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 第2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不知道是不是对今天晚上的行动十拿九稳,平顺王往日就算再急躁,也不会把心里的想法,流露于表情上。

第507章 败者REens。() 
这会儿得冯昭提醒,他自是迅速想了起来,看着冯昭的目光,笑意诚诚,“你可真是我的贤内助。”

    这就成贤内助了?

    冯昭脸上微露嗔怪,心里却再妥帖不过。

    从前在宫里,她偶尔会听进宫来请安的命妇讲外面的事,哪家的妻子是厉害的,哪家的妻子是软懦没脾气的,哪家的媳妇又是夫唱妇随的,还有难得能成为男人左膀右臂,与男人煮酒言欢的。

    身为皇后,好像除了夫唱妇随,她并没机会享受别样的夫妻情趣,又因为刘宪是皇帝,她和刘宪又算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太过熟悉,凑到一起谈论过多的,到是如何作弄谁,如何逃避太后娘娘的考较,责罚之类的。

    所以,这一刻,能从萧深口中听到这句贤内助,冯昭新鲜之余,又是熨帖无比,觉得自已以后还要再努力些,也可以在贤内助之外,尝试些别的夫妻情趣。

    有了隋六这条线,萧深自是不会放过,与冯昭又说了几句话,嘱咐了她好好用膳,若是他回来的晚,也不用等她,一个人闷了,就让高景去找几个话本子过来解闷,交待的事无俱细,直到冯昭听得耳朵都生了茧子,笑啐了他一句,“我又不是几岁的孩子,难不成,还会因为你不陪我就哭闹一番。”

    萧深到想她拉着他哭闹一番,那样才更显得她离不开他。

    可这话,他又说不出口,只能把小心思按下,摸了摸冯昭的脸,不舍道:“那我出去了,你要是有事儿,就吩咐高景,或者想寻我,也交待高景,他总有办法联系上我。”

    “你在外面办事,我寻你做什么。”

    冯昭失笑的再次催他,“行了,快点去吧,去晚了,找不到人,就麻烦了。”

    萧深也知道再依依不舍下去,就真的耽误正事了,可看着冯昭催他一点都没有依依不舍的意思,心里又有点不是味。

    哎。

    谁让他爱她更多呢。

    有了她,他的心思哪还装得下别的?

    但也正因有了她,他才体味出生活不同的味道来。

    罢了,反正他用一辈子的时间跟她耗着,这一次没有依依不舍,以后,总会有依依不舍的。

    送走了萧深,冯昭一个人在屋里的确无聊起来。

    不过,也不知道萧深走的时候是怎么交待的,没多长时间,屋门外就有敲门声传来,随后,高景的声音也紧随而至,“郡主,这是大人给郡主搜罗的话本,郡主这会儿可是要看看?”

    这就是身边没有丫环的麻烦所在。

    高景不好意思直接进来,冯昭又不可能亲自去取,想了想,便道:“你送进来,放到宴息室吧。”

    她还坐在内室的炕上,高景把书放到宴息室,转身就出去了。

    隔了一会儿,他又进来给她送了趟比早膳晚,比午膳还要早的一顿膳食,就没再进来打扰她。

    有了话本子打发时间,冯昭到也能安安静静的消磨时光。

    不过,眼睛盯在话本上,思路却不见得就在话本上。

    她还在想火药的事。

    也不知道萧深那边进行的顺利不顺利。

    还有,平顺王到底运了多少火药进城?

    火药能平安进城,没有任何关卡卡住,是不是这一路上所涉的关卡,都被平顺王收买了?

    而若是收买的话,平顺王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收买的?

    萧深现在发现的这批火药,是平顺王运进城的第一批,还是只有这一批,或是,以前还运过?

    冯昭发现,这些问题真是越想越多,偏偏,她还没个可问的人。

    之前还觉得安静挺好,眼下,却觉得安静也挺让人烦躁的。

    她不由就朝着窗外喊了一声,“有人在吗?”

    高景虽然没在院子里,但身形一直隐在高处,听到了声音,立时就现身在院子里,站在窗外,“郡主可有事吩咐?”

