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豫西北传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抗战之豫西北传奇- 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Ma的,谁和老子抢生意?”刀条脸正准备过枪瘾,没想到却被别人抢得了先机。

    “是我!”李青林笑嘻嘻地站了起来。

    正在这时,前边三班埋伏地点响起了激烈的枪声,刀条脸命令:“一班,清理战场!二班,跟我去增援三班!”

    在刀条脸的带领下,李青林他们飞速往三班的阵地奔去。

    三班的埋伏阵地离这里约五百米,等李青林他们赶到时,战斗已经结束了。

    这次日军没有托大,三班的枪声响起后,他们并没有停留脚步来和山上对射,而是拼死突破弹雨,成功突围了。

    三班战斗的时间很短,由于日军基本没有回击,因而没有伤亡。在三班阵地前,遗留着一具日军尸体,他也是被乱枪打死的。据带队的三排长报告,突围走的日军里,起码还有三四个轻伤员。

    日军搜索部队已经往回赶了,那么他们的大部队很快就会到来。这时,接到前面通知的连长带着一排、二排赶上来了,日军尸体和战利品也送上来了,刀条脸命令:“所有人立刻就地构筑工事。”

    见士兵们开始在长官带领下开始构筑简易工事,刀条脸将阵地交给四连长,自己带着警卫统计战损、清点战利品。

    二营搜索队第一次打中的日军掷弹筒弹药手已经失血过多死亡,一班二班阻击时打死了四个日军,三班打死了一个日军,四连前后共打死六个鬼子,打伤三四个。自己这方总共被打死十六个,被打伤十七个,其中还有一个班长、一个机枪射手兼班附。

    这次前后共缴获三八式步枪五枝,掷弹筒一个,掷弹筒专用榴弹八发,其他子弹、手榴弹若干。

    数字统计出来以后,刀条脸很是震撼。这次算是遭遇战,己方在占尽优势下还有这么大的伤亡,即使算是胜利,那也只能用两个字形容——惨胜。

    刀条脸正在为以后的战斗担着心,正好看见李青林蹲在地上手拿一本书对照着缴获的掷弹筒比比划划,他不禁笑骂道:“李立功,你这懒兵不去修工事,跑到这里来躲懒了?”

    刀条脸刚才的表现让李青林对他的观感亲切了不少,李青林见他笑模笑样的,于是也痞着脸道:“长官,你这话就不对了。第一,我叫李青林,不叫李立功;第二,我不是在躲懒,我是在研究敌人武器,为下一场战斗做准备。”

    刀条脸笑道:“你的名字改不改和我无关……”

    他一低头看到李青林手中的书,惊奇道:“你看得懂日本书?”

    李青林手里拿的正是从被打死日军掷弹筒射手身上缴获来的操作教材,日军的教材当然是日文印刷的。

    李青林很随意地答道:“我懂一点日文。”

    刀条脸道:“这些战利品马上就要交到上面去了,你研究他有什么用?”

    此时即使是象第十师这样的中央军精锐部队也不过在营级建有一个迫击炮排,配备两门82毫米炮击炮,象掷弹筒这样介于手榴弹和迫击炮之间的火力,正是目前战场最急需的火力,李青林动了心思,很想留下来。

    李青林笑着对刀条脸说:“长官,战利品不是要等到战后再上交么?现在战斗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们何不先留下来用用?”

    刀条脸经过刚才战斗,深知日军掷弹筒的优点以及对一线士兵的杀伤力和心理震撼,于是笑着说:“那就战后再上交?”

    李青林也笑着说:“我们战后一定上交!”

    刀条脸作势抬脚要踢他,并笑骂道:“小兔崽子,好玩意给你们先用着,战场上好好给咱第十师长长脸。”

    李青林立正道:“报告长官,属下一定不负您的期望。”

    然后又痞着脸道:“长官,刚才不已经给你长脸了么?”

    任何军官都喜欢能打仗的下属,刀条脸也不例外,他笑着用手拍拍李青林的肩膀道:“小子,三战不死,我保你当班长。”

    这时,连长走了过来,愁眉苦脸地说:“长官,这一战我死伤了三十多个兄弟,能不能先撤下去休整一下?”

