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天工- 第1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惑建奴几天,殊不知这也是建奴想要的,建奴不会在复州停留多久,而是会先攻金州,回过头再去决定复州的未来。”

    “他应该摆出一副强硬的姿态,随时会渡海攻击复州,那建奴为了照顾后路,必然要在复州驻扎军队,这才是为金州分担压力,他想要拖上几天,这个想法本身就错了。”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他们确实缺少战场上的经历,有时候想问题不免还是有些简单化。

    “那现在通知郭守备,让他摆出进攻的姿态?”茅元仪出声问道。

    李彦点了点头:“可以,估计效果不会怎么样,同时严令他不得随意出击。”

    知道建奴差不多都是骑兵,李彦就知道随便出击很容易被各个击破,也只有将战场放在金州,硬碰硬打上一次。

    复辽军三营主力全部集中在金州城,总兵力超过一万人,李彦相信五千建奴全部扑上来,也无法打下金州,他甚至在想,到时候是不是要悠着一点,不要打得太猛,以至于将建奴一下子给吓跑了。

    “两营骑兵都抽调出来,灭虏营也抽出来,”李彦盯着沙盘,慢慢说道:“三面城墙,东面西面各放一个哨的火铳兵,中间金州城布置两个哨,随时准备增援,西面两个哨长枪兵,中间一个哨,东面也是一个哨,骑兵放中间,灭虏营布置在东城”

    “大人的意思,要伺机出击?”王国兴眉头挑了挑,兴奋地说道。

    “是的,建奴五千,我军一万,并且占着守城的优势,不打一打,实在有些说不过去,”李彦微微笑道:“参谋部有相应的计划,大家都熟悉起来,并看看到底用哪一套办法比较好,我总觉得,缩在城里并不是最好的办法,虽然这样做最为稳妥。”

    “灭虏营放在东城,既可以再合适的时候出击,也能够防止建奴从东侧迂回,”茅元仪补充道。

    “参谋部认为,建奴总要先在城下打一打,试探我们的兵力与火力,我的意思,刚开始打要忍着一点,不能把建奴吓跑,”李彦的话音刚落,议事厅中顿时响起一片轻笑。

    “要我说,咱们直接冲出去,保证将建奴打得落荒而逃,”骆养性大笑着说道。

    “是不是可以迂回包抄?”崔石头沉吟着说道,作为选锋营营官,只有守备衔的他平时显得很沉默,难得在议事中发言:“建奴都是骑兵,到时候想跑可抓不住,咱给他包了饺子,让他想跑也跑不掉。”

    “如果要包抄,那也是灭虏营的任务,”李彦转头看向刘文炳:“虽然我们总兵力占据优势,但防守是优势也是劣势,防守正面太大,也不可能抽调更多的兵力,以灭虏营独力抄截建奴后路,很可能遭到夹攻,我军能不能在野战中正面对抗建奴的骑兵,毕竟还没有战场证明。”

    “那便让灭虏营来证明吧,”刘文炳微微一笑,转过头对王国兴道:“王总兵,你说呢?”

    “可以,”王国兴一巴掌拍在大腿上:“建奴既然如此轻视我们,不给他们一点教训,也实在说不过去,我猜他们多半不会侦察周围地形。”

    “敌人可以轻视我们,我们决不能犯同样的错误,刘参将,你同参谋部一起,尽快拿出更为完善的抄截方案,原则是该打的要打,但要尽量为自己创造有利的条件,而不是去硬拼,但也不怕打硬仗,”李彦道。

    金州之战以后,复辽军从上到下心气都很高,在建奴请看复辽军的同时,复辽军未尝没有轻视建奴的想法。

    “这一次,我们遇上的将是建奴骑兵,这支骑兵曾经赢得了抚清之战、萨尔浒之战、开铁之战、辽沈之战的胜利,在建奴骑兵面前,我大明在辽东先后丧师数十万,失地数千里,”李彦看着诸将,认真地说道。

    “而现在,我们将有机会击败这支所谓的‘无敌铁骑’,”李彦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像在兵战俱乐部时一样,抬起右手,握成拳头,放在左胸前:“我复辽军,必胜!”

