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 第2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真是挺凄凉的呢。

    方欣听得心疼,拉过她的手便道:“那正好,我还怕你离开的时候舍不得呢。”

第428章 字条() 
淮阳侯府,姬从山刚从侯爷那儿出来,就碰到一个脸熟的小厮向他跑来,笑道:“姬先生,有人送了封信给您。”

    小厮说着,就从袖口里把信拿了出来。

    姬从山看着那个信封微微闪了下眸,却故作疑惑的接过来,道:“送信的人说没说什么事儿?”

    小厮摇头,“没说,可能是哪家遇事,想请先生帮帮忙吧。”

    姬从山在淮阳侯的幕僚里,算得上是足智多谋的,而且,他这个人脾气好,还乐意帮助人,若是认识的,遇到难事,他既仗义疏财,又能出谋划策,即便是不认识的,由朋友介绍,请他帮忙,他也不会太过推托,让人为难。

    一来二去,到有一些人慕他的句,想结交他。

    而这些事儿,淮阳侯都是知道的,更是认为,姬从山这么做,实际上是给淮阳侯府做名声,带来的好处,也都是淮阳侯府的,而受累的,就是他一人。

    所以,平时对姬从山极为礼遇,有什么大事小情,都愿意跟他商量商量。

    比如,现在萧深练水兵的事儿。

    姬从山拿了把铜板甩给那小厮,道了谢,“去吧,空了的时候,拿去喝点小酒。”

    小厮就知道会有这好事,顿时就乐跳脚了,“先生放心,一定不会误了差事的。”

    姬从山笑笑没有说话,等着小厮跑远了,自已才将信收了起来,不紧不慢的朝着自已住的屋子走去。

    淮阳侯待幕僚很大方,像一些有了家室的,都会在城内安置了院子,而像姬从山这样没有家室的,就孤身一人的,就留在了侯府里居住。

    独辟的院子,不算大,却也很有自已的空间。

    等到把门关上,姬从山又小心的朝院子里瞧了一会儿,见没人进来,四下也是静悄悄的,这才利索的把书信打开,快速的浏览了一遍上面的内容,随后,又把信纸折了几折,转身拿了火折子,火盆出来,把信纸,连带着信封都一并烧了。

    直到纸灰燃尽,他才把火盆重又塞回床底,慢慢悠悠的站起来,走到圆桌旁,自已给自已倒杯茶,边饮,边想着信上的内容。

    “三日,三日即回。”

    他默默的嘟念着,心里想的却是,看来,萧深的确是带兵出去练凫水了,樊王府那边始终没有生人流涟的身影,看来,康宁郡主和萧深对樊王并不关注。

    是时候该给宫里送消息了。

    姬从山蹙着眉,把茶盏放了下去,扭身,朝着屋里唯一的一张长案走去。

    长案上笔墨纸砚俱全,他也不坐,一手撩了袖子,一手拿笔蘸墨,刷刷几下,就把要说说的话写完了。

    等到墨汁干了,他小心的将纸圈了起来,又仔细察看了桌面上空白的那张纸上有没有印下的痕迹,确认无误后,才放心的出了屋子。

    这一天的天黑,墨姑忽然收到了一张纸条。

    她像往常那般,每天晚上都要去郡主的屋里说说话,回回事,再问问郡主有没有什么安排。

    琼琚、采蒿、采颦照旧忙碌在郡主的屋子里,看到她进来,纷纷笑着和她打招呼,还主动为她沏茶。

    墨姑给冯昭见过礼,就笑着打趣她们,“莫不是这淮阳的水养人,我瞧着,你们几个,这小脸蛋,个个嫩的跟水掐的似的。”

    琼琚现在能开得起玩笑了,再加上少了宫里规矩的束缚,说话也越来越贫嘴了,反驳着墨姑道:“我们只盼着等到了姑姑的年岁,也能保养如姑姑这般,像青葱年纪的花样少女。”

    “就是,就是。”

    采蒿、采颦拍着巴掌附和道。

    墨姑听她用青葱年纪来形容自已,真是哭笑不得,指着自已的脸,对冯昭说道:“郡主快听听,这几个丫头,真是越来越厉害了,睁眼说瞎话的本事,连奴婢都望尘莫及了。”

    “怎么能是睁眼说瞎话呢。”

    采蒿第一个不干了,几步凑到冯昭跟前,求她评理,“郡主帮咱们评评理,看看咱们有没有说错。”

