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 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笑之余,他又非常恶趣味的想看看,自许天不怕地不怕,被宠得无法无天的阿昭,喝起姜水来,会是怎样的情形。

    嗯,一定很好玩。

    只想一想,就有了笑的冲动。

    “咳咳”

    怕自己当着两个丫头的面就笑出声,冯思远赶紧咳了两声来掩饰,见采颦、采蒿俱都看着他,索性,他就当一回好人。

    “那个,本世子正好这会儿没什么事儿,你们快去大厨房把姜水端来,本世子先去陪你们郡主说会话,再看着她把姜水喝了再走。”

    “是。”

    采蒿、采颦虽然听着这话有些不对味,可一想到世子和郡主兄妹感情好,没准,世子爷是怕担心郡主,想亲眼看了郡主喝了姜水,才能放心呢。

    这样一想,两人便不再多留,看着冯思远进了先前她们出来的院了,便双双转身,快步往大厨房去了。

    武国公府主子少,下人多,活计轻闲,厨房因是油水之地,更是把在这里当差的下人们,一个个养得膘肥体胖。

    若是人肉也能卖钱的话,估计厨房里拉出两个有份量的厨房,也能顶上一头年猪了。

    采蒿、采颦也算是这里的常客了,脚步迈进来,还没等闻到油烟味,就先被管着厨房的洛妈妈给迎在了门口,“哟,两位姑娘怎么这么空闲,到咱们这油污之地闲逛来了。”

    她脸上堆着谄媚的笑,好话奉承着采蒿、采颦二人。

    因是康宁郡主身边当差的,在府里说话行事,又极有章法不说,对待别人,也是极大方的。

    厨房里不只一次给郡主院子送饭菜的下人回来说,郡主那院子里每次送东西,都会有封赏,或多或少,或大或小不一,可总不会让你空手回来。

    满天下都知道康宁郡主受宠,如今又要嫁人,虽然没嫁给皇上,留在宫里,可听说,这次太后娘娘亲自指的婚,那人家,也是极其富贵的主。

    在社会最底层寻求生活的人,她们看事物,非常简单。

    在她们眼里,什么门当户对,什么文武帝王,最终都抵不过一辈子的衣食无忧,平安富足来得重要。

    要是能让她们每天吃肉吃到撑,睡觉睡以自然醒,就算让她们嫁个缺胳膊少腿的,也高兴着呢。

    只人这命啊,真得老天爷说了算。

    她们这些在厨房里围着锅台灶上转的,心里求得再好,也不如这跟在主子身边得脸的丫环有体面,再加上康宁郡主的大方,将来,这两位姑娘,没准就能嫁个商贾或是小吏什么的,当个正头娘子呢。

    所以,这会儿结下善缘,谁知道以后哪年哪月,自己的儿子辈,孙子辈就能用上呢。

    采蒿、采颦哪有这位管事的洛妈妈想的长远,只当她是巴结郡主,所以,见怪不怪的受了。

    采蒿客气的接了洛妈妈的话,“妈妈这会儿灶上可还有火,咱们要给郡主熬个姜水。”

    “有,有的。”

    洛妈妈答得极其干脆,直接将一刻钟前,灶上婆子问她封火的话给忘到了后脑勺。

    这会儿打着保票的说有灶留着,一听要给郡主熬姜水,还主动揽了差事,“这种粗活,两位姑娘就不用动手了,只在一旁看着我做就是了。”

    洛妈妈到也乖觉,没直接让采蒿、采颦找个地方歇歇脚,等回头汤好了她再亲自给她们端过去,她们再送回给郡主。

    这会儿,她包了动手的话,想让采蒿、采颦两个在一旁用四只眼睛看,顺便,还能趁机聊聊天,沟通沟通感情。

    只这份情,采蒿、采颦到没敢令。

    之前与洛妈妈说话的是采蒿,这会儿便轮到采颦上阵了。

    她笑着先冲洛妈妈道了句“谢”,又道:“妈妈还是先去忙吧,煮个姜水,我和采蒿两人在宫里的时候,也熬煮过,郡主喝得很喜欢,每次想喝这个,就都是吩咐我们二人来做。”

    当着冯思远的面,她们说得是冯昭不爱吃姜,甚至有些讨厌。

    可当着厨房里婆子的面,她们又换了说词,好像冯昭每隔几天,就要喝上一碗姜水似的。

    洛妈妈不颖有它,退而求其次道:“那,我陪着两位姑娘在旁边守着,可好?”

