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 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萧深不答反问,脚步停在门口两三步远未动。

    胡九忙应了“是”,又道:“天冷,少主进来喝杯茶,一会儿大人到了,再出去迎接。”

第144章 进城() 
萧深原地直接转了身,两步走到门口,抬手掀帘子的时候,道了句,“你陪先生在屋里说话吧,我往城门口迎一迎。”

    “唉,少主,我陪你去吧。”

    胡九哪还好再留在家里,也顾不得这会儿身上穿的单薄,忙忙的追着萧深出了屋。

    他原也是想迎到城门口的,可周先生身体不好,他不能把家里的事儿都甩给周行,再者,也怕他这么急急的迎过去,周先生在家里也坐不住,张罗着和他一起去,若是真冻着了,回头少主和大人少不得就要怪罪他。

    萧深人一站到院,目光下意识的先寻回来骑的那匹马,可这四处一打量,哪还有那家伙的身影。

    胡九追着他出来,一见他人停在院子里,四处打量的样子,灵光一闪,道:“少主可是骑了风影回来的?”

    “正是。”

    “属下这就给少主牵了去。”

    胡九直奔马厩,果然见风影正在那儿美滋滋的吃着草。

    他无语的走上前,极懂风影脾气的摸了摸它的棕毛,哄它道:“你也是个贪吃的,大人过来了,少主急着去接大人,这会儿你先别急着吃了,等回头,接了大人,我让高景再给你弄点好料喂喂,保管比你现在吃的强。”

    “嘶”

    也不知道是不是听懂了胡九的话,这马竟然还打了个响鸣,然后极其懂事的拿嘴拱起了胡九的屁股。

    “唉,你怎么拱我啊。”

    胡九被他哄得直往马厩外遗挪。

    风影也不知道是不是嫌弃他动作慢了,等出了马厩,它又是一声嘶鸣,然后也不等胡九上马,自己嗒嗒的向门口跑去。

    “唉,你等等我啊。”

    胡九真是被它打败了,怎么一积极起来,连人都拦不住了呢?

    “哎呀,我得赶紧出去,别少主一见风影,自己先走了。”

    胡九在原地一反应,忙忙的追了出去。

    好在,萧深还知道等他,两人一同往城门的方向奔。

    大概是在城外十里歇的比预期的长,萧深迎到城门口,刚好与萧定坤一行碰了个正着。

    齐石正引着萧定坤进城,萧深忙从马上下来,将缰绳甩给了胡九,三步并作两步的奔了过去,话不多说,人已经单膝着地,冲着萧定坤跪了下去。

    “儿,给父亲请安。”

    “好好好,快起来,地上凉,咱们有话回家说。”

    萧定坤虽然在城外喝了热茶,缓过点劲,但披星戴月的赶路,终究还是乏的,而且,脸上的形象也不好,胡子邋遢,面色青灰,好像生了场大病刚愈似的。

    就是身上的衣服,这会儿也是满布灰尘,若不是外面大氅的颜色偏暗,遮掩了一二,这会儿早就惹人指指点点了。

    不过,就算这样,萧深这么迎人就跪的举动,也惹来不少城门口的百姓侧目。

    再加上萧深从宫里出来的匆忙,一身羽林卫的锦服未换下,城门口的兵丁早就从他衣领上的徽章认出他的身份,自有谄媚人凑上前来打听,“这不是萧大人吗,你这是来?”

    “接人。”

    萧深刚收了膝盖站起来,便被城门口的兵丁头头给堵住了。

    可他也不认识这张脸,却客气的冲对方一笑,“这大冷的天,兄弟们守城辛苦了。”

    闻音知意,胡九也不需要萧深给他递眼色,便笑着凑上前,挡住了那人看向萧定坤的一半目光,从袖口摸了一锭银子出来,塞到那人手里,“给兄弟们喝酒。”

    “哟,这多不好。”

    那兵丁头下意识的捏了捏手心里的纹银,鼓鼓的元宝状握得他心底一痒,面上的推拒,就显得有些虚伪。

    胡九心里有了数,这笑,便越发的大方起来,“有什么不好的,都是为朝廷孝忠,说起来,您跟我们大人做的都是一样的差使,一个守着宫门,一个守着城门,真若论起功劳,您这儿可比我们大人那儿功劳大。”

