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豫西北传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抗战之豫西北传奇-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纯步兵的对阵中,炮兵被称为战场之王,它强大而连续的火力是其他武器所不能比拟的。第八十五师前线官兵伤亡惨重,但他们的炮兵基本还保存完好,第十师决定进攻时,就请求军里将第八十五师的炮兵留在了战场。

    八十五师和第十师二十几门七十五毫米榴弹炮全部开火,它们对准清水尖上日军阵地进行了全覆盖轰炸。

    趁着这猛烈的炮火,第十师的官兵们向清水尖冲去。战防炮不断被往前推,营属的八十二毫米迫击炮也跟随步兵进入了最佳射击位置。

    全面抗战爆发以来,基本上都是日军的火力压制着**。**的指挥官们对于火炮这样的重武器也特别爱惜,不到最后关头他们都舍不得全部拿出来。而这次李默庵一反常态,第一轮进攻就拿出了全部的重武器,这大大出乎日军指挥官的预料。

    **打仗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打的气势仗。**优势的炮火完全压制了日军的火力,第十师官兵们嗷嗷叫着,当**榴弹炮的轰炸还未停止时,他们就已经冲到了日军第一线阵地二百米处。

    榴弹炮火一停止,趴在战壕里躲炮弹的日军立刻复活,他们马上伏在战壕里开始对进攻中的**射击,刚才被死死压制的九二步兵炮也开始反击,日军的掷弹筒也开始发挥作用,冲在前面的官兵们一排排倒下。

    李青林的一班一如既往的分成了三个组,新兵们在老兵们的带领下,也有样学样,很顺利到达了距敌二百米处。

    由于训练以及士兵素质的原因,**一直以来就没有比较好的步炮协同作战,而这次因为营属迫击炮和战防炮的跟随,步炮协同竟然跟上了。榴弹炮轰炸以后,迫击炮和战防炮的超口径榴弹作为第二波火力及时发挥了作用,日军的火力又被压制下去。

    日军的阵地也分成三个战线,山脚下是最前沿,山腰和山顶也修建了战壕,作为二线、三线阵地。

    因为有了八十五师提供的射击诸元,**炮兵们连试射都没有进行,就直接炮击日军阵地,第十师的炮火相当突然,日军已经暴露的火力点几乎被打掉了一半,因而日军二线三线阵地提供的火力支援相当有限。

    在战场上,武器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但是绝对是重要的因素。日军士兵素以作战勇敢和坚强而著称,但是,再坚强的**也抵抗不了如此强大而猛烈的火力,在铁与火的笼罩之下,人类的生命如蝼蚁一般渺小。

    从未经历过**如此强大而猛烈火力轰炸的日军全线撼动,一些日军开始慌乱,他们射击的准确性开始下降。

    已经有过好几次攻防实战的二营此时成为了进攻中的绝对主力,在老兵们带领之下,士兵们勇往直前、前赴后继,紧接着一个冲锋到达了敌人前沿一百米处。

    **榴弹炮第二波的轰炸又开始了,这次他们直接轰炸日军二线三线阵地,山头上日军的重机枪火力点一个个被拔除,鬼子的火力直线下降。

    营属的迫击炮也在不断地轰击日军一线战壕,这次迫击炮兵们很争气,大部分炮弹都发挥了作用,战壕里不断有被炸得七零八落的日军残肢断臂飞向半空,**士兵们端着上好刺刀的步枪,呐喊着冲向日军阵地。

    ;

    

第一四八章 风云起,山河动34() 
一班的三个战斗小组互相掩护,他们看上去冲冲停停,似乎速度不快,但是他们伤亡最小,进攻的效果最好,李青林的一班是全营甚至是全师第一个冲进鬼子战壕的部队。

    按照战前的部署,一班攻进战壕以后立刻用手榴弹开路,向两边扫荡残存的鬼子守军。

    几十年后,世界上所有的军队依照战场经验将手榴弹分为进攻手榴弹、防守手榴弹和攻防两用手榴弹。象**现在使用的M24长柄手榴弹因为威力巨大,基本上应该属于防守手榴弹,而日军步大量使用的九七手榴弹和大正十年式手榴弹因为设计问题,它的爆炸威力较小,应该属于进攻手榴弹。