    听出来是高景,冯昭到也不客气,“我有事交待,你进来说话。”

    “这”

    高景有些犹豫。

    他见过郡主身边的人,规矩都大着呢,他一个草莽,生怕一时心思不够,再怠慢了郡主。

    冯昭哪知道他想的这些繁文缛节,只在他含糊的时候,就催道:“怎么还不进来?”

    “啊?啊!来了。”

    高景一听冯昭的语气不好,条件反射的就是不能惹她生气,不然,大人回来,非得埋怨他不可。

    没办法,他也顾不得许多,走到门口,推门就进来了。

    冯昭连眼皮都没抬一下,眉目沉静中自有一股决断的气息,直接吩咐道:“把平顺王运了火药进城的事,想办法告诉给冯世子,让他同我叔叔说一声。”

    高景一听是这事儿,立时就抛开了多余的想法,伶俐道:“郡主放心,我现在就安排人去给世子递信。”

    话落,他见冯昭没有别的安排,痛快的转身出去了。

    还真别说,高景这家伙办事也真是利落,从手下里找个眼生的,拿了件郡主的信物给他,又将郡主的话仔细重复了一遍,交待好,就打发那人出去寻人了。

    冯思远的作息很有规律,不是在氓山大营,就是在兵部,或是府里。

    就最近的局势而方言,他在氓山大营的几率性更大,高景把人直接派到了那边,原话是,要是那边找不到,就再到兵部外打听打听。

    氓山大营经过冯冀元一系列的强硬手段,现已有了另一番样貌。

    高景派去的人自然不可能轻易混进去,更不敢暴露身份,到了氓山大营,便打了处不起眼的茶寮,叫了壶茶,一边喝着,一边听着偶尔出来办事的兵士在那儿歇脚说话,顺便拿眼睛睃着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两张熟面孔,把信带进去。

    最好,是他能亲自见到冯世子,把郡主的信物交给他。

    毕竟经过别人的口传过的话,很有可能变了味道。

    只是,等人这种事儿,从来都不是着急能解决的。

    连着喝了三壶茶,跑了两趟茅房,他总算瞄见了一个看着有点熟,对方却不认识他的身影。

    起身拿了钢板扔给茶寮的老板,他装作喝水喝多,要撒尿的样子,直冲向路对面。

    刚好,有一人手上提着一个蓝布的包袱,不知道里面包的什么,被他这么没眼色的一撞,包袱一时没拿稳,砰的一下,就摔在了地上。

第508章 为寇() 
瞧瞧他这语气,说得得有多随意啊。

    合着陶氏在他眼里,就是这么不堪一击的?

    太皇太后看着这样的平顺王,实在是不知道还能不能继续沟通下去了。

    刚愎自用,他是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

    恍惚间,她怎么记得,原来的那个平民王妃活着的时候,平顺王还不这般呢?

    难道,是白菊嫁进了平顺王府之后,平顺王才慢慢变了的?

    自己的儿子再不好,那也是自己的儿子。

    太皇太后总乐意往好的方面去想。

    而且,她越想,越觉得自己想的有理。

    原来那个平妃,虽说娘家不成事,自己也不是个成事的,但在平顺王身边,还真是能让平顺王祥和下来,哪怕是表面做做样子,在外在也做了好几年,整个洛城勋贵,大臣的嘴里,就没听出一句,平顺王刚愎自用,嚣张跋扈来。

    太皇太后忽然开始后悔。

    不该把白菊送进平顺王府。

    她这边把所有的错处,都推到了白菊身上,而平顺王还沉浸在自己刚刚的心血来潮来,等着太皇太后给他人手。

    支持不支持的,他也不管了,反正这宫里,太皇太后住了这么多年,埋下的人手也足,随便拎出两个引路的,他再带上秦光,就够把这事儿做成的。

    成了之后,剩下的那个小皇帝,就好打发多了。

    太皇太后手里不是有先皇不是皇家血脉的证据吗,到时候,先皇生的小皇帝,自然也不是皇家血脉,他大可以正统皇家血脉为由,入主太极殿,到时候,就算那帮子大臣想反对,也会因为皇家血脉不容混淆而息了声。

