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天工- 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要说和李彦一起回他的住处,李体乾也不愿意。

    李彦进京时候带的人,虽然不多,起码要比现在这些人,如果进了李彦的老窝,天知道他回不回狗急跳墙,做出一些大逆不道的事情。

    李体乾刚想让锦衣卫抓人,突然想到魏忠贤说过的话,在京城里,不怕他李三娃折腾,只要不让他见到皇帝,他越是折腾,罪名就越多,孙猴子永远挑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李大人既然这么说,那咱家就跑一趟,跟李大人去看看那份圣旨,到底是不是存在,”李体乾突然笑着说道。

    听到这句话,那些锦衣卫都松了口气,对面的人虽然不多,可是给他们的压力太大了,特别是那些火铳,他们也是知道的,那个不用点火,打起来很快,专门用来打建奴的,他们可不敢尝试。

    “李大人,你前面请吧!”李体乾给李彦让开道路。,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26章 前夜() 
李彦笑了笑,回身上了四轮马车,在亲卫的护持下前往住处,李体乾乘坐的也是四轮马车,带着大队的锦衣卫紧跟在后面。

    两队人马招摇过市,想不引人注目都不可能,市井之中,很快到处流传:锦衣卫要抓李大人,锦衣卫抓了李大人。

    来到胡同外面,李彦直接进了院子,李体乾却没有一起进去,而是让李彦请出圣旨,院子他是不进的,天知道里面藏了些什么,要是李彦狗急跳墙,那他就危险了。

    李体乾指挥锦衣卫,将胡同这边的院子都围了起来,他也认为李彦不可能有那份圣旨,只要他拿不出来,锦衣卫就能动手了。

    考虑到院子里那些凶悍的亲卫,李体乾又调了京卫、京营的人,要将这边死死看住。

    等了一炷香的功夫,还不见李彦出来,李体乾就派了小太监进去催促,并限定了时间,如果盏茶之内看不到圣旨的话,那他就要进去拿人了。

    小太监进了院子以后,又过了盏茶的功夫,还是不见回报。

    这时候,李体乾已经将兵马布置到位,看到许久没有反应,便要下令强闯。

    只要抓了李彦,并给他治罪,那么魏公公从此可谓大权在握,再无对手,他李体乾也能够跟着享尽荣华富贵。

    院子的门,突然嘎吱一声从里面打开,外面围着的人都给吓了一跳,然后他们就看到李彦手上捧着一个木盒,躬着身子走了出来。

    “圣旨请来了,请李公公查看!”

    既然是圣旨,大家都跪地迎接,虽然李体乾不相信李彦有那道招他进京的圣旨,但他还是不得不跪下,膝行几步,来到李彦面前,恭恭敬敬地接过圣旨,然后才敢起身。

    李体乾瞥了李彦一眼,见他脸上还带着微笑,忍不住讥讽道:“李大人可看清楚了圣旨上的内容,若有虚假,那可是欺君之罪。”

    “李公公仔细看看就是,”李彦笑了笑,做了个手势。

    李体乾冷哼一声,转身小心翼翼地从小太监手上捧着的盒子里取出圣旨,然后缓缓打开,只看了一眼,就大发雷霆:“大胆李彦,皇上问的是何时给过你回京的圣旨,如何拿两年前的圣旨欺瞒咱家?”

    “你这是欺君之罪,来人,给我”

    “李公公,”李彦笑着打断李体乾:“李公公何不仔细看看皇上这道圣旨的内容?”

    “这道圣旨确实是两年前,也就是癸亥年皇上给本官的,圣旨上写得很明白,‘不管何时,辽东事缓,便即刻进京’”李彦笑呵呵地说道。

    “李公公若是不信,本官这里还有好几道圣旨以及皇上的亲笔信函,都是不同时候写给本官的,里面也是同样的意思,皇上说了,只要辽东的局面改观,便让微臣迅速进京,微臣一直铭记心中,不敢或忘,”李彦认真说道。

    “这不,这次刚刚打了个胜仗,本官估计建奴受到的损失不小,所以马上登船赶了回来,还请李公公代为禀奏皇上,微臣已经回京,希望能够尽快见到皇上,微臣出师辽东,五年方才有所进展,微臣无能,让皇上失望了”

    “这个”李体乾手上拿着圣旨,在微微发抖,圣旨上确实有这样的话,李体乾也相信李彦所说,并非虚言,作为皇帝身边的近侍,他当然知道,朱由校是个重感情的人,一直都惦记着那个年龄差不多的玩伴,最近还时常提起。

