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 第1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风影,拿出你上战场的劲来。”

    “风影,让郡主看看,你的威风。”

    一个两个,不敢拿萧深和康宁郡主打趣,只能把劲儿使在一匹马身上。

    萧深听着就扬声笑道:“看来,你们身上还有力气啊。”

    “那是当然。”

    又是异口同声,众人答得那就一个整齐。

第371章 办到() 
威武雄壮的声音充满了底气,与以往在皇城时听到的护卫喊声截然不同,震的冯昭都不觉得脑子昏沉了。

    “驾”

    萧深忽然催动了坐骑。

    冯昭本能的向后仰了一下,正好撞进萧深的怀里,不及说什么,帷帽就被马儿奔跑带起的风吹得向后飘散。

    怕挡了萧深的视线,她忙伸手去拉轻纱,却忘了这会人是坐在奔跑的马上,不是马车,两只手一动,身体自然就失了平衡,还是萧深紧张的唤了声“小心”。

    与此同时,萧深的手臂更是有力的向内收缩,形成护卫的栏杆般,将冯昭稳稳的圈在了马背上。

    冯昭后知后觉的有些害怕,只是,面色挡在帷帽里,萧深根本看不着。

    可这么一折腾,冯昭却没了再坐在马背上吹风的兴趣。

    她从来都不是委屈自己的人,失了兴致,就开口说道,“咱们回去吧。”

    这才刚跑

    萧深坐下的马儿还没跑起来呢,以为冯昭被刚才的事儿吓到了,不由乐道:“有我在呢,放心,不会让你从马上掉下去的。”

    “没有马车舒服,我不想坐了。”

    冯昭很坚持。

    见此,萧深到不好再坚持了,只能安抚了坐下的风影,踢了踢它的肚子,道:“回了,风影。”

    “嘶”

    风影发出委屈的嘶鸣,可背上的主人根本就是见色忘马

    本来也没跑离车队多远,等他们转回来时,萧深的一众下属像是得了谁的嘱咐,竟然没再像之前那样起哄玩笑,更有人在萧深下马,接了冯昭下去以后,主动上来拉走了风影。

    这样的细节,冯昭并没有在意,这会儿站在地面上,她有了踏实的感觉,心情就好转许多,目光也透过帷帽看向四周。

    萧深跟着她把四周打量了一番,笑着给她介绍道:“这里离淮阳已经很近了,淮阳侯那边可能安排了人等在城门口。”

    冯昭听出来萧深已经给淮阳侯送信了,便点了头。

    萧深又道:“照规矩,怕是当地的官差、贵妇会来拜会你。”

    这种应酬,是不可避免的,冯昭虽然心在不此,但毕竟到淮阳来是有正事办,不能像在定州那样,不想见根本就不给那些人机会。

    “我知道了。”

    听着她语气里并没有勉强的意思,萧深算是松了口气。

    虽然,他觉得这样的应酬,于在宫里长大的冯昭来说,应该是驾轻就熟的,但她毕竟年纪小,到时候要面对的,都是足以成为她母亲、甚至祖母那样年岁的妇人,话题难聊不说,场面也可能会尴尬。

    不过,这种事儿实在避免不了,甚至,为了混肴某些耳目

    说到这耳目,萧深略沉了沉眸,往前站了一步,挨近冯昭的肩侧,轻声开口道:“墨姑那边暂时还没有消息。”

    墨姑先到了定州,除了安排冯昭的新居外,还是为了给那个太皇太后口中,与她接头的人,提供机会,方便两人事先联络。

    只,这些日子传来的消息,那人,并没有动静。

    也是,能得太皇太后信任的人,想来,也不是那手段粗浅的毛躁之辈。

    冯昭与萧深想到了一处,并不着急,道:“不急,咱们到了,他也该动了。”

    没料到冯昭如此沉得住气,宁静沉稳的样子,竟不像是这个年纪的女孩子该有的模样,萧深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不过,也不需要他说什么了,高景和齐石正领着一伙人往过来,远远瞧着,那伙人个个肩搭扁担,扁担前后各自挂着一个木桶,看不到木桶里盛了什么,却能见到提扁担的人两只手一前一后的固定着扁担的绳子,像是怕晃动的太剧烈似的。

    冯昭也看到了,奇怪道:“那是什么?”