    采颦不似采蒿这般厉害,只笑意不停的看采蒿耍宝。

    琼琚到是跟采蒿一样,说得坚定,“扯没扯谎,可不是姑姑说的算的,就说厨下那个姓腊的婆子吧,昨天才知道,年纪竟是跟姑姑一般的,似乎,月份上,还要比姑姑小一些,郡主是没见到,不过,咱们这些人可都是见到的吧,姑姑自已凭心说说,那婆子跟你站一起,是不是被别人认做长辈都会有人信。”

    采颦见采蒿和琼琚说得起劲,又见冯昭听得高兴,不予阻止,便懦着声,补充道:“腊婆子就是厨房里烧火的。”

    “呵呵”

    冯昭没想到这几个丫头竟然拿烧火的婆子和墨姑来比,也亏得她们能把信息抓的这么全。

    墨姑也是知道腊婆子的,至于年纪与不与自已相当,她是真不知道,但两人站在一起,要说那腊婆子是她长辈,连她自已也是信的。

    一时,竟被几个小丫头堵的无言了。

    索性,她就服了软,“算我说错话,罚我在郡主跟前伺候半个时辰,你们几个,都下去歇着吧。”

    聪明的都听出来这是墨姑有话要对冯昭说了。

    琼琚笑着接过了话,“采蒿、采颦,还不快谢谢姑姑。”

    采蒿、采颦真就有模有样的冲着墨姑福了礼,道了谢。

    墨姑笑啐了她们一句,在琼琚转身的时候,递了个眼色给她。

    等到三人出去之后,琼琚就让采蒿、采颦先回去休息,自已守在门外面。

    听到外面的动静渐渐安静下来,冯昭才不急不缓的看向墨姑,说道:“什么事?”

    墨姑这会儿收了脸上嬉笑的模样,从袖口里拿出那张小纸条,双手捧着递给了冯昭,“刚才过来之前,我到那处看了看,发现了这张小纸条。”

    她所说的那一处,就是暗中与她联系的人告诉她的地方,如果有事联系她,就会留字条在那儿,而她这边有什么事要说,也写了字条,放在那个地方。

    冯昭并不问那个地方是什么,只是每次,墨姑收到字条,都会拿给她看。

    而这次,看着字条上的内容,她不由就笑了。

    墨姑见她一笑,心里就有了数,低声道:“那奴婢明日就打发人去淮阳侯府问问,方家亲戚的住处。”

    字条上的内容是说同意方欣离开。

第429章 掌握() 
这倒不是难事。

    冯昭想也没想的就同意了。

    这件事儿交给墨姑去安排,冯昭相信,墨姑会明白怎么去做。

    果然,墨姑信心满满的应了下来,等到两天后淮阳侯府的人送了方欣的亲戚过来接人时,墨姑将早就准备好的一百两银子用铺了红色獐绒做底的托盘托着,送到了方欣面前。

    方欣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感动的涕泪交加。

    墨姑就劝道:“郡主受不得离别,方姑娘就不必到郡主面前磕头了,这是一百两银子,郡主说,算是她的一点心意。”

    方欣泣声推却道:“姑姑,这银子我不能收,要不是郡主,我我”

    话没等说利索,人就捂着帕子呜咽起来。

    要不是彼此心里清楚,还真让人以为她有多恋恋不舍呢。

    墨姑心里撇着嘴,面上却一副感慨的模样,劝道:“姑娘千万别这样,郡主就是怕姑娘这样,才没见姑娘的,好歹,这是郡主的心意。

    姑娘的爹娘已经不在了,虽说是亲戚家,可身上有银子时时处处总是方便的多,还有姑娘屋里服侍的沁儿丫头,郡主开恩,说是既是服侍了姑娘的,就让她随了姑娘去吧,也免得姑娘一回去,没个贴心的说话人。”

    语重心长,事无具细,若是亲爹娘活着,也不过如此。

    方欣又是一番感激涕零,哽咽着说着以后一定记着郡主的罪行的话,由墨姑送了出门。

    沁儿腕上挽着两只包袱,里面装的,都是她和方欣在府里的衣服,这儿亦步亦趋的跟在方欣身后,脸上同样流露着憧憬和感动。

    任谁看去,这张脸上都没有半分的不舍和遗憾。

    墨姑亲自送到了府门口,与来接方欣的亲戚见了面,到是没问什么话,这让来接人的亲戚不免松了口气。

    站在郡主府门前的台阶上,墨姑送了方欣上骡车,见她脸上犹有泪痕未干,不由叹了口中气,劝慰着,“姑娘莫要再哭下去了,寻到亲人,是高兴的事儿,以后,自该顺顺当当,平平安安的,宴开百日终有散时,姑娘日后当珍重才好。”

    “多谢姑姑。”

    挑开马车帘子,方欣面露不舍的再度将目光落到郡主府的门匾上。

    墨姑只瞧着她脸上的泪痕干了一些,松了口气般,将目光又落到了紧随在方欣身边的沁儿身上,交待道:“以后认了方姑娘做主子,万事皆要尽心尽力才好,你可明白?”