    采蒿也不知道瞧没瞧出来她的醉翁之意不在酒,点头应了,“那成,刚好妈妈对灶上灶下都熟悉,等回头我若是想用什么,还要有劳洛妈妈。”

    “不劳烦,不劳烦。”

    洛妈妈一听二人同意了,笑得眉眼都快堆到一起了,急急的侧转过身,引着采蒿、采颦就往里走。

    这边采蒿、采颦亲力亲为的给冯昭做姜水,那边,冯思远被拿他打发闷子的冯昭,问得回不上话来。

    “大哥,你说,萧家送了这么实惠的聘礼,我是不是应该赏萧家点啥?”

第169章 反了() 
赏点什么给萧家?

    冯思远被冯昭稀奇古怪的想法给逗笑了,他毫不客气的趴在炕桌上,两只手托着腮,笑得有点欠揍,“阿昭,你是不是跟太皇太后在一起住的久了,这行事作派,竟也有样学样了。”

    “啊?”

    冯昭觉得冯思远这话不对,微微侧了身,双手抱着膝,将下颌也抵在膝盖上,问他,“大哥这话什么意思?”

    “你一不是萧家家主上官的内眷,二不是太后娘娘,何来打赏一说?”

    呃

    冯昭忽然反应过来,她现在只是一个郡主,不再是前世掌着刘宪后宫的冯皇后,也不再是一句话就定夺了萧深终身的冯皇后。

    她是即将嫁进萧家的妇人,进了门,不管她身份有多尊贵,对萧深的父亲,姨母,都要执晚辈礼。

    当然,这是建立在她想和萧深好好过日子的前提下,不然,大家只要表面上过得去,日子里,谁也别碍着谁也就是了。

    所谓的相敬如宾而已。

    冯思远知道自己这个妹妹不笨,两句话的点拨,见她不再回嘴,便笑谑道:“明白了吧。”

    话落,也不看冯昭黑下来的脸色,自给自足的取了炕桌上果盘里的果叉,叉了块甜瓜,喂进自己嘴里。

    待清香的瓜味在嘴里蔓延开来,冯思远非常满足的冲着冯昭竖起了一只大拇指,“妹妹真惦记哥哥,还知道给哥哥喜欢吃这个。”

    冯昭:“”

    她怎么知道他喜欢吃甜瓜。

    冯昭在心里撇了下嘴,眼瞧着冯思远左一块右一块,跟没见着过似的,吃得过瘾,想着这东西性凉,怕他一次吃得多,回头夜里难受,忙出声阻挠,“大哥,这东西性凉,这会儿天都晚了,你还是少吃点。”

    “没事,我一个大男人,大冬天喝冷水也不是没有过。”

    冯思远半点都不介意似的,听了冯昭的话,非但手没停,还用另一只手把桌上的果盘往自己跟前拽了拽。

    冯昭瞧着他这作派,怕是要将那果盘里的甜瓜都挑拣出来,忙给琼琚递眼色。

    琼琚眼里存了笑,微不可见的冲冯昭颔了下首,微微退后,去沏热茶。

    冯昭见琼琚明事,便把目光收了回来,想着刚刚那一瞥,果盘里的甜瓜估计也就剩三、四块,吃了就吃了吧,一会儿等热茶上来,再让大哥多喝点热茶就是了。

    她这边打着主意,冯思远犹自未觉般,继续埋头吃甜瓜,直到把果盘里的甜瓜都吃净了,这才扔下了银叉,接了帕子,擦了嘴角,意犹未尽道:“下次我来,妹妹还准备这个给我吧。”

    “不用下次,奴婢已经装了几个,刚刚打发人送到世子的院子,交给阿吉,世子回头想吃,直接问阿吉就是了。”

    琼琚捧着热茶回来,莞笑着接了冯思远的话,又将手上的热茶,放到了炕桌上,“是郡主在宫里常喝的老君梅,世子尝尝。”

    冯思远并不爱喝老君梅,可他瞧着冯昭眼巴巴的盯着他,一副非要他喝了,才肯罢休的模样,心里一软,便没推却,伸手端了茶碗,拂了拂上面的热气,先是送到鼻子下面闻了闻,“咦”

    他轻讶一声。

    “怎么?”

    冯昭一直盯着他,被他这一声轻讶带出了疑惑。

    琼琚递了茶,也没退开呢,听到这一声轻讶,还以为自己奉的茶有什么不妥,站在那儿,更是不敢走了。

    被四只眼睛盯着,冯思远半点大惊小怪的自觉都没有,而是径自问出心中的疑惑,“你确定,这是老君梅?”

