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豫西北传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抗战之豫西北传奇- 第1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趁着对方休息的时间,小六子混进他们之中。几轮香烟发过之后,再插科打诨一番,这支部队的老底被小六子摸了个清清楚楚。

    五连现在遇到的这些部队,正是第一战区整编的原保安团的士兵,他们是第一战区独立挺进纵队第九支队第一大队第二中队的士兵。这些士兵已经训练了二十多天,再过几天,他们将奔赴黄河以北的修武等地,以侧击占领了平汉路北段的日军。

    挺进纵队的装备基本都是轻武器,连**乙种师都比不上。其编制基本按照军队组成,中队相当于连,大队相当于营,支队相当于团。士兵们基本能有一支枪,一把刺刀,一百发子弹,四颗手榴弹。这些枪五花八门,有中正式,有汉阳造,甚至还有单打一,捷克式机枪很少,重机枪和迫击炮屈指可数。

    现在摆在第一战区独立挺进纵队第九支队司令陈震东面前就有一封命令,第一战区已经决定第九支队在一周之内先期过河,为后续的独立挺进纵队占领落脚点。

    陈震东是河南人,今年四十多岁,原是冯玉祥部队的营长,中原大战以后,陈震东卸甲回乡,经过几年苦心经营,在当地也成了一个财主。自抗战爆发以后,他挺身而出,在家乡组织了一支几百人队伍,这支队伍取名为抗日民军。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对于地方武装还是采取压制的态度,象陈震东这样的所谓民军是得不到政府承认的,甚至当地的县政府都不予承认,因此这些人装备低劣,枪械极少,很多人手里甚至只有一把大刀。

    陈震东的民军虽然武器简陋,但战斗精神却丝毫不差,在**正面抗敌的同时,他们袭击敌人运输队,砍杀敌人掉队士兵,虽伤亡较大,但是所取得战果一点都不小。

    **撤退了,抗日民军也只好随着大部队过了黄河。失去家乡的汉子们得不到政府承认,又没有补给,一些人开始逃亡,还有一些人到处强拿强要,引起了上边的关注。

    正好第一战区需要大量兵员,陈震东又曾经是军官,因此他被任命为第一战区独立挺进纵队第九支队司令,军衔为上校,他所带来的这些人被编入抗日挺进军。

    第九支队除了这些从黄河以北带来的民军,还需要补充豫东的一些保安团。按照整编计划,这些保安团队伍应该早就到达,可兰封会战的失利,黄河决口的阻隔,以及沿途被其他部队吞并,这些本应到达的保安团只到了一半,现在第九支队正大量缺员。

    上峰可不管第九支队的难处,他们依然下达了过黄河的命令。拿着这出兵的命令,陈震东愁眉不展。

    但军令就是军令,再有困难也得执行,今天正好天气不错,陈震东带着卫兵,骑马来到王楼镇,一方面来看看正在训练的第二中队,二来也是到这个大镇子散散心。

    ;

    

二三六章 西行19() 
小六子将这些消息带了回来,李青林想了想,道:“咱们最好跟上他们,到时候一起渡河。”

    小六子道:“咱们自己租船过河不就得了,为什么跟上这种豆腐渣部队?”

    这些所谓的挺进队虽然穿着新军装,但是素质实在太差,在小六子眼中,这就是一个豆腐渣部队。

    李青林道:“过了河就很有可能遇到鬼子。咱们没有情报来源,也不知道鬼子驻扎的位置,要是一头扎进鬼子的包围圈,咱们这一百多号人可都全完蛋了。他们目前没什么战斗力,他们的上级绝对不会让他们送死,我们跟上他们,所走的路线一般都会很安全。”

    小六子想了想,道:“你说得对。这些孬兵也就是花架子,不过远看也还能吓唬吓唬人。鬼子见了这支大队伍,如果他们没有一定的兵力,也不会仓促出手的。”

    李青林笑道:“那还不快去摸摸他们的底?打探好他们确切的开拔时间,咱们也好提前做准备。”

    五连从兰封撤出来,一路跟随的是三十六师。现在三十六师早就走远,五十二军也早就退到了临汝整编,李青林所带领的五连成了一支真正的独立部队。

    打定主意的李青林命令五连驻扎休整。五连士兵们在这一大片空地的旁边搭起了帐篷,金明均他们带人进镇子去买粮食蔬菜,包家发指挥炊事兵们埋锅造饭,其他的士兵有的整理内务,有的擦拭武器,有的喂牲口。

