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豫西北传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抗战之豫西北传奇- 第2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青林已经好几个月没同潘可为见面了,李青林发现潘可为变化很大。潘可为还是那副商人的打扮。身上是一件灰色棉袍子,头戴着一顶黑色礼帽,脚上是一双棉布鞋,潘可为的胡子还是一如既往得刮得很干净,但是从脸色上看就显得很憔悴,甚至从他的眼神之中还能看出来一股疲惫之色。

    李青林伸手倒了一杯茶递给潘可为,道:“潘大哥,你最近很累吧?”

    “唉!”潘可为深叹了一口气,他接过李青林递过来的茶杯,然后一饮而尽。

    见潘可为闷闷的。李青林也就不客气了,他开口道:“潘大哥,我们最近遇到点麻烦了,第一战区已经很久都没有给我们补充,我的队伍现在急需弹药,我想在鬼子的铁路上搞一把,你能不能提供一些这方面的情报?”

    平汉铁路每天都有火车来来往往,这里边大多数是运送旅客的票车,铁道破坏队如果想搞鬼子的军火列车。那需要准确的情报才能下手,否则的话就很有可能伤害无辜的旅客。而鬼子军火列车的发送时间、地点算是绝密情报,李青林手里的情报队根本就不可能获得这样的绝密情报,只有潘可为手里的军统人员从南到北都行动起来。才有可能获得军火列车的准确情报。

    潘可为神色黯淡,道:“老弟啊,要是在以前的话,我弄到这个情报还真的不是件难事。可是现在……”

    “你们的组织出问题了?还是你被调任别的地方了?”李青林心里一惊,问道。

    潘可为自己拿起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叹口气道:“老弟啊。鬼子和汉奸的特工系统也不是吃素的,现在的敌占区内,中统的组织几乎被连根拔起,我们军统现在的日子也不好过啊。”

    潘可为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接着说道:“在上海,我们两统同日伪特工进行着殊死暗战,很多的无名英雄杀身成仁为国捐躯。可是,也有一些卑鄙小人数典忘祖成为了汉奸,tèbié是以前军统北平区区长王天木,自从他投敌之后,上海区、北平区等单位被日伪情报机关尽数破坏,目前北方地区能够保留下来的秘密工作人员已经屈指可数。老弟啊,你在近期想得到平汉铁路的情报已经是不可能了。”

    想从平汉铁路获得补给的可能性没有了,李青林感觉到很郁闷,不过这也算是他预计之内的。

    “潘大哥,是不是你也要被调走了?”李青林问道。

    秘密工作有自己的特殊之处,军统北方系统已经被敌伪大破坏,按照一般的规律,像潘可为这样的老牌特工肯定已经暴露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近期就会被调走。

    果然,李青林的猜测被证实了,潘可为点头道:“老弟说的没错,我很快就要被调走了。我的上线已经被敌人抓住,他有没有叛变我们还不知道。为了自保,我们这些和他熟悉的人员全部撤出城镇,只是在乡间通过电台或者联络员向下级下达一些指令。”

    潘可为端起茶杯又喝了一口茶,接着说道:“不过,戴老板新派来的人员还没有完全到位,在他们熟悉工作之前,我们这些人还需要坚持一段时间,我估计过年之后我就会回重庆去述职。”

    作为老朋友,潘可为在豫北同李青林合作得很好,甚至可以说潘可为在豫北给了李青林很大的帮助,也是第九支队重要的情报来源。如今潘可为即将被迫离开,无论是作为老朋友,还是作为事实上的同盟,对于李青林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李青林的心情一下子灰暗了起来。

    见李青林心情不好,潘可为笑了,道:“老弟,这有什么啊,说不定等局势安定了下来,我还会再回来的呢。”

    “但愿如此吧!”李青林喃喃道。

    “今后你要同我联系的话,可以通过电台的何春,她是我们的人。不过我在走之前还有一件事情要办,到时候你我还是要合作一把的。”临走的时候,潘可为对李青林道。

    潘可为的事情从来都是神神秘秘的,李青林也不好问什么。挥手告别了潘可为,心情郁闷的李青林回到了自己的司令部。未完待续……

    

