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豫西北传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抗战之豫西北传奇- 第1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报以后大队会把这两支德国造收了上去。

    “特务来了还是小事?我看你是好日子过够了吧?”李青林面色不悦,接着问道:“我早就说过,装备德国造的就是新成立的侦缉队人家既然来了,那就说明盯上你了。那两个特务什么时候抓住的?都交代了些什么?他们这次行动的目的是什么?这次总共来了几个人?”

    “他们是前天抓住的,据他们交代,这一组就两个人,在路上检查的时候就被抓住了,并且鬼子这次没给他们什么具体目标和任务。”见李青林有些不悦,张二苟慌忙答道。

    李青林沉吟了一下,道:“侦缉队是在佐佐木的强力要求之下紧急建立的,他们没任务和目标,那说明你所有的情况都是侦察目标,我看你真的要当心了。”

    “他们现在在哪里?”李青林接着问道。

    “就关在后院呢。”张二苟道。

    “我要亲自问问他们。”李青林说完拔腿就往外走去。张二苟连忙小跑几步,在前面带路。

    两个特务就关在后院的小屋子里,这间屋子背阴,地上有一些干草,张二苟还让人扔了一床破被子给了他们。张二苟还没想好将这二人怎么处置,一天三餐饭当然会给他们,但屋子里自然不会生火,两个特务只好身披着破被子,正坐在干草上冷得瑟瑟发抖。

    李青林审讯的结果和张二苟得到的基本一致,唯一不同的是李青林多问了一句:“还有别的小组也参与了这次行动吗?”

    其中一个特务迟疑了一下,答道:“这个倒没听说,但是我听弟兄们说应该还有人作了出发准备,至于他们来没来,我实在不清楚。”

    回到张二苟的中队部,李青林立刻命令道:“你马上派人到摩天岭让韩济中来桑榆镇一趟,让韩济中再审一审他们,同时派人通知潘可为将这二人带走。”

    张二苟不解地问道:“是咱们抓到的,交给潘可为做什么?”

    “对付这些人,潘可为比咱们有经验,而且这二人对他的作用更大。”李青林道:“天底下没有白干活的,送人的时候别忘了向潘可为要赏钱。”

    “是”张二苟应道。

    等张二苟出门找人执行李青林命令的时机,李青林对丁狗蛋道:“你马上派人和严伯龄联系,问问水治和万安方面有没有什么情况。”

    张二苟回来了,李青林很严肃地对他说:“你马上和董昭联系,让他尽量将骑兵收拢,骑兵的游动哨要尽量靠近敌人。你的八中队也要加强戒备,咱们绝不能被敌人打个措手不及。”

    “是”张二苟挺直身体,应道。

    韩济中当天下午就来到桑榆镇,不过他也没从两个特务身上问出些什么。第二天,潘可为派人将这两个特务押走了。当天晚上,严伯龄那边有了消息,说目前水治的鬼子步兵中队和伪军部队都没什么大的动静,看样子最近没什么大的行动。

    难道自己疑心病太重了?李青林自问道。

    李青林将前前后后发生的事情理了一下,越发觉得最近很有可能要出事,他于是让董昭将骑兵中队撤出桑榆镇,驻扎到离桑榆镇十里之外的朱家楼村。李青林以董昭这一支不满员的骑兵中队作为机动打击力量,准备在最紧急的时候使用他们来改变战场的形势。

    李青林做出了这些反应,但是桑榆镇似乎一点变化都没有,一切似乎都很平静,但是李青林心里知道,一切都不平静。。。

    更多到,地址

    

三一七章 打出一片新天地31() 
李青林这边动作不断,佐佐木那边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那两个化妆成拾粪农民的特务回去之后,佐佐木觉得这个办法还可以继续,于是这些侦缉队的特务们一拨又一拨被派了出去。

    现在是冬季,在这个农闲季节里,农民一般没什么大事。“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在这个季节很多农民背个粪筐拾粪,那是再正常不过了,因此这些人基本上都混进桑榆镇侦察了一遍。

    这些人回来以后报告的情况大同小异,唯一有些变化的就是和八中队驻扎在一起的那支骑兵部队,这支骑兵部队的人数常常不确定。

    董昭的骑兵连本来就不满员,他还要抽出一部分人每天轮流外出警戒,另外还要组织人员给商队护商,因此常驻在桑榆镇的也就是管理粮草辎重的人以及轮换下来休整的骑兵们,满打满算也就一个排多点人吗。