    萧深略一思忖,便明白了,“是绿豆汤。”

    话落,他已经回身冲着不远处的胡九摆了下手。

    胡九那边一见,忙喊了几个人的名字,让他们过去帮忙,不一会儿,两伙人汇到了一块,那伙来送汤的村民,便都殷勤的拿出家里的木碗,用勺子舀汤,再递给围过来的“过路客”。

    冯昭的那份,自然不需要这些人殷勤。

    高景早就在烧汤的时候,机灵的从村里富户家里买了个陶罐,等到绿豆汤烧好的那刻,他又亲自请那妇人将第一份盛到了陶罐里,用了富户家买来的糖加在里面,这会儿,早就被萧深拿了去。

    怕这些村民冲撞了冯昭,萧深先一步扶着冯昭回了马车,而他自己也没下马车,更没像往日打仗时,同兄弟们一同吃一同宿一样,窝在马车里,主动拿了茶碗,帮冯昭盛了汤出来,捧着递给她,“尝尝看,我让他们加了糖的。”

    冯昭摘了帷帽,瞧着萧深捧过来那碗清清亮亮的汤水,伸手接过,送至嘴边,尝了一口。

    因着是吃惯了御厨手艺的,冯昭的口味,早就被养叼了,萧深知道这一点,所以,从她接过茶碗,将白釉的瓷边递到嘴边时,就一直盯着她看,好像生怕她喝不惯似的。

    虽然,的确有点。

    哪怕是加了糖,但豆子的腥味还有些重。

    而且,汤虽然瞧着清亮,但也不知道是不是水的原因,总不像宫里做出来的那样甘甜。

    因此,冯昭喝了一口,就不打算再喝了。

    萧深瞧着,有些紧张道:“是不是不好喝?”

    冯昭没摇头,也没点头,“你怎么不喝?”

    话落,也不等萧深说什么,冯昭就把自己手里这碗,递了过去,“你尝尝吧。”

    感觉,像是回应他问的那句话,好不好,你自己尝尝。

    可这碗是她喝过的。

    虽然,只喝了一口。

    当然,也不是萧深嫌弃,反而,萧深还很兴奋。

    因为以前,他若喝她的茶水,都是自己抢过来,或是趁她不备的时候,夺来喝,与现在她主动送上来,天壤之别。

    这会儿,萧深直接忽略了汤好喝不好喝的问题,嘴角都要吊到眼梢般,高兴的接了过来,一仰头,就将茶碗里只少了一口的绿豆汤,仰头喝尽,末了,还咂巴着嘴道:“真甜”

    刚从外面喝了绿豆汤回来的琼琚,掀帘而入,恰好看到这一幕,又听到了这句话,一时,回想着自己刚才喝到嘴里的味道,摇头

    冯昭却是被萧深的模样逗得一笑。

第372章 入城() 
这一笑,到像是喝到嘴里的汤,也没那么难喝了,见琼琚进来,便问她,“你喝了吗?”

    琼琚一边坐进马车,一边答道:“喝了。”

    见她进来,萧深就不好再坐在马车里,有些不舍的把茶碗放下,他看着冯昭叮嘱道:“我去看看,准备一下就起程了。”

    见冯昭颔首,萧深便半直了身,只是,离开前,又回头指着装绿豆汤的陶罐说了一句,“放凉了,也能解暑。”

    显然,是怕接下来的时间里,冯昭闷在马车里,还会被热着。

    虽然这汤不怎么好喝,没有宫里御厨的手艺好,但因为萧深这样关心的话,好像那汤,也变得不再受挑剔了。

    冯昭莞尔,嘴角的笑意不散。

    琼琚瞧着,本来想去收走陶罐的念头,顿时打消,还怕一会马车走起来会晃荡,主动把陶罐放到了稳固的地方,这才服侍冯昭,“郡主睡一会儿吧。”

    也不知道是不是喝了绿豆汤的缘故,还是之前路上睡过了,这会儿,冯昭眼睛亮亮的,哪有半点困意。

    她侧歪着靠向一旁琼琚垫好的迎枕上,笑道:“还不困,歪会就行。”

    琼琚见她精神不错,便顺着她,知她胃口不好,这几日吃的东西都不多,便从马车角落里的多宝阁里拿出一碟酸角子给她,“昨日路过市集,仪宾又买了些。”