    刀条脸叹口气道:“你们连休整是肯定的,但是现在不行,等后面部队上来再说吧。”

    连长道:“那好吧!不过这次三排一班损失最大,班长班附都没了,士兵也死伤了好几个,这个班再不下去补充,留在阵地上也没什么战斗力了。”

    一班?那不是李狗剩和小六子的班么?刚才李青林只顾着打仗,没顾上寻找一下他们两人,现在听连长说一班伤亡大,李青林心里很是担心,打算等一下会一班看看他们现在是不是安然无恙。

    刀条脸冷笑道:“班长班附都没了?士兵伤亡也很大?那说明他们带兵不合格,该死。不是没班长么?”

    他用手一指李青林,道:“别看他是新兵,这次我可亲眼见他干掉两个鬼子,我看他去一班当班长最适合。”

    李青林暴汗,心道,那个日军掷弹筒射击手算是自己单独干掉的,可那个伤兵是别人打伤的,自己就算是最后打死他也不能算全功啊。

    连长立正道:“是,长官。”

    ;

    

第一二一章 风云起,山河动7() 
李青林拿上掷弹筒和榴弹袋,随同连长来到二班的阵地上。

    二班这次被打得极惨,连班长、班附在内,死伤七个,现在只剩下的六个人了。李青林远远看到李狗剩和小六子都活得好好的,一颗悬着的心也就落下了。

    见连长来到,正在修工事的二班士兵全部放下手中活计,立正敬礼。

    连长宣布李青林任一班班长,并严令士兵们要听从班长指挥,守好阵地。

    连长宣布完命令后就走了,李狗剩和小六子欢呼雀跃,都向李青林道喜,并要李青林请客。

    见他们二人皮都没伤一块,李青林很高兴,自然很爽快地答应战后请客。一班剩下的六个人里还有三个老兵,其中一个还是中士。他们三人默默站在一边,没有说话。其中那个中士见李青林佩戴的胸章,就知道李青林还是个新兵,中士虽然不说话,但是眼里流露出的却是一丝不屑。

    这一切都没有逃过李青林的眼睛。

    有人不服啊,看来要想点子治治这些兵痞,李青林心中暗想。

    四连现在是全师最靠前的部队,因而阵地也最靠前。刀条脸在山坡上设置了三条防线,将一排、二排放在山脚下,三排放在山腰。本来山脊上还有一条防线,但是四连刚才伤亡过大兵力不够,因此只好等后续部队上来再安排兵力。

    山脚下基本都是土壤,一排、二排挖的战壕已初具规模,山腰上石头多土壤少,因此战壕很难挖,一班单人掩体马马虎虎完成了,可战壕还没完全连起来。

    李青林走到一个单兵掩体前,问:“这是谁挖的?”

    中士答道:“报告,是我挖的。”

    李青林看了看,道:“你这是机枪掩体吧?”

    中士有点吃惊,道:“是的。”

    李青林跳进掩体,左比比右看看,道:“第一、里面还要深挖半尺,这样你开枪会很舒服;第二,掩体前面挡土里的石头全部给我挑出来,这样就不会有飞石、跳弹伤人;第三,一个机枪掩体数量不够,当敌人集中向你射击时,你必须有另外一个掩体可以换位置。”

    中士大为吃惊,李青林虽然是新兵,可他句句都指向掩体的不足,李青林显然是个行家里手。中士再看向李青林时,眼里再也没有了不屑,有的只是尊敬。

    李青林见到中士眼中的变化,他心中暗笑,这些要求都是《步兵操典》的要求,对于中士这些土包子来说句句都是真理,他们要是还不服气,那才是出了鬼呢。

    李青林跳出掩体坑,向其余的人喊道:“大家刚才都和小鬼子干了一场,都有些感受了吧?一个好的掩体可以保住你的半条命。鬼子马上就要来了,谁不想活了可以休息不干。”

    当然没有人不想活,连同李青林在内,七个人挥汗如雨,加紧施工。好在这些人当兵之前都是农民,挖沟挖壕这样的活难不住他们,紧赶慢赶,一段属于他们七个人的弯曲战壕修好了。

    这夹杂着石头的战壕还真不容易挖,干好以后七个人扔掉十字镐、工兵锹,一个个靠在战壕里喘着粗气。

    工事算是修好了,但是以前伤亡大,肯定还有别的原因,于是他问李狗剩他们:“今天那些兄弟是怎么死的?”