    对于这支骑兵部队,佐佐木一开始还真的非常重视,他一直让特务们紧盯着这些人。后来听陆陆续续回来的特务们报告说,桑榆镇的这些骑兵每天除了休息之外,那就是骑在一条前后扎了扫帚的长凳子上练马刀,佐佐木笑了。

    按照李青林的设想,董昭的骑兵中队不能是传统的骑兵,而应该建设成一支骑在马上的步兵部队。李青林的命令自然得不折不扣的执行,董昭东拼西凑出七十多匹骡子和马,经过这一段时间的遛马、压背、吊马头的训练之后,骡马终于基本能达到战马的水平,骑手和乘骑之间也越来越默契,董昭终于终于建成了一支李青林所设想的骑在马上的步兵部队。

    骑兵中队的董昭和于得水都是曾经在东北军骑兵部队干过,在他们心目中,在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在擂鼓般的马蹄声中,一群骑兵挥舞着雪亮的马刀冲杀而至,马刀挥处,敌人热血飞溅、身首异处,这才是他们所向往的骑兵。因此,在基本完成李青林的要求之后,二人开始对手中的骑兵进行刀术训练。

    董昭手里只有李青林他们在归德附近打鬼子骑兵小队缴获的三十几把马刀,于得水手里也有从黄宇宙第三师带过来的十几把马刀,要想让所有人都配上马刀,要么花钱到外边去买,要么就在本地找铁匠打造。马刀不比菜刀,对样式、重量、刚性和柔韧性都有特别的要求,因此手工打造起来特别麻烦,董昭他们为了不耽误骑兵刀术训练,于是就让大家轮流使用马刀,因此特务们每次只能看到一小部分骑兵在桑榆镇。

    至于为什么要骑在长板凳上练刀,并且还要在长凳的两头扎上扫帚,这完全是为了模拟骑兵骑在战马上的实际情况。当士兵们骑在板凳上熟练地挥刀劈杀,并且不会砍到两头的扫帚,那他骑上战马去挥刀劈杀敌人时才不会砍到自己战马的耳朵或者马屁股。

    佐佐木曾经在关东军骑兵部队服役过,他自然知道桑榆镇的所谓骑兵是连马刀都还不会使的样子货,这些士兵要成为一支名副其实的骑兵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自认为已经打探到桑榆镇驻军实力的佐佐木立刻召集近藤和警备队长松井,准备商量讨伐桑榆镇的事宜。

    警备队长松井中尉本来在常备师团服役,因为在台儿庄会战中负伤,伤愈后被调到警备队担任队长。

    警备队一般都驻扎在较为繁华的城镇,本来只需要担负起维护本地治安的责任,并没有什么作战任务,警备队长一职算是一个很清闲的植物,算是上级对受伤的松井一种奖赏。

    可松井一直认为,即使是受伤的士兵也应该为天皇流尽最后一滴血,因此他一直渴望着战斗。当佐佐木一提出组成讨伐队,对桑榆镇的重庆军进行讨伐时,立即就得到了松井的极力支持,他甚至提出马上就出兵,也不需要皇协军的协助,仅凭警备队一家就可以将讨厌的重庆军消灭干净。

    近藤虽然也很渴望胜利,但是他还是比较冷静,他提出这次讨伐不仅需要皇协军的帮助,而且光凭警备队一个小队的力量还不够,还需要向水治的步兵中队调人增援。为了能借到人,近藤还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要求步兵协助寻找失踪的那三名日军士兵。

    松井听罢大光其火,认为近藤的提议是对皇军警备队的一种侮辱。

    按照大本营对前期作战中日之间伤亡人数的对比,双方的比例为七比一,而松井指挥的警备队也是大日本皇军,人人可以以一当十,对付人数这么少的重庆军,根本就不需要别人的帮助。

    但是近藤坚持认为,警备队没有重武器,如果仅凭警备队的力量去讨伐,最大的可能就是和敌人打成平手。

    就在二人争执不下的时候,侦缉队的特务又来报告,驻扎在桑榆镇的重庆军骑兵突然不见了。

    “怎么会突然不见了呢?难道他们发现了什么?”生性多疑的近藤自言自语道。

    佐佐木思索了一下,最后笑道:“近藤君,你也太多疑了。他们要是发现了什么,肯定早就跑了。国民党军队的军官们常常让士兵给自己干私事,他们说不定被调走给长官运货去了呢?要知道,支那的农历新年马上就要到了,商人们需要运的货物很多啊。”

