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 第1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听让琼琚给他修,萧深登时就摇头了,一副我就喜欢这样,谁说也不改的模样,上前拉下冯昭的手,握在掌心,笑道:“不是说沏了新茶吗,我这会儿有点口渴了,咱们一道去喝吧。”

    分明是不打算再在这个问题上打转的意思。

    冯昭被他强拉硬拽着走出了内室,采颦已经开始给两人倒茶了,如此,她到没有再和他说的机会了。

    喝过了茶,前院胡九打发了人过来问,萧深能不能去前院一趟。

    萧深有点不乐意。

    他今天在家,就是想轻轻松松的陪陪冯昭。

    他这点小心思根本就没掩藏,冯昭一眼就看明白了,知道胡九若没事儿,不可能寻他,便笑着劝他道:“也许是有事儿找你商量呢。”

    萧深不乐意道:“我都说了,今天天大的事儿,我也不办,再急,也让他们等着,等到明天再说。”

    冯昭又不是需要他表忠心,看到他的诚意,就足够了,见他信誓旦旦的模样,好声哄着,“你手下的人,你还不知道,若不是实在拿不定主意了,只怕早就先帮你解决了,回头再到你这儿回一声,这会儿不过你给出个主意的时间,等定了主意,交待他们下去办就是了,你再回来陪我一同喝茶。”

    如此的善解人意,终究让萧深松动了,他指着壶里还没倒出来的茶,对冯昭说道:“这一杯你慢慢饮,下一杯我就回来了。”

    “好”

    冯昭失笑,觉得萧深走一步回头望一步的样子,很像是孩子。

第408章 吐口() 
虽然嘴上说得厉害,可真见到胡九的时候,萧深并没有无理取闹,也没有板着脸,只让他坐下来把话说完。

    胡九也知道他难得在家一天陪郡主,不敢耽误他多长的时间,长话短说道:“刚刚,咱们在樊王府安插的内线,送来了消息。”

    “噢。”

    没想到是这件事儿,萧深不由坐直了身子,两只手搭在长案上,目光炯炯的盯着胡九,“什么消息?”

    说来,这个内线安插的极其不易。

    上次从樊王府离开,冯昭有了那样的怀疑,萧深就开始盘算着怎么能让这件事儿真相大白。

    没有比樊王府的人出面来说更有效了。

    起初,他和周行、胡九商量这件事儿的时候,周行的意思,是先看看能不能安插人进樊王府。

    当然,这步棋,他们也没觉得就能成功。

    只不过,以这样的一步棋,来试探试探樊王府的形式而已。

    果然,樊王府并不轻易买人,几乎近两年都没有人牙子进府的记录。

    在这条路行不通的情况下,只能在现有的人身上做文章,而萧深就把主意打到了那天樊王府门口那个小厮。

    虽然这个小厮很不起眼,也很难接触到府中重要的信息,但萧深从不小看这些人。

    就像他们在营中都会有自已的圈子,虽说不是拉帮结派,但每日坐到一块,总会有些共同话题来聊,既打发了营帐里空虚的时间,也能以此解解乡愁。

    他觉得,樊王府守门的小厮也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即便人员不好,也会有那么两个知心的朋友。

    这么一查,还真让他意外,这小厮竟然在府里混的不错,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大姑娘,小媳妇,都对他极为亲和,就连樊王府的大总管,也就是那天出来迎他们进去的人,对这个小厮,也蛮好的。

    两个月的时间,萧深让胡九把精力都用上,一定要把这个小厮攻克下来。

    果然不负众望,胡九把这个小厮拿下了,而现在,他说给萧深的就是第一手资料。

    他正了正身子,先是竖着耳朵听了听门外的动静,好像这样才能放心似的。

    萧深有功夫底子,再加上他喊胡九进来,外面自然放了信得过的人看守,所以,这会儿只要胡九不是扯着嗓门子嚷嚷的哪里都是,就没有谁能偷听到他们的谈话。

    胡九彻底的放下心来,脸上尽可能的保持着平静,忍下刚听到消息时的惊骇,对萧深道:“果然不出王爷所料,现在的樊王,是一个内侍假扮的。”

    知道与猜测,终归是有差别的。

    这会儿,哪怕已经有了些心理准备的萧深,还是被这则确认的消息给震到了。

    他连吸了好几口气,才抑止住自已瞠大眼眸的动作,勉强镇定的盯着胡九道:“真正的樊王在哪儿?”