    这件事肯定不能让皇上知道,不然他们肯定动不了李彦,这家伙可不像孙承宗,孙承宗是传统的读书人,御史们几份折子一上,老孙就呈上奏疏,辞官回家,虽然按照惯例,这只是个姿态,不过到了魏忠贤那里,顺势就准了,天启皇帝问起来,反正是他自己要走的,也不会有事情。

    李彦不按牌理地突然跑到京城,肯定不会像孙承宗那样,轻易给他们机会。

    如今,李彦拿出了圣旨,虽然是几年前的,但毕竟还是圣旨,意思也说得明白,李体乾知道,这会儿想要拿人,就显得名不正、言不顺。

    想了想,李体乾脸上露出阴阴的笑意:“李大人精忠报国,将皇上的旨意牢记于心,皇上一定会很高兴的,咱家这就去禀奏皇上,李大人就在这边等圣旨吧!”

    李体乾拱了拱手,也不跟李彦多说,转身就走。

    李体乾人走了,外围那些兵马却没有撤走,李体乾觉得这事也好办,李彦他不是有圣旨么,那几就再下一道,让他滚蛋就是。

    李体乾急急忙忙回到宫里,因为天色晚了,就打算明天再禀告魏忠贤,然后弄张圣旨撵走李彦。

    李体乾走了以后,李彦回到院子,包有才、宋钟国等人还等在屋子里,包有才呵呵笑道:“少爷,人都走了?”

    李彦笑了笑:“人妖走了,人还留着,大概有上千人给咱们看着院子。”

    宋钟国不屑地撇了撇嘴:“上千人?也不够咱一个旗打的。”

    阉党那边看得严,不过他们的能力实在稀松平常,小院这边,前前后后进驻的亲卫,也已经有两个哨,两百多人。

    至于通过各个渠道混到城里的力量,也已经有特战营的一个哨,人数虽然不多,可是都很精干,真的要打起来,这些都是可以以一当十的。

    李彦抬头看了包有才一眼:“外面的情况都怎么样了?”

    “都挺顺利,”包有才敛容道:“阉党的势力虽然嚣张,但是没什么组织,地方上也不得人心,咱们的工厂商社都组织得挺好,平常读报听书,对阉党的认识很充分,发动组织都挺顺利。”

    李彦点了点头:“那就好,不能让阉党破坏咱们的经济基础。”

    “北镇抚司那边,熊廷弼,以及杨涟、左光斗等人皆在囚室,许显纯以追比为名,日日用刑,诸位大人恐怕难以支撑太久,当初汪大人也是给活活打死的,”包有才脸上露出忿恨的神色,他和汪文言两人性情相投,没想到数年不见,人事已非,对阉党尤其痛恨。

    李彦也露出凝重的表情:“要是不行,就只能让邵荣组织劫狱了,华夏社那边呢?”

    “报纸、特刊都已经准备好,明日一早,就发往各地,定然让魏阉丑行,人人皆知,”包有才咬牙说道。

    李彦点了点头:“那就好,该布的局,咱们也都布好了,该出手的时候,咱们就得赶紧出手,等到明天的报纸出了,我想聪明一定会明白咱们要干什么,魏忠贤也会忍不住,所以,咱们可都要做好准备。’

    宋钟国和包有才都站了起来:“一切都已准备妥当。”

    李彦点了点头,坐在那里琢磨还有什么事情需要注意的,这次不出手则已,一旦出手,也就没有挽回的余地。

    李彦留在这边做幌子,吸引魏忠贤和阉党的注意力,而他下面的人则在积极活动。

    跳跃的火苗中,薄薄纸页很快化为灰烬,孙承宗苍老的面色溶入周围的黑暗,显得无比沉默。

    作为传统的读书人,孙承宗勤于国事,辽东局面的改观,他也功不可没,虽然最后落得个丢官弃职,他也无怨无悔,毕竟,他所做的,都是忠于皇上的,也是为了这个朝廷好。

    孙承宗虽然是公认为东林中的一员,事实上与很多东林官员不同,孙承宗更强调实干,辽东的数年,李彦所推行的那套工商政策,不仅在辽南、东江,在辽西、津滦一带,都有所发展,虽然和传统的认识不同,但他还是抱着支持的态度,事实也证明,工商业的发展,确实带来了极大的好处,辽西军越来越强,并且不再依靠朝廷拨付的粮饷,就是最好的旁证。

