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 第2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太皇太后对自已也是自负的,以为自已宫里的人,尤其是她准许近身服侍的人,一定都不会背叛她。

    冯昭眼里微凉。

    从怜儿身上,她看到了前世的自已。

    只是,怜儿至少还有警觉,还知道为自已求一条生路。

    前世的自已,竟然不如一个宫女的警惕性,错把豺狼当温驯无害的长辈,最后落得那样的下场。

    冯昭不愿意再去想前生的事,不由转移了心思,问起怜儿,“平顺王妃怎么样了?”

    “死了。”

    怜儿觉得平顺王妃是个可怜人,眸中散落的光都带着怜悯,“太皇太后在她的饭食里加了使人致幻的药物,平顺王离开后,以怕夫妻生矛盾为由,又留了她在宫里住三日,后平顺王亲自到宫里接走了平顺王妃。”

    “这次,平顺王是什么表情进的宫?”

    冯昭对平顺王的关注显然要高于平顺王妃。

    怜儿却并不管这些,只说自已知道的,“平顺王比之前那次要平静多了,像是明白了王妃再如何也是正妻一般,从接了王妃出来,就软语温言的。”

    “软语温言的伪装假象,等到平顺王妃过世,他到不用担责任,没准,还能落个好夫君的名头。”

    冯昭极其犀利的点破了平顺王的做作。

    事实,也的确如此。

    怜儿叹了口气,“平顺王妃是在平顺王府失足落湖的,可奴婢代表太皇太后去平顺王府看看的时候,却听到平顺王府的下人说,王妃自从回了府,就总是一个人嘀嘀咕咕的说“杀人偿命,她要去偿命”的话。”

    “一环扣一环,到是打的一手好牌。”

    冯昭语气里多了一些气愤的情绪。

    这一刻,她并不是忘记了她与平顺王之间的恩怨,平顺王妃作为平顺王的妻子,本不该被她同情的。

    但作为女子,她又真的替平顺王妃可怜。

    自以为飞上枝头的凤凰,其实,不过是别人摆在棋盘上的一颗棋子,如今,失了作用,又惹怒了下棋的人,便被无情的抛弃了。

    而更可怜的是,她的娘家,只怕还要从心底里觉得负罪。

    自已养了这样一个不知贤惠,嫉妒狠毒的女儿。

    若是家里还有未婚配的女孩,只怕要受很大的影响了。

    世人皆如此,你得意时追逐的有多快,你落寞时,他们避之不急的也越快。

第454章 进宫() 
该知道的,想知道的,冯昭都知道了,她便不准备在平顺王身上多浪费口舌。

    既然她打算留下怜儿,自然也需要怜儿为她做件事儿。

    “太皇太后以前和平顺王往来的信件,你可知在哪?”

    没有试探,直接的让怜儿中瞠目结舌。

    她倏然瞠大的眼睛,显示着内心的惊骇。

    冯昭看着,却并不以为意,想着她压下这股惊骇怕是要一会儿,便伸手去拿茶杯。

    怜儿却比冯昭以为的回神快,差不多在冯昭的指尖即将碰到茶杯的时候,怜儿已经主动膝行向前,说道:“奴婢再给郡主沏一杯吧。”

    现在桌上茶杯里的茶,在两人说话时,已经凉了下来,虽不至于冰口,但怜儿知道冯昭打小都是喝温茶喝惯了的,便主动揽下了差事。

    冯昭到不推辞,伸出的手自然而然的收了回来。

    怜儿现在最怕的是没有机会在郡主面前表现,见她肯答应,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脸上、眼里,都有笑意流淌出来,手上换茶,倒茶的动作,也更加流畅,自然起来。

    等到一杯茶换过,她双手捧着,奉到冯昭眼前,“郡主请用。”

    冯昭伸手接过,慢条斯理的送到嘴边,品了两口,待茶香蔓延舌尖,她才将茶杯放下,略向后靠向身后的迎枕。

    怜儿一看就知道这会儿可以回话了。

    虽然她不知道郡主是怎么知道那些信的存在,但她觉得这个机会,不能错过,尽量让语言流畅起来,“奴婢有一次服侍太皇太后休息的时候,忘了准备太皇太后起夜的茶水,便想着等太皇太后睡了,再进去把她的杯子取出来。”

    太皇太后有个小习惯,冯昭也是注意了许多次,才发现的。

    只是,上辈子她发现了,也没上心,只当是太皇太后喜欢用旧的东西,而这一世,她到是觉得,那件东西,没准对太皇太后有不一样的意义。

    她说的这件东西,与怜儿提到的那只杯子,是一个。

    官窑出来,白釉填漆的杯子,也不知道是不是烧制的过程中出了什么意外,在杯子底部,有不明显的气泡。

    冯昭还记得自已第一次看到那些小气泡时,还让太皇太后把这杯子扔了。

    那会儿,让她想想,太皇太后是怎么说的?

