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 第2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照着彭英的规矩,他要是给鸽子做饭食,旁的事儿,都要靠后,因为一但做的不专心,鸽子就能吃出来,到时候,它们不吃食,就不会卖力干活了。

    瞧瞧,这鸽子都要成精了。

    胡九知道自已接受了,却无法苟同,等在儿院子里,他就算是着急,也不怕多等一会了。

    如他所想的那般,彭英的确没做完手上的活,却知道胡九找他一定是有事儿,而且,一定又是用鸽子传递消息的事儿。

    他以为是传给身在水边练兵的萧深,便没怎么着急,左不过,隔三岔五的,两边就要飞几只鸽子过去,当作传书的工具。

    说实话,彭英都替自已养的鸽子叫屈。

    飞羽邦的鸽子什么时候干过这般鸿雁传情的事儿?

第434章 定妥() 
不过,他来时,他爹就说了,既是跟了郡主,以后一切就都听郡主的。

    而郡主似乎很愿意听大人的,所以,他听大人的,也不算是不听郡主的。

    彭英在这样的问题上从不多纠结,他更多的关注都放到了他的鸽子上。

    手上搅动着锅里的食物,他头也没抬的对小厮说道:“你去跟胡总管说一声,我大概还要一刻钟,他要是着急的话,只管过来说就行了。”

    这处院子本就僻静,呆在里面的人也少,个顶个都是信得过的,又没有女眷,胡九真没必要这么避嫌。

    嗯,彭英一直觉得,胡九从不打扰他给鸽子做食,大概是怕他多心,以为他来偷学。

    其实,胡九真想多了。

    彭英心里这般想着。

    疏不知,要是胡九知道他心里这么想的,一准会调侃一句,“小孩子家家,脑门子里想的东西,乱七八糟的。”

    胡九得了小厮的传话,到是按捺得住,只站在院子里,一双眸子望向院门外,身子背对着院子里的屋门,时时刻刻关注着外面的动静。

    等到彭英这锅鸽子食出炉,胡九又听说他亲自提去给鸽子喂了,心里把时间估算一番,到底还是扭头去寻彭英去了。

    都说蓄养禽类的地方,总会有难闻的味道,可彭英养的这些鸽子,也不知道是他照顾的好呢,还是这些鸽子特别懂事,反正,包括胡九自已,就从没听过哪个来过的人,说这些味道难闻。

    他迈步进来的时候,除了听到鸽子咕咕的叫声,还看见彭英煞有介事的一边给它们添食,一边陪它们说话。

    胡九心道,可真是个孩子,还真当这些畜生通灵呢?

    不过,认真做事的人,总是容易让人刮目的,尤其这个人才十二岁,就能独挡一面,便更让人愿意多看他几眼。

    彭英也不知道是没察觉,还是过于认真专注,压根就没往门口这边瞟过一眼,直到将最后一匙食添到鸽子笼里,才放下了提食的桶,连着打食的勺子也扔到了桶里,站在那儿瞅着鸽子吃得欢实,眼里带笑道:“最近你们是不是飞的少了,我瞧着,一个个肚子都胖起来了。”

    鸽子胖了?

    要是养在家里玩的,胖了就胖了,但这是要飞起来传递消息的

    胡九忍不住插了句话,“它们胖了,影响飞行不?”

    这话问的可够外行的。

    彭英心里暗暗嘀咕一句,却没显露在脸上,而是转过身,先朝着胡九打了声招呼,才笑着说道:“不碍的,胖点,力气也大。”

    胡九见彭英说得轻松,想来,也是如他所说,一时,到松了口气,抬步边朝他走过去,边道:“我有个消息要送到洛城去,你找一只鸽子出来。”

    想来想去,胡九还是没把冯昭要出府的消息告诉彭英。

    当然,彭英也不关注这些,知道胡九找他一定是要鸽子,目光在高低林立的鸽笼里一转,便挑中了一只,伸手拽了过来,“条子写好了吗?”