    午饭过后,五连的士兵开始在这片空地上训练。

    五连目前有三个步兵排,一个机炮排,还有一个大号的炊事班,共有一百八十几号人,按照李青林的命令,这些人轮流以排位单位进行各种训练。

    这一百八十几号人有从髽鬏山来的,有洛阳补充来的,有半路收编的,连最后来的那些溃兵都经历过一直两场战斗。经历过战场的人自然和那些保安团的有区别,这些人一到训练场,立刻就将正在训练的所谓挺进大队二中队比了下去。

    五连一部分人在训练队列,一部分人在训练班排小组攻防,一部分人在练习修筑工事,训练场上精彩纷呈,让那些二中队的士兵们眼花缭乱。

    五连在归德撤退的时候还缴获了两匹日本骑兵的两匹东洋马,这一路走过来,这两匹马一直被当着驮畜运送武器装备。现在正好闲了下来,李青林让包家发将这两匹马牵来,他想好好溜溜这两匹马。

    日本自明治维新之后开始大力发展军力,隶属于日本陆军的骑兵部队也是他们发展重点之一。日本骑兵之父秋山好古曾经留学法国,他极力推崇安格鲁诺尔曼马,因此日军骑兵骑乘的军马绝大部分为安格鲁诺尔曼马,这两匹马正是安格鲁诺尔曼马。

    日军骑兵骑乘的安格鲁诺尔曼马还有一些具体规定,那就是标准身高为一百五十三厘米,体重四百六十公斤左右,并且马身上无赘肉。

    安格鲁诺尔曼马确实是优良的骏马,它速度快,耐力强,听命令,是抗战时期日本骑兵的主力战马。但是它们也很娇贵,它们的圈舍必须勤打扫,每天必须喂料三次,平时的饲料就有大麦、干草、青草、食盐等,到了战时,还需要加麦类、豆类、燕麦等,因此饲养一匹日本军马比饲养蒙古马的费用高出了很多。

    由于五连这段时间要么是在作战要么是在转移,这两匹战马一直也没好好调养,李青林将它们套上马具之后溜了几圈,觉得日军战马也不过如此,因此兴味索然。

    就在李青林准备将马骑回来的时候,这两匹战马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这个人就是独立挺进纵队第九支队的支队长陈震东。

    陈震东今年已经四十多岁,他个子不高,但是很强壮,虽说早就从行伍中退了出来,可满身英武之气却还未消退。

    陈震东早年投奔西北军,他从一个士兵开始干起,凭借着正直、勇敢一步步升到了营长。连年的军阀混战,让陈震东的心一天天冷了下来,直到中原大战以后,陈震东干脆从军中退伍,回到家乡务农。七七事变之后,陈震东挺身而出,投入了全民抗战的洪流。

    陈震东虽然曾经是西北军的营长,但是军阀混战时期的武器装备、人员素质和现在不能相提并论,更别说和武装到牙齿的日军相比了。他所组织的民军在家乡也曾经获得过一些战果,但打的都是日军的后勤线或者掉队的日军士兵,等到最后和日军正面交锋时,陈震东几百人的民军在一个小队的鬼子面前坚持了不到十分钟,然后就败退下来,这一场战斗让陈震东深深意识到自己所带领队伍的不足。

    随大部队渡过黄河并被整编后,这些民军和保安团士兵虽然已经接受正规训练,但是有作战经验的陈震东心里明白,这样的部队依然不足以和日军交手。

    陈震东是上午到王楼镇的,中午在镇内和顺饭店同二中队的几中队长、中队附以及其他几个下级军官喝了场酒。这些军官有的是军校生,有的是积年老兵,提到部队的战斗力,大家都摇头叹气,对未来过河作战,大家都没什么信心。

    吃完了午饭,也到了部队下午训练的时间,二中队的中队长带着陈震东去训练场看部队训练。一行人刚到训练场,他们就看到一个上尉军官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在一块空地上飞奔,这个军官正是李青林。

    鬼子的军马虽然没有养好,但是和**的军马比起来,还是胜出一筹的。再加上那一整套的日军装具,骑着军马的李青林格外引人注目。

    陈震东见李青林穿着中央军的军服,于是问二中队长:“他们是哪个部队的?”