    时间有些久远,冯昭一时还有些想不起来。

    但怜儿却已道:“只是,奴婢还没等进内室,就听到内室有脚步轻移的声音,当时,奴婢还以为是太皇太后没睡着,又起来了,便想着进去服侍。”

    “你进去了?”

    冯昭看着怜儿,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怜儿忙摇头,有些后怕的样子,“没有,奴婢走到落地罩的时候,就停了步。”

    至于为什么停,连她自已也说不出来。

    可她在看到太皇太后一系列的行为时,又庆幸自已停了下来。

    “奴婢看到太皇太后的床板下面,有一个空格,放了这么大一个匣子。”

    怜儿一边说,一边笔划着匣子的大小。

    冯昭记得自已以前偶然看过的那次,并没发现匣子,也许,是太皇太后为了方便管理,就都用匣子装了。

    “如果我让你想办法把那只匣子拿到手,你能不能做到?”

    “啊?”

    怜儿吓了一跳。

    这个事件太惊悚了,她眼仁瞠的大大的,看着冯昭差一点就摇头了。

    但也就差了这么一点,她脑子里快速的闪过计较,最后,一咬牙,她道:“郡主,奴婢可以。”

    “好。”

    冯昭喜欢她的识时务,又想,果然是墨姑调教的人,这份洞察力,的确比一般的下人要机灵的多。

    不过,为了避免打草惊蛇,冯昭还是交待道:“你今天出来的时间也够长了,这会儿先回宫去,见了太皇太后就说明儿一早我进宫给她请安,到时候,等我向太皇太后告辞,你就请命送我出来,再把那匣子的形状向我描述一番,我让人做个同那匣子一模一样的,方便你换取。”

    这就好办多了。

    怜儿舒了口气,“奴婢这就回宫,想办法再确认那匣子的形状,模样。”

    冯昭点头,放了她离开。

    这次到不是琼琚送她,采蒿一直送她上了马车,才转回身,去了冯昭的院子。

    路上,遇到被姚氏打发过来的翡翠,两人一道说说笑笑的进了冯昭的院子。

    采蒿请了翡翠进屋,琼琚笑着打趣道:“翡翠姐姐这会儿怎么不忙,跑到郡主这儿来了?”

    翡翠先是向冯昭福了一礼,才抽出空来嗔着琼琚,“往常瞧着你到是个老实敦厚的,没想到,竟是我看走了眼。”

    意思是琼琚也变得牙尖嘴利了。

    琼琚捂着嘴就笑,到是不辩驳。

    翡翠瞧着她那模样,也乐了,“看来,这还真是变了呢,等回头,我得好好审审你,是谁把你教坏的,我得找夫人替她讨赏去。”

    “这关夫人什么事?”

    采蒿没听明白,便随口问了句。

    可她看看琼琚、又看看翡翠,两人谁都没给她答案,一时,她只好将目光看向冯昭。

    冯昭却是没掺和的意思,笑问翡翠,“婶婶让你传什么话?”

    说起主子的差事,翡翠就收了打闹的心思,规矩着双手叠于小腹前,回道:“夫人让奴婢来看看,怜儿回宫,郡主是怎么答的,若是郡主这会儿没什么事,就到夫人那儿坐坐也成。”

    其实,就是姚氏关心她会不会应了寿康宫的请,明日进宫。

    这件事儿,本就不是躲的事儿,姚氏心里明白,但行为上,却极其不愿意冯昭这个时候去见太皇太后的。

    这里面的缘由,与平顺王妃还有点关系。

    虽说平顺王妃是失足落水,但洛城风传的平顺王妃是被平顺王害的话,也有此消彼长的趋势。

    冯冀元并不瞒姚氏,平顺王逐渐展露出来的野心,也让姚氏对寿康宫怀有忌惮。

    她自已是不怕的,但冯昭

    她是怕太皇太后对她也用上阴私的手段。

    毕竟冯昭身上维系着冯家与陶家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果太皇太后拿捏了冯昭,用来当作筹码,她可以想像,冯冀元是绝不可能做对冯昭不利的事儿的,到时候,只怕是要向太皇太后妥协的。

