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 第2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那也要他是太后娘娘的亲生骨肉啊。

    冯昭想到了樊王。

    想到了刘宪提到了宫里的情形,忽然,眼前仿似电闪雷鸣般,原本只带着些许难过的脸上,顿现苍白,“不行”

    没头没尾,又忽然变了脸色,琼琚吓了一跳,忙上前紧张的唤她,“郡主,怎么了?”

    她是没敢瞟信上的内容,可情绪却被冯昭感染着。

    冯昭像是想到了什么,倏然抬眸。

    那一瞬间,琼琚好像从她的眸子里看到了无比的担忧,害怕。

第432章 慌乱() 
她以为自已眼花了,看错了。

    可她连眨了几下眼睛,再看过去时,那样的情绪还在。

    而且,冯昭更是急声吩咐起来,“去把墨姑喊来。”

    琼琚不敢再犹豫,立刻转身,小跑着出了屋子。

    间隙的时间里,冯昭勉强让自已镇定下来,将目光再度落到最后一页的书信上,看着刘宪字里行间越来越多的消沉。

    “阿昭,浣衣局里有个叫梅儿的宫女已经怀了两个月的身孕,如果我有什么不测,你就去母留子,把孩子带在身边抚养吧。”

    这是,托孤?

    事情已经到了这般地步吗?

    冯昭都来不及去想刘宪什么时候在浣衣局又惹出了桃花案,为什么把未出生的孩子托付给她,就已经完全被他最后的语气,惊骇到了。

    难道,前世的变故,要提前爆发吗?

    姨母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吗?

    她才离开洛城多久啊,氓山大营也不过才接手几个月,就算有叔叔坐阵,可重新规整,收买人心,岂是这么短的时间就能办到的?

    太皇太后和平顺王经营多年,藏在暗处还有多少势力,姨母都清楚了吗?

    这么多的未知因素,万一有一步算计失误,姨母就

    冯昭根本就不敢想。

    这个时候,她忽然觉得鞭长莫及,坐立难安。

    她忽然就有股冲动

    还没等这股冲动的想法蔓延,琼琚已经拽着跑得有些气喘的墨姑赶了过来。

    两人在屋门口缓了口气,才推门而入。

    琼琚没跟着进来,墨姑一个人不明究理,越接近冯昭,越能感觉到她身上的气息浮躁,像是遇到了什么难解决的事儿,一时半刻,平静不下来似的。

    可说起来,自打她被冯昭收服的那一刻,她就从来没觉得冯昭像十几岁的孩子,浮躁骄纵,沉不住气。

    是什么事?

    直觉,不会是小事。

    不待她开口问安,冯昭看清是她,便一股脑的吩咐道:“我要尽快回洛城。”

    墨姑:“”

    太过突然,侥是她见过不少风浪了,此刻,也被冯昭的话惊得骇然,半天说不出话来。

    可冯昭也不给她思考的空间,只管给自已纷乱的思绪归结出一条线为,任性的说道:“与方欣接头的人,尽快查出来,我带着琼琚、采蒿过去,留采颦在这儿,若是有人下帖子,对外宣称我生病了,谁也不见,有什么事儿,你和采颦看着应对,吩咐胡九,出行的车马轻车简从,东西不要带多,缺什么,路上补给,以快为准,能有多快就有多快。”

    一连串的吩咐,冯昭越说越顺,越顺就越坐不住,恨不得立时就能插了翅膀飞走。

    可她说得简单,墨姑却骇得不敢大意,忙道:“郡主,可是出了什么事,若奴婢不能替郡主分忧,不妨请了淮阳侯夫人过来,或者,奴婢让胡九给大人送封信去。”

    “大人正在团练,不必分他的神。”

    冯昭下意识的就反对道。

    可墨姑心里却叫起了苦,脸上不敢表露,只尽可能的劝阻道:“即便郡主要回去,可安全还是要考虑起来的,再急,也得让胡九把路上的人带够了才行。”

    “以前他们打仗的时候,还不是摸起刀枪就上阵的,你只管去找胡九,这些事儿,他轻车熟路。”

    说得好像她参与过似的。

    墨姑一哽,有些无法。

    但总觉得这样突然不行。

    一时让她找到更好的劝阻方法实在为难,咬了咬牙,她不由就把方欣背后的人搬了出来,“郡主不是还等着知道与奴婢接头的那个人的消息吗,若是能等,郡主再等两日可好,依奴婢看,那边应该有动作了。”

    其实,目标已经大概能锁定了,现下,唯一缺的就是人脏并获了。

    这件事儿,的确也是大事。

    冯昭心里着急,可想着这件事儿要是有了结果,对姨母是不是有所帮助?