    心里,有个极不好的预感。

    没等他来得及拒绝这个预感,胡九那边已经下了七八分的结论,“小厮说,他也只是在几个月前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隐约看见几个黑衣人扛着一个大包袱翻出院墙,那会儿,他并不知道黑衣人扛着的是什么,也不敢喊出声,生怕是劫匪听到了,杀个回马枪,到时候,别说是他,就是府里的下人,也会跟着遭殃的。”

    “哧”

    自已贪生怕死,反而把过错推给别人,萧深觉得这个小厮脑子有问题了吧。

    他不会以为这样两句话,就能把他忽悠过去吧?

    这里面涉及了好多的问题,比如,月黑风高的夜晚,盗匪出没,他不睡觉,四处乱走什么?

    还有,当时不喊,为什么事后不去找总管举报,如果真担心一个院子里别人的生命安全,难道就不考虑今天晚上盗匪绑走了一个人,他不举报,明天晚上再绑走一个呢?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的。

    若不是这个小厮贪生怕死,贪婪有妄念,又岂会被胡九捉到了把柄,从而有机会从他的嘴里撬出信息。

    胡九知道萧深看不上这样的,所以,也不在小厮身上浪费口舌,只拣有用的说道:“小厮说,开始,他也不知道那天晚上的黑衣人扛走的是谁,府里也缺谁少谁的,连着几天,他还当自已眼花了呢。”

    “那他什么时候发现的?”

    萧深打断了胡九,直切问题的要害。

    胡九往前挪了挪椅子,像是这样才能保证下面要说的话,只有两个人能听见,别人趴墙角也听不到。

    “那天晚上之后又过了半个月,他说被管家吩咐去给樊王送东西,当时樊王在院子里,正捧着手背,小厮被送到宫里净身前,宫外的老子曾教他识过几个字,虽然会写的不多,但知道拿书的时候,哪面朝上,哪面朝下。

    他说,他记得当时见到樊王的时候,开始的时候,一直低着头,还是后来了,总管喊给樊王上茶,他才有机会走得离樊王近一些。

    也正是因为近一些,他才发现,樊王拿在手里的手,竟然是反的。”

    听到这儿,萧深就知道破绽在哪儿了,不由夸了那小厮一句,“他到是挺有点机灵劲的。”

    胡九听着摇头道:“怕是聪明过了头了。”

    这年月,虽说忠仆未必就得受主子的待见,但比起奸佞小人,背后长舌妇来说,忠仆还是比她们要受主子重用。

    像这种眼睛灵活,脑瓜子灵活,聪明劲都用到了没用的地方,真正该拿出新本事的地方,却不见半分特长,早晚会被主人弃用。

    萧深这会儿一点也不关心他将来的前途如何,只问着胡九,“除此之外,他还跟你说什么了?”

    虽然,他已经在心里相信了百分之八十,但这种事儿,总归要得到最终的确认,不出任何变故才好。

    胡九多了解他啊,自然拣着有用的同萧深说起,“他同我说,那天发现在了樊王的可疑之后,他当时就惊出了一身冷干,后来,不管谁让他去樊王的院子,他都说没在家,或者干脆就说陪别人喝酒去了。”

    “那真正的樊王,现在在哪儿?”

    既然樊王府那个是假的,这个真的,就成了关键。

    胡九不需要萧深指点,就已经安排人去寻了,只是现在还没寻到而已。

    他不无担忧的对萧深说道:“依在下看来,怕是凶多吉少啊!”

第409章 也许() 
同样的话,冯昭现下也听到了。

    墨姑打听来的消息,与胡九的如出一辙,只不过,比胡九更细致一些的是,她连寿康宫里的情形都打听出来了,这会儿,她正低声向冯昭回禀着,“奴婢也算是伺候太皇太后有些年头了,虽说未得到太皇太后重用的晚,但这些年,奴婢心里多多少少还是能对太皇太后的脾气,有些了解的。”

    这话,冯昭认可。

    作为下人,想在主子面前露脸,会揣测主子的心意,犹为重要。

    她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听着墨姑继续说道:“奴婢虽然不敢打包票,但太皇太后现如今这般平静,丝毫不担心郡主来了淮阳后,会查出什么,掀出什么来,可见,是有了万全之策的。”

