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豫西北传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抗战之豫西北传奇- 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六子在一边答道。

    张二苟摆手道:“请军医算什么?要不是你们几个轮流用冷水给老大擦身子,他也不会好得这么快。”

    望着屋里几个人熬红的双眼,李青林很感动,说:“兄弟们,太谢谢你们了……”

    李青林感激的话还没说完,大个子就打断他的话头说:“老大,咱们现在都是生死兄弟,谢不谢的话就别说了,兄弟们还等着你带着我们打胜仗呢。”

    正在这时,院子里进来了几个人,原来是炊事兵送早饭来了。和炊事兵一起来的还有连里的文书,文书通知李青林,下午地方上的老百姓要来劳军,营里马上有人会送来新军装,到时候部队要精神抖擞一点。

    早饭依然是水煮土豆和老玉米。刚刚从前线下来的士兵们很不满意,他们天天在前线拼死拼活,到头了却吃这么差的伙食,他们都鼓噪着要去找营里去理论理论。

    小六子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摸出了两听日军的牛肉罐头,他开了罐头准备几个人分了吃。

    被李狗剩搀了起来的李青林道:“把排里所有的伤员都叫到屋里来,只要是伤员,每人分一点牛肉。”

    小六子有点不乐意,道:“受伤的人太多,到最后你也分不到一点点。”

    李青林叹了一口气道:“都是从死人堆里爬起来的兄弟,一人分一点也就是意思意思罢了。”

    吃完了早饭,连长带人将新兵和军装送了过来。虽然身体还很虚弱,李青林还是坚持让小六子将他拉了起来。

    李青林这次因为负伤不退又获得了一枚忠勇勋章,军衔被升为上士。看着新发下来的符号上还写着李立功的名字,李青林只好苦笑。

    新任排长没有到位,连长将李青林拉到一边,让他全面负责起来,将这些新兵带好。

    其实不需要连长嘱咐,李青林也会将这些兵带好。事实已经证明,在战场上有能征善战的战友,是其他人能够活下来的最好保证。

    上午军医来换药,他打开李青林的绷带,有点担忧地说:“一班长,你的伤口很深,现在还有点红肿,弄不好要发炎呢。”

    李青林拿出自己的“万应百宝丹”说:“这我倒不怕,咱身体好,加上这个药好,伤口不会发炎的。”

    军医给李青林清理了伤口,再撒上李青林的药粉,换了一条干净绷带扎上。三排的伤兵很多,现在战事紧急,除了重伤号可以在战地医院接受治疗,象李青林这样能走能动的都算是轻伤号,他们必须在连队里养伤。

    军医忙活了好一会,终于给所有伤兵换好了药,然后就走。新兵们全部下到了各班,由各班的老兵们带着训练。

    李青林觉得很累,他自己侧身躺在了炕上,一觉睡到了中午时分。

    ;

    

一五二章 风云起,山河动38() 
午饭依然是老玉米和土豆,不过炊事兵说下午百姓劳军,会送来肥猪肥羊,士兵们有了希望,这次倒没有人吵吵嚷嚷。

    好好休息了一上午,李青林觉得自己的力气在一点一点恢复。这次他已经不需要人帮忙,自己就能从炕上爬起来了。

    想起早上军医说的话,李青林还是有点怕伤口感染,他让小六子解开绷带查看了一下伤口,小六子说上了药以后的伤口有点红肿,但是已经封了口子,没有血水之类的渗出物。

    李青林自我感觉了一下伤口情况,发现除了有些疼,的确没有肿胀的感觉,这下他放了心,觉得不可能感染了。

    心情大好的他胃口大开,午饭虽然只是土豆和老玉米,他还是饱餐了一顿。

    午饭以后,李青林又小睡了一会,到了两点钟左右,村口传来敲锣打鼓放鞭炮的声音,地方上劳军的人们来了。

    来到二营驻地的是地方上的乡绅和一些百姓,他们抬来一头杀好了的肥猪、几坛子酒,还用大车拉来一些粮食蔬菜。

    二营的官兵们全副武装,列队迎接。一些衣着光鲜的乡绅被请进营部,另一些衣着普通的人直接进入士兵们的驻地。

    令李青林感到惊奇的是,这群人里竟然还有女人。这些女人看上去就是农家大嫂的装束,她们很大方,有的将随身带来的熟鸡蛋等食物分给士兵们,有的和受伤的官兵们拉家常,有的帮士兵们缝补洗涮衣服鞋帽。