四九三章 苦战1() 
去年秋天的收成不错,老百姓家里多多少少都有点余粮,再加上鬼子失败之后再也没来sāo扰,因此今年chun节大家都欢欢喜喜过了一个安心的年。

    正月十五,虽然鬼子近在咫尺,但是老百姓还是开开心心扎了花灯、龙灯闹元宵。从去年入冬开始,豫北大地就没怎么下雪,大地很干燥,连空气都干冷干冷的。龙灯在汉子们的手上飞舞,精致的龙身加上高超的舞龙技艺让这条黄龙栩栩如生,可舞灯汉子们的脚踏出的浮尘也呛得围观的人直咳嗽。

    “咳咳咳!这死老天,这么长时间也不下雪,呛死我了!”一个农夫骂道。

    “这雪是下了,就是下的太少啊。昨天俺去地里看了,整个冬天没下大雪,地里的墒情很不好啊。”一个老汉捂着鼻子道。

    “是啊是啊,正月里俺也到地里看了看,那土都干结成硬块了,这几天要是再不下雨雪,开chun之后说不定连种子都下不去呢。”另外一个汉子附和道。。。

    李青林正站在人群中,听见这些农民的交谈,他不禁皱了皱眉头。

    农民靠种地吃饭,种地要看老天吃饭,千百年来都是如此。去年冬天只下了几场小雪,地里的墒情绝对不足,这段时间要是再不下雨雪的话,开chun之后还真不知道下种子之后能不能活苗。好在去年本地大丰收,李青林吩咐罗大富收购了不少粮食,第九支队目前在粮食方面还没有什么忧心之处。

    自从去年冬天扫荡失败之后,鬼子们似乎老实了许多,从表面上看他们最近一段时间没有什么出兵的迹象,但是他们也没闲着,最近一段时间他们一直就在干一件事,那就是大量修筑碉堡、炮楼、据点。

    鬼子暂时没有发动进攻的意思,第九支队的将士们自然是欢迎的。可是李青林却是忧心忡忡。

    自从鬼子退兵之后,他们大量强征苦力修筑工事。鬼子们不仅将前期刘政洪翻边战术中破坏的碉堡据点重建起来,并且在交战区的边缘,他们增加了一些坚固的碉堡和炮楼。除了建立坚固的堡垒之外,他们还在各据点拉起了电话线,一旦某一点受到了进攻,附近接到求援电话的日伪军立刻出动,在敌人强大的火力之下,一般小规模的拔点作战很难获得成功。

    另外,在铁路沿线。重要的公路沿线,各炮楼据点的外边,一些重要的平地,鬼子们强迫百姓砍伐树木并挖了大量又深又宽的壕沟。砍树的目的是扫清射击的视线障碍,挖沟的目的是增加行军的难度,防止中**队流动作战。

    鬼子们不仅在工事上下了大功夫,在其他方面也下了功夫。在日占区的村庄里,鬼子们实施了连坐法,如果有抗日分子出现在村庄里。村民必须立刻上报,如果不报的话,这个村子的村民将受到牵连。这些人被日伪军打一顿还算是轻的,如果被汉jiān们送到宪兵队去。那就是百死不生的下场。

    这些村民还必须承担起夜间巡逻的职责。每到夜晚,村民们手拿铜锣、梆子沿着壕沟、铁路、公路巡逻,如果发现有抗日分子通过就必须立刻报精,如果有精不报。那这个村民的下场只有一个字死。

    经过多次的失败,日伪的情报机关也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他们除了继续利用汉jiān、侦缉队和宣抚班来收集抗日军队的情报。他们还采用了一些新的办法。

    豫北地区一直都很贫困,一些人家食能果腹就算是大幸了。汉jiān们从鬼子的洋行里拿来了一些肥皂、布匹、食盐、火柴等生活用品,他们目光瞄准了一些赶集的农村妇女。这些汉jiān一般同这些村妇有一点点亲戚关系,他们用照顾亲戚的名义将这些生活用品送给她们,然后从这些妇女的口中获得抗日队伍的驻扎、调动等一些情况。

    这是一种堡垒封锁的囚笼战术,这种战术并不算新鲜,最起码蒋委员长在江西围剿的时候就使用过。这种大量构建堡垒围困,利用壕沟减少对手的流动作战能力,最终将对手逼到正规军决战的战术虽然成本巨大,时间缓慢,但是也是最有效的战术,最起码在江西围剿的时候是起了一定的作用的。