    中队长答道:“他们是五十二军的队伍,据说是从徐州一路撤下来的,现在也在王楼镇休整。”

    ;

    

二三七章 西行20() 
“杀!”、“杀!杀!”,训练场上传来一片喊杀声,原来是一队五连的士兵在练习刺杀。

    六月的天气已经很热,这些士兵光着膀子正在卖力地训练。训练场上刀光闪闪,汗珠飞舞,一个个又黑又壮的士兵姿势正确、刺杀有力,脚下的土地都被踏出了浮尘,一个个坚实的脚步踏在地上,扬起一片灰尘。

    在训练场的另一边,有一些士兵在排长的带领下挖战壕、修工事,还有一些士兵在一个小山坡上进行班排小组攻防训练。五连的官兵们修筑的工事又快又标准,班排小组攻防熟练又快速,这些简直都可以当做样板了。

    这些训练就是五连日常训练的一部分,在李青林他们看来,这太平常不过了,可在陈震东看来,这些士兵个个杀气腾腾,一看就知道是见过血的勇士。带过兵打过仗的陈震东知道,这支部队人数虽然不多,但在战场上绝对是一支虎狼之师。

    再回头看看自己的士兵们,一个个呆头呆脑,畏畏缩缩,和人家比起来,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正在这时,李青林骑马过来了。见一个中校带着一群人站在训练场边,李青林跳下马,将缰绳交给丁狗蛋,然后敬了个礼,道:“报告长官,二十五师七十三旅一四五团二营五连正在训练,请长官训话!”

    陈震东虽然是挺进队的,可他佩戴的是上校军衔,上尉李青林见到军衔高的,自然要敬礼。至于说请长官训话,那只不过是客气话一句,两个部队算是友军,一般的军官绝对不会腆着脸在别人的部队训话的。

    “不敢不敢,你们是精锐之师,比我们强得多呢。”陈震东果然不会做讨人嫌的事,他回了个礼,答道。

    李青林骑了一会子马,现在正是满身大汗,他抬头看了看半空中的太阳,对陈震东道:“长官,天太热了,有请长官到我们营房喝点茶解解暑。”

    虽然不属于同一个部队,但是客气话还是要讲的。李青林本以为对方会婉拒,没想到陈震东很爽快地说到:“好啊,那就打扰你们了。”

    五连的帐篷在训练场的另一头,经过五连的训练场地,陈震东暗中察看了五连的装备。这一看不要紧,看过之后简直就要把他的馋虫都要勾出来了。

    五连士兵主要都装备了中正式,还有一些用的是三八大盖。士兵们的子弹带也都鼓鼓的,看上去都装满了子弹。捷克式有十几挺,特别让陈震东震撼的是,五连竟然有几具掷弹筒,甚至还有一门八二迫击炮。

    第一战区给他们挺进队也发了装备,可步枪基本都是老掉牙的汉阳造之类的;机枪极少,一个中队一般有一到两挺捷克式;火炮就更少了,象他们分队级别,也就是相当于正规军团级才有两到四门迫击炮。现在李青林一个连就有这么强大的火力,这让陈震东很是心动。

    天气实在是太热,进了帐篷之后,陈震东也不把自己当外人,他脱下帽子解开衣扣,大马金刀坐在椅子上和李青林说话,连说话的语气也像是对自己人那样。

    丁狗蛋现在是班长,也算是李青林的卫兵,他很快就将热茶和瓜子点心送了上来。陈震东也不做作,他端起茶碗就喝,拿起点心就吃,完全就是一副军人的做派。

    喝了几盏热茶,吃了一些点心,陈震东开始摸起五连的底细,李青林于是将五连作战的经历简单介绍了一下。

    等李青林讲完了,陈震东似乎无意地说到:“李老弟,听说五十二军早就在南边整休了,李老弟可知道他们现在具体的位置啊?”

    其实李青林早就打听过了,五十二军目前正在漯河附近整休。可他现在已经铁了心不回五十二军,于是摇头道:“我们又没有电台,不知道长官们现在在哪里呢。”

    陈震东试探着问道:“你们也没打听他们现在驻扎在哪儿?”

    李青林故意装着无所谓道:“打听那些做什么,现在国难当头,到哪里还不都是打鬼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