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可真是

    冯昭瞧着白小姐这番作派,心下忍不住想笑。

    之前,姚氏为冯思远看上的闺秀,便有白雅,她以前在宫里,与白雅并无深交,如今有这样的机会,便想借此看看她的为人如何。

    所以,刚刚感觉出慎郡主对她的不满,便有意将话题引到了白雅身上,便想看看,慎郡主若是借题发挥,她会如何自处。

    到是没想到。

    不过,这性格,这股痛快劲,到是比那些胆小慎微的好上许多。

    冯昭心里暗暗做了评价,目光再是一转,落向一处不起眼的位置,忽尔笑道:“方小姐身上这件衣服的绣法似是少见?”

    被冯昭点名的,正是跟父回京述职的江陵太守之女,方乔。

    今年十二岁,一张瓜子脸,白净粉嫩,弯弯的一双眉毛,眉尾修长,杏核双眼,带笑时水汪汪的,忽然被点名,有些错愕,便瞠得有些大,让黑眼仁愈发明显。

    也不知道是不是过于惊愕了,当众人都看向她时,竟然没答冯昭的话。

    还是她身边坐着的,不知哪家的小姐轻轻推了她一下,她才恍过神,白嫩的小脸顿时窘的通红,磕绊道:“是是我是小女母亲吩咐人给小女缝制的。”

    可能是觉得在冯昭面前用“我”不太好,便又改成了“小女”。

    话一说完,她便快速的垂下头,两只手落在身前,局促的拧着帕子。

    有先前的左相小姐为样,这会儿慎郡主还没奚落她,她的表现竟也如此的差,冯昭心里不由摇了摇头,想着等回去要跟姚氏提一提,这个媳妇的人选,还是算了。

    将来的世子夫人,不求家世,至少也该像白雅那样落落大方,应对得体,不卑不亢中自有气度与反击的能力。

第51章 实诚() 
宫里太极殿。

    刘宪勉强耐着性子练完了第十篇大字,呶着嘴示意内侍葛福近前。

    葛福躬着身,笑嘻嘻的凑过来,“皇上。”

    “给严阁老送去。”

    刘宪用下巴点着御案上的大字,一脸的不耐烦。

    葛福心知皇上巴望着出宫,半句话不多说,麻溜利索的捧起大字,转身跑出正殿,去了隔间的茶水房。

    严阁老被皇上打发去喝茶水了。

    葛福前脚迈过茶水房,声音就传了开来,“阁老,快看看,皇上的字练完了。”

    那副迫不及待的模样,听得严阁老微微蹙眉,执茶杯的手一顿,抬眸看了眼举着纸张,等他评判的葛福,隐隐头疼。

    太后娘娘一大早给他传话,今天下晌前,无论用什么理由,都要把皇上掬在宫里。

    他虽然不明白太后娘娘的意思,可这会儿喝了一肚子茶水,隐约也琢磨出点什么,只是一时半刻,还不敢确认。

    这事,还得慢慢看一看。

    他泰然自若的接了葛福手上的张,仿佛没察觉到他情绪的急迫,依然像面对第一张时,仔细看着每一个字的横锋竖直。

    眼瞧着严阁老一副不急不躁的样子,葛福想着龙椅上迫不及待的皇上还等着他回话,这会儿,脸上顿时堆了苦笑,“唉哟哟,我的阁老啊,你就抬抬手,放了皇上吧。”

    他一副求人的姿态,惹得严阁老不解蹙眉,将目光从大字上移开,看着葛福,“这是什么话?”

    “淮阳侯府今儿有热闹瞧,皇上在宫里也闷了好几日了,正想着过去看看呢。”

    葛福一副大家都知道的样子,央着严阁老,“你老人家好歹也体谅体谅小的呗。”

    “皇上岂能随意出宫?”

    严阁老非但不体谅,还板起了脸。

    只是葛福并不怕他,嘟囔的反驳道:“又不是没出过,阁老府上的公子还碰到过呢。”

    他的意思是说,像皇上这么大的公子,哪有天天掬在府里的。

    可他忘了,皇上的身份又哪是臣子可比。

    严阁老脸登时就黑了,将手上的大字往葛福怀里一拍,气道:“公公教唆皇上出宫,若是传到太后娘娘那”

    葛福刚被严阁老那一拍推得踉跄,身子还没站稳,又听他抬太后娘娘抬了出来,登时心肝一颤,脸色发白,不敢再辩,放了软话道:“别,阁老可别跟太后娘娘提,算是小的求阁老了。”

    葛福比刘宪还惧怕太后娘娘。

    严阁老早就瞧出来了,要不是懒得跟葛福废话,他也不会把太后娘娘搬出来。

    不过,既然搬出来了,又收了这么好的效果,严阁老自然没打算就这么把“神”给送回去。

    他盯着葛福半是威胁,半是恐吓的说道:“早在我答应太后娘娘指导皇上功课的时候,就已经跟太后娘娘保证过,让皇上的学问不说突飞猛进,可也要在亲政前有所进益。”

    “亲政?”