    至于陶太后那

    姚氏知道这个世上,没有几个女人能做到陶太后那样,所以,儿女情长,亲情骨肉在最后的利益面前,谁占上锋,还真是不好说。

第455章 跟从() 
冯昭随翡翠去了姚氏那儿,与她说了,自已会在明日进宫,给太皇太后请安的决定。

    姚氏其实也说不出反驳的话,只拉着冯昭的手,将她按坐在自已身边,“正好,我也有多日未曾进宫了,明日,我陪你一起去。”

    冯昭一听,忙摇头,笑道:“这可不行。”

    “怎么不行?”

    姚氏觉得自已同行,即便太皇太后想做什么,也要三思而后行,毕竟她有理由扣留冯昭,却没理由扣留她一个朝廷有品级的命妇,又是府中主持中馈的宗妇。

    冯昭自然明白姚氏的好意,见她微恼,安抚道:“婶婶要是进宫了,我拿什么借口出宫?”

    话落,冲姚氏眨了眨眼睛,说不出的狡黠。

    姚氏有片刻的反应迟钝。

    冯昭便给了她充足的时间,不催促,耐心的等着她自已想通。

    其实,以姚氏的身体为借口,对一个健康的人来说,还是有些忌讳的。

    冯昭虽然不怕姚氏多心,但想着等姚氏自已想明白了,自已还是要先认个错的。

    不过,姚氏想明白后的反应,显然让冯昭哭笑不得。

    “那我今天要不要直接就装病?”

    话出口,似乎又觉得这样不够引起人注意,忽然出声,向外喊人,“翡翠,进来。”

    翡翠就站在一道帘子外,听了声音,立刻就掀帘走了进来。

    冯昭刚反应过来姚氏唤翡翠进来的用意,就听到她已痛快的吩咐道:“你这就去太医院,请常来府上给我看诊的常太医过来,说我上次用了她的药,略有好转,这些日子又有不适,请他过来看看。”

    翡翠并不多问,主子吩咐了,她应了声“是”,干脆利落的转身。

    冯昭一见,忙唤住她,“等等,先不用。”

    翡翠脚下的步子一滞,就有些迈不出去,回过头,目光在姚氏和冯昭身上打转,有点不知道听谁命令似的?

    这样的情绪,也就因为这会儿开口的是冯昭。

    若是在外人面前,或是家里来的其他亲戚,翡翠也就照着姚氏的吩咐办了,但冯昭毕竟不同。

    姚氏果然也没有责怪翡翠不听她吩咐的意思,而是怕冯昭不明白这其中的关窍,主动给她解惑道:“阿昭,今天太医上门都有些凑巧,但一时半会,我也想不到别的法子,翡翠那儿你别拦着,回头太医来了,宫里也会有消息传过去,明天你再拿我来做借口,太皇太后总挡不住你一个孝字吧。”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大家心知肚明这件事儿的巧,其实,也没必要把戏做的太足。

    冯昭还是坚持拦道:“婶婶放心,我刚才已经跟怜儿说过了,我这次回来,就是因为梦见婶婶身体有恙,放心不下,才急着赶回来的,所以,无论这会儿婶婶是不是派人请太医过来,都改变不了我对婶婶的“担心”,自然也就改变不了我回来想多陪在婶婶身边的原意。”

    姚氏不知道她跟怜儿还说了这样的话。

    但听起来,的确更合情理。

    翡翠见姚氏脸上的表情有些松动,便试探着问道:“夫人,那奴婢?”

    “算了,算了。”

    姚氏一摆手,有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意思,“琼琚、采蒿都是在宫里生活的久了的人,一些手段上的防范,只怕是比我身边这几个都要精明,我就不给你多派人手了,只是,你要记住一点,尽可能的不要在宫里吃东西,喝东西,尽可能的赶早从宫里出来,如果过了申时你还没出来,婶婶就亲自进宫把你接出来。”

    知道这回拒绝不了,冯昭识趣的点头,道:“好,我若申时还没出来,婶婶就只管进宫要人去吧。”

    说得跟玩笑一般。

    姚氏却怕她真当成玩笑,唬了脸吓唬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