    他一边问,一边抽出鸽子腿腕处绑着的信筒,示意胡九要是写好了条子,就装到这里面。

    胡九来时还没想到,这会儿彭英一要,他还真拿不出来。

    不过,“你找个地方准备纸笔,我现在就写。”

    这又不难,彭英道:“去我那屋吧。”

    彭英就住在这个院子里,出了鸽子们呆的屋子,连弯都不用转,过几道门,就进了他自已的屋子。

    他的屋子很简单,只有两间,一间用来睡觉,一间用来待客。

    待客的屋子里摆的东西也都是简单实用的,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摆设。

    到不是府里舍不出东西摆给他,而是他承袭了江湖人的习性,再加上男孩子,对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本就不感兴趣,只这般随意简单就好。

    所以,面对这么一目了然的屋子,胡九直接就不问自取了。

    自己磨墨,自已挑了支细尖的毛笔,铺了镇纸,快速的写下了几句话。

    期间,彭英只是抱着鸽子远远的坐着,自已给自已倒杯水喝时,还不忘用自已的杯子喂鸽子几口。

    胡九等到墨迹干涸,抬头看过来时,看到他和鸽子共饮,再度无话。

    好吧,打仗时遇到缺水的情况,人跟马也不是没共饮过。

    这会儿人跟鸽子,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彭英听到他这边止了笔,便看了过来,“写好了?”

    问的时候,人并没有从椅子上起来,而是等着胡九把信笺卷起来,他才抱着鸽子走过来。

    自已也不往里塞,只把鸽子的腿朝向胡九,示意胡九自已往里塞。

    胡九又不是第一次和这小子打交道,这种事儿干的也是轻车熟路的,将信笺卷好,塞到鸽子腿旁的信筒里,便交待了地方。

    彭英爽快的答应了,送胡九出屋的时候,顺手就把鸽子给放走了。

    看着那鸽子渐渐没了踪影,胡九心里仿佛也落了定,临走之前,嘱咐彭英道:“要是有消息回来,一定要第一时间交给我知道。”

    彭英心里暗暗翻了个白眼,觉得胡九啰嗦,难不成,他还会扣下不成?

    撇了撇嘴,他心不在蔫的应了,“放心吧,我留着又没用。”

    胡九不过是多说一句,就换来这小子的嘟囔,胡九不好和他计较,只能摸了摸鼻子,离开了院子。

    从这边出去,他又回了周行那儿,把这边的事儿说了一通。

    周行就与他提道:“这次护卫郡主,我看就调了常英、常双兄弟过来吧。”

    常英胆大心细,颇能拿得起主意,不用周行说,胡九就已经定了他,“但常双,会不会太活泼了点?”

    跟一帮大男人在一起到不觉得怎么样,可护卫郡主,那可绝不能出一点马虎的。

    周行像是知道胡九的顾虑似的,闻言不由一笑,“活泼是活泼了点,但也有股子机灵,直觉敏锐,在这点上,常双不及他。”

    好吧,胡九也承认,老天爷好像挺眷顾这小子的。

    每次让他当先锋,或是偷袭敌营什么的,这小子总能以意想不到的惊喜回报他们。

    “那行,把凌肃换下来。”

    “可以。”

    周行与胡九把护卫的人员商量好,胡九也就不多留了,“我得去告诉常双一声,还得提醒常英,把他兄弟看好了。”

第435章 逮住()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出门前的晚上,墨姑匆匆来了冯昭的院子,一进门就递了个眼色给琼琚。

    琼琚立时就明白这是有话来回,便寻了借口,拉着采蒿出去看看郡主出门的箱笼可还有什么忘记的。

    几乎是她们前脚刚出去,后脚,墨姑脸上就露出喜色来。

    冯昭一见,便知道,事,成了。

    果然,墨姑眉梢飞扬的小声回道:“是淮阳侯的幕僚,叫姬从山。”

    虽然想到了这个人可能身份会不一般,但到底也没想到,这人竟然混迹于淮阳侯府。

    冯昭激灵一下。

    对太皇太后的手段,更加不敢小觑了。

    她不由皱紧了眉,盯着墨姑问道:“能确定给你传递消息的人,就是他?”

    墨姑也没敢相信,一直躲着的人真的会蹦出来,但若这人是姬从山的话,她觉得很像太皇太后的行事作风。

    她肯定道:“姬从山的嘴虽然硬,但他所处的位置,实在是最适合这个身份的人。”

    淮阳侯是陶太后的人,姬从山若是太皇太后的人,留在淮阳侯身边,既可以时时处处掌握淮阳侯的动作,又方便他随时接收太皇太后的吩咐,实在是太便利了。

    如此想来,樊王之死,怕是与这姬从山也脱不了干系。

    冯昭面色忍不住发白,后怕丛生。

    若不是上天眷顾,让她重新活了过来,上一世,她到死都不知道,太皇太后是这样一个精于布置的人。

    可越是知道,她此刻心里才越着急。

    蹭的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她急道:“不行,我现在就得走。”

    墨姑被她吓了一跳,尤其看她脸色不好,又一副坐立不安的模样,心里也跟着慌张起来,“郡主这是什么意思?”