    葛福耳尖的听到这两个字,登时眉毛都跳了起来。

    他有些不确定,又不想放过这么至关重要的字眼,又怕自已表现的过于热情了,落在严阁老眼里,成了他日的话柄,

    只是,他话已出口,这会儿,瞧着严阁老盯着他的模样,分明是听得一清二楚,想再收回,也不可能了。

    葛福没敢破罐子破摔,只拿一眼睛睃着严阁老,一只眼睛又左右晃着,不与严阁老对视,装出一副他什么也没听到的样子。

    严阁老瞧着他这副掩耳盗铃的模样,心里真是不知道骂了多少回“笨蛋”,可脸上偏还得表现的仿佛没看出来。

    他一副苦口婆心的模样,对葛福说,“太后娘娘当初垂帘的时候,就有过话,皇上满了十五岁,便退出幕帘,还权于皇上,如今,翻过年,皇上都十四了,可我留给皇上的功课,连十之一、二都没做完,公公若是真心疼皇上,好歹也劝着些,莫要因小失大。”

    严阁老的声音越说到后面越小,甚至不动声色的已经将嘴唇贴向了葛福的耳朵。

    茶水室这会儿安静异常,原本候在这里伺候的小太监、宫女也不知道是葛福进来的时候,有眼色的出去了,还是两人说话时,有眼色的避开了。

    总之,严阁老这会儿只要不大声嚷嚷,哪怕两人拉开些距离,他说出来的话,也不会传到葛福以外,别的人的耳朵里。

    可葛福极受用他这样小心翼翼,掩耳盗铃的模样。

    尤其他提到的事,总让他觉得心惊肉跳。

    这是个好消息。

    比出宫还要好的消息。

    葛福脸上的喜色掩也掩不住,他瞠着眸,连眨了好几下,才又小声的确认道:“阁老说的,是真的?”

    到这会儿,严阁老却是笑了,抿着嘴,点了点头。

    葛福得到了确认,身体里的兴奋因子登时就全部活跃起来,片刻也不多留,捧着被严阁老拍到怀里那张大字,兴高采烈的转身而去。

    他脚步匆匆的出了茶水室,三步并作两步的跑回了主殿。

    刘宪屁股像长了草,早就按捺不住,眼睛睃着主殿正门,巴望着葛福快点回来。

    “皇上”

    像一尾机灵的鱼,刚搭了条门缝,葛福就钻过门坎,一步迭着一步跑向龙案。

    刘宪压根就没注意到他手上还捧着自己写完的大字,只注意到他脸上的喜色,以为过关了,登时就从龙椅上蹿了起来,摩拳擦掌的催道:“快,去拿了我的斗篷,这会儿赶过去,没准还让跟阿昭一块玩玩。”

    他一边说,一边绕过龙案,兴奋之色溢于言表。

    还以为葛福听了他的话,会痛快的办差,哪知,他绕过龙案还没走几步,就被葛福给拦了。

    刘宪登时就不高兴了,“你还磨蹭什么?”

    本来就够晚了,再磨蹭,赶过去,冯昭走了怎么办?

    葛福当然知道皇上不高兴了,可他有更好的消息要告诉皇上啊。

    不过,葛福想着刚才严阁老小心翼翼的样子,这会儿,也没傻得到处嚷嚷,嘻笑着顶着皇帝一脸的不满意,学着严阁老做贼般的样子,小声兴奋道:“皇上,太后娘娘要还政给您了。”

第52章 告密() 
显阳殿。

    “他真那么说。”

    陶太后漫不经心的撩了撩眼皮,看着下首低垂告密的人。

    “是。”