    进攻手榴弹因为威力较小,步兵可以边冲锋边投弹,而不需要担心被自己投出的弹片误伤;而防守手榴弹杀伤范围过大,要求士兵投弹以后立刻卧倒,以防止不必要的伤亡。

    即使是日军这种威力较小的手榴弹,只要它在狭小空间里爆炸也能对敌人造成极大的杀伤。已经有过夺取堑壕战经验的李青林前世在一份资料里看过这样的介绍,他在出发前就让士兵们带上了大量缴获的日军手榴弹。

    士兵们在身后不断地拔下保险,然后在枪托上磕了以后再投出去。战壕里手榴弹的爆炸声不断,李青林端着冲锋枪一边扫射一边前进。

    李青林手里的冲锋枪是排长的。

    **排长一般都配有一把二十响盒子炮外加一支冲锋枪。在**队伍里,有了手枪就是官,因此排长特别喜爱他的二十响盒子炮,虽然那把盒子炮是国内仿造的。那天晚上排长也参加了偷袭日军阵地的战斗,自然知道自动武器对于堑壕战的重要性,所以李青林一提出来要冲锋枪,排长马上就答应了。

    自从进入敌人的战壕,连起来手端冲锋枪领着一班往右冲,排长手拿盒子炮领着其他人往左冲。

    经过炮轰再加上手榴弹炸,战壕里活着的日军已经不多了。但是日军确实很顽强,他们死战不退,即使拼到最后一个人、最后一颗弹也在顽强抵抗。

    被一班撕开的口子此时起了另外一个作用,更多的**士兵们直接跨过战壕,然后回头再对战壕里日军开枪或投弹。

    李青林在前世的电影电视剧里只看过战士正面冲进战壕,然后就和敌人拼杀在一起,而现实却和那些影视剧完全不一样。跨过战壕再进攻敌人等于是两面夹攻,并且进攻者居高临下,这样使用栓动步枪的守军必败无疑。

    一番激烈战斗之后,战壕里的敌人全部肃清。李青林他们也似乎耗尽了气力,他们靠坐在战壕里,连动都懒得动。

    后续的部队不断进入战壕,他们带着锹镐,开始加固刚夺下来的战壕。

    休息了一会,李青林开始清点人数,一班出发时满员十三人,现在进入战壕里共有九人,其中一个还挂了点轻伤。

    小六子和李狗剩现在很忙,他们正带着人在敌人尸体上搜索战利品,不一会儿,二人拎着两大包战利品笑嘻嘻地回来了。

    排长带着一帮子人急匆匆地跑了过来,他一见李青林就从口袋里掏烟。

    李清理一见排长满脸堆笑就知道排长又要“借兵”了,他连忙推开排长的香烟,道:“别别别!长官,你看咱们班还剩下几个人?我们现在也缺人,是不是从别的班把我的人放几个回来啊?”

    “接着接着!”排长使劲往李青林手里塞烟,边塞边说:“二班三班伤亡太大,连长都同意从你这里借人,你就支援几个吧。”

    李青林接了烟点上火,但是没有接排长的话。

    排长低头看了看小六子他们搜索来的两大包战利品,他凑上来在李青林耳朵边说:“要么这样,这些你留下,我带走几个人?”

    在军队里下级服从上级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李青林也不是真的不让排长带人走,他只不过使点小手段,让上级知道知道一班的人不是那么随随便便就可以抽走的。

    见排长开出了条件,他故作为难地说:“那就再借两个人给你?”

    排长大喜,连忙道:“那好那好,还是一班的兵会打仗,你这次又救了我的急!”

    排长说完点了两个人带上,再将补充的新兵留下,他匆匆忙忙就走了,好像生怕李青林反悔似的。

    小六子看着他走远了,把包袱解开,道:“哥,这次收获不小呢,你先挑一件?”

    李青林低头看了看包袱里,东西还真不少,大洋、戒指、手表、钢笔什么乱七八糟的都有。小六子从里边拿起一块金晃晃的东西递到李青林手里,李青林看了看,原来是一块金怀表。

    自从重生以来,李青林对于时间都是靠看太阳的位置来估计。这块表的外壳应该是18K金,表膛上英文标明这是一块瑞士生产的怀表。现在一块能够和现代文明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怀表摆在手里,李青林自然喜爱的很。

    将怀表放进左边上衣口袋,李青林让小六子将两大包战利品好好收起来,说:“这些东西现在都收好,等这一仗打完了再找机会换成钱,再给兄弟们分分。”

    山上的日军还在不断射击,九二步兵炮也在不断往山下打炮弹,后续上来的部队冒着枪弹不断排兵布阵,补充的武器弹药也源源不断送上来。

    一班再次被补充完整,李青林知道新一轮的进攻即将开始,于是命令老兵们尽快传授新兵战场经验。小六子愁眉苦脸地说:“这怎么教啊?看架势很快就要打仗了,这么短的时间能起什么用?”