    众人也都跟着李彦站了起来,全都做出了同样的动作,将右拳按在心口处,大声道:“我复辽军,必胜。”

    看到大家脸上充满斗志的表情,李彦满意地点了点头:“还是那句话,战略上轻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望诸君继续努力。”

    建奴军既然已经出现在复州,那么两三日间,便可能兵临金州城下。

    辽东兵备道衙门发布了紧急动员令,要求金州所有的辽民服从工匠营、工役营和金州营的统一安排,如果有不服从军令的,将以“汉奸”论处。

    汉奸这个词,因为巩永固的到处宣扬,已经成为金州城曝光率最高的词汇之一,虽然有很多辽民通过各种渠道,往辽西、往登莱、往朝鲜,以避免成为后金的农奴,还有的揭竿而起,做出反抗,但还是有很多人投到建奴那边,转过身来对付自己的族人,所以辽民对这样的人异常同行,都以“汉奸”称之。

    辽东的汉奸并不少见,原本的金州参将刘爱塔就是一个“汉奸”,他甚至已经投降建奴很多年,据说刘爱塔的妻子,还是努尔哈赤某个儿子的乳母的女儿,也算是一种“荣宠”。

    当情报部放出风声,说是刘爱塔主动投降大明,才让明军重新占有了金州以后,努尔哈赤大怒,刘爱塔的兄弟大乱,有几个跑了出来,有几个则被建奴给抓了起来,马上给砍了脑袋。

    跑出来的那几个刘姓兄弟还真以为刘爱塔投降了,巴巴地跑到金州,被金州军给抓了起来。

    知道了真相的刘氏兄弟也知道,他们如今已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真正投降明朝。

    不过李彦对刘氏兄弟还是不太信任,这些汉奸之所以能归正,说什么民族意识突然觉醒,于是就决定归顺大明,一看就知道是假的。

    无非是在建奴那里受到了委屈,又想着从大明获得更大的好处,或者就是像刘氏兄弟这样,走投无路,不得不降。

    当然,李彦本来也没觉得这个时代的民族意识能够让汉奸反省,每个人对于人生道路的选择,无非是利益。

    刘爱塔降了建奴,是因为这样做可以逃脱他犯下的罪行,很多老百姓宁肯被建奴奴役,是因为他们觉得活着就行,至于那些反抗者,是他们不能接受剃发、圈地这样的事情,真正涉及到忠义感召、民族意识的,可谓少之又少。

    后世的李彦对汉奸深恶痛绝,但在明末,他就要用这个时代的视觉来看待、分析问题,所以他并不排斥那些被动接受了建奴征服,而后又反正的普通辽民。

    但他对那些投降了建奴以后,反过来欺压自己民族的百姓的“汉奸”,还是不会有什么好感。

    刘爱塔在金州做了不少坏事,就在覆灭之前,还准备进攻广鹿岛,对于这样丝毫没有民族意识和立场的“汉奸”,李彦并不打算重用。

    李彦总觉得这样的人没有原则,又有前科,很容易反来反去。当然,如果他们以后确实表现出坚定的立场,以及杰出的才能,李彦也会考虑给他们机会。

    至少刘氏兄弟目前为止,还不能让李彦信服,虽然他们一再声称,可以联络建奴中的一些汉人,拉拢一些辽民和汉军过来,李彦还是决定等等再说。

    另外一名降将,复州参将单尽忠则又不同,单尽忠是主动投降,可见其心中确实早有归顺大明的心思,这样的降将,李彦是打算使用的,毕竟要给建奴那边的汉人一点希望,只要他们是真心归顺,便能得到不错的待遇。

    至于这一次建奴征讨金州的统帅之一李永芳,他的妻子是七皇子阿巴泰的女儿,真正的嫡系额驸了。

    李永芳原是明军抚顺游击,抚顺是建奴进攻大明的开始,李永芳也是第一个向建奴投降的明将,作为建奴的额驸,副将,李永芳可以说死心塌地为建奴效力,而且他还是建奴竖起的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汉奸”两个大字。,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51章 炮兵初战() 
第一四三回143105…143245

    建奴军果然没有在复州多作停留,大军休整一日,便启程向金州进发。

    次日,建奴的使者出现在金州城下,这位同样是汉人的使者趾高气昂,手持文书,见了李彦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大英明汗神威天纵,何不降耶!”