    太平盛世,不能提打仗的事儿,容易犯忌讳,胡九便用功劳代过。

    那人听得心里熨帖,觉得这宫里当差的,到底不比大理寺那样的地方,一个个冷着脸,没点人情事故。

    这宫里当差的,服侍的都是贵人,嘴巴上的功夫也格外厉害。

    他这会儿也不斜视了,只拱着拳道了声谢,“既是这样,那兄弟也就却之不恭了。”

    没提代其他兄弟道谢。

    胡九猜想,这锭银子,只怕就落到他一人的口袋了。

    不过,少主的银子,也不是那么好拿的。

    胡九不动声色的描了描他衣领上的印记,又记下了这张脸,抱着拳便道了告辞。

    那兵头有胡九招呼,萧深亲自扶了萧定坤上马,自己骑了风影,错开萧定坤坐下的银月半个步子,一边陪着萧定坤说话,一边陪着他往治觥里的那处宅子去。

    “爹怎么只带了大牛一人?”

    萧定坤进城来,身边就只跟了许大牛,萧深心虽然有所猜测,这会儿还是问了出来。

    萧定坤自打城门口听了人唤儿子一声“大人”,心里就有着说不出的骄傲。

    这是他的长子,萧家未来的当家人。

    从小就鬼灵精一般,聪明,学东西也快,最主要是胆子大,敢干,又有老天眷顾,但就他想做的事儿,就没有不成的。

    他一直认为,他的儿子,总有一天能挣下赫赫军功,为萧家扬名立腕。

    只是,他没想到的事,这小子到是比他预期的还要厉害,军功还没怎么立呢,竟然娶上了皇亲国戚。

    这可真是祖坟冒青烟,老祖宗们集体在地下求了玉皇大帝的结果吧?

    萧定坤自打接到儿子的飞隼传书,整个人就有点不真实的感觉,生怕这是一场镜花水月,一触既碎。

    顾不得路途遥远,想着这事儿若是真的,儿子一个人在那边一准照应不来,他得赶紧过去。

    按理,还应该把袁氏带来。

    可袁氏是个女人,这女人出个门就比较麻烦,不像男子,抬腿上马,几日几夜的不眠不休也没事儿。

    可他也怕慢怠了康宁郡主,便指了袁氏跟在他后面出来,把家里能拿得出的值钱的东西带上,再把家里所有能调动的银票子也带上,等到了洛城,下聘的时候,他可以直接砸银子。

    嗯,跟皇亲国戚砸银子,萧定坤只要一想,就觉得兴奋不已。

第145章 忽惊() 
这一兴奋,萧定坤跟儿子说起话来,就透出十分的粗犷,“你姨母坐马车,我怕赶不及,带着许大牛先骑了快马过来。”

    “姨母那儿爹可留了人?”

    虽然唤姨母,但实质上,这位“姨母”是萧定坤的续贤,他原配娘家五服以内的一个堂妹。

    早些年,萧定坤在军营里只顾着一门心思往上钻研,三年五年的不回一次家,家里的事,便都由他原配操持。

    可早些年的萧家又不比现在,原配在几年的操持中累坏了身子,后来一场风寒,人没顶住,便撒了手。

    离世前,她唯一不放心的,就是自己留下的儿子,偏又因萧定坤不在家,无法托付,便给萧家族里的长老留了话,等到萧定坤赶回来,只求他看在夫妻一场的情分上,娶了她娘家的一个妹子,将来,也好让萧深能平平安安的长大。

    萧定坤对原配心存愧疚,知她是过度操劳致死,心里难过,便顺了原配的意,娶了袁家五服里的一个姑娘。

    只这姑娘嫁进门之后,萧定坤却不令萧深改口,这么多年,只管姨母姨母的唤着。

    而现在的袁氏竟也不觉得萧深这样,对自己失礼,反而若有那心存歹意的人在她面前撺掇着什么,都被她疾言厉色的顶了回去。

    一来二去,与她交往的人也算是看出她是什么性情,那些真心与她交往的,到对她生出几分佩服,而那些想打她主意的,不由也会在心里多盘算盘算。

    这年月,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袁氏这样的作风,慢慢的传到萧定坤的耳朵里,再加上他后几年在军营里也混出了模样,允许自己在外置宅子,便把袁氏接了过来,连着袁氏所出的一子一女,一并跟着他,走到哪儿,带到哪儿。