    一纸调令,让孙承宗在大战之时离开了山海关,回到京师,他最担心的,并不是自己的官位,而是辽东的战况,今日这一封信,让他了了这个心思:复辽军大胜,复地千里,重新打通辽东辽西的联系,此中意义,长期在前线的孙承宗清楚得很。

    心中孙承宗还知道,李彦在战事刚刚明朗之时,立即登船,如今已在京城之中,对于李彦此来,孙承宗有些吃惊,李彦在信中说,此来是为了报捷,并商定今后对建奴的战策,孙承宗本能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李彦没有明说,字里行间,却透露出对京城局势的担忧,并表现出对孙承宗辞官的不认同。

    孙承宗与李彦在入关之前,接触得比较多,入关以后,虽然共事,一在辽西,一在辽南,见面的次数并不多。

    不过,孙承宗仍然能从以往的接触,以及辽南的发展中看出,如果李彦遇到他面对的情况,处理方式肯定不同,而他这次回来,也肯定别有所图。

    至于所图为何,是不是信中所说,为了辽东最后的决战创造良好的条件,孙承宗就不敢去想了。

    别的不说,光是李彦的年龄,二十出头,这就是个一切都有可能的年轻人。

    如今,孙承宗的住所已然给锦衣卫看住,孙承宗知道这个时候并不适合和李彦见面,不过,他还是打算去见一见,免得李彦做出更不合适的事情。,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27章 弄权() 
魏忠贤不认得字,不过因为客氏的关系,还是成为了司礼监的秉笔太监,依明朝的惯例,司礼监的权力很重,相当于内廷。

    魏忠贤权大,司礼监另外一位秉笔太监李彦贞,掌印太监王体乾都是魏的死党,魏忠贤就是通过两人掌握了内廷。

    同时,魏忠贤又提督东厂,管着锦衣卫,稍有人不如意的,就着锦衣卫捉拿下到镇抚司诏狱,权势之大,一时无两。

    这些权力,说到底还在于魏忠贤得到了天启皇帝的宠信,因而名正言顺,所谓“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种让天子心甘情愿给权力的,可谓最高境界。

    如今魏忠贤大权独揽,朝廷内外有何大事都要经过他的首肯,内廷、外廷,尽皆如此。

    这会儿,魏忠贤正听着内阁首辅魏广微,司礼监的太监李彦贞、王体乾汇报事情,李彦贞和王体乾二人都是颇通文义,明朝太监之中,有学识的也不少,也出过郑和、张永这等人杰。

    突然,魏忠贤瞪着魏广微:“你这是要给杨涟他们说情?”

    魏广微身子一颤,小心地抬头看了魏忠贤一眼:“非也,微臣只是觉得,杨、左等人在狱中日久,怕激起民变,不如放回去,让人看着,谅他们也折腾不起什么风浪。”

    “混账话,”魏忠贤高声尖叫:“杨涟数我二十四大罪,与左光斗等人多次欺我辱我,我岂能容他?你此刻竟然为他们说话,到底是何居心?”

    魏忠贤跑上来,照着魏广微就是一脚:“混账玩意,你给谁说话呢?”

    “公公息怒!公公息怒!”魏忠贤连连磕首:“微臣、微臣也是一时糊涂,听信人言,请公公恕罪!”

    魏广微让魏忠贤这一脚给踢得魂飞魄散,这会儿什么后路、青史的名声,他都已经忘记了,眼下最重要的,就是保住自个的小命,保住自个得来不易的权势、财富。

    “听信人言?是哪个王八蛋胡言乱语?”魏忠贤又狠狠踹了魏广微一脚,尤不解恨:“你居然听信东林那帮龟孙子乱说?”

    “微臣冤枉!”魏广微一时涕泪交加,失声痛哭:“若是东林之人胡言乱语,微臣早就让人抓了,同微臣说这话的,实在是另有其人。”

    魏广微起身掏出几页信笺,将所有的罪责都推到崔景荣身上:“是吏部尚书崔景荣,昨日前来拜访微臣,出了这么个主意,微臣一时糊涂,请公公恕罪。”

    “崔景荣?”魏广微不说还好,提到崔景荣,魏忠贤的火气变得更大,这次不再针对魏广微,全转移到崔景荣身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