    李青林想了想,对新兵们说:“都不想白白死在战场吧?你们等会儿跟在老兵们后边,老兵怎么做,你们就怎么做。”

    李青林的一班伤亡率最低,战功却不少,在二营也算是很有名气了,班长李青林现在发话,新兵们自然深信不已。

    第十师看来要在今天夺下清水尖,他们的准备工作做得很快。

    下午四点半钟,第十师的榴弹炮再次射击,新一轮的进攻又开始了。

    ;

    

第一四九章 风云起,山河动35() 
第十师、八十三师的炮兵将所有的榴弹炮集中火力,对清水尖日军阵地进行全方位覆盖,清水尖上日军的炮阵地也在打击范围之内,九二步兵彻底失去了发言权。

    战防炮连将战防炮推进到前沿,利用直射火力逐点清除鬼子的机枪火力点和简易的掩蔽部。营属迫击炮也在不断发射,利用曲射的优势消灭战壕里的敌人。

    事实再一次证明,在绝对优势火力之下,拥有武士道精神的日军也是不堪一击的。

    在铁与火的覆盖之下,日军的战壕如同豆腐一般被轻易撕裂,日军的残肢断臂和断枪烂刀被一次次地抛向空中。

    **的士兵们被己方的优势激起了必胜之心,他们杀声不断,冲锋不止。

    受到毁灭性打击的日军却无人退却,残留下来的日军依然奋力抵抗。冲锋的队伍里不断有人倒下,但是更多的人接着往前冲。

    《孙子兵法》有“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之说,李青林在进攻中间切实感受到了仰攻之难。

    清水尖山高坡陡,多石少土,在这样的上坡上别说快速冲锋,就是往上行走都得小心是否滑倒,再加上冲锋的途中基本没有可隐蔽之物,李青林他们只好以最快速度沿着Z字形前进,尽量减少被日军击中的可能。

    日军设在山腰的阵地很快被**占领,但是山顶的日军还在继续顽抗。设在山顶的日军重机枪还在拼命射击,俗称“鸡脖子”的九二重机枪不停地发出“咯咯咯”的射击声。日军射手枪法很准,每打完一排弹板之后,总有几个**士兵倒下。

    山腰阵地夺下之后,营长也冲了进来,他带来了师里最新命令:“天黑之前将日军赶下清水尖!”

    **的炮火准备又开始了。

    日军在上几次的轰炸中伤亡惨重,残存下来的守军已经不多,但就是这一小撮日军依仗着地形的优势,阻挡住了第十师的进攻。

    眼看着双方又要打成胶着状态,连长急了,拔出手枪就要领着往上冲。

    营长一把拉住他,道:“看这光秃秃的山,这么冲不是去送命吗?”

    营长看了看山顶,再往两边看了看,道:“咱们用一部分人牵制敌人的火力,另外再派人从两边攻攻看。”

    诺大的阵地当然不止二营一个营在进攻,营长所说的两边也不过是稍稍避开日军重机枪的正面而已。其他的地方也采取了同样的办法,以营为单位分多路攻击。

    李青林的一班现在还有十一个人,作为老兵最多的班,他们被选为进攻的那一部分人。山陡石滑,前边又无遮无挡,敌人的重机枪令人心悸的吼叫,不断有子弹从身边、从头顶“嗖嗖”飞过。冲锋的队伍中不断有战友中弹倒下,一具具躯体不时地顺着山坡往下滚。

    在此生死关头,老兵和新兵的差别立刻显现出来。新兵们胆怯犹豫,动作僵硬,往往就成为了敌人的活靶子。而老兵们早就明白,在这个关头怕死是没有用的。你怕死与不怕死都得往前冲,只有冲上去消灭敌人,你才能活下来。

    抛弃了胆怯的老兵如泥鳅一般油滑,他们忽左忽右,还不时地端枪射击。这些子弹不一定有什么准头,但是确确实实对敌人也形成了威胁——毕竟敌人中也有怕死的兵。

    **的多路进攻起了效果,鬼子顾得了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