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姚氏笑眯眯的戳穿儿子的小心思,一副你今天不给我个满意答案,就别想挣脱的样子。

    冯思远真是被他娘打败了,眼角的余光扫见留在屋里伺候的翡翠几个个个都是忍俊不禁的模样,只觉得自己的形象定是狼狈不堪的,只盼着自己这份狼狈早早得已解脱,妥协的跟姚氏讨饶,“您快松手,我说还不行吗。”

    “这还差不多。”

    姚氏到是见好就收,松了手不忘帮他把袖口捊平。

    只是这般作态,在冯思远看来,不过是他娘怕他说话不算数,转身就跑,防着他呢。

    可谁让这是他娘呢。

    重不得,轻不得呀。

    唉!

    冯思远在心里叹了口气,难为了七尺男儿,在别的事情上到也磊磊落落,痛快果决,唯有被他娘逼问这件事儿,多少还有些不好意思。

    扭扭捏捏,到底还是把心里的意思说了出来,“我不喜欢。”

    “为什么?”

    姚氏到是没恼,耐着性了,等着儿子道出理由。

第77章 拒绝() 
冯思远也没说出为什么,只闷声道:“反正就是没觉得喜欢。”

    “扑哧”

    姚氏也不知道在笑儿子闷声闷气的样子,还是笑儿子言谈间的喜欢,忍不住打趣他,“那你说说,喜欢什么样的,也省得我张罗一个,不合你的心意,张罗两个,你再用不喜欢打发了我。”

    姚氏是真心觉得白雅这孩子入得了眼,品性,家风,门第,都不错,再加上,冯昭也说,白雅心思剔透,她便觉得儿子若是娶了白雅,以后姑嫂相处起来,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可没想到冯思远竟然没看上白雅。

    虽然出乎姚氏的意料,可她并不像别的母亲那样,一味的按着自己的心意选未来的儿媳妇。

    就像她与夫君琴瑟合鸣一般,她也盼着儿子能娶个可心的人。

    她耐着性子,看着慢慢恢复些自在的儿子,听他说道:“那日阿昭去白家,后来我旁敲侧击的找人套了白楠的话,虽然他不曾亲眼所见他妹妹与阿昭相处的场面,可从言语间我却听得出来,阿昭与她妹妹的相处,不过是一般贵女的场面往来,若说无半点真情实意可能有些虚夸,但若按今日阿昭与谢家两位姑娘的相处来看,还是假意大过真情。”

    姚氏:“”

    她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就为这儿,他就把这段姻缘给拒了?

    仿佛猜到了姚氏心里的想法,冯思远这会儿神色不免有些郑重,他目光澄明的看着姚氏,认真道:“我就阿昭一个妹妹,以后的武国公府,不管我在或不在,都要成为她坚实的后盾,所以,我妻子的人选,必然是能真心待阿昭好的女子。”

    姚氏:“”

    谢家两姐妹在武国公府呆了大半天,用了午晌饭,又陪着冯昭说了许多这一路来的见闻,看出冯昭脸上露出疲色,才相携离开。

    从二门里出来,上了家里的马车,谢蕴捧着姚氏和冯昭送她的东西,笑嘻嘻的与姐姐分享,“这珠串姐姐戴着合适,我送给姐姐,好不好。”

    那是冯昭送她的一串玛瑙手串,黑白共生,极为难得,只是颜色过于沉静了些,谢蕴性格跳脱,觉得自己更配红玛瑙,所以,这款黑白共生的玛瑙手串,就打算送给姐姐。

    当然,她也是看上了谢楠手上那块翠玉镶金的玉佩。

    一母同胞的亲姐妹,谢楠哪能不了解她,不过是她转一下眼珠子,便知她的打算,这会儿瞧着,便顺了她的意,把礼物互换了,只是却不忘嘱咐她,“回去时便交由母亲收好,咱们年纪都还小,这样的东西,过于贵重了些,咱们压不住。”

    谢蕴虽然跳脱,可也听谢楠的话,笑嘻嘻的应了,“放心吧姐姐,我知道了。”

    在这一点上,谢楠对妹妹是极满意的。

    姐妹俩一路稳稳的坐在马车上,时不时的议论议论康宁郡主,没觉得过多长时间,马车便到了府门口。

    守门的下人瞧着两位小姐的马车回府,忙忙的卸了门阶,看着马车进了大门,重又安上门阶,抱臂靠在一旁,继续说着闲话守门。

    二门里,谢楠两姐妹下了车,接过各自贴身丫环送上来的厚实斗篷,戴好帽子,手牵着手的往刘氏的院子里去了。

    说来也巧,淮阳侯这个时间,竟也在刘氏的院子里。

    两姐妹进了屋,先去了身上的斗篷,笑意迎迎的上前曲膝给父母见了礼,“父亲,母亲,女儿回来了。”

    刘氏笑着招手,“快坐下说话,路上可冷着了?”