    如此,她勉强按捺住心里的急切,看着墨姑确认道:“两天,最迟三天,一定要把这人揪出来。”

    看冯昭的意思,怕是过了两、三天的期限,还是要起程的。

    不过,总好过这般说走就走。

    墨姑勉强松了口气,保证道:“奴婢这就去找胡九,外面的事儿,都是他在盯着,还有郡主要出行,也要他来安排,若是郡主真的非去不可,那奴婢一会儿就放出风去,说是郡主身子不舒服,要静养几日。”

    既然争取了两、三天,墨姑就去办这两、三天的事儿。

    冯昭不管她怎么去跟胡九交待,又怎么散布的消息,反正,傍晚前,成效就收到了。

    淮阳侯夫人带着两个女儿匆匆赶了过来。

    冯昭恹恹的躺在床上见了谢楠,没让谢蕴进来,说是怕过了病气给她,而淮阳侯夫人,则以为她这是女孩子的病症,不好意思往出说,给足了她们两个年轻小女孩说话的时间。

    至于淮阳侯夫人身后,那些闻风而动的各家夫人们,则通通由淮阳侯夫人招呼了。

    能进府的人不多,但有淮阳侯夫人坐阵,这些人就算没见到郡主,也在淮阳侯夫人面前刷足了存在感,大家不多留,识趣的说了几句话,留了足够显示诚意的药材,便告辞了。

    琼琚代替冯昭向准阳侯夫人道了谢,又准备了谢礼,亲自送了淮阳侯夫人并着两位姑娘上了马车,这才转身回了内院,悄无声息的与采蒿收拾起了郡主出行的东西。

    她们两人还好说,只管收拾细软,茶具,妆奁什么的,外院的胡九,却是愁得不知如何是好。

    他既想给萧深传信,可他又知道萧深真正的去向,心知这信就算传了出去,怕是等萧深接到了,也是郡主启程之后了。

    “唉,这可真是能折腾的主。”

    头一次,他有了抱怨。

    可再抱怨,有墨姑那般坚持的吩咐,怕是他们这些人,都没有分量阻拦郡主吧。

    唯一能做的,就只有在路上照顾好郡主的安危。

    当然,该传的信,还是要传的。

    虽然洛城这会儿可能要乱了,但有大人在,总不会让郡主身陷危险的。

    在这一点上,胡九还是很坚信的。

    只是,眼下更重要的是,得把方欣身后的人尽快引出来。

    胡九只觉得一堆的事儿压到了他头上,偏,高景、齐石都被大人带走了,他得赶紧安排几个可靠的人。

第433章 鸽子() 
这些年,萧深手下自有一批效忠的人,只是,高景和齐石占了个同村的香,时常被萧深带在身边,再加上这两人忠心是一,打起仗来拼命也占了二,到是越来越受萧深看重,即便去了洛城,也都一起带着。

    胡九现在既抓不来高景和齐石,就得动用萧深手下不常见人的人手了。

    只是,等他把人安排下去之后,又怕自已思虑不妥,左思右想,到底还是去了周行处。

    周娘子正在屋里做针线活,听说胡九来了,心知这是有话说,便捧了针线笸篓避到内室。

    胡九进门匆匆和周行见了礼,也不兜圈子,直接把来意说了。

    周行明显愕了一下,有些没反应过来,“你说,郡主要回洛城?”

    胡九点着头着急道:“已经让人给大人递消息了,只是,这消息最快,也要几日。”

    “怎么不用信鸽。”

    周行愕然之后,果断的截了胡九的话,“那鸽子最熟悉不过的路,就是怎么飞回洛城了吧。”

    胡九:“”

    一时情急,他给忘了。

    周行见他面露懊恼,还抬手拍了下脑门,就猜到了他可能没想起来,便不由催促他道:“如果拦不住,这会儿你先想办法放几只信鸽出去,好歹比马快些。”

    胡九“唉”了一声,顾不得道谢,匆忙扔下一句,“我这就去,先生且先帮我想想这路上的事儿,等我安排完了,就回来寻先生。”