    “且容吾等商议!”李彦倒是采取了长生岛守备郭振明的策略,摆出一副低声下气的姿态,而且让建奴使者看到,也是疲累的金州军,以及正忙着搭建城墙的工地。

    “明日午时,便是最后期限,不然我大军攻城,汝等皆不得逃脱,”见到李彦他们如此,建奴使者更加嚣张。

    建奴使者一走,李彦便将文书交给申湛然收了起来:“这可是史料,哈哈!”

    众将也都是哈哈大笑,从建奴的劝降书,以及建奴使者的表现,甚至建奴大军的动向来看,建奴确实也没有将复辽军放在眼中。

    建奴使者的任务也不光是劝降,还包括刺探消息,在他看来,除了东西两侧造了一半的矮墙,金州还是原来的金州,而明军还是原来的明军,不堪一击。

    使者将看到的细节,包括城里没有什么人,士兵都很散漫,以及正在建造的城墙,都是一一说了。

    乌尔古岱顿时哈哈大笑:“这些汗狗,也就知道造城,那能有什么用?”

    “要是明军龟缩在城里,倒会相当麻烦,”李永芳皱了皱眉头,内心深处似乎也被刺痛了一下。

    “不是还没造好?”乌尔古岱倒是不以为然:“沈阳、辽阳都打下了,区区金州,又怎么能挡住我军铁骑?”

    辽阳和沈阳,那可不是正儿八经的城池攻防战,李永芳颦眉看了乌尔古岱一眼,也没有再说什么,不然又要被这莽货看作是懦弱。

    建奴向来喜欢依靠机动能力,集中兵力,形成局部的兵力优势,他们能得到的金州一战的消息,也就知道当时出现在金州城下的四个哨,加上后来传出刘爱塔降明的消息,他们估测登陆金州的明军也就是一千人左右,加上投降过去的刘爱塔部,也就是两千多人。

    至于后来投降的复州参将单尽忠,手底下也有一千多人,建奴对金复一带明军的估测是四千人左右。

    当然也不排除明军从登莱等地调兵增援金州的可能,不过数量应该也不会太多,最多一两千人,总兵力不超过六千。

    建奴抵达金州城下的骑兵虽然只有五千多,不过还有各牛录和汉民中抽调出来的辅兵,总体兵力仍然要超过金州方面。

    建奴的优势在于骑兵的机动性,所以他们也不担心金州的兵力可能比六千更多,反正打不过可以跑,通过进攻,明军都会暴露出来。

    建奴以往可以通过蒙古的牧民,或者辽民打探消息,不过这一套做法在金州却行不通,金州的辽民经过甄别,全部被编入金州营、工匠营和工役营,实行严格的管制,建奴想找到可以通风报信的人并不容易。

    到了后来,建奴想派人混进来,过来的人立刻是被送到金州半岛南边,根本无法接触金州城附近,这里已经被经过整编的营丁所占据,闲杂人等根本就不能靠近。

    于是建奴得到的消息就是金州南面聚集了数万辽民,在种地、采石或者等着被送往登莱,登莱的船队每过几天才会来一趟,来得很少。

    建奴得不到金州城的具体情报,而其他的情报都没有显示金州有大军,所以建奴的策略是先派一支不多不少的骑兵过来,看情况再说。

    而建奴使者在金州所见到的情况,无疑让建奴军很兴奋,看上去金州城的兵力确实不多,明军想着筑城坚守,也还没有筑城,这真是天赐的机会。

    至于金州原来的城池,那不过是座矮小的土城罢了,虽说后来在外面包了砖石,但和沈阳、辽阳相比,终究是座小城。

    一举攻破明军在辽东最大的两座城池,特别是还包括明军辽东都司所在地、相当于辽东首府的辽阳,建奴的士气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建奴开始轻视明军,而不再像从前那样,总觉得大明是老大的帝国,有些胆颤心惊的。

    建奴据城五里扎营,乌尔古岱、李永芳领着数百骑兵,站在附近的高丘上察看地形。

    上次那个使者又跑到城下,要求得到金州军的回答:到底是降还是不降,若是不降,大军便要攻城。

    “降了之后,能给吾等什么官职?”

    李彦装出样子和建奴议降,不过却骗不了李永芳,因为当年的李永芳也是这么和努尔哈赤干的,结果努尔哈赤没耐心,大军一冲,李永芳就真的降了。

    如今再次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