    等他坐到金銮殿上,哼哼

    平顺王已经开始肖想他登顶皇位那日的万人空巷,三呼万岁,该是何等的壮观,何等的恢宏。

    甚至,他都开始肖想,那些大臣将家中千娇百媚的闺秀送进宫来承宠,他后宫佳丽如云,子嗣繁茂,该是何等盛况。

    越想,心越急。

    越急,便越想成事。

    平顺王想得都快坐不住了,还没听到太皇太后那边附和他一声,就有些不高兴了,皱着眉道:“母后这么多年顾左顾右的,不过是眼下这样,如今我拿了主意,母后也别顾左顾右了,反正,这么多年,宫里的人手,母后准备的也足,你把秦光给我,再给两个指路的,成了事,你就是高高在上的皇太后,不再是沉没在后宫中,几乎都已被朝臣遗忘的太皇太后了。”

    你说平顺王不长脑子,刚愎自用吧,他还能知道太皇太后心里的不甘。

    的确,这么多年,她安安稳稳的坐上了皇后的宝座,又坐到了皇太后,成为了太皇太后,身份听着是越来越高,可从来没像陶太后这样,掌过实权。

    有的时候,她心里也是羡慕的。

    但这种心思,都湮灭在为儿子争取帝位上了。

    如今被平顺王一提起,她竟忍不住有些向往。

    好像埋在心里最深处的一小簇火苗,又有了重燃的迹象。

    只是,太皇太后可要比平顺王理智多了。

    心思,也就动了那么一点点,很快就被她按压下去了。

    她皱着眉看着颇有几分摩拳擦掌味道的平顺王,只觉得再说什么,他都会听不进去,一时,有些后悔让他进宫。

    可她又最知道这个儿子的脾气,只怕,他认定的事儿,就算她不答应,他也会偷偷摸摸的去做。

    那,就暂且答应他。

    太皇太后眼里闪过一道诡谲的光,语声中有着淡淡的隐忍,好似被平顺王气到妥协,“就算你想这么做,也不能是今晚。”

    “那就明晚。”

    太皇太后:“”

    好吧,平顺王表现出来的急切,终归,还是让太皇太后妥协道:“你刚进宫,陶氏那儿无论出了什么事,大家的眼睛,都会放在你身上,你且稍安勿躁,这事儿,容哀家筹划筹划,总会让你如愿就是了。”

    “那可说好了,你别一筹划就三年、五年的,我可等不及了,最多三、五日,我一定要手刃了陶氏那个贱人。”

    要不是陶氏,他早就拿回属于自已的东西了。

    平顺王根本就没把小皇帝放在眼里。

    太皇太后无法,只得答应他,“好,你先下去歇着吧,我这会儿累了,晚些,我会叫秦光进来说话。”

    那就是要交待了。

    秦光是太皇太后手里的一把刀,平顺王满意于这个结果,点头离开了。

    而太皇太后看着他离去的身影,却是久久不能回过神来。

    由始至终,好像他都没问过一句,她的身体。

    有些事,就是不容人多想。

    一想,就会心里生寒。

    不过,任着他为所欲为,也是不可能的。

    太皇太后心里盘算着自已之前的想法,成事的机率有多高?

    她又想到了秦光,想到了秦光那张脸。

    虽然看起来冷冰冰的,可只有她知道,到了床上,那张脸有多让她痴迷。

    没人知道,包括她的儿子,都不会知道,秦光不光是她手里的一把刀,还是她打发深宫寂寞的慰藉品。

    这么多年,秦光已然成了她伴侣一般的存在。

    深宫中,想见个真正的男人,有多难,只有深宫中的女人才知道。

    秦光也是机缘巧合,才被她弄到身边的,甚至,当年知道秦光没成为真正太监的人,都已经不能开口讲话了。

    太皇太后从不觉得自已的做法有多残忍。

    若是那些人有一个能开口讲话,将秦光的事儿说出去,那死无葬身之地的,就是她了。

    深宫中的女人,别的本事没有,自保,就像家常便饭呢,已深入骨髓。

    推己及人,她不由去想,景睿帝已经去逝几年了,陶氏身边也是寂寞空虚冷,只有一个良姑可以推心置腹的说说话。

    可那是下人,又不是枕边人,深夜醒来,或是睡不着觉的时候,她就不会寂寞吗?

    这几年,太皇太后很肯定,陶氏身边没有另一个“秦光”的存在,所以,她听到陶氏同意平顺王进宫的那一瞬,刹那就生起了那种想法。

    她相信,只要给陶氏下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