    因为离开的太匆忙,过门槛的时候,差点还拌了一下。

    周行来不及提醒他,只能匆匆说道:“稳着点,府里多少双眼睛看着呢。”

    “唉。”

    有了周行的提醒,胡九到是敛了脸上的匆忙之色,站在周行的院子里,重新理了理衣袍,才故作稳成的提步朝着府里驯养信鸽的地方走去。

    这鸽子还是武国公府给郡主的陪嫁,怕这东西到郡主手里无用武之地,还特意带了个驯养的师傅过来。

    说起来,虽然叫了一声师傅,可人却是个孩子,名叫彭英,十二岁的年纪,虎头虎脑的,瞧着憨厚,但骨子里却又不失机灵,是个可塑的人才。

    也是,什么时候听说康宁郡主身边有不好的?

    胡九边走边琢磨着,怎么想办法瞒过彭英,让这只鸽子飞去洛城,给大人报信呢?

    虽说跟在郡主身边的人都是稳妥的,哪怕是个十二岁的孩子,也不是嘴巴松的。

    但这事和毕竟事关重大,眼下,连郡主都不知道大人真正的所在,万一彭英起了疑,即便他自已不往出说,可偶尔在言谈间露出点什么,让有心人抓了去,可是不妙的。

    胡九一边想着,一边走到了驯鸽子的院子。

    这处院子偏居府中一隅,极不惹人注意,却又是消息往来最频繁的地方。

    几次与洛城之中的书信往来,都是从这信院子里传出,递进。

    因着彭英的要求,这处院子,除了彭英自已,也就多了两个他带过来的人,再就是萧深。这边安排的一个小厮,年纪比彭英他们还小呢,人却机灵,活泼,勤快,平时打扫取膳食什么的,都是这个小厮在做,说起来,就是个跑腿的。

    胡九的到来,也是这个小厮最先发现的,利落的打了声招呼,人也到了近前,“九爷过来了?”

    这么唤胡九的,都是萧深带着上过战场的。

    胡九似乎与他极为熟稔,神色间,带着熟人才有的挑剔,上上下下打量他道:“你小子,是不是把好吃的都抢了,这肚子看着可是越来越浑圆了。”

    “九爷,你怎么能这样呢。”

    小厮像是踩到了痛脚,眉眼间不满丝毫都不掩藏的抱着肚子就跳开一边,嘟着嘴,带着点脾气说道:“九爷要是来办事的,直接去小厨房好了,彭英正在那儿给鸽子们做饭呢。”

    胡九:“”

    虽说不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可每次听进耳朵里的别扭是不能骗人的。

    活了这么多年,听谁说过鸽子还吃饭的?

    噢,不对。

    胡九觉得自已真是有点脑子不中用了。

    鸽子怎么能不吃饭呢?

    是活物都要吃饭的,好不?

    只是,这活物吃东西,除了人用吃饭,用做来描述,动作,什么时候不是或食草,或食肉,或食谷穗,抬手喂喂就是,用得着做?

    偏,这飞羽帮就是特独行的,听十二岁的彭英说,他们帮里所有的鸽子,都是从小吃热饭热食长大的,而且,一天之内的伙食还不能重样,顿顿有肉不说,还要那种松软好咬,却又不肥不腻的。

    当时他听着彭英这么说的,差一点就要啐上一句,你瞎编的吧?

    天底下就没听说过鸽子吃肉的?

    飞羽帮的鸽子不但吃了,还挑肥捡瘦,还松软,那没牙的老太太也不过如此了吧?

    可他又的确亲眼见识了那鸽子食彭英做好的饭食的一幕,再多的愕然,不信,都被现实给打败了,要是强辩下去,只能用见识短来形容了。

    他盯着那回了话,就打算溜掉的小厮,为了不让自已去厨房受刺激,理所当然的指使他,“你去看看,还有多少没做好,就说我有事儿找他,要是能抽出身来,就过来一趟,我就在这儿等他。”

    听彭英说,飞羽帮的鸽子也不是随便谁做的饭食都吃的,除了彭英的爹,也就袁英,还有另一个对飞羽帮极其忠诚的同门才能做出他们养的鸽子喜欢的味道。

    瞧瞧,这鸽子吃个东西还挑人。

    看在康宁郡主的面子上,胡九勉强接受了。

    所以,照着彭英的规矩,他要是给鸽子做饭食,旁的事儿,都要靠后,因为一但做的不专心,鸽子就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