    这是南边的一种果子,算不得水果,宫里也没进过贡,大抵是因为这东西不需要花钱,是长在树上,到了季节,自然成熟,然后被人打落,拿到集市上卖的缘故。

    但吃到嘴里,酸酸的口感,泛着一丝微甜,与宫里蜜制的蜜饯又不一样,没有那个甜,但比那个新鲜,冯昭胃口不好,吃着正好开开胃。

    但萧深也不敢让她吃太多,所以,第一次,就只买了一小杯。

    不过,听琼琚说她爱吃,也知道控制,萧深也怕天热,她胃口不好,再瘦了,便又买了些回来。

    只是,昨天给琼琚送来的时候,仔细叮嘱着她,昨天可不能再给冯昭吃了,等到今天的时候,给她拿两粒就行。

    琼琚一路上见多了萧深对冯昭的仔细,心里替主子高兴之余,也有些小感慨,觉得萧深再这么事事亲力亲为下去,她这个大丫环就快下岗了。

    冯昭哪知道萧深交待的那么细,只觉得入口的果子刺激得满口生汁,虽然有些酸,但还是能接受的,在这样炎热的天气,坐在闷气的马车里,含上一枚,咬上一口,连带着马车里的闷热感都似被酸得分解了。

    她吃过了一个,吐出了籽,又去拿另一个。

    而琼琚见她吃上了第二个,便收了碟子,准备放到多宝阁里,却听冯昭诧异道:“怎么拿走了?”

    听着就是还打算继续吃。

    宫里的孩子,从小养成的习惯就是不贪恋。

    任何好吃的东西,任何想要的东西,不管心里有多渴望,都不能在言语、表情上流露出来。

    不是因为吃不起,也不是因为穿不起,只是不想让有心人留意到,从而被人拿住了弱点,对自己构成威胁。

    琼琚早就习惯了那样的冯昭,面对再喜欢的东西,也只是克制着,吃食,仅吃两口,便移开筷子,穿的,即便再喜欢,也不会流露出想要的意思。

    当然,在宫里这几年,冯昭从来没短过穿的,所以,也不需要流露想要的意思。

    因着宫里的女孩就她一个,两宫又都宠着她,就是皇上,也让着她,新进贡来的料子,太后娘娘差不多都会先送到她这儿挑几匹,然后再收到库房里去。

    再加上,宫里没有与冯昭同龄的女孩子,太皇太后和太后娘娘又都是冯昭的长辈,这穿衣的选料上,就差出许多年龄,一点冲突都不会起,根本就不需要她表达想要哪匹,而得不到。

    而出了宫,琼琚渐渐感觉,郡主身上无形的枷锁好像越来越少了,喜好流露的自然而然,半点不掩藏心意了。

    这样的改变,让她欣喜之余,也忍不住想要纵容。

    但念头也就是一闪,便被她打消了,她丝毫不怕惹冯昭生气似的,将碟子放回到多宝阁里,关上抽屉,轻声解释道:“仪宾交代了,这果子酸,虽然开胃,但也有刺激性,不让郡主多吃。”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冯昭身边伺候的人里习惯了开口闭口仪宾不让做这个,不让尝那个,不让吃这个,不让摸那个。

    好像,她的话,都没有萧深的话好用了。

    偏,那人又是一副为她好的口吻。

    冯昭栽回到迎枕里,有点无理取闹了,“他给你们什么好处了,你们这么听他的?”

    以前,琼琚听到这话,还会解释几句,怕主子误会,但现在,她大方的笑了,温声不变,“都是为了郡主好,奴婢们才不会要好处呢。”

    “嘁”

    冯昭孩子气的对琼琚扯了扯嘴角,翻过身,咕哝道:“沆瀣一气。”

    琼琚嘴角笑意扩散,眸光里一片温软。

    马车外,有招呼的声音响起,好像大家喝好了,也歇好了,准备起程了。

    不一会儿,马车就动了起来。

    明明说着不困的,可没过多长时间,冯昭竟睡了过去。

    琼琚守着她,听到她轻浅又平稳的呼吸声,小心的将她身上的薄衿被子往下拉了拉,又捧过冯昭嫁妆里的一把玉骨扇轻轻的为她打起风来。

    中途歇息了一会儿,按照行程,赶在日头西沉前,一行人终于到了城门口。

    还没进城,城门旁边一处简易凉棚里就跑出两个人来,穿着青色的直裰,袖着手,奔着车队这边跑了过来。

    骑马行在最前面的胡九张手就喊了声“停”。

    跟在马车旁边的萧深也向前边瞧来,看着那两人近前,跟着胡九说了什么,不一会儿,胡九就带着那两人朝他们这边走来,萧深心里就有了数,隔着马车帘子,对里面已经睡醒的冯昭说,“淮阳侯府的人来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