    她头垂得极低,一副胆小怯懦的模样。

    陶太后轻轻“嗯”了一声,重又垂了眼帘。

    低头的宫女压根就没看见陶太后的动作,还是站在一旁的良姑,忖着太后的心思,悄声上前,拉了小宫女出了宫殿。

    片刻,她重回殿内,心里颇不是滋味的向陶太后看去。

    陶太后还是之前那副慵懒随意的模样,一双美眸半闭半睁的歪靠在雕刻了吉祥如意图纹的美人榻上,好像并没因宫女的告发皇帝急于掌权而影响心情。

    良姑知她是习惯了,皇上的不成气,早就在三、四岁时便显了出来,如今不过是捎捎钓一钓,皇上就急不可耐了。

    也是,寿康宫那位指不定平日如何教唆皇上与太后争权呢,早巴不得太后放了手上的权势,颐养天年呢。

    “把香点上。”

    陶太后忽然出声,打断了良姑的神思。

    “唉。”

    良姑应了声,两手交叠在小腹前,步下无声的走到放着香炉的案几旁,左手捏了右手的袖子,右手先是揭了香炉的盖子,放于案上,用银匙舀了勺秘制的熏香添到炉子里,待香味散出一些,才将炉盖盖好。

    做好了这些,没等陶太后吩咐,良姑又从案几旁退开,去了茶水室,亲自动手,沏了壶淮阳侯带过来的新茶。

    有宫女欲帮她端了托盘,被她拒绝了,自己捧着托盘,重新回了殿内。

    冬日里茶香透着沁人的暖意,扑鼻而来,让闻者心旷神怡。

    良姑浅笑着将托盘放到离美人榻最近的案几上,轻声说道:“娘娘,尝尝这味新茶可好?”

    陶太后慢慢起了身,靠站一侧有扶手的位置坐了,抬手抚发髻的时候,目光从案几上掠过。

    良姑知心的倒了杯茶,亲手捧了,送到陶太后手上。

    陶太后接了,到不急着喝,先是揭了盖盅,闭眸闻了闻香气,仿佛满意了,才慢慢送至唇边,品了一口,“难为他有这分心。”

    这是在夸淮阳侯。

    良姑听了一笑,凑趣道:“淮阳侯记挂娘娘,每次有机会回来,都会给娘娘带些喜欢的东西。”

    “嗯。”

    陶太后不置可否的应了一声。

    良姑见陶太后将茶杯拿开,有眼色的上前一手接了茶杯,一手递了帕子,等到陶太后拭了嘴,她又像变戏法似的,从托盘里捧了两碟子小点心,一一摆到了矮几上,又将矮几移到美人榻上,倾着身子道:“这是淮阳侯府今天宴客的点心,一大早淮阳侯夫人就打发了贴身的婆子送了过来,奴婢已经试过了,娘娘尝一尝。”

    一般来说,若非实在亲近的人,几乎是不会给宫里送吃食的。

    实在是因为吃食太容易让别人有机可乘。

    好在,现今的宫里,没有皇宫嫔妃争斗,一个太皇太后,陶太后还不放在眼里,所以,时而有她看着顺眼的内、外命妇能多说上两句的,偶尔接了人家送来的吃食,她也会尝一尝。

    当然,她吃之前,一定有人替她先试吃了。

    陶太后仿佛懒得自己伸手,借着良姑的手,含了一块小点心入口。

    “这是白云伴彩虹吧。”

    咀嚼过后,陶太后竟是一下子说出了点心的名。

    良姑会心一笑,“要是淮阳侯知道太后记性这么好,只怕是要高兴坏了。”

    “那你就亲自去给他送点东西,算是我向他道谢了。”

    “娘娘”

    良姑一时没反应过来太后的意思。

    陶太后到也不让她多猜,浅声道:“淮阳侯此次邀了许多家公子,借机,你也看看今儿去的各家儿郎,可有入得了眼的。”

    一语惊醒,良姑豁然开朗,微微退后,曲膝笑了,“奴婢一定好好掌眼。”

    原来,竟是要替康宁郡主把关。

    良姑领命去了,陶太后看着她的身影走出殿门,一时也失了再躺下去的心情。

    桌案上摆放了各地官员递上来的奏折,南粮北调的事进展的并不顺利,户部尚书魏珉锋到是尽职尽责,只是南北天气的原因,运输起来,并不像想象的顺利。

    不过,只要人力能克服,大不了多调派些人手就是。

    陶太后心里有了计较,提笔便在奏章上做了批示,扬声唤了人进来。

    既是批了第一份奏章,接下来的,便也都被她一一翻阅了。

    显阳殿里宫人都知道太后办公的时候,最忌被人打扰,因此,一个个都敛气禀声,除非必要,绝不让太后娘娘感觉自已的存在。

    这边良姑得了吩咐,自己亲自看着准备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