    佐佐木的猜测是依据对一般的**部队的了解,这也不能说没有道理。近藤想了想,也觉得很可能就是这么回事,于是就没有再提骑兵的事情。

    三人会议的最后,还是佐佐木最后做了决定:近期内对桑榆镇的重庆军进行讨伐,讨伐的主力是松井的警备队的一个小队,指挥官由松井中尉担任,并由皇协军提供一个加强中队协助讨伐。为了保证此次讨伐万无一失,将由佐佐木出面同驻守水治的步兵中队协商,让步兵提供相应的兵力支援。

    日子一天一过去,佐佐木同水治的步兵中队也进行了协商。令佐佐木没有想到的是,驻守水治的步兵们听说要出去讨伐桑榆镇的重庆军,他们的积极性竟然比松井的警备队还高,因为大家都知道桑榆镇现在富得流油,皇军作战向来是可以在中国“征用”各种物资,这一次讨伐必然能够抢到很多东西。

    经过各方协调,最后终于达成协议:讨伐的计划还是按照佐佐木的方案进行,只不过步兵中队方面增加人数,派出的兵力为一个小队。

    本来步兵方面因为出兵比较多,还想抢夺此次讨伐的指挥权,可佐佐木一句话就将他们的要求压了下去,那就是步兵方面不可能得到大队方面的出兵命令,此次步兵方面只能以协助寻找失踪士兵的名义出兵。

    十二月八日凌晨五点,由日伪三个方面派出的部队在水治镇外集结,由松井中尉指挥的讨伐行动开始了。

    农谚有云“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大雪交冬月,冬至数九天。”十二月八日正是农历的节气大雪日,此时已是天寒地冻,日伪军三百多人在松井中尉的指挥之下向桑榆镇进发。

    此次讨伐所派出的兵力是分别从三个军营出发的,严伯龄和潘可为的人都分别察觉了这三方最近可能有行动,但是他们实在没有想到这三方最终会汇合到一处去进行所谓的“讨伐”,因此桑榆镇方面没有得到任何敌人进攻的情报。

    董昭的骑兵撤到十里之外的朱家楼村,但是他们并没有停止骑兵侦察。因为最强大的敌人就在水治,因此桑榆镇通往水治的大路成为骑兵们侦察的重点,再加上张二苟也派人定期侦察,可以说这条路上二十四小时都有人监视。

    因为强敌随时都有可能进攻,张二苟除了设置检查哨卡、派出侦查人员等,还在这条路上相对险要的地方修筑了两处简易的工事,挖好了几条战壕。当一旦发现鬼子从这条路来时,他的部队可以随时进入这两处阵地进行阻击。

    可是,松井指挥的讨伐队并没有沿着大路一直走下去,而是出了水治二十里以后立刻改变了方向,他们沿着一条小路翻过几座丘陵往桑榆镇疾行而来。

    放弃大路走小路,这并不是松井中尉的一时兴起,而是战前就预定好了的。

    在前期侦缉队的侦查中,他们发现**在大路上布满了岗哨,如果想达到突然袭击的效果,那就必须换一条路走。最后在汉奸的指点之下,松井中尉选定了这一条从东南方向的马家河村经过,能直插桑榆镇的小路。

    桑榆镇是三大队对敌的最前沿,在它和摩天岭之间的广大区域属于三大队防区,在它和水治的敌人之间算是缓冲地带。前段时间,韩济中带领的情报队扩编了人员,将防区之内建立了保甲,因此基本完成了对防区之内的严密控制。

    目前情报队的任务就是将桑榆镇和水治之间的缓冲地带也争取过来,情报队的李启藩正带着士兵周金山、李化海,还有三名桑榆镇民团的团丁来马家河村做工作。因为这三名团丁都有亲戚在此地,并且都是心向抗日的中国人,李启藩准备在此地将他们发展成为自己的情报员。

    “快看,那边有鬼子”走在前边的周金山突然惊呼道。。。。

    更多到,地址

    

三一八章 打出一片新天地32() 
三一八章打出一片新天地32

    顺着周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