    此时封建思想很严重,特别像是这样相对封闭的山村,妇女一般不会抛头露面,军营了全是男人,像这样愿意进入军营的妇女可谓绝无仅有。这些人中还有一些人很特别,她们明显有政治思想,竟然还能说出一些时政信息和全民抗日的大道理。

    这些人很不简单!李青林心中暗想。

    正好一个大嫂摸样的女人经过经过李青林的身边,她看上去就是这群人的领头人。李青林问她:“大嫂,你们是哪里的人?”

    这个大嫂笑着答道:“我们就是本地人啊。”

    自古以来,手无寸铁的老百姓遇到战火只有弃家逃生这一个办法。自从下火车开始,李青林他们所到的村庄一般都是空空如也,很少看到有老百姓。

    “本地人?村子里这么多人都跑哪里去了?”李青林奇怪道。

    “都在北山呢!有的人家搭了草棚,有的人家住了山洞,”大嫂用手一指北山方向。

    有人就好,这样可以在他们手里买些猪羊之类改善伙食。

    李青林兴趣大起,问道:“咱们能向你们买些猪肉什么的吗?”

    大嫂笑了笑,对身边的一个人说道:“张国元,你过来一下,这位长官有事找你。”

    大嫂忙别的事情去了,张国元走过来问道:“长官,有什么事情要我帮忙?”

    李青林对他说能不能买些猪羊之类的给伤兵补身子。

    张国元看上去也不过二十来岁,他眼珠骨碌碌转了几转,道:“山上老百姓养的猪羊现在还很瘦,他们不一定愿意现在就卖掉。不过,还有其他一个办法可以弄到猪肉,不过你们要答应我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李青林问道。

    张国元道:“山里有不少野猪,它们三天两头下山来糟蹋地里的粮食。现在正是秋天,这些野猪都肥得很,咱们可以去打一些野猪。打野猪当然要用枪,我的条件是你们给我一条枪和子弹,我就送一头打死的野猪来。”

    一般的老百姓都需要大洋,不会想到要步枪之类的武器,这些人竟然用业主来换枪和子弹,李青林觉得这些人更不简单了。

    “你们莫不是**吧?”李青林突然问道。

    没想到张国元大大方方地说:“长官,你猜得真准,我们就是**。”

    是**还这么大张旗鼓的招摇,李青林大吃了一惊。

    (关于国共合作初期**员帮助、慰问**,可见京西地区相关人士抗战回忆录)

    见李青林很惊讶的样子,张国元笑道:“长官,现在是国共合作,咱们**当然要出来为抗战出一份力量啊。”

    原来是公开了身份的**人,李青林恍然大悟。

    全面抗战初期,在国共合作的大形势之下,为了共同抵御日寇侵略,一些**员公开了身份积极参加了各种活动,以国共合作的形式共同抗战。比如在这次京西战役中,很多**人组织了担架队、运输队,为前线浴血抗战的**抬伤员、运粮草。

    枪和子弹对于李青林来说不是什么难事,这几天部队伤亡很大,伤亡战友的枪弹被其他人带回了驻地。战事频繁,战场上的武器战损消耗的情况难以统计,现在即使李青林拿出一两支步枪悄悄卖了,然后再往上报战损,这事只要买方不说出来也会神不知鬼不觉的。

    这些**人急需武器,他们应该在发展自己的武装,李青林也乐得换一些东西,于是他点头同意了这件事。

    张国元很高兴,道:“李班长,这事就这么说定了!我们手里没枪,等会你派几个兄弟带上枪弹和我一起走,我知道野猪平常走的路径,还知道野猪窝在哪里,咱们一打一个准。”

    正在这时,团里的一个上尉参谋急匆匆地跑了过来。他一进院子就神色紧张的将三个班长拉到一边,悄悄问他们这些**派来的人都干了些什么。

    李青林他们三个班长的回答都是大同小异,那就是这些人除了正常的劳军,确实也没干些什么出格的事情。

    听说这边一切正常,参谋松了一口气,道:“这些**真的会钻空子!三营那边劳军的人里面就有不老实的人,他们就有人拿出了**的宣传单,还和当兵的说一些大道理。团座有令,现在国共合作了,咱们表面上对他们客气一点,但是严禁他们搞宣传破坏活动。”

    还是貌合神离啊!李青林心中感慨道。

    不过李青林向参谋提出了一个问题:“长官,你看咱们弟兄们伤病员很多,急需要一些营养来补充体力,可这些东西只有他们手里有,咱们能不能向他们买些米面肉菜之类的东西呢?”