    沁儿大概没想到还会关乎自已,也许是在府里听惯了墨姑的厉害,一下子绷紧了身体,重重的点头,保证道:“姑姑放心吧,奴婢一定不会丢了府里的脸的。”

    墨姑这才满意的收回目光,看向始终低着头的方家亲戚,“走吧。”

    “唉。”

    汉子应了一声,有些拘谨的跳到了骡车的车椽上,吆喝两声,骡车滚动起来,慢慢就消失在了郡主府的视线里。

    也许是真的离开了郡主府,沁儿身上的紧绷总算松了下来,后知后觉的扑通一声就跪到了车厢里,咚咚的朝着方欣连磕了三个头。

    方欣显然也没反应过来,等到咚咚的声音入耳,才愣怔的发觉沁儿跪到了地上,等她想起去搀人的时候,沁儿的头都磕完了,脸上正一派感激之色,真诚的对她说,“沁儿多谢姐姐带了沁儿出府,以后,姐姐就是沁儿唯一的亲人了,不管姐姐让沁儿做什么,沁儿都绝无二话。”

    这样的保证,方欣恍惚记得在什么时候,自已好像也说过。

    那是什么时候呢?

    那时自已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

    好像,只除了同样真诚的目光外,其余的,她都不怎么记得了。

    但情绪是会感染的,以至于,她都忘了她明明是嘴上答应了沁儿,但好像并没有开口跟郡主讨要过。

    当然,也许她说过了?

    事情太过顺利,一下子没了任务,她自已还不适应,所以,这会儿关于沁儿,她实在是没什么心力可操。

    但她还是顺理接下了沁儿的衷心,感叹着拉了她起身,一副自已所做的,无非是自已说过的话的模样,看着沁儿嗔怪道:“都跟你说过多少回了,咱们是姐妹,姐妹之间,若是总让你这般拜我,岂不是失了我认你做妹妹的本意。”

    沁儿感动的不行,失了在府里的章程,整个人都自由起来,看着方欣喜道:“那以后沁儿就都听姐姐的,姐姐不让拜,沁儿就不拜了。”

    “这才是我的好妹妹吗。”

    方欣终于破涕为笑了,拉着沁儿坐到了自已的身边,与她说起了闲话。

    以前,在郡主府里,很多话沁儿就算把方欣当亲姐姐看待,也是不敢随便说的,但出了郡主府,她自已也撕掉了郡主府下人的标签,这说话上就自由许多了,比如方欣问她以前在府里有过节的小丫头没准这会儿都羡慕死她能出府了,她就乐得嘴角翘起,一副得意洋洋的模样

    送走了方欣,又打发走了淮阳侯府的人,冯昭自去歇着了,等到临近傍晚的时候,墨姑就收到了方欣落脚的消息,脚步轻快的去见了冯昭。

    冯昭当着琼琚几个的面,毫不吝啬的夸奖了墨姑,逗得琼琚几个连连道要向墨姑学习,竟然把墨姑的脸都夸红了。

    冯昭看得不由奇怪,问道:“姑姑的脸皮这么薄啊。”

    “扑哧”

    琼琚真受不了郡主这副无辜的声音,忍俊不禁的说道:“奴婢以前一直以为姑娘是厉害的呢,也是第一次见姑姑脸红呢。”

    采蒿、采颦可不敢打趣墨姑,不过,两人脸上同样灿烂的笑意,也表明了这会儿看墨姑脸红是见天下红雨的事儿。

    墨姑臊了一会儿,到底不是十来岁的小丫头,禁不得打趣,很快就敛了臊意,笑着与冯昭回了句,“郡主若是没别的吩咐,奴婢就先回去了。”

    “小世孙这几日可好?”

    没了方欣在府里,冯昭顺嘴就问起了安远侯府的小世孙。

    到底是自已的儿子,墨姑脸上露出一个母亲自有的骄傲,颔首道:“小世孙很好,昨儿下午,吴大夫把小世孙的药方子又调整了一番,奴婢问过了,说是小世孙的身体越来越好了,原来一天三顿的药,现在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