    萧深到没因萧定坤这样的做法,给自己的娘叫屈。

    他也知道时也,运也,命也。

    只能说,他娘跟着爹那会儿,爹实在是太难了,一个在军营里连话语权都没有的兵丁,能照顾好自己就不错了,想再顾着家,什么事儿都能帮娘搭把手,那是妄想。

    萧深自己也进了军营,更能理一个男人在军营里摸爬滚打的混出一番天地的不易,理解之余,对他爹,也有为人子的景仰。

    萧定坤听着儿子关心袁氏,心里宽慰之余,爽声说道:“放心吧,我把肖二壮留给了你姨母,还有家里不少的护卫,不会让你姨母出事的。”

    路上还有他的帖子,眠宿驿站,比住在客栈里还安全。

    萧定坤并没有事无俱细的跟萧深交待。

    他觉得,比起袁氏这边的事儿,儿子的婚事,宫里的旨意,才是迫在眉睫的。

    扔了袁氏的话头,他忍不住就急切的问道:“旨意下来没?爹能赶上不?”

    当了这么多年的小头头,他可没在这天子脚下接过圣旨。

    就是以前领过圣旨,那也是跟在一众将领后跪在最末的,而那圣旨都是颁给军营时的大将军的。

    萧定坤一想到此,心潮便忍不住再次澎湃起来。

    萧深其实也没想到,宫里的圣旨下的竟然这么慢。

    为此,他还专门找人打听过,一般来说,宫里的贵人若是放了话,这圣旨大概多长时间能颁下来。

    那些世家子都头头是道的说隔天,或是三、五天内就会颁下来。

    他时时做着准备,可一晃,连正月十五的花灯会都过了,宫里还没动静呢。

    萧定坤原还等着儿子回答,再加上第一次来洛城,目光时不时的就会向热闹的大街上扫一眼,瞧瞧这洛城的风貌。

    可看景是次,等回子回话才是主。

    等了一会儿,没听到儿子的话,他心里禁不住咯噔一下,脸以顿时有些不安,“不会是娘娘他收回成命了吧?”

    要真是这样,可咋办好?

    萧定坤一想到这种可能,真觉得自己看到绑在信隼上那封信里所描述的内容,真成了镜花水月。

    他连惋惜的情绪都没来得及释放,就要哀嚎出声。

    萧深,被他连惊带吓的一言唤回神,猛然瞧着他爹以肉眼能辨的速度变换着脸色,由白到青,再到痛悔不及,有点不明白,“爹,你怎么了?”

    “子稽啊,你在洛城也有些人脉了吧,要不,想办法再疏通疏通?”

    “疏通什么?”

    萧深丈二和尚一般。

    萧定坤只觉得儿子这会儿怎么能不着急呢?

    这么好的婚事,差一点就到嘴了,难道眼睁睁的就看着她溜走?

    一时情急,萧定坤一巴掌就拍到了马背上,“当然是疏通疏通能给娘娘递上话的人,想办法把旨意送下来啊?”

    “嘶”

    银月被主人拍疼了,难为它脾气好,没一声嘶鸣蹿起来,却也不满的打了个轻嘶。

    萧深听着萧定坤说话,之前的丈二和尚,这会儿却变成了一张哭笑不得的脸,一边佩服着萧定坤的想像力丰富,一边失笑道:“爹,你怎么会这么想。”

    萧定坤急是急,可还不愣,瞧着儿子稳操胜券的模样,忙问道:“难道不是?”

    “大人多虑了。”

    从后面跟上来的胡九,跑到了萧定坤的另一侧马边,笑着接了话,“武国公世子昨儿递话,宫里的意思,大概是等您到了再颁布旨意呢。”

    “啊?”

    竟是这样吗?

    萧定坤直接被这个消息震到了。

    别说他,就是萧深,听了冯思远打发人送来的消息时,心里的震撼,也是无已复加的。

    萧定坤若不是这会儿在大街上,只怕直接就要从马上跳下来,朝着宫门的方向三拜九叩,感谢圣眷隆恩了。

    可他虽然忍着,等到了治觥里的宅子,刚进了院子,人已经按捺不住的拉着萧深冲宫门的方向跪了下去,“子稽,你要记着,这是娘娘的恩典,咱们萧家,没齿难忘。”

    话落,头便重重的冰冷的地面上,磕了三个。

    咚咚的响声,听得反应慢了半拍的胡九几个哆嗦了一下之余,也忙跟着跪了下去。

    不管如何,没有主子跪着,他们还站在一旁看热闹的。

    等到这边萧深扶了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