    到底是不惯洛城的气候,刘氏生怕两个女儿在路上冻着了。

    谢蕴笑着抢道:“不冷,马车里生了暖炉,从国公府出来时,国公夫人又让人送了两个小巧的手炉给我和姐姐。”

    说着话,谢蕴还不忘把手里捧着的手炉展示给刘氏。

    那是个四方盒状,有花卉纹的罩子,以经铜为材质打造的手炉,说来,材质到是不稀奇,只是精巧在做工和纹理上。

    不过,武国公府拿出来的东西,自然不会差了。

    刘氏笑着移开眼,将目光落到长女身上,含蓄道:“可还顺利?”

    谢楠点了点头,“郡主很可亲。”

    比那日来府中还要更容易亲近。

    这话虽然谢楠没亲口说出来,可刘氏和淮阳侯谢道已经看了出来。

    夫妻俩相视一笑,由刘氏开口,“好了,折腾了这一日,你们也累了,回去歇着吧,晚膳若是不想过来,便在自己的屋子里用吧。”

    “好的,母亲。”

    谢蕴痛快的应了。

    谢楠到是不忘把武国公夫人给她的见面礼,还有康宁郡主送她的见面礼拿给刘氏,这才牵着谢蕴,从刘氏的院子里出来。

    待两姐妹的身影远去,刘氏屋里只留了近身伺候的素叶,淮阳侯才慢慢的咂巴两下嘴,眼有笑意道:“看来,康宁郡主很喜欢她们俩。”

    刘氏与淮阳侯虽然想法有些不同,但最终的结果却都是乐见其成的,此刻不由也松了口气,看着谢道,轻声说道:“老爷可是打算好了?”

    意指长女的婚事。

    淮阳侯点了点头,“已经看好了两家,且待我与太后娘娘商议了再说。”

    原本这种事是拿不到陶太后眼前说的,可淮阳侯府这些年一直替陶太后办事,也算有些脸面,再加上谢道会做人,陶太后便愿意给他些脸面,因此,这种家里儿女的婚事,如若需要她指婚的话,她也就乐意送个顺水人情。

    刘氏知她在长女的婚事上说不上话,又闻谢道意把长女婚事最后的定夺交由太后娘娘,心里虽然有些不落底,可想着谢道总归还是疼惜长女的,便也只能在心里多祈盼着太后娘娘能为长女指门好亲事,到时候就算她天天为太后娘娘烧香拜佛也心甘情愿了。

    不过,这样的心思自是不能流露于面的。

    刘氏很好的将情绪掩饰了,顺口提到了宫里腊月二十四的宴请。

    “周二家的昨儿去云秀坊拿之前我托人预定的衣裳,不想,回来是与我说,那云秀坊已经被贵妇小姐们挤破了头,若不是咱们这衣裳是提前两个月就托人预定了的,怕是现去赶制,都没人接待。”

    云秀坊是洛城中数一数二的绣坊,颇受达官贵人家的女眷追捧。

第78章 红罗() 
谢道虽然是外放官员,可对洛城中的大小事情,也算有所知,这会儿听了,不过一笑,“到是会做买卖,只是这云秀坊的后台,怕也是极硬气的。”

    不然,平白无故敢在达官贵妇们面前摆脸色,那是没事儿找抽呢。

    只是谢道对这样一家秀坊的后台没兴趣,而且,他是外官,若是对洛城中的事过于关注了,落在有心人耳里,少不得就是个把柄。

    他既然有太后娘娘撑腰,便没必要送了现成的把柄给那些“有心的人”。

    刘氏虽不似他想的如此周全,这会儿说起来,便像笑话一般叹道:“我到是没想人家绣坊如何,只是听周二家的说,大半在那儿定制衣裳的,都是给自家未出嫁的女儿定做的。”

    这话可就有得推敲了。

    谢道听得眉锋耸动,似笑非笑的模样。

    刘氏看着,以为他要说什么,可等了半晌,谢道也是一句话没说。

    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过起了祭灶节。

    冯昭以前在宫里的时候,这种事儿回不到她这来,所以,有跟没有,与她好像并没什么关系。

    不过,现今在武国公府,姚氏有意让她看看,便拉着她坐到了管事的厅里,一一听着下面婆子们的回话,并时不时的趁空跟她讲一讲这年节下的俗礼。

    冯昭对这些并不感兴趣,可见姚氏讲得兴致勃勃,便耐着性子听着。

    好在,她忍受的时间不长,采蒿便亲自跑进来回话,墨姑和良姑一前一后的进了国公府的大门。

    冯昭纳闷的瞅着采蒿,“她们怎么一块过来了?”