    言下之意,无非是说太皇太后已经不需要担心了。

    而这种不需要担心的手段,作为在宫里呆过的冯昭,还有常年在太皇太后身边服侍的墨姑,都是再清楚不过了。

    这样的结果,冯昭是万万没有想到的。

    纵使听得多了,可事关陶太后,事关朝廷的未来,她还是止不住的白了脸。

    墨姑小心意意的看着她的脸色,犹豫着想劝,可又实在说不出劝慰的话。

    如果这件事儿真的牵扯那么广的情况之下,只能赶紧想对策,劝慰的话说得再漂亮,于当下的情形也是无补的。

    她息了声,袖着两只手,竖高了耳朵,等着听郡主的吩咐。

    不知为何,墨姑竟然不会觉得冯昭在听到这样的消息时,会手足无措,慌乱的拿不出主意来。

    如果是前世,那个养尊处优,顺风顺水的皇后冯昭,大概,遇到这样的事儿,的确会慌乱,会手足无措,会不知道该怎么办?

    可终究经历了生死,再遇突发意外,冯昭惊骇过后,竟能很快的镇定下来,蹙着眉,仔细交待道:“你去看看大人此刻在前院做什么,若是有事忙,就先不要打扰,若是忙完了,就说我想与他一道用晚膳。”

    墨姑缓缓的松了口气,福身道了“是”,又觑了冯昭两眼,见她虽然垂着眸,但脸上的神色还算平静,便放心的退了出去。

    等到从屋子里出来,她看到正指挥小丫头整理东西的琼琚,冲她招了招手。

    琼琚瞧见了,便交待了采蒿,“你过来看着点,别让她们把郡主的东西弄乱了。”

    话落,她转身就朝着墨姑走了过去。

    墨姑先是无关痛痒的问道:“郡主的东西,都收拾好了?”

    像是什么大事儿都没有发生过的样子。

    琼琚自是不知道她刚刚跟郡主说了什么,这会儿笑道:“过两天就要从水榭搬到正院了,我跟采蒿、采颦商议着,先把郡主的东西安顿过去,再把屋子布置一遍,等到过两天,郡主换过去,也不会因为不习惯,而住的不舒服。”

    “你们到是仔细。”

    墨姑很高兴的夸了她一句。

    琼琚是做惯了的,并不领功,“姑姑跟郡主说完事了,那我去给郡主换茶了。”

    “去吧。”

    墨姑等着琼琚进了屋子,她才提了提裙角,迈步走上了水榭的长廊。

    出了水榭,等候她的青娇,青娥迎了过来。

    青娇先是将小世孙的情况说了一下,“吴大夫已经去给小世孙诊过脉了,又换了药方,说是晚膳后这顿药,就用新的方子了。”

    小世孙的身体现在已经调理的很好了,药量也减了许多,吴大夫现在对她们另外提了个要求,就是每日要带着小世孙在院子里跑一跑,跳一跳,不要总把他拘在屋子里写字画画。

    墨姑差不多每隔两天就要去吴大夫那儿问问小世孙的情况,所以,青娇说的这些,她都是知道的。

    不过,她还是对青娇露出满意的笑,带着她们边走,边道:“吴大夫的医术是得了太皇娘娘夸赞的,若不是太后娘娘惦记郡主的身子,吴大夫也不会被娘娘从洛城派到郡主身边来,千里迢迢的,以后,你们也多仔细些,平时我若是想不到的,你们就帮我多想想,别怠慢了吴大夫。”

    这还真不敢。

    青娇和青娥互视一眼,双双摇头,青娥道:“姑姑放心吧,我们姐妹记着呢,吴大夫刚来的时候,姑姑就交待过,这几个月过去了,我们姐妹暖茶凉饮,果蔬菜品,都是见天换样的给吴大夫那里送,就连跟吴大夫住邻居的两家,都快成吴大夫饮桌上的常客了。”

    “这就好。”

    墨姑显然不在乎吴大夫饭桌上多一个人,还是少一个人的,只要吴大夫高兴就行。

    不过,提起府里的常客,她还真不能把另一个人给忘了。

    “方姑娘这两日都做了什么?”

    青娇回道:“也没做什么,上半个月窝在屋子里写了半个月的字,说是要练好了送一幅给郡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