    参谋想了想,道:“这确实也是个问题。咱们运输跟不上,现在能够将弹药运上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所有的军粮都必须在当地征集。要不是今年当地风调雨顺,农民地里家里还有一些两市蔬菜,咱们这么多人早就被饿死了。反正只是买点东西而已,但是以后绝对不准他们进军营,严防他们动摇军心。”

    李青林点头道:“那我就派弟兄们在村外交易,到时候一手钱一手货,绝对不让他们进村。”

    参谋点头同意了,但是他还是特意叮嘱:“千万别让他们进军营!”

    ;

    

一五三章 风云起,山河动39() 
见李青林他们都点头同意了,上尉参谋连忙跑到那群人当中,很客气地请这些人到营部去喝茶。

    李青林连忙把小六子叫到身边,如此这般的将事情对他说了一遍,小六子频频点头。

    李青林现在绝对相信的是小六子和李狗剩两个人,一方面他们三个是知根知底的同乡,另一方面三人共同经历了生死一线的战场,彼此之间更是互相信任。李狗剩是个粗人,冲锋陷阵很勇猛,为人也很豪爽,但是做这种精细的事情还是小六子比较合适。小六子颇识几个字,以前在李万财家历练了很多年,说话办事很稳妥,像这种事情最适合他去办。

    小六子果然很机灵,就在上尉参谋劝说大家去营部休息的时候,小六子和张国元悄悄接上了头。这种拿武器换东西的行为在军队里是绝对不允许的,所有的事情必须暗地里进行,李青林对小六子的能力绝对放心,事后他也没多问小六子。

    劳军的人被半劝半拉的请到了营部,小六子带上新兵们背着枪出村说是去训练,李青林等几个受伤较重的老兵都留在屋里休息。李青林的身体还是有点虚,他侧睡在炕上,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等他醒来的时候已经傍晚了,小六子他们也已经回来了,炊事兵也送来了晚饭。

    今天劳军的乡绅送来了一口大肥猪还有一些米面蔬菜,晚饭吃的是杂面饼子,还有一大桶烩菜。让士兵们高兴的是,烩菜里油汪汪的,用勺子一搅,一大片一大片肥肉不时的露出来。

    一顿油水丰厚的饭菜让士兵们兴高采烈,吃完晚饭,忙乱了一阵之后,所有人都进入了梦乡。小山村很寂静,秋雨又开始淅淅沥沥下起来,屋檐下滴滴答答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很清晰,李青林侧躺在炕上,他反而睡不着了。

    自从上个月月底被抓进军营,除了写了一封信给家里报了平安以外,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家里一点消息。

    其实李青林在万安火车站被抓壮丁时就留了一封信,那时候他并不是很想进杂牌军的军营,留下那一封信既是让家里人知道自己的处境,也是想让刘正生有机会将消息传递给潘可为,让潘可为有机会将自己打捞出去。

    此时军统还是在整合发展时期,它虽然还没有像几年以后那样的权势,但是将李青林这样一个大头兵从军营里捞出去,还是轻而易举的一件事。李青林可以断定潘可为早就知道自己被抓壮丁了,李青林到现在还没有得到潘可为寻找自己的的消息。

    潘可为到现在还没有消息,李青林分析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说明这家伙是对自己不上心,觉得不值得为自己这个小老百姓说话;另一种可能就是这家伙认为早就付了自己一大笔酬金,他和自己恩怨两清,无需再为自己说话了。李青林左想右想,觉得这两种可能都存在。

    寂静的黑夜里,有熟睡的士兵在说梦话。李青林在模模糊糊中想到了自己家中的父母,还有两个老婆和孩子,也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战争的形势已经很严峻,按照历史的轨迹,日军将很快推进到万安县城。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