    她可不觉得墨姑和良姑交好。

    姚氏心里到比冯昭明白的快一些,拉着她起身,边往正厅走,边猜测道:“太后娘娘明儿在宫里设宴款待三品以上的大员家眷,并允其带子女进宫,想来,两位姑姑过来,是准备接你回宫。”

    先前姚氏便与冯昭提过这场宴请,当然,冯昭必然是要参加的,陶太后有意让各家带子女入宫,不无给冯昭相看的意思。

    不过,这层意思除了冯昭、武国公府的人知道以外,别人,包括太皇太后都是不知情的。

    那些不知情的人,多半还想着借此机会,让自己女儿在皇上面前露个脸,回头等到皇上正式掌权,再把自家女儿送进后宫,以蒙恩宠。

    这样的打算到也无可厚非,冯昭不需要别人提点,便能把那些大臣的心思猜个七七八八,心想,反正这辈子她不打算困守在宫墙之内,所以,谁想盘算荣华富贵,都与她没什么关系。

    不过,听了墨姑和良姑的来意,她原本打算明天和姚氏一同进宫的想法,便只能告吹了。

    其实,今天提前回宫,和明天早上同姚氏一起进宫,对她而言,并无多少差别,所以,两位姑姑来请,她就辞了姚氏,直接回了。

    姚氏原想拉着她问问过年能不能回国公府来,可这话在嘴边绕了几圈,都碍着墨姑在场,不好问出口。

    直到她看着冯昭的马车走远,才叹了口气,打发人去给冯冀元送信了。

    萧深亲自护送了冯昭的仪驾到了宫门前,看着她扶着琼琚的手从马车上下来,换了软轿,渐行渐远的进了高墙内,才不舍的移开目光,转身,不怎么高兴的扯了身上的钱袋,招呼着一道回来的几个羽林卫,“走了,兄弟们,我请大伙喝酒去。”

    “走嘞。”

    “快点,快点,别磨磨蹭蹭的了。”

    “知道了,你别拽我,我腰牌都被你拽掉了。”

    一个搭着一个,一个拉着一个,呼啦啦,十几、二十几个人,就这么你推着我,我攘着你的一道跟着萧深往热闹的大街上走去。

    与治觥里相隔两条街的调音里,酒馆、妓馆、茶肆,律馆,无一不全,虽不似青阳门一带的高雅,可这挨家挨户的小门景致,到也别有一番韵味。

    再加上这些羽林卫不似那些读书人,时不时的爱与女妓吟个诗,作个对,附庸风雅一番,他们讨厌那鼓酸劲,更愿意撒着欢的说着粗话,浑话,想伸手摸摸女妓就摸摸,想搂在怀里亲亲,就亲亲,少了那些作作,这样反而更写意风流。

    萧深来了不过几天,便把这些人的性情摸了个底透,如今一呼,便是百应的直往调音里常来常往的那家红罗馆。

    “呦,几位爷,可有些日子没见了。”

    红罗馆里的老鸨夸张的甩着手绢,迎了一众人进来,还没等后面的人迈过门槛,就已经扬声喊道:“红罗姑娘,萧爷来了,快来接客喽。”

    话音才落,便听一阵急切的脚步声踩着厚重的木板发出沉闷的声响,紧接着,一道翠绿飘着粉色裙摆的身影便出现在从羽林卫眼前。

    樱桃小嘴不点而朱,盈盈小腰,弱柳扶风,珍珠面庞,不润且白,真真是个让人看了眼醉心醉的美娇娘。

    “咕噜”

    众人中,不知谁先传来咽唾沫的声音。

    萧深心里暗道了一句没出息,面上却笑得风流恣意,大方的把从交差时一直拿在手里的钱袋子直接甩到了老鸨身上,敞声道:“妈妈不会是怕我没银子付吧,这么多兄弟,只唤了红罗一个,可不够伺候的。”

    “唉哟”

    老鸨一声兴叫,也不知道是被钱袋子砸的,还是惯会玩这种拿腔捏调的把戏,只把嗓子捏紧了冤道:“萧爷可真是不饶人,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