    李狗剩答道:“班长是在往山下冲时被鬼子伤兵打死的,班附是被嘣起的石头砸中脑袋砸死的,还有几个不是被机枪,就是被步枪打死或者打伤的。”

    借着现实的例子,李青林开始点拨这些兵:“鬼子战斗意志非常顽强,以后遇到这种情况能打死就打死,别为了抓一个活口而丢了自己的命,这不值得。”

    班里六个兵都纷纷点头。

    李青林接着问:“石头怎么会扎中脑袋呢?你们不戴钢盔吗?”

    中士道:“钢盔有点重,戴在头上脖子就很不舒服,我们以前一般都不戴钢盔。”

    李青林叹气道:“钢盔挡不住子弹,但是能挡住弹片、石块。打一仗才用得了多长时间?仅仅为了这十几二十分钟时间脖子舒服一点,最后却丢了性命,这更不划算。”

    血淋淋的教训刚刚才过去,二班的人个个点头称是,并且一个个把钢盔戴得端端正正。

    小六子忽然提了个问题:“大哥,咱们的枪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刚才打仗的时候,我身边那个人因为拉不开栓,他正在鼓捣枪栓时被鬼子打死的。”

    中正式是德国1924毛瑟步枪的中国版,它的可靠性非常高。中正式和日本三八式相比射程和精度不如三八式,拉枪机确实比较费力,另外在连续射击的情况下,枪匣与枪机因为受热膨胀而紧贴在一起,枪机更难拉动,但是完全拉不开是不可能的。

    李青林问:“那支枪还在吗?”

    小六子递过来一支枪,道:“就是这支,到现在还拉不开呢!”

    李青林用力试了试,还是拉不开,于是他站起身,将步枪枪托抵在地上,拿脚用力一踹枪栓。“咔”的一声,枪栓打开,一颗黄澄澄的子弹也被带了出来,落到地上。

    李青林拿起打开枪膛的步枪仔细看了看,骂道:“Ma的,连枪都不擦,枪栓怎么拉得开?这样的懒兵死得不算冤。”

    众人围过去一看,只见那支枪的枪膛里枪油、污垢一大堆,这样的枪当然很难拉动枪栓了。

    检查士兵武器保养情况是班长的职责,李青林从这支枪的状况就想到其他人的情况,他吆喝道:“所有人都给我仔细的保养武器,等会我一个个检查。鬼子很快就要来了,谁想自己找死就别擦。”

    其实在他没喊之前,其他人都已经动手准备擦枪了,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谁也不想再和那个兵一样因为懒而被打死。

    众人七手八脚的擦枪,小六子感激地说:“大哥,以前的班长才不管我们擦不擦枪呢。现在亏得你来了,不然我们以后还有可能拉不开枪栓呢。”

    李青林自己也在仔细地擦着自己的枪,他边擦便提醒:“不光要用布干擦,枪机里沟沟缝缝里的油泥、污垢也都用小木签子挑出来。干擦以后再将枪油上好,弹袋里的子弹也要擦干净,有一支好用的枪就可以保住你另外半条命。”

    李狗剩和小六子自然对李青林言听计从,其他四个也被李青林折服了,几个人七手八脚,很快将自己手中的步枪擦好了。在关系到自己生死的问题上,没有一个人敢偷懒,每支枪都擦得干干净净。

    李青林一一拉开检查了一遍,最后满意地点头道:“以后只要有空就擦枪,想保命的话,你的枪就要擦得比你的脸还要干净。”

    正在这时有人喊道:“鬼子上来了!”

    排长马上下了命令:“进战壕,快进战壕!做好战斗准备!”

    ;

    

第一二二章 风云起,山河动8() 
**所在的阵地在一座低矮的小山上,山下一条大路穿过。鬼子是从大路那边过来的,大路的那一边也是一座小山,两座小山之间有一大块略微平坦的荒滩地。

    鬼子也是步行行军,他们在离**阵地大概一千米的地方停了下来。李青林没有望远镜,他只能看到千米之外黄乎乎的一大片人群,李青林心里估算了一下,鬼子大概有一个中队人马。

    此时日军战斗编制基本按照班——小队——中队——大队——联队——师团或旅团编制。日军一个班十三人;一个小队有三个班,加上一个掷弹筒班,共五十四人;一个中队有三个小队,加上一个十九人的中队部,共一百八十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