    国共两方面都意识到这种战术的厉害之处,他们不约而同的想到了要破解囚笼战术。要破解这种战术只能拔掉坚固的堡垒,如果坚固的炮楼或者碉堡被击毁或者拆除,这些围困线就将被撕开一个或者几个大口子,包围圈自然就不攻自破了。豫北地区目前弹药补给已经出现了问题,再加上各支队伍手中都没有攻坚所必须的火炮之类强大火力,甚至连迫击炮弹都没剩下几颗,如果仅仅利用手中的步枪、机枪、手榴弹来进行攻坚战,其难度可想而知。

    没有攻坚火力,拔点战就只能运用人海战术了。可是一旦调动部队集中,这些信息在不知不觉中被村民、村妇无意之中传到了日伪那边,鬼子们判断出抗日军队有军事行动的迹象时,他们紧急调动部队进入敏感地区来以应对。八路和第九支队几次集中兵力想进行拔点战,但是最终都是因为敌人有了重兵据守而莫名其妙地失败了。

    梁希贤现在正主持刘政洪交换复装子弹的事情,虽然他不情不愿的,但是交换子弹却成功了。

    八路军豫北第一军分区这次损失惨重,虽然袁大胡子带领的主力部队基本保存了下来,可是刘政洪所带领的新兵基本上全军覆没。鬼子在根据地里除了打仗,还残忍的实行了“三光政策”,大量的民房被鬼子一把火烧光了。在严寒的冬季,如果没有房子遮风避雨,那就意味着死亡,刘政洪除了重整武装之外,他还花了绝大部分精力来解决根据地老百姓的生存问题。

    根据地本来就不是产粮区,现在经过鬼子大破坏,很多人家连吃饭都成了问题。梁希贤的到来正好给了刘政洪希望,他不仅同意梁希贤用坏枪来交换复装子弹的要求,甚至还提出了用粮食交换子弹。为了保证后方根据地的复装子弹能够安全运达,刘政洪甚至派出了精锐主力回根据地武装押运。

    孙大麻子本身就是个无赖,他依然自作聪明的“在三个鸡蛋上跳舞”。虽然第九支队这次帮了他大忙,可他总是哼哼唧唧不愿意出军火。被第九支队谈判的人员逼到最后,他甚至说出了“我们没有请求你们支援,是你们友军自愿出手”的话来。

    从军火贩子那里购买弹药也不是很顺畅,自从鬼子采取囚笼战术以来,贩运军火的贩子也受到了极大影响,他们不仅运输受阻,军火的价格贵得惊人,很多时候甚至是有价无货。

    为了保证部队战斗力不受影响,李青林他们通过电台天天向战区要求补给,可是战区除了在电报里给一些轻飘飘的鼓励话语之外,粮食、弹药、人员补充可是连影子都没看到。因为求助的次数多了,到了后来,战区对于第九支队要求补给的电报一慨不予回复。

    为了保持战斗力,第九支队在训练中实弹射击的次数急剧下降,很多新兵基本上是拿个空枪在训练场上比划来比划去;又因为被服补充不上,冬季棉军装的发放开始紧张起来,一些老兵的军装已经破了,队伍上并没有更换新的,而是要求他们自己缝补好之后继续穿着。

    部队的窘状自然逃不过那些老兵的法眼,低落的情绪不断在士兵中里蔓延,李青林他们虽然想了很多办法来鼓舞士气,可是现实就摆在那里,过度的掩盖反而起到相反的作用。

    在金二愣家养伤的周友根被刘政洪派人借了回去,三八大盖的子弹贯穿了周友根的腰部,经过药物治疗和加强营养,周友根的伤情一天比一天好,他现在已经不需要卧床不起,完全可以自己扶着棍子在院子里晃悠了。

    对于金二愣舍命救助八路军伤员这件事,八路军豫北第一军分区是高度赞扬的,虽然战后重建的工作很多,但是八路军政治部门还是经过专门讨论,准备给金二愣发一张大大的奖状以资鼓励。因为这次反扫荡给予八路军帮助的人很多,军分区政治部准备将所有有功人员统计出来,然后集中发放奖状。

    在自己的村子里能出现这样一个被八路军正式表彰的人物,村里民兵小组长自然是脸上有光,开完会回来以后,小组长第一时间就跑到金二愣家里报喜来了。

    “二愣子,八路军准备发奖状给你呢!”小组长推开门就嚷嚷道。

    金二愣此时正在厨房烧饭,听到前屋有人说话,他连忙迎了出来:“你说啥?八路给俺发奖状?奖状是啥东西?”

    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