    他这话问的是琼琚。

    茶是琼琚送来的。

    琼琚亲手沏的茶,自然敢肯定,“是,老君梅。”

    “不对啊。”

    冯思远到不怀疑琼琚糊弄他,可他又换回目光落到茶汤上,只觉得记忆里自己对这款茶的认知,辩识,好像都不似现在这般。

    他以前,之所以讨厌老君梅,就是嫌它的茶汤太浓,有些浑浊,一点亮光都没有,看着就没有欲望,更别提往嘴里送,要咽下肚了。

    “大哥,你到底想说什么?”

    冯昭被他一会一句的问话闹糊涂了。

    明明她都闻出老君梅的味儿了,琼琚也是再三肯定这是老君梅,怎么到了大哥这儿,就有这么大的怀疑呢?

    冯昭可不认为冯思远没喝过这茶。

    就算这是她今晚突发其想让琼琚为她泡了一壶,可以武国公府的财力来说,区区一种老君梅,还不至于寒酸的没品过。

    只,每个人忖度别人,通常都会用自己的认知去辨识,很少有人真的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辩认别人的心里。

    冯昭又是自打六岁离开武国公府,便少与姚氏、冯冀元、冯思远接触,论起亲近,也就这一世她重生以后,才算真的毫无隔阂的亲近起来。

    所以,她并不知道,武国公府,在她回来之前,是怎样生活的。

    姚氏不是名门深闺的大小姐,她身上更多了几分侠女柔肠,人好强,能掌家,可因为缺少名门底蕴,府里的衣食住行便没有真正的世家小姐那般讲究。

    这样的性情,有她的洒脱处自然,也有她的缺憾,可这点缺憾又因为她嫁的是武将出身的冯冀元,而没那么重要了。

    一般来说,这个年代的女人,通常都是用男人的眼光,来武装自己。

    当男人对你没什么要求的时候,女人便有了懈怠之心,对这些细节,也变得没那么在意了。

    当然,这也是建立在两人感情基础好,又没有姬妾作祟的基础上。

    姚氏,无疑是幸运的。

    这种细节,冯昭不在意,可身为康宁郡主身边第一得力的大丫环,琼琚却不会不在意。

    她比冯昭先明白过来冯思远那句“不对”,却不好说点破,怕折了冯思远的面子,委婉说道:“世子是不是以前喝过老君梅,与现在手里捧着的,有所不同?”

    “正是,正是。”

    冯思远到底是男儿,不似女儿家心思窄,对琼琚这般含蓄委婉的表达,半点芥蒂不生不说,反而还觉得琼琚这个丫头细心。

    能从一点小细节,就看出他心里的想法的下人,还真不多。

    就是父亲,也未必能这么快的洞悉。

    冯思远心里给琼琚点着赞,冯昭也听出了一点门道,却安静的看着琼琚为冯思远解惑不插嘴。

第170章 打听() 
等到冯思远从琼琚嘴里听到他现在喝的老君梅,是洞庭湖每年采摘最好的一批嫩牙晒制,一年只得三、四斤,专门送进宫里,孝敬陶太后,而陶太后又知道这茶能消食,专门从自己嘴里扣下来,留给冯昭饭后喝的时候,他看着冯昭的眼神,就露了点怪异。

    冯昭瞧着就奇怪起来,正要开口问问他,却不想,冯思远像是怕她开口一般,竟主动提出要回去了。

    “天晚了,你伺候你们主子早点歇了吧。”

    琼琚反应到快,忙应了句,“是。”

    冯思远满意的点了头,又对冯昭说道:“你别下来送我了,外头冷,我自己回去就是了。”

    冯昭:“”

    他哪知眼睛看出她要下去了?

    她坐在炕上,根本就没想动好伐?

    不过,既然他都这么说了,那她就客气客气吧。

    “琼琚代我送大哥出去。”

    “世子请。”

    琼琚令了差事,亲自送了冯思远出院门,又见他身边没带小厮,忙唤了院里一个梳着总角的丫头过来,“你去提了灯,送世子回去,看着世子进院门,再回来回话。”

    小丫头原就是府里被分派到康宁郡主院子里的,这会儿得了新差事,高兴的应了,脚步匆匆的接了灯笼,急急的追上了冯思远。

    琼琚站在院门口看了一会儿,瞧着小丫头追上了冯思远,这才转身去给冯昭回话。

    采蒿、采颦也回来了,候着冯思远出去,才端着托盘,放着姜水,一左一右的劝着冯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