    且不说这会儿天都黑了,城门再有半个时辰也要关了,只说这通吩咐传达下去,大家准备也要个时间,等到郡主再起程,要想不惊动城中人,可实在是太紧了些。

    尤其一般城门落锁前,入城出城的人就会变得稀疏,郡主的车马就算是简漏,可稀疏之中,依然能见其工艺的精致,只怕,有心人还是会多几分疑惑。

    墨姑把自已心里的想法说出来,试图劝阻她,“都已经定好明日了,且不说夜路安全不安全,只说这一行忽然出现在官路上,怕是也要引起旁人的注意。”

    冯昭也知道墨姑说的没错,可她就有种感觉,自已要不能尽快赶到洛城,想办法提醒姨母一声,万一姨母着了太皇太事的道呢?

    还有宫里。

    太皇太后的手既然能伸到这么长,而且埋的线还是如此重要的位置,那么宫里,显阳殿,亦或是触及到陶太后生活起居的各个角落,会不会也有这样一条深埋的线没有触动呢?

    一想到这样的可能,冯昭真是遍体生寒。

    她重生回来的意义是什么?

    不行。

    “把人带上,嘴堵了,顺着这条线,你去交待胡九,继续查,看看还有没有别的线索能查出来,其余的,你和胡九配合,如果实在瞒不住,也尽可能的多瞒一日是一日。”

    意思是她离开淮阳的事儿。

    说实话,冯昭从不觉得她始终闭门不出能瞒得过有心人的眼睛,但只要拖延到她人进了洛城,那消息就算递到寿康宫,也不过是秋后的蚂蚱了。

    而且,她若进了洛城,寿康宫那里,自然也就知道她回去了,别人再递不递消息的,影响不大。

    墨姑还从来没见过冯昭如此坚持的要去做一件事儿,眼看着劝说无果,她咬了咬牙,只能扭身出去,喊了琼琚和采蒿进来,又顾不得吩咐青娇、青娥,自已提着裙子朝着前院跑,找胡九安排。

    且不说这一团的兵荒马乱,搅得胡九差点没头痛的去撞墙,只说冯昭这边,琼琚和采蒿也被吓了一大跳,好在,她们两个是唯冯昭的吩咐马首是瞻的,只见她面色沉肃,到嘴的劝说就改成了行动上的支持。

    好在重要的东西都由白天的马车悄无声息的拉到了城外,原是准备明天汇合到一处的,眼下,她们就直接收拾了些细软,还有冯昭随手用的东西,脚步叠着脚步的放到了马车里,回头,交待了采颦在家守好郡主的屋子,便把冯昭扶到了马车上。

    马车里铺了松软的被褥,冯昭若是累了,困了,躺下就能睡了。

    这边她们从后门悄无声息的出府,前边,胡九更不敢把动静弄大了,忙把事先安排好的“挑夫”成群结队的打发出了城。

    这一帮挑夫个个粗衣褴衫,挑担里的东西却沉得直压手,那远远飘来的酒香,馋的守城的兵士都伸长了脖子。

    等到挑夫走近时,那些兵士就大摇大摆的抬手拦下来要盘查。

    挑夫中的头头点头哈腰的上前送了两坛子好酒,拱手道:“是三十里路外的刘员外儿子明儿娶媳妇,这不,赶着在城里定的好酒,这会儿才凑够数,大伙虽然不愿意天黑赶夜路,可谁让刘员外出的酬劳高,兵爷,刘员外说了,这是大喜事儿,过城门的时候,一定得给兵爷留两坛子解解热。”

    那兵爷本就是奔着酒来的,哪还管三十里外的刘员外是谁,只道这人是个开眼的,乐呵呵的回首招呼着兵士上前,“来,刘员外孝敬咱们的,大伙都来出点力。”

    要关城门的时候,留守的人本来就少,也就那么三、四个人,这会儿一股脑的都围到了挑夫这边,冯昭的马车过来时,留守的那个,眼睛都没瞟一下就过去了。

    这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