长率领着一众乡亲们,站在村口迎接他们。

    林二牛见此情形,便带着全家老小下了马车,在众乡亲们的簇拥下,直接去了祠堂。

    看着这样的情景,林小桥不禁在心里想着,这回算不算是真正的‘衣锦还乡’呢?

    林小桥也跟着去凑了下热闹,这回回来村里,她深切的感受到了,村里那些与她岁数相差不多的姑娘们,那种羡慕的神色。

    林氏一族的祠堂,并不大,只两间屋子大小,孤零零的坐落在村子的最东头,并不是林小桥想象中的,那种深幽的大院子,且看上去还有几分破败,这可能是因为,祖祖辈辈里头,都没有出过什么大人物的原因吧。

    林氏一族,祖祖辈辈的,近几百年来,都是在土里刨食的小百姓,当然也没有闲钱,来修建什么气派的祠堂。

    不过,即使如此,村长还是神色极为慎重的,打开了祠堂的大门,率着村里一众男性,走了进去。

    林小桥作为女孩,是没有资格进入祠堂的,她只跟着李氏,在外头看了看,等着林二牛他们出来。

    祠堂里,摆放着众位先祖的牌位,桌案上也已经摆上了,早已准备好的三牲六礼的祭品,香炉里燃着缕缕轻烟。

    林二牛带着大郎二郎两兄弟,拜过了先祖,村长在一旁,将他们二人中举一事,告知先祖后,又将这事儿,郑重的记在了族谱事志上,以此来供给后人知晓。

    此外,林二牛还顺带着,将安哥儿抱来,跪了祖先,完成了安哥儿上族谱一事。

    开过了祠堂,村长便领着村里的男人们出来,带着众人去了,村里公用的那片晒谷场。

    晒谷场上已经安置好了桌椅,搭好了灶台,些许妇人们正忙得热火朝天的,但是各个脸上都带着一股笑意

    回村祭祖设宴一事办完之后,当天林小桥一家就又回了镇上。

    纵使,林老爷子百般挽留他们,在村里住上一晚,李氏却是丝毫不犹豫的,坚决拒绝了。

    林二牛看着自己老爹那副戚戚然的样子,倒是有些动容的,可是,无奈媳妇和孩子,都不松口,他也没法。

    想着周氏和刘氏二人,那两张不阴不阳的脸,还有大伯那副说不清道不明的神色,林小桥就觉得心里头无比的膈应。

    回了镇上以后,李氏便开始着手准备起,林小溪的婚事来,自从定了婚期后,陆浩杰就已经向上峰请了婚假,一路正往安平镇赶来,算算日子,应该也是差不多要到了。

第391章 成亲前的筹备(2)() 
陪嫁的家具什么的,李氏和林二牛夫妇俩,早在前年就开始备着了,两个闺女的一模一样,连陪嫁的拔步床的雕花样式都是一样,所有的家具都是,一水的实心红木,打造而成。

    还有床上的一应用品,也早早的就去镇上最大的绣铺定制了,从床单到被褥,再到帐面,一水的大红或是水红,也或是桃红色,统共定制了八套,所有的花色和布料,都是李氏和郑寡妇亲自去挑选定下的,想来绣铺那头,这两天也差不多该交货了。

    另外,林小溪出嫁之后的衣裳,除了那一身的大红嫁衣,是林小溪亲自动手裁制的,其余一年四季的衣裳,每季四套,总共十六套衣裳,都交由镇上最大最好的成衣铺子缝制。

    十六套衣裳,已经全部赶制出来,由铺子的老板娘,亲自带着两个箱笼登门来,给李氏几个验货。

    至于陪嫁的首饰,却不是近段时间匆忙打造或买下的,而是,李氏平日里逛街时,就存了给闺女挑嫁妆的心思,一件一件的首饰,都是李氏这几年来,精心挑选出来的。

    此外,还有一些古董,字画什么的,这些都是李氏今年才开始准备的,先前她也没有想到,林小溪定的会是个官宦子弟,所以,起初准备嫁妆的时候,只是按着一般的殷实门户的标准,来准备的。

    李氏一直是个没什么见识的妇道人家,且心也不大,极容易满足的性子,原是只一心想着,给闺女找个离得近,且门户又简单,对方人品好的婆家,从来都没有想到,要让自己的闺女去攀什么高枝。

    孰料,中途却遇到了陆浩杰,当初求亲之时,若不是李氏看在他心诚,且又是个品性不错的孩子的份上,当然最打动她的,还是陆浩杰的身世,双亲俱无,所以李氏才点头应下了这门亲事。

    其实,说到底,李氏一点儿也不向往,那些大户人家或是官宦门户的家庭,人情之间太过复杂,背地里也不知有多少阴司,一溜一溜的糟心事,不晓得有多少。

    当然这些,都是李氏断断续续的,从她的好姐妹郑寡妇的口里得知的。

    因此,李氏便认定了那些高门大户的人家不好,而且她也了解自己的女儿,从小长于乡野之间,实在不是那等勾心斗角的料,还是找个简简单单的人家最好。

    家境殷实一点就可,李氏原本的择婿标准,就是希望女儿嫁人之后,能够一辈子安稳太平就行,不奢求什么大富大贵的,也最好是别碰上个难缠的婆婆。

    原本,在没有陆浩杰这一茬之前,李氏可是牟足了劲儿,擦亮了眼睛,要给自己闺女找个合适的人家的,挑个好的女婿。

    却没成想,两个闺女的亲事,却是都没要她这个做娘的多操心,似乎两桩亲事都是水到渠成,至此李氏只能无力的感叹一句,真乃姻缘天注定啊!

    此皆是前话,也就不再多说!还是说说,这陪嫁的字画和古董吧。

    要说,这林小桥一家人,原本可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户人家,不似那些所谓的书香世家,家里头有些什么珍藏的字画古董什么的。

    林家自是没有这些的,且他们一家子,对于这些都是外行,就算是想去淘换一些回来,也没人懂啊,就怕上当受骗。

    李氏有心,要给自己的闺女撑面子,所以,那也是绝对的死心眼的,对于旁人家的千金小姐,出阁时抬出去的嫁妆,李氏也坚持一定要给林小溪置办。

    因此,愣是逼着大字都不识几个的林二牛,让他天天去街上淘换些字画古董回来,林二牛接到这项任务,那可是愁苦不堪啊!

    好在,林小桥灵机一动,将家里这点小事,写在信上,一封寄给了陆浩杰,另一封寄给了陈学文,让他俩想想法子去。

    信才送出去不到一个月,陆浩杰那边就已经有了动静,派人送了四箱子的字画古董来,据说,这些都是他们家祖辈传下来的东西,言明是拿来当做聘礼的。

    既如此,李氏也不好再做推辞了,便欣然收了下来。

    又过了半个月左右的时间,陈学文那头,也让人送了四箱子字画古董来,说是自接到信后,就立即搜罗到的,因为这些都是比较容易破损的东西,所以一路护送的行程就慢了一些。

    李氏收了这八大箱子的东西,当时脸上就笑开了花,直说自己找了两个又好又能干的女婿,万事都不用愁的。

    随着成亲吉日那一天,越来越近,林府上下也是忙活个不停,婚事也一直都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

    每日里,总有外面铺子的掌柜或是老板,抬着一些箱笼,在林府的门上进进出出的。

    李氏和郑寡妇时